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份识别、契约优化与利益共享——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变迁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37
1
作者 雄飞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22,244,共25页
现时代是"身份性契约型社会",契约本身也是身份的载体,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理应契约与身份并重。"身份"既是社会研究的分析单位,也是一种分析方法。"身份治理"是一种蕴含"身份伦理"和"契... 现时代是"身份性契约型社会",契约本身也是身份的载体,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理应契约与身份并重。"身份"既是社会研究的分析单位,也是一种分析方法。"身份治理"是一种蕴含"身份伦理"和"契约伦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如何拟合不同身份进而优化社会运行是社会制度的内在要义。本文以"身份"为纵横轴,通过梳理我国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制、演化及其身份轨迹,发现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困境或争议主要在于身份识别不到位甚至缺失;应当整合社会身份网络体系,从"国民身份"、"集体身份"和"个体责任"三个层次建立国民年金、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土地年金等制度,对"个人账户"进行功能开发,从而建构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身份识别 年金制 利益共享 身份分析法
原文传递
破解“土地换保障”的困境——基于“资源”视角的社会伦理学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雄飞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4,共24页
"土地换保障"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整合"土地"和"社会保障"两种资源的制度尝试与实践探索,究竟是否应该"土地换保障"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问题。本文在概括其基本类型和破解其内在实质后,从"... "土地换保障"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整合"土地"和"社会保障"两种资源的制度尝试与实践探索,究竟是否应该"土地换保障"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问题。本文在概括其基本类型和破解其内在实质后,从"资源"的角度切入,通过剖析"土地"和"社会保障"的资源属性及衍生权利束,比较它们的异同,探析二者之间的异质点和契合点。研究发现,保护和发展人权是二者的契合点,而异质点在于资源属性的不完全同质和权利口径与责任主体的不同。研究表明,基本保障不可换,不能混淆"补偿"和"保障"以逃避政府的责任;但补充保障可以换,能够利用地上权利及其资产收益来添置非基本保障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换保障 道德应该 资源 社会伦理
原文传递
地租的时空解构与权利再生产——农村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 被引量:29
3
作者 雄飞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93,共24页
时空解构是理解地租生成和演化的必要逻辑。"时间租"揭示了地租具有阶段性切割和历时性延绵的双重特性,因而增值收益分配应兼顾农民个体生命历程和世代叠加代际伦理的可持续性;"空间租"解析了地租因产业布局、地理... 时空解构是理解地租生成和演化的必要逻辑。"时间租"揭示了地租具有阶段性切割和历时性延绵的双重特性,因而增值收益分配应兼顾农民个体生命历程和世代叠加代际伦理的可持续性;"空间租"解析了地租因产业布局、地理区位等因素的集聚或分异,因而增值收益分配应协调相关各方的正当权利诉求,实现收益的可共享性。通过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与地租的互动、互构研究,文章探寻了增值收益分配的应然状态,主张通过"权利再造"修复并确保农民的地租收益权,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协商谈判机制,辅以权利救济、司法仲裁和第三方专业评估,杜绝寻租,让相关各方在合意中确定具体分配的"地租量",从补偿、保障和共享三个层面保障农村人口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租 时空解构 权利再造 农地“非农化” 增值收益分配
原文传递
孝而难养与守望相助: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问题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雄飞 吴振其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7-154,共8页
养老服务是农村民生建设的重要项目,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工业化、城镇化严重削弱了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造成了农村家庭内部养老服务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的空间阻隔以及孝而难养的养老困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日常生活照... 养老服务是农村民生建设的重要项目,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工业化、城镇化严重削弱了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造成了农村家庭内部养老服务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的空间阻隔以及孝而难养的养老困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日常生活照料缺位和精神慰藉匮乏等窘境。作为一种无奈的理性选择,互助养老契合了空巢老人的客观需要和乡村生活共同体的社会基础,实践中已涌现出结对互助、互助幸福院、照料中心和“时间银行”等形态,但受制于外部支持乏力和内部预期不稳等掣肘因素,亟待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为此,应当厘清相关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优化制度设计和机制保障,促进多方协作参与,构筑稳定的互助养老预期;以家庭为依托探索“家庭服务网络”,弘扬乡土社会的“助人自助”精神,塑造互助养老服务共同体,进而实现老有所依、老有颐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老人 孝而难养 守望相助 互助养老 养老服务共同体
下载PDF
从“他物权”看“土地换保障”——一个法社会学的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雄飞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3-186,共24页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推动农村社会健康发展是我国正在推进的社会发展战略。文章以城市化为背景,主张吸取国企改革经验,将"保障"从"土地"中剥离出来,让二者各司其职,通过土地资源的流转整合来发展现代农业,通过...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推动农村社会健康发展是我国正在推进的社会发展战略。文章以城市化为背景,主张吸取国企改革经验,将"保障"从"土地"中剥离出来,让二者各司其职,通过土地资源的流转整合来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作者从社会关系对社会法律规范的需求入手,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地关系"变化所带来的新型"地—权关系",推导出"土地换保障"的客观必要性,并从他物权的角度论证其合法性。然后,作者通过借鉴国外的典型经验和总结国内相关工作的得失,描绘了"土地换保障"的逻辑路径并对其具体实践进行了理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城市化 他物权 土地流转 土地换保障
原文传递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国内“土地换保障”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20
6
作者 雄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80,F0003,共6页
研究目的:回顾和评述"土地换保障"的已有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和明确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换保障"有利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制度,但需要依据自愿原则谨慎实施。... 研究目的:回顾和评述"土地换保障"的已有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和明确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换保障"有利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制度,但需要依据自愿原则谨慎实施。研究结论:应当分类分层分步实施,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基本准绳,通过生命历程和生命周期等理论分析农民的保障利益需求和代际间利益关系,探究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之间的契合点,探索出既有利于农业规模集约经营、又能够满足农民社会保障利益需求的制度安排,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土地换保障 综述 土地流转 承包经营权 农民利益
下载PDF
残疾理念发展及“残疾模式”的剖析与整合 被引量:17
7
作者 雄飞 《新疆社科论坛》 2009年第1期44-49,共6页
残疾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是人类社会解放工程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残疾理念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南针,残疾模式选择则是残疾人事业建设的发展路径。应当树立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念:尊重残疾人是人类社会... 残疾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是人类社会解放工程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残疾理念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南针,残疾模式选择则是残疾人事业建设的发展路径。应当树立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念:尊重残疾人是人类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客观事实,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和公民权利;保护残疾人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促进其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理念 残疾模式 残疾人事业 科学残疾观
下载PDF
社会公平感知对农村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雄飞 黄一倬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3-18,共16页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大众的公平感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制度乃至政治合法性认同。行为是态度的函数,公平感知既是公共合作行为的解释变量,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指标。本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程序正义和归因理论...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大众的公平感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制度乃至政治合法性认同。行为是态度的函数,公平感知既是公共合作行为的解释变量,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指标。本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程序正义和归因理论,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的数据,检验并比较了社会公平感知、机会公平感知、执法公正感知和结果公平感知对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对所有样本来说,结果公平感知的正向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执法公正感知及相关清廉感知次之,社会整体公平感知殿后;机会公平感知对农民参保并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政策效率受制于主观公平。在划分不同收入层次的子样本中,人们的公共合作参与行为受不同维度公平感知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经济弱势者不仅关注事实所得,亦看重与结果相关的机会公平与过程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感知 参保行为 多维公平 新农保
下载PDF
医患关系的伦理透视和实践理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雄飞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61,共6页
建构优质的医患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必须科学理解医患关系的实质,透视医患关系背后的利益博弈和伦理蕴涵。通过对现有医疗卫生制度的伦理审视,本文认为,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是由于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成本—收益的失衡和社会信... 建构优质的医患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必须科学理解医患关系的实质,透视医患关系背后的利益博弈和伦理蕴涵。通过对现有医疗卫生制度的伦理审视,本文认为,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是由于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成本—收益的失衡和社会信用资本不足等问题造成的。因此,要想建构和谐医患关系,就必须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合理的成本补偿机制和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利益诉求 权利与义务 成本补偿 社会诚信
下载PDF
职业化与成员权: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利益关系及其协调路径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雄飞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3,42,共7页
培育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战略。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传统农民职业化和城镇居民"职业嵌入"两种源流,在职业皈依过程中具有相似而又有差异的权利占有和利益诉求。为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培育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战略。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传统农民职业化和城镇居民"职业嵌入"两种源流,在职业皈依过程中具有相似而又有差异的权利占有和利益诉求。为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及其功能优化,需要协调农民职业权与村民成员权、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资本下乡与村级自治、利益生长与收益共享等权益关系;整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突出职业性,保护新型职业农民的劳动权益等,吸引农业专业技能强的劳动力返乡或进入农村发展;打造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通过收益共享在农业农村配置内生驱动机制,进而推动农民职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化 成员权 社会利益关系 协调机制创新
原文传递
医患关系的模式考量、伦理分析和制度理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雄飞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5,共7页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体制转型时期,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和再组合,医疗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想取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功就必须客观公正和辨证地评价医患关系。现有医患关系是良莠并存、错综复杂的矛盾体。利用医患关系模型对医患...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体制转型时期,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和再组合,医疗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想取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功就必须客观公正和辨证地评价医患关系。现有医患关系是良莠并存、错综复杂的矛盾体。利用医患关系模型对医患关系作了技术层面的分析,从伦理学的视角剖析了医患关系的内在本质,分析了两种不和谐医患关系的表现和产生机理,结合"新医改"探索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制度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疗模式 伦理分析 制度理性
下载PDF
一种伙伴关系的建构: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雄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5-142,156,共8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的增加,尤其是在人口流动不断加速和空巢化现象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建构起能够满足老年人护理需求的服务体系,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市场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通过对我国老龄化现状及老年人服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的增加,尤其是在人口流动不断加速和空巢化现象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建构起能够满足老年人护理需求的服务体系,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市场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通过对我国老龄化现状及老年人服务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建设从家庭、社会(社区)、政府和市场四个维度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多维服务空间,以满足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这种多维空间的服务模式,事实上也是一种"伙伴关系"的建构,它具有现实可能性与实践的必要性,并可以探索出一种良好的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长期照护 家庭 社会 政府 市场 伙伴关系
下载PDF
“城乡两栖”视角下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雄飞 刘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9,180,181,共12页
“三权分置”改革有助于化解“城乡两栖”背景下宅基地的制度困境。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以及异地居住的“城乡两栖”现象日益明显。人口迁居带来了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所承载的居住功能弱化,而它们的财产... “三权分置”改革有助于化解“城乡两栖”背景下宅基地的制度困境。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以及异地居住的“城乡两栖”现象日益明显。人口迁居带来了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所承载的居住功能弱化,而它们的财产功能和社会情感功能则逐渐增强。总体来看,现有部分制度抑制了宅基地的产权权能开发和资产价值挖掘,造成了闲置、低效利用与隐性流转共存的困局,需要合理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受到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产权边界不清晰、农民宅基地权属观念模糊等因素掣肘,面临所有权主体虚置、过度“资本化”等诸多问题,阻碍了相关体制机制创新。为此,“三权分置”改革需要清晰界定“三权”边界,明确宅基地的法权属性,在保障农户资格权的基础上适度拓展宅基地使用权,推动实现宅基地的财产价值;引入市场机制多元盘活闲置宅基地,进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三权分置” 功能演变 “城乡两栖”
下载PDF
低温沉积制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 被引量:7
14
作者 雄飞 翟文杰 +1 位作者 梁迎春 孙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满足骨组织工程对支架孔隙可控及良好力学性能的要求,基于低温沉积制造方法,加工了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开发了载荷力挤出喷头,实现了加工过程材料挤出的均匀性,层与层粘接良好.研究了支架分级结构的形成规律,支架... 为满足骨组织工程对支架孔隙可控及良好力学性能的要求,基于低温沉积制造方法,加工了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开发了载荷力挤出喷头,实现了加工过程材料挤出的均匀性,层与层粘接良好.研究了支架分级结构的形成规律,支架孔隙由大孔和微孔组成,大孔完全联通,且大小完全可控;微孔由材料配比,成型温度,交联剂等参数影响,较高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获得较小的孔隙;较低的成型温度获得更大的孔隙,交联剂使微孔变小.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支架培养结果表明,较高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提高了支架的生物活性,联通的大孔,保证了细胞爬行至支架的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低温沉积制造 支架 壳聚糖 纳米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农地流转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地权配置的视角 被引量:7
15
作者 雄飞 吴振其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9,共9页
“乡土中国”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社会事实。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着力点。优化地权配置,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地利用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从地权配置角度切入,剖析乡村振兴与农地流转之间的内生关... “乡土中国”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社会事实。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着力点。优化地权配置,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地利用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从地权配置角度切入,剖析乡村振兴与农地流转之间的内生关系,探究了当前农地流转的成绩、不足以及困境,以图耦合地、人、业、钱等要素的关系。为推进农地流转体制机制创新,应当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化的农地流转市场并充分监管农地用途,合理界定相关权利主体及其行为边界,激活土地的多层次权能,促进现代农业与小农户有机衔接,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地流转的后顾之忧,殷实农民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地流转 地权配置 体制机制创新
下载PDF
绿翅绢野螟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延波 雄飞 道序 《粤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5-6,12,共3页
本文对绿翅绢野螟在盆架木上的发生为害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应用该树种的建议。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盆架木 发生 防治
下载PDF
“土地换保障”权益协调机制建设——基于“公域”“私域”与“第三域”的法社会学探索 被引量:6
17
作者 雄飞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9,共8页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换保障"作为一种权益协调机制得以产生,但其自身却存在诸多制度缺陷和权益冲突。作者借助"域"和"法"的三分法对"土地换保障"权益协调机制建设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任何强制性...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换保障"作为一种权益协调机制得以产生,但其自身却存在诸多制度缺陷和权益冲突。作者借助"域"和"法"的三分法对"土地换保障"权益协调机制建设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任何强制性的"土地换保障"都是不合法和不合理的,相关权益协调机制建设应明确"公域""私域"与"第三域"的利益边界和行动规则,从价值补偿、争议协调和路径优化三方面入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换保障 权益协调机制 三分法
下载PDF
单一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大孔支架 被引量:4
18
作者 雄飞 翟文杰 +1 位作者 梁迎春 孙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84-188,共5页
在不结合其它致孔方法的条件下,基于单一的热致相分离的方法,采用聚左旋乳酸(PLLA),二氧六环,水三元体系,测量了体系的浊点和凝胶点,并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研究了溶液浓度,溶剂配比,凝胶温度,凝胶时间对支架大孔,纳米纤维的影响,在质量... 在不结合其它致孔方法的条件下,基于单一的热致相分离的方法,采用聚左旋乳酸(PLLA),二氧六环,水三元体系,测量了体系的浊点和凝胶点,并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研究了溶液浓度,溶剂配比,凝胶温度,凝胶时间对支架大孔,纳米纤维的影响,在质量分数为5%,m(溶剂配比二氧六环)/m(水)=87/13,凝胶温度25℃,凝胶时间15min的条件下,制备了含有100μm以上大孔,同时孔壁上分布均匀的纳米纤维的PLLA支架,孔隙均匀,连通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LA 支架 纳米纤维 凝胶 热致相分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建设”理论的当代转向 被引量:5
19
作者 雄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22,181,共15页
无论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还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创新",社会建设伴随历代社会发展一直存在着。经历世纪轮回,社会建设的内涵已突破"将社会建设等同于各种社会事业建设"窠臼,逐渐深入... 无论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还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创新",社会建设伴随历代社会发展一直存在着。经历世纪轮回,社会建设的内涵已突破"将社会建设等同于各种社会事业建设"窠臼,逐渐深入到资源配置和改善民生;外延不再泛化为"谋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建设的总名",而逐步锁定于利益协调和格局优化;领域逐渐回归"社会性",不再从属于政治或经济领域;主体不再是"补政府设备之不足",突出了"社会"的主体地位;目标不仅是解决社会问题或笼统的"富泰康乐之社会",而聚焦于民生改善和利益关系协调;手段不再泛化为民主政治、文化、心理和教育等,则集中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社会发展路径优化。这些历史转向具有内在的动力机制、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研究取向和关键点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思想 理论 当代转向
下载PDF
从“田制不立”到“土地兼并”:民生视角下宋朝土地制度的形塑与演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雄飞 吴振其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29,共7页
耕者有其田、民众安居乐业是历代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美好愿景,民生保障和土地制度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甚至王朝兴衰的关键。从民生视角出发,本文通过剖析宋朝土地制度与民生实践的互动演化发现:在“田制不立”政策导向下宋朝土地兼并现... 耕者有其田、民众安居乐业是历代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美好愿景,民生保障和土地制度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甚至王朝兴衰的关键。从民生视角出发,本文通过剖析宋朝土地制度与民生实践的互动演化发现:在“田制不立”政策导向下宋朝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空前发展,民生状况堪忧;尽管租佃制客观上推动了地权分离,有助于农民租佃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然而繁重的地租和徭役赋税进一步恶化了民生问题。两宋期间的土地利用和赋税等制度曾有过阶段性调整,但始终无法缓解地权分配严重失衡所带来的民生状况恶化和社会矛盾冲突。透过民生和土地的内在逻辑发现,民生状况恰是土地制度演化的关键因素,民生保障应是地权结构调整的实践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保障 土地制度 互动逻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