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与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晓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与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就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服用1周后通过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患者是否出现阿司匹林抵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脑梗死复发以及...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与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就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服用1周后通过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患者是否出现阿司匹林抵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脑梗死复发以及其他血管时间发生率,分析阿司匹林抵抗与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糖尿病是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预测因素(P<0.05)。糖尿病、LDL升高是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糖尿病、阿司匹林抵抗、动脉硬化血栓型梗死是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是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脑梗死 抵抗 二级预防 血管事件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晓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1854-1856,共3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左乙拉西坦组与拉莫三嗪组,各40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脑电图δ...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左乙拉西坦组与拉莫三嗪组,各40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脑电图δ、θ、α、β各频段功率评估变化,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差异,分析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脑电图δ、θ、β各频段功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脑电图α频段功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评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内,拉莫三嗪组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乙拉西坦组(P<0.05),且左乙拉西坦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拉莫三嗪组(P<0.05),而两组间头晕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方案及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方案应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均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两种药物方案安全性均较好,可改善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对患者预后康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 难治性癫痫 脑电图频段功率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动态变化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史君华 范惠先 +1 位作者 晓飞 张弥兰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不同时期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疑似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腰椎穿刺并留取脑脊液进行ADA检测和结核杆菌培养。以结核杆菌培养...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不同时期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疑似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腰椎穿刺并留取脑脊液进行ADA检测和结核杆菌培养。以结核杆菌培养为金标准,判断ADA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对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治疗后2周、4周、8周及6个月后跟踪随访复查其脑脊液ADA水平。结果:患者脑脊液ADA检测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56.41%(22/39),特异度为86.05%(37/43),阳性预测值为78.57%(22/28),阴性预测值为68.51%(37/54),准确度为71.95%(59/82),假阳性率为13.95%(6/43),假阴性率为43.60%(17/39),ROC曲线下面积为0.73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周后、8周后及6个月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ADA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与4周后,8周后患者的A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及4周后,8周后患者的ADA水平与6个月后患者复查的A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A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特异性较高,ADA的动态检测对指导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腺苷脱氨酶/ADA 结核杆菌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病毒性及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学、脑脊液指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晓飞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病毒性及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血清学、脑脊液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登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A组;选择同期2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纳入B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清、脑脊液... 目的对比分析病毒性及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血清学、脑脊液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登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A组;选择同期2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纳入B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蛋白C(PC)检测。比较两组患者WBC、hs-CRP、PC水平,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脑脊液PC水平与WBC及hs-CRP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期血清、脑脊液WBC、hs-CRP水平高于同组恢复期,PC低于同组恢复期,且A组患者急性期血清、脑脊液WBC、hs-CRP水平低于B组急性期,PC高于B组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恢复期血清、脑脊液WBC、hs-CRP、PC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清PC水平与WBC、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486、-0.573,P<0.001);两组患者脑脊液PC水平与WBC、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395、-0.524,P<0.001)。结论血清、脑脊液PC水平在病毒性、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间差异明显,且在急性期显著降低,因此,对PC水平进行检测可为临床鉴别诊断两种疾病并评估病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白细胞计数 超敏C-反应蛋白 蛋白C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晓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7期26-27,30,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价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价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年龄≥65岁、多发病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左大脑半球梗死、脑叶梗死、白质病变、脑萎缩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P<0.01),而吸烟和饮酒则是再发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P<0.01)。结论影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主要有年龄≥65岁、多发病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饮酒、吸烟、左大脑半球梗死、脑叶梗死、白质病变、脑萎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电针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面部神经炎的效果及肌电图改变情况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晓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6期2781-2783,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面部神经炎的效果及肌电图改变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面部神经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组使用电针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面部神经炎的效果及肌电图改变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面部神经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组使用电针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和House-Brackmann(H-B)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波幅与R1潜伏期,比较两组患者完全恢复时间。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H-B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MAP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R1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面部神经炎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面部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糖皮质激素 面部神经炎 肌电图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误诊2例
7
作者 吴东阳 焦海霞 晓飞 《临床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116-117,共2页
1病例报道 例1,男,44岁,因不能言语6 h为主诉于2010年6月6日入院。患者于6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能言语,不伴肢体活动障碍,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及意识障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正规药物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6.4℃,脉... 1病例报道 例1,男,44岁,因不能言语6 h为主诉于2010年6月6日入院。患者于6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能言语,不伴肢体活动障碍,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及意识障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正规药物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6.4℃,脉搏6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240/160 mm 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高血压病史 误诊 肢体活动障碍 入院体检 病例报道 意识障碍 肢体抽搐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血清IL-6、脂联素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晓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IL-6、脂联素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2例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IL-6、脂联素水平,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血清IL-6、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IL-6、脂联素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2例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IL-6、脂联素水平,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血清IL-6、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清IL-6和脂联素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IMT呈负相关(r=-0.743,P<0.01)。血清IL-6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533,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而脂联素水平显著下降,与IMT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IL-6 脂联素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史君华 晓飞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第7期135-137,共3页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80例急性脊髓炎(AM)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登封市人民医院2009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AM患者80例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80例急性脊髓炎(AM)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登封市人民医院2009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AM患者80例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骨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6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地行走恢复时间、肌力恢复时间、排尿恢复时间等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AM患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神经节苷脂 急性脊髓炎 效果 分析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迟发进展2例报告
10
作者 丁钦慕 晓飞 《临床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术后 发进展 中老年常见病 微创手术 缩短病程 发病机制 诊治水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