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地区强震发生的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0-411,共12页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呈现为一弧形逆冲构造体系 ,每个弧形带分别由多个不同尺度但各自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组成 ,而每一个弧形构造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是典型的褶皱 -逆冲带 ,但同时各个次级弧形构造间却又有自...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呈现为一弧形逆冲构造体系 ,每个弧形带分别由多个不同尺度但各自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组成 ,而每一个弧形构造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是典型的褶皱 -逆冲带 ,但同时各个次级弧形构造间却又有自相似特性。在对台湾中部地区弧形逆冲构造体系的空间位置与地震活动间的关系分析基础上 ,归纳出中部弧型逆冲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 ,以台湾东西地震区的构造划分和北部、中部与南部不同的弧陆构造现象 ,描述了台湾地区的近代地震活动 (190 0年以来的 10 0年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环境 弧形带 活动构造带 地震活动性 台湾省 弧形构造
下载PDF
地震趋势分析法在台湾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在北纬 2 1°~ 2 6° ,东经 119°~ 12 3°内 ,依据板块运动、地体构造界线、活动断层分析和强震震中分布四个因素 ,绘制台湾地区的地震地体构造区分图 ;将台湾地区分成东西两个地震区 ;E1~E4、W1~W4等共八个地震... 在北纬 2 1°~ 2 6° ,东经 119°~ 12 3°内 ,依据板块运动、地体构造界线、活动断层分析和强震震中分布四个因素 ,绘制台湾地区的地震地体构造区分图 ;将台湾地区分成东西两个地震区 ;E1~E4、W1~W4等共八个地震带。根据强震幕式分析、地震活动性水平分析、地震频次与缺震异常分析和空区与条带分析四个地震趋势分析步骤 ,分析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台湾地区的中强地震趋势。实际地震结果表明 ,这种地震趋势分析方法在台湾地区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趋势分析法 台湾地区 板块运动 活动断层 地震地体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台湾地区地震活动的时间多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建东 +1 位作者 燕云鹏 董瑞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1-307,共7页
利用板块构造、活断层分布、地壳运动这三个方面的最新资料将台湾地区划分为东、西两个地震区和六个地震带。对各地震带 11a来的地震目录计算了广义维数Dq 和多标度分形谱f (α) ,然后绘制成Dq—q曲线和多标度分形谱f (α)—α以及分维... 利用板块构造、活断层分布、地壳运动这三个方面的最新资料将台湾地区划分为东、西两个地震区和六个地震带。对各地震带 11a来的地震目录计算了广义维数Dq 和多标度分形谱f (α) ,然后绘制成Dq—q曲线和多标度分形谱f (α)—α以及分维时程曲线。综合分析后发现 :(1)地震活动的时间结构是多分形而非单一分形结构 ;(2 )台湾地区在大震前后的 1~ 2a内 ,大震所在的地震带内地震时间结构的Dq—q曲线和多标度分形谱f (α)—α大都出现异常形态 ;(3)Dq 时程曲线分析可以为强震的时间预报提供有效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地震活动 多分形 时程曲线 地震地质学 地震目录
下载PDF
基于集集强震群序列地震特征的地震追踪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汝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93-498,共6页
分析集集强震群前余震序列的 7年 (1993/ 0 9/ 2 1— 2 0 0 0 / 0 9/ 2 0 )中震级规模在M =3 0以上的地震目录 ,可以找到前震类型、孕震空区特征、孕震条带特征、前震丛集性活动与信号震特征、主震前平静以及余震序列的二次余震等至少 ... 分析集集强震群前余震序列的 7年 (1993/ 0 9/ 2 1— 2 0 0 0 / 0 9/ 2 0 )中震级规模在M =3 0以上的地震目录 ,可以找到前震类型、孕震空区特征、孕震条带特征、前震丛集性活动与信号震特征、主震前平静以及余震序列的二次余震等至少 6项清楚的地震序列特征。利用已发展出的年度强震趋势分析步骤的经验 ,佐以依据地震序列特征进一步加以追踪的观念 ,以集集地震序列分析为例 ,试图将地震趋势分析由年的时间尺度 ,追踪到更短的月的时间范围 ;并尝试建立台湾地区西部地震带浅源强震的追踪分析步骤 ,并为以测震学为基础的地震预测提供逼近短临时间尺度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集强震群 地震序列特征 地震趋势分析 地震追踪预测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强震发生的构造环境分析(英文)
5
作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5-311,共7页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呈现为一弧形逆冲构造体系。每个弧形带分别由不同尺度但各自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所组成。而每一个弧形构造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几何、运动和动力学特征 ,是典型的板块造山运动变形带前缘之褶皱逆冲带 ,但同时各个次级弧... 台湾中部造山带前缘呈现为一弧形逆冲构造体系。每个弧形带分别由不同尺度但各自独立的次级弧形构造所组成。而每一个弧形构造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几何、运动和动力学特征 ,是典型的板块造山运动变形带前缘之褶皱逆冲带 ,但同时各个次级弧形构造间却又有自相似特性。台湾中部弧形系列构造带 ,由运动学看来 ,是从弧形顶部向西逆冲向两侧过渡到斜冲 ,到弧凹处的逆冲为止。每一个地震活动带与独立活动的弧形逆冲构造间可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存在。大地震发生在规模较大的弧形构造上 ,而中小地震则发生在规模较小的次级弧形构造上。在对台湾中部地区弧形逆冲体系的空间位置与地震活动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文中归纳出中部弧型逆冲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带 活动构造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