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前:红色印记里的家国情思
1
作者 陶瑾 《现代苏州》 2019年第23期30-33,共4页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而江南的江湖可热闹呢。历朝历代,多少名人志士到过江南,到过苏州,在这里为官、生活。而他们最喜欢隐居的地方,莫过于苏州古城里的街巷里弄。古城西南,有着十几条蜿蜒的小巷:富郎中巷、庙堂巷、余天灯巷……这些巷...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而江南的江湖可热闹呢。历朝历代,多少名人志士到过江南,到过苏州,在这里为官、生活。而他们最喜欢隐居的地方,莫过于苏州古城里的街巷里弄。古城西南,有着十几条蜿蜒的小巷:富郎中巷、庙堂巷、余天灯巷……这些巷子里的老宅遗址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姑苏区沧浪街道道前社区由此打造了一条“红印道前”微旅行路线,挖掘辖区的红色资源,再现了10多处“历史现场”,让更多人来体会苏州古城风起云涌的“江湖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城 姑苏区 家国情思 江湖 庙堂 红色
下载PDF
中国东部苏鲁造山带的印支期俯冲极性及其造山过程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三忠 +10 位作者 李玺瑶 赵淑娟 索艳慧 郭玲莉 王永明 周在征 刘晓光 兰浩圆 张剑 郭润华 李少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32,共15页
中国东部的苏鲁造山带印支期先后经历了大洋消减俯冲、大陆碰撞、陆壳深俯冲、陆内造山等复杂过程。综合苏鲁造山带的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年代学进展,发现以下事实用传统的华南向华北俯冲难以解释:(1)徐淮地区形成了明... 中国东部的苏鲁造山带印支期先后经历了大洋消减俯冲、大陆碰撞、陆壳深俯冲、陆内造山等复杂过程。综合苏鲁造山带的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年代学进展,发现以下事实用传统的华南向华北俯冲难以解释:(1)徐淮地区形成了明显的朝北西拓展的逆冲构造变形,此外,苏鲁造山带中还存在大量的北西向逆冲推覆构造;(2)苏鲁造山带中出露的白垩纪花岗岩中来自古元古代的继承锆石,以及Sr、Nd、Pb同位素示踪结果都显示与华北地块南缘地质体更为相似;(3)苏鲁造山带北侧的胶莱盆地以及胶北隆起缺乏晚古生代到中生代的弧后火山岩证据;(4)华北南缘三叠纪时期的古地理环境更接近被动大陆边缘。基于这些事实,本文认为,晚古生代-早三叠世早期苏鲁段的商丹洋可能向南东俯冲,不同于秦岭-大别段的商丹洋向北俯冲,消减到秦岭-大别微陆块苏鲁段之下,发生华北地块与该微陆块的拼合,华北地块整体向南东楔入秦岭-大别微陆块,导致大别-苏鲁超高压岩石垂向折返剥露;中三叠世-晚三叠世,勉略洋自东向西的剪刀式闭合,华南地块向北秦岭-大别微陆块俯冲拼合,并逐渐将华南地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秦岭-大别微陆块向西、向北侧向挤出,到了中生代华北地块持续向南东俯冲并楔入华南地块,将苏鲁-大别造山带沿郯庐断裂错断并最终形成该区总体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鲁造山带 俯冲极性 造山过程 印支期 剪刀式闭合
下载PDF
马里亚纳俯冲系统的构造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鑫 李三忠 +13 位作者 赵淑娟 郭玲莉 王永明 李玺瑶 王鹏程 孙文军 曹现志 戴黎明 于胜尧 张臻 臧艺博 孔祥超 张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9-340,共12页
西太平洋马里亚纳俯冲带具有典型的"沟-弧-盆"体系,是由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菲律宾海板块之下形成的洋-洋俯冲带。前人研究成果为理解该区上覆板块地壳结构、弧前蛇纹岩化过程、岛弧及弧后岩浆作用、俯冲板块形态及其相关俯... 西太平洋马里亚纳俯冲带具有典型的"沟-弧-盆"体系,是由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菲律宾海板块之下形成的洋-洋俯冲带。前人研究成果为理解该区上覆板块地壳结构、弧前蛇纹岩化过程、岛弧及弧后岩浆作用、俯冲板块形态及其相关俯冲动力学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约束。本文对马里亚纳地区现有研究成果,特别是构造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发现马里亚纳俯冲带的三维精细构造特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厘定,导致马里亚纳弧后扩张的动力学机制存在较大争议。这主要是因为缺乏观测数据以及反演方法的局限性。为此,未来围绕马里亚纳俯冲带的构造特征研究,应首先开展长期系统的海底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 俯冲带 构造特征 弧后扩张 地幔对流
下载PDF
曾母拉分盆地的油气成藏规律:廷贾-西巴兰线断裂的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斐宇 姜素华 +6 位作者 李三忠 孟凡顺 曹伟 汪刚 张慧璇 高嵩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9-220,共12页
南海南部廷贾-西巴兰线断裂是一条规模巨大的北西向走滑断裂,渐新世开始活动,早期具有强烈的右旋走滑特征,晚中新世以来走滑方向变为左旋,更新世至今,走滑方向变为右旋,是曾母盆地与北康盆地、南沙海槽的分界。为了理清廷贾-西巴兰线断... 南海南部廷贾-西巴兰线断裂是一条规模巨大的北西向走滑断裂,渐新世开始活动,早期具有强烈的右旋走滑特征,晚中新世以来走滑方向变为左旋,更新世至今,走滑方向变为右旋,是曾母盆地与北康盆地、南沙海槽的分界。为了理清廷贾-西巴兰线断裂特征与曾母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对断裂两侧地震剖面特征、重磁特征、地热流分布特征以及地壳性质和岩石圈厚度的分析,探讨该断裂在曾母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断裂活动为曾母盆地后期的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断裂走滑作用导致曾母盆地具有良好的圈闭,后期的反向走滑使得盆地的沉积中心由南向北迁移;断裂沟通深部热源,有利于油气生成,形成的伴生断层是盆地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廷贾-西巴兰线断裂 走滑作用 油气成藏 曾母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