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葫芦”意象的文化寓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9-33,共5页
葫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周代开始,婚礼仪式中用剖开的葫芦饮"合卺酒";我国少数民族神话中也有许多关于葫芦的故事;在道家经典中也有关于"壶天"的传说;到了现代,葫芦在日常生活中也多有出现。用原型... 葫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周代开始,婚礼仪式中用剖开的葫芦饮"合卺酒";我国少数民族神话中也有许多关于葫芦的故事;在道家经典中也有关于"壶天"的传说;到了现代,葫芦在日常生活中也多有出现。用原型批评的方法,主要从婚礼仪式中的葫芦、神话中的葫芦、葫芦意象在后世的延伸和丰富等角度来解读葫芦意象,探究葫芦的原型,分析其文化寓意,可以得出结论,葫芦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的出现受到天地神婚神话原型、祖先崇拜观念、创世神话原型的深远影响,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 意象 文化寓意 神话
下载PDF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3期121-124,共4页
2023年8月21—23日,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发起,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黄冈师范学院协办的“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20余篇,250多位参会学者来自中国、日本、... 2023年8月21—23日,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发起,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黄冈师范学院协办的“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20余篇,250多位参会学者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的7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出版机构。大会设置2个总会场,7个分会场,开展32场不同主题的研讨交流。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教授在开幕词中指出,“宋代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有益于现代文明建设的潜在因素,我们的学术研究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丰富的学理支撑。”“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我们的学术研究应该对中华文明的现代传承有所贡献。所以我们既要对宋代文学进行深刻的学理研究,也要用准确易懂的注释与灵活生动的讲解,将宋代文学的经典名篇引进千家万户,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们的学会应当在引导、组织普及工作上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学 经典名篇 中南民族大学 科研单位 学理研究 现代传承 研讨交流 莫砺锋
下载PDF
近十年汤显祖研究综述
3
作者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60-62,共3页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剧作家,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美国出版的著作《一百部剧本》,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剧本排行榜,收入的唯一一部中国剧本就是汤显祖的《牡丹亭》,而且名列前茅。近十年来,关于汤显祖的研究层出不穷,尤其是2016...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剧作家,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美国出版的著作《一百部剧本》,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剧本排行榜,收入的唯一一部中国剧本就是汤显祖的《牡丹亭》,而且名列前茅。近十年来,关于汤显祖的研究层出不穷,尤其是2016年恰逢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关于汤显祖的研究也迎来了一次高峰。在汤显祖与地域关系研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汤显祖作品内容研究、创作思想研究等方面成果非常丰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地域 作品
下载PDF
朱弁《曲洧旧闻》略议
4
作者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8-81,共4页
朱弁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文人,《曲洧旧闻》是他重要作品之一,全文十卷约有四万多字。其中具有小说特征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通过对具体笔记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曲洧旧闻》中有大量属于笔记小说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小说学意义。从内容来看... 朱弁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文人,《曲洧旧闻》是他重要作品之一,全文十卷约有四万多字。其中具有小说特征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通过对具体笔记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曲洧旧闻》中有大量属于笔记小说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小说学意义。从内容来看,《曲洧旧闻》还呈现出大量的诗性内容,受到“温柔敦厚”的诗教影响,具有诗性美。此外,作品中大量对北宋都城东京的描绘,也展现出作者朱弁对东京特殊的城市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弁 《曲洧旧闻》 诗性 城市记忆
下载PDF
论南宋林希逸散文创作的特色
5
作者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3-77,88,共6页
林希逸是南宋艾轩学派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散文理论和散文创作在南宋散文发展史上是不容忽视的。林希逸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貌,展现出关注现实、求奇的创作特点和纡徐和缓的散文风格。
关键词 林希逸 散文 创作 特色
下载PDF
林光朝文集版本考辨
6
作者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4期37-40,共4页
现存宋明两代林光朝文集版本凡六种,即宋刻十卷本、宋刻莆田刊本、宋鄱阳翻刻本、合刊本《三先生集》、明正德十六年郑岳刻本、明万历二十八年林兆珂刻本。另有清抄本数种。《全宋文》用正德本为底本,另辑佚文二十六篇。《全宋诗》亦用... 现存宋明两代林光朝文集版本凡六种,即宋刻十卷本、宋刻莆田刊本、宋鄱阳翻刻本、合刊本《三先生集》、明正德十六年郑岳刻本、明万历二十八年林兆珂刻本。另有清抄本数种。《全宋文》用正德本为底本,另辑佚文二十六篇。《全宋诗》亦用此底本,又辑补佚诗九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光朝 文集 版本 考辨
下载PDF
论林希逸的散文创作理论
7
作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林希逸是南宋“艾轩学派”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南宋重要的散文家,在文学发展史上是不容忽视的。他的散文理论对南宋散文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包括散文创作应指向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注重创新、关注散文实用功能等多个方面内容,对他的散文... 林希逸是南宋“艾轩学派”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南宋重要的散文家,在文学发展史上是不容忽视的。他的散文理论对南宋散文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包括散文创作应指向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注重创新、关注散文实用功能等多个方面内容,对他的散文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我们认识南宋末期散文风貌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希逸 散文 创作 理论
下载PDF
南宋林同《孝诗》浅论
8
作者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50-55,共6页
南宋林同有组诗《孝诗》300首,通过对孝行故事的记述和歌颂来宣扬自己的孝行主张。《孝诗》选材广泛,主要有敬亲型、奉养型和怀亲型等3种。林同运用组诗的形式,不仅对诗的题材、容量等方面有开拓之功,而且内容上具有善引经典、以俗为雅... 南宋林同有组诗《孝诗》300首,通过对孝行故事的记述和歌颂来宣扬自己的孝行主张。《孝诗》选材广泛,主要有敬亲型、奉养型和怀亲型等3种。林同运用组诗的形式,不仅对诗的题材、容量等方面有开拓之功,而且内容上具有善引经典、以俗为雅等特色。林同将宋代"以文为诗"发展为"以故事为诗"。《孝诗》在文学、民俗和后世孝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同 《孝诗》 特色 价值
下载PDF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9
作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79,共1页
2023年8月21-23日,由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黄冈师范学院协办的“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有二百五十多位学者参会,收到论文二百余篇。本次研讨会围绕以下三大议题展开.
关键词 宋代文学 中南民族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武汉大学 第十二届 年会 学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