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第3期64-65,共2页
审计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既是审计人员的行为约束,也是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如何加强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审计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并简明地提出了提高其... 审计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既是审计人员的行为约束,也是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如何加强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审计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并简明地提出了提高其独立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独立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顾芹 白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96,共5页
通过选取1998年之前在沪深上市的878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与其资本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无论是国有样本还是非国有样本,资产负债率与环比销售增长率显著相关,且成长期的环比销售增长率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最大... 通过选取1998年之前在沪深上市的878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与其资本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无论是国有样本还是非国有样本,资产负债率与环比销售增长率显著相关,且成长期的环比销售增长率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企业的生命周期特征影响其资本结构决策;最后,国有样本资产负债率随着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非国有样本资产负债率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轨迹,这说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生命周期的关系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资本结构 环比销售增长率
下载PDF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劬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6,共6页
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生力量,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因此,研究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其股权融资的需求偏好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筛选在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市且于2006~2008年实行过股权融... 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生力量,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因此,研究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其股权融资的需求偏好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筛选在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市且于2006~2008年实行过股权融资的118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融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特征等多个角度实证考察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其股权融资偏好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企业成长性与其股权融资偏好呈显著负相关;股权融资成本、流动负债率与股权融资偏好度没有显著的关系,民营上市公司在做股权融资决策时没有考虑流动负债率和股权融资成本,与国外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偏好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行为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小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2,共5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市场改革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并购将深刻的改变我国的金融秩序。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商业银行并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介绍了并购模式及特点以及各并购模式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我国银行并购的...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市场改革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并购将深刻的改变我国的金融秩序。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商业银行并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介绍了并购模式及特点以及各并购模式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我国银行并购的发展。针对目前并购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认为我国未来应当注重银行并购发展战略的制定、选择合适并购模式,并深化银行并购的对外合作,以期我国银行业在并购方面取得更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并购模式 并购行为
下载PDF
财务冗余与企业价值创造——内在机理与实现方式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宏 《当代会计评论》 2010年第2期66-80,共15页
企业外部环境中经济与技术不断进步,经营风险随之增大,其风险防范意识也随之增强,如何保持适当的财务冗余成为各界关注的一项重要问题。但是,对财务冗余引起的经济后果尚存异议。本文建立了'财务冗余—风险防范—竞争优势—价值创造... 企业外部环境中经济与技术不断进步,经营风险随之增大,其风险防范意识也随之增强,如何保持适当的财务冗余成为各界关注的一项重要问题。但是,对财务冗余引起的经济后果尚存异议。本文建立了'财务冗余—风险防范—竞争优势—价值创造'的逻辑主线,厘清了财务冗余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运用动态规划的方法解决了财务冗余最优数量的确定问题,最后,从价值链角度构架了财务冗余管理模式,以为加强财务冗余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冗余 价值创造 风险防范 价值链
原文传递
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成因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璞 《财会通讯(中)》 2013年第3期10-13,共4页
一、引言 Myers & Majluf(1984)发现融资结构是以企业项目融资方式的优先顺序决定的,即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而肖泽忠&邹宏(2008)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和西方经典资本结构理论的预期相悖。民... 一、引言 Myers & Majluf(1984)发现融资结构是以企业项目融资方式的优先顺序决定的,即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而肖泽忠&邹宏(2008)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和西方经典资本结构理论的预期相悖。民营企业为我国证券市场注入了新的力量,是我国经济中非常具有活力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融资偏好 民营上市公司 成因 项目融资方式 资本结构理论 民营企业 融资结构 内部融资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目标资本结构行为或均值回归行为
7
作者 阮萍 《当代会计评论》 2013年第2期32-45,共14页
对于公司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其存在目标资本结构行为,也可能是均值回归效应造成的。对于这种现象,理论界提出了动态权衡理论和动态融资优序理论来解释,那么我国上市公司支持哪种理论呢?鉴于此,本文以沪深两市2001~2... 对于公司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其存在目标资本结构行为,也可能是均值回归效应造成的。对于这种现象,理论界提出了动态权衡理论和动态融资优序理论来解释,那么我国上市公司支持哪种理论呢?鉴于此,本文以沪深两市2001~2010年A股数据为实际样本,以此为基础产生四组模拟样本,利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法对实际样本和模拟样本的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行为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行为,其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行为并不是机械均值回归造成的;融资赤字和留存收益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有更多的暂时性效应;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支持动态权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均值回归 融资赤字 目标行为 机械均值回归
原文传递
浅谈中央企业重组动因及应注意的问题
8
作者 《国有资产管理》 2010年第9期56-57,共2页
自2003年成立之日起,国资委就对我国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长达7年多的时间里,改革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2010年名列世界500强的央企达30家,比未改革前增加24家;央企的总数目也由最初的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25家。然... 自2003年成立之日起,国资委就对我国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长达7年多的时间里,改革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2010年名列世界500强的央企达30家,比未改革前增加24家;央企的总数目也由最初的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25家。然而国资委并不满足目前的成就,欲对央企实施进一步的改革,将央企控制在80~100家之间。重组仍是减少央企数目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故而回顾央企重组历史及其动因,总结央企重组经验,思考重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企业 企业重组 动因 世界500强 2010年 国资委 改革
原文传递
“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可分离债券融资分析
9
作者 《中国西部科技》 2008年第33期67-68,64,共3页
可分离债券作为一种创新金融产品,是现代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2006年5月7日,我国证监会首次将可分离债券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从2006年11月份马钢发行第一支可分离债券至2008年5月,共有17家发行,规模为738.75亿元。为什... 可分离债券作为一种创新金融产品,是现代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2006年5月7日,我国证监会首次将可分离债券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从2006年11月份马钢发行第一支可分离债券至2008年5月,共有17家发行,规模为738.75亿元。为什么可分离债券如此受到我国上市公司的青睐?本文从可分离债券的发展历程、优势、风险来分析,还提出了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债券时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可分离债券 融资
下载PDF
上市公司总经理报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高文亮 张正勇 《财会月刊(中)》 2011年第2期3-6,共4页
本文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司规模、负债代理成本、收益风险、董事会治理、权力自利与股权性质对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报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述六个特征均能对业绩敏感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财务杠杆、收益风险与业绩... 本文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司规模、负债代理成本、收益风险、董事会治理、权力自利与股权性质对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报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述六个特征均能对业绩敏感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财务杠杆、收益风险与业绩敏感性负相关,符合经典代理理论的预测,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薪酬契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经理报酬 业绩敏感性 代理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