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基准面旋回控制下浅水三角洲及其砂体发育模式:以松辽盆地扶余油田白垩系泉头组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赖洪飞 秦智 +9 位作者 王洪君 林艳波 鲍志东 李美俊 张云龙 张莉 吴煜潇 宋健 何陵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9-622,共14页
浅水三角洲储集层在陆相湖盆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基于密井网资料的精细研究仍十分缺乏。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松辽盆地扶余油田DT91区块白垩系泉头组四段第Ⅲ砂组14余口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700余口密井网... 浅水三角洲储集层在陆相湖盆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基于密井网资料的精细研究仍十分缺乏。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松辽盆地扶余油田DT91区块白垩系泉头组四段第Ⅲ砂组14余口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700余口密井网测井资料为对象,分析了高频基准面旋回下浅水三角洲及其砂体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浅水三角洲储集层主要发育在河道、漫溢砂、分流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和席状砂等6种成因砂体,以河道砂体和分流砂坝砂体为主。(2)在岩心和测井曲线上可识别出河道底部冲刷面、进积—退积作用面、退积—进积作用面和湖泛面等4种基准面旋回物理界面;并识别出3大类、7亚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3)高频基准面旋回演化过程中,湖泊浅水三角洲沉积区可容空间变化不大,沉积物供给通量在可容空间增长速率(accommodation increasing rate,A)和沉积物供给通量(sediment supply rate,S)的比值A/S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进而控制着成因砂体的数量和空间接触关系。当A/S值由小变大时,浅水三角洲的规模快速变小,成因砂体的数量也相应减少;同时,成因砂体垂向接触方式由下切叠加式→加积叠加式→孤立式变化,砂体平面分布的复合连片程度也发生由高到低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浅水三角洲 成因砂体 发育规律 扶余油田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过敏性皮肤病IgE抗体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茅蓉 金安宝 +2 位作者 顾旗清 曹敏忆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 了解嘉兴市CDC门诊部过敏性皮肤病致敏情况,为嘉兴地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年11月—2021年9月2 20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SPSS 25. 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总IgE和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别为69. 3... 目的 了解嘉兴市CDC门诊部过敏性皮肤病致敏情况,为嘉兴地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年11月—2021年9月2 20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SPSS 25. 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总IgE和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别为69. 3%、78. 6%。吸入性过敏原中户尘螨、混合草、树花粉组合IgE阳性率居前3位,分别为48. 1%、18. 0%、8. 2%。食入性过敏原中牛奶、腰果、鸡蛋白IgE阳性率居前3位,分别为12. 7%、10. 2%、5. 5%。男性总IgE、户尘螨、树花粉组合IgE水平高于女性,女性牛奶IgE水平高于男性(P <0. 05);0岁~17岁组总IgE、户尘螨、牛奶、鸡蛋白IgE水平高于其他年龄组(P <0. 05)。冬季户尘螨、树花粉组合、鸡蛋白IgE水平低于其他季节(P <0. 05)。荨麻疹类皮肤病总IgE阳性率高于皮炎湿疹类和瘙痒性皮肤病(P <0. 05)。结论 总IgE和特异性IgE的检测对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应根据性别、年龄、季节、环境、疾病种类、病程及严重程度进行有针对性地规避防范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总IGE 过敏原特异性IGE
原文传递
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振旺 +2 位作者 钟张起 侯读杰 刘敏昭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6,57,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形成机理复杂,对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是寻找优质储层、认识油气分布规律的有效途径。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及压汞系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特低渗透...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形成机理复杂,对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是寻找优质储层、认识油气分布规律的有效途径。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及压汞系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特低渗透储层评价中,引入了压汞系数,它综合考虑了孔隙度、最大进汞饱和度、中值半径、排驱压力和分选系数共5个因素。对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136块岩石样品进行了压汞实验,根据压汞系数及压汞曲线特征,将储层划分为优质、好、中等和差共4种类型。实验结果表明,压汞系数越大,相应层段的试油产量越高,说明利用压汞系数评价低渗透储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有沉积作用、次生溶蚀作用及异常高压作用;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中的绿泥石膜胶结带、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和异常高压带,是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形成机理 主控因素 压汞系数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姬塬油田长4+5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翟利华 鲍志东 +5 位作者 沈佳男 林艳波 高银山 焦滔 胡泽泉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6期113-117,共5页
为了研究姬塬油田长4+5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因,综合利用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常规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分析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并从沉积和成岩作用等方面探讨低渗储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姬塬油田长4+5低... 为了研究姬塬油田长4+5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因,综合利用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常规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分析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并从沉积和成岩作用等方面探讨低渗储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姬塬油田长4+5低渗储层形成于三角洲前缘低能沉积环境,岩性以成熟度低的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孔喉结构表现为细孔微喉,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特征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沉积环境通过控制储集岩的成分、结构决定储层原始物性。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后天因素和决定性因素,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储层低渗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对储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成因分析 长4+5油层组 姬塬油田
下载PDF
肿瘤治疗:靶向物质代谢重编程诱导铁死亡
5
作者 张金萍 王栎清 +7 位作者 王默 王欣悦 牟小琴 程创 贺靓 邹黎黎 刘晓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0-1550,共11页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物质代谢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肿瘤细胞主要表现为合成代谢增加,分解代谢减少,以及物质代谢失衡。这些差异为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细胞...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物质代谢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肿瘤细胞主要表现为合成代谢增加,分解代谢减少,以及物质代谢失衡。这些差异为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细胞内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和脂膜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过氧化脂质过度堆积,引起脂膜结构损伤和功能丧失,最终引起细胞死亡。铁死亡的调控涉及多种代谢途径,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和铁代谢等都调控着铁死亡。肿瘤细胞为了快速生长,代谢需求比正常细胞更加旺盛。肿瘤细胞会通过代谢重编程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物质和能量需求。代谢重编程主要表现为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增强、谷氨酰胺代谢增强、核酸合成增多、铁代谢倾向于保留更多的细胞内铁等。代谢重编程伴随活性氧的产生和抗氧化体系的激活。高氧化应激的状态使得肿瘤细胞更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失衡,引起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最终导致细胞发生铁死亡。因此,深入研究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和代谢基础,有利于开发诱导铁死亡在肿瘤治疗中的新疗法。铁死亡作为一种可调节的细胞死亡方式,可通过药理学或遗传学靶向肿瘤细胞中的物质代谢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在肿瘤治疗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在价值。本文通过总结细胞的物质代谢对铁死亡的影响以期寻找肿瘤治疗新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铁死亡 物质代谢重编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东部长8_2油层组储层酸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茆书巍 焦滔 +8 位作者 熊涛 秦智 高银山 鲍志东 李军建 宋健 何陵沅 覃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69-682,共14页
基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薄片鉴定以及酸敏实验等测试分析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东部长82油层组储层酸敏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层黏土质和钙质胶结严重,非均质性强,主要的酸敏矿物为绿泥石和方解石/铁方解石,储层酸敏性主要... 基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薄片鉴定以及酸敏实验等测试分析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东部长82油层组储层酸敏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层黏土质和钙质胶结严重,非均质性强,主要的酸敏矿物为绿泥石和方解石/铁方解石,储层酸敏性主要以改善型—弱酸敏型为主;酸敏实验中,部分原始大孔隙样品出现减孔现象,主要是部分绿泥石包膜及针叶状晶体溶蚀、崩落所致,实验中Fe(OH)_3沉淀及凝胶体在短时间内对储层酸敏性影响有限,方解石/铁方解石的溶解能有效补偿Fe(OH)_3沉淀及凝胶体对储层的影响;在碳酸盐胶结物富集区,CaF_2沉淀是储层物性变差的直接因素,总体呈现出盐酸对储层的改善程度要好于土酸;酸敏矿物较发育于水下分支河道微相,并呈现出近物源区绿泥石胶结物含量较高、远物源区方解石/铁方解石胶结物含量较高的分布特征;酸敏矿物的含量、类型、分布受沉积物源、沉积微相以及成岩作用等控制,特别是有机质热解-脱羧作用在成岩过程中与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相伴生,对酸敏矿物的形成、类型及赋存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敏矿物 孔隙特征 主控因素 成岩作用 长82油层组 姬塬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姬塬油田长6油藏超前注水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慧 韩继勇 +2 位作者 乔光辉 《辽宁化工》 CAS 2013年第3期283-284,286,共3页
姬塬油田长6油藏属于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采用超前注水技术。针对长6油藏采收率下降的现状,研究分析了超前注水的时机、地层压力、井底流压、注水强度和采液速度5个方面,确定了合理的超前注水参数。研究认为地层压力低、井底流压不足... 姬塬油田长6油藏属于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采用超前注水技术。针对长6油藏采收率下降的现状,研究分析了超前注水的时机、地层压力、井底流压、注水强度和采液速度5个方面,确定了合理的超前注水参数。研究认为地层压力低、井底流压不足和采液速度低于合理值是造成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超前注水 姬塬油田
下载PDF
姬塬油田三叠系油藏裂缝见水规律及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艳波 李亚玲 +2 位作者 焦宝 范志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9期83-86,共4页
三叠系油藏作为姬塬地区主要油藏,涵盖长1、长2、长4+5、长6、长8、长9等油藏28个地质区块,含油面积603 km2,动用地质储量26 000×104t,储量所占比例为94.5%。由于储层裂缝发育,导致油藏局部水驱效率降低、产能损失、平面注采矛盾... 三叠系油藏作为姬塬地区主要油藏,涵盖长1、长2、长4+5、长6、长8、长9等油藏28个地质区块,含油面积603 km2,动用地质储量26 000×104t,储量所占比例为94.5%。由于储层裂缝发育,导致油藏局部水驱效率降低、产能损失、平面注采矛盾逐年加剧,如何提高已开发裂缝性油藏的开发效果,降低老区自然递减,实现老油田稳产将是油田发展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裂缝成因 裂缝识别 裂缝发育规律 见水特征 治理技术 对策及方向
下载PDF
长6油藏水平井立体井网开发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鹏 +2 位作者 范鹏 王新星 阎娜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9期51-53,共3页
在多含油层系叠合油藏开发时,水平井立体井网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油藏储量,提高开发效果。针对姬塬油田长6油藏储层砂体变化快且含油层系多而复杂的特征,本文应用多油层开发主力层优选技术、储层产能评价技术选择油藏中的优势油砂体,对... 在多含油层系叠合油藏开发时,水平井立体井网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油藏储量,提高开发效果。针对姬塬油田长6油藏储层砂体变化快且含油层系多而复杂的特征,本文应用多油层开发主力层优选技术、储层产能评价技术选择油藏中的优势油砂体,对各油层段进行产能分析,确定纵向上多套含油层系间的产能差异,进行目的层优选,优化水平井参数,指导水平井轨迹设计。对纵向上存在的多套有利目的层提出水平井立体井网开发思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有效途径,可大幅度提高油田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立体井网 多含油层系
下载PDF
姬塬油田长8油藏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艳波 焦滔 +5 位作者 刘敏昭 左琴 高银山 安锴胜 张志鹏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12期48-50,共3页
三叠系长8油藏是姬塬油田开发的主力油藏,属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是长庆油田近年来快速高效建产的典范。该区长8沉积砂体平面上主要受物源控制,呈北东至南西、西北至东南条带状展布,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 三叠系长8油藏是姬塬油田开发的主力油藏,属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是长庆油田近年来快速高效建产的典范。该区长8沉积砂体平面上主要受物源控制,呈北东至南西、西北至东南条带状展布,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临近长7生油凹陷,砂体规模大且连片性好、上覆良好盖层,成藏条件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砂体展布特征 储层特征 富集规律
下载PDF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特征与时代 被引量:50
11
作者 邓万明 松本征夫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可可西里地区的新生代火山岩属于藏北火山岩带的东段。火山岩主要以熔岩台地、桌状山的形式产出,熔岩厚约40—100m。除少量的高钾流纹岩、粗面岩和粗面英安岩外,在数量和分布上以普遍含二辉石斑晶的安粗岩占优势。岩石以富碱(... 可可西里地区的新生代火山岩属于藏北火山岩带的东段。火山岩主要以熔岩台地、桌状山的形式产出,熔岩厚约40—100m。除少量的高钾流纹岩、粗面岩和粗面英安岩外,在数量和分布上以普遍含二辉石斑晶的安粗岩占优势。岩石以富碱(尤其富钾)和富LREE为特征。火山活动发生在中新世,根据K/Ar定年结果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本区火山岩的特征与西藏境内的同时代岩石完全可以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西里地区 安粗岩 火山岩 岩石特征
下载PDF
多尺度方法在复合材料力学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2
作者 晓霞 缑林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56,共16页
简要介绍了多尺度方法的分类及各自的适用范围,重点阐述了主要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均匀化理论,详细论述了多尺度分析方法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黏弹性、塑性、失效退化、热力学等力学性能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多尺度分析方法的前景... 简要介绍了多尺度方法的分类及各自的适用范围,重点阐述了主要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均匀化理论,详细论述了多尺度分析方法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黏弹性、塑性、失效退化、热力学等力学性能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多尺度分析方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分析方法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细观力学 均匀化理论
下载PDF
全厚度缝合复合材料泡沫芯夹层结构力学性能研究与损伤容限评定 被引量:44
13
作者 孙秦 +2 位作者 李野 柴亚南 曹正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6,共8页
探索了全厚度缝合复合材料闭孔泡沫芯夹层结构低成本制造的工艺可行性及其潜在的结构效益。选用3种夹层结构形式,即相同材料和工艺制造的未缝合泡沫芯夹层和缝合泡沫芯夹层结构及密度相近的Nomex蜂窝夹层结构,完成了密度测定、三点弯曲... 探索了全厚度缝合复合材料闭孔泡沫芯夹层结构低成本制造的工艺可行性及其潜在的结构效益。选用3种夹层结构形式,即相同材料和工艺制造的未缝合泡沫芯夹层和缝合泡沫芯夹层结构及密度相近的Nomex蜂窝夹层结构,完成了密度测定、三点弯曲、平面拉伸和压缩、夹层剪切、结构侧压和损伤阻抗/损伤容限等7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泡沫芯夹层结构缝合后,显著提高了弯曲强度/质量比、弯曲刚度/质量比、面外拉伸和压缩强度、剪切强度和模量、侧压强度和模量、冲击后压缩(CAI)强度和破坏应变。这种新型结构形式承载能力强、结构效率高、制造维护成本低,可以在飞机轻质机体结构设计中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泡沫夹芯 全厚度缝合 结构效率 低成本 损伤容限
下载PDF
低速冲击与准静态压痕力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等效性 被引量:29
14
作者 晓霞 +1 位作者 沈真 杨胜春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8-933,共6页
低速冲击与集中准静态压痕(QSI)力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所造成的损伤具有等效性。通过两类损伤方式对比试验,获得了冲击能量(或准静态压痕力)与层合板损伤面积、损伤宽度和凹坑深度3组对应关系。3组关系的对比分析表明,凹坑深度是表征损伤... 低速冲击与集中准静态压痕(QSI)力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所造成的损伤具有等效性。通过两类损伤方式对比试验,获得了冲击能量(或准静态压痕力)与层合板损伤面积、损伤宽度和凹坑深度3组对应关系。3组关系的对比分析表明,凹坑深度是表征损伤的最佳参数,因此将凹坑深度作为损伤参数来建立落锤冲击损伤与准静态压痕力损伤间的等效关系。发现拐点是层合板纤维和基体整体抵抗冲击(或准静态压痕力)能力的最大值,两类试验的拐点相差很小,且两类试验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了用集中准静态压痕试验取代落锤低速冲击试验是可行的。对相同凹坑深度下的冲击能量与准静态压痕力进行了数值分析,并提出了冲击能量与准静态压痕力间的等效性公式。研究表明,文中建立的等效性公式能够很好地反映落锤冲击能量与准静态压痕力之间的关系,可为今后由集中准静态压痕试验代替落锤冲击试验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层合板 冲击能量 准静态压痕力 凹坑深度 等效性公式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屈天骄 +1 位作者 范献银 晓霞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6,共6页
运用ABAQUS软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下的损伤状态进行模拟,采用单一变量法,以损伤面积为表征参数,针对影响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性能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在材料研制的初期预见其损伤阻抗。分层损伤是层合板低速冲击下... 运用ABAQUS软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下的损伤状态进行模拟,采用单一变量法,以损伤面积为表征参数,针对影响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性能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在材料研制的初期预见其损伤阻抗。分层损伤是层合板低速冲击下的主要损伤形式之一,基于损伤力学、断裂力学和黏性理论,建立零厚度的三维界面单元来精确模拟层间分层。拐点是损伤阻抗的主要表征,基于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在冲击力-时间曲线上计算出拐点,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拐点值,判定不同层合板的损伤阻抗。低速落锤冲击试验验证了此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损伤 影响因素 材料体系 冲头 铺层序列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乙、丙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被引量:32
16
作者 范小玲 彭文伟 +4 位作者 姚集鲁 周元平 吕凌 陈青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为探讨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HBV,HCV和HDV)感染对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的意义,本文作者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法对72例广东籍肝癌患者HBV、HCV和HDV血清标志以及血浆HBVDNA和HCVRNA进... 为探讨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HBV,HCV和HDV)感染对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的意义,本文作者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法对72例广东籍肝癌患者HBV、HCV和HDV血清标志以及血浆HBVDNA和HCVRNA进行了检测。HBsAg和抗-HCV阳性率分别为84.7%和18.1%,显著高于128名健康对照者。HBsAg和/或HBVDNA总阳性率为93.1%,抗-HCV和/或HCVRNA阳性率为27.8%,HBV和HCV重叠感染率为22.2%。其中61例HBsAg阳性肝癌的HDV血清标志检出率为14.8%,明显高于61例HBsAg阳性的肝炎对照者。结果表明,广州地区肝癌的发生,主要与HBV和HCV感染密切相关外,且可能与HDV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肝肿瘤
原文传递
氧化铜矿石选矿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7
作者 邱廷省 冯金妮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2-86,共5页
从浮选(包括浮选理论、浮选工艺)、浸出(包括常规浸出、助浸方法、浸出理论)和浮选—浸出联合工艺3个方面介绍了氧化铜矿石选矿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加强浸出方面的研究是今后氧化铜矿石选矿技术发展的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氧化铜矿石 浮选 浸出 浮选—浸出联合工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应用PDCA循环法改进灭菌器物理监测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胡晴霞 陆培华 +3 位作者 苗傲霜 张慧芬 丁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1-713,共3页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改进灭菌器物理监测质量中的应用与效果,不断改进物理监测质量。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5台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质量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改进灭菌器物理监测质量中的应用与效果,不断改进物理监测质量。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5台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质量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012年1-12月应用常规管理方法,试验组2013年1-12月应用计划(plan,P)、执行(do,D)、检查(check,C)、处理(action,A)4个阶段(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数据缺失原因为打印情况观察不到位、更换打印配件不规范、打印机故障,其中对照组发生灭菌器物理参数打印缺失26次、试验组7次,缺失率试验组为0.1%、对照组为0.3%,PDCA循环实施前后灭菌器物理参数打印缺失原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改进灭菌器物理监测质量,强化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质量管理意识与责任意识,健全了灭菌质量监测工作流程,有效改进了物理监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PDCA循环法 灭菌器 物理监测
原文传递
熊果酸通过STAT3通路调控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25
19
作者 唐丹 李剑萍 +5 位作者 何晓璞 徐伟 邵耘 薛绮萍 孙为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或不表达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在熊果酸调控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或不表达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在熊果酸调控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SGC-7901和MGC-803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常规培养24 h后加熊果酸(10、20、40、80μmol.L-1),分别培养24、36和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COX-2、半胱天冬酶-3酶原(pro-caspase-3)的表达。结果熊果酸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GC-7901和MGC-803细胞增殖;Hoechst染色显示熊果酸作用两种胃癌细胞后发生了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10、20、40、80μmol.L-1熊果酸作用SGC-7901和MGC-803细胞24 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4.7±0.4)%和(3.3±0.2)%、(6.4±0.5)%和(4.6±0.3)%、(9.9±1.8)%和(6.8±0.5)%、(14.5±1.7)%和(10.3±1.6)%;熊果酸剂量依赖性抑制SGC-7901和MGC-803细胞中STAT3磷酸化,下调SGC-7901细胞COX-2和MGC-803细胞procaspase-3表达。结论熊果酸可能通过阻断STAT3通路下调COX-2或pro-caspase-3表达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胃癌 环氧合酶-2 半胱天冬酶-3酶原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肾盂输尿管肿瘤的CT诊断及其在术前分期中的意义 被引量:24
20
作者 卢洪凯 仲基范 +2 位作者 刘宗健 臧运江 广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719-721,共3页
报告16例肾盂输尿管肿瘤的CT诊断经验。与术后病理对照,肾盂肿瘤13例诊断准确率92.3%,输尿管肿瘤3例,确诊2例,误诊1例。CT分期与病理对照准确率85.7%。术前CT检查不但有助于对肾盂输尿管肿瘤做出正确的诊断... 报告16例肾盂输尿管肿瘤的CT诊断经验。与术后病理对照,肾盂肿瘤13例诊断准确率92.3%,输尿管肿瘤3例,确诊2例,误诊1例。CT分期与病理对照准确率85.7%。术前CT检查不但有助于对肾盂输尿管肿瘤做出正确的诊断,而且CT术前分期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 输尿管 肿瘤 CT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