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作白三叶草对茶园温湿度和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严芳 娄艳华 +2 位作者 陈建兴 何卫中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43-2247,共5页
对连续3a间作白三叶草的茶园及其相临的单作茶园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分析间作白三叶草对茶园温湿度、土壤养分、茶树根系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间作白三叶草的茶园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显著低于单作茶园,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则显... 对连续3a间作白三叶草的茶园及其相临的单作茶园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分析间作白三叶草对茶园温湿度、土壤养分、茶树根系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间作白三叶草的茶园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显著低于单作茶园,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则显著高于单作茶园;间作白三叶草的茶园土壤养分得到显著改善,且茶园间作白三叶草比单作显著增加了茶树根系生物量、总根长等指标。研究结果为提高茶树栽培技术水平以及茶园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茶树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间作白三叶草 温湿度 根系形态 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含气率下球阀内部流动特性试验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2
作者 卢圣旺 马艺 +3 位作者 邓鸿英 朱乐乐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为研究不同含气率对油气混输泵泵阀内部流场的影响,运用CFD软件对油气混输泵球阀内部气液两相分布、速度场及进出口压差进行了模拟仿真。同时对球阀进行试验研究,测量出球阀进出口的压力值,以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试验表明:模拟值与... 为研究不同含气率对油气混输泵泵阀内部流场的影响,运用CFD软件对油气混输泵球阀内部气液两相分布、速度场及进出口压差进行了模拟仿真。同时对球阀进行试验研究,测量出球阀进出口的压力值,以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试验表明:模拟值与试验值数据误差不超过15%,模拟较为准确。在相同的开启高度、进出口流量下,随着含气率的增加,球阀内流体的压差降低幅度高达90%以上,且其降低较均匀。与此同时,流体密度降低并没有使流量系数和阻力系数有明显的变化。观察两相云图可以发现,在阀球尾部A处产生了旋涡,旋涡随含气率的增加略微增多;突扩界面C处产生了二次回流,使得该处的气相也较多,而在阀球四周内壁,气相分布较少。同时可观察出,流体含气率对阀球间隙处速度的影响不大,但是对流动状态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气液两相球阀 含气率 计算流体力学(CFD)
下载PDF
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常锐 宁井铭 +4 位作者 丁勇 陈习村 李军 方世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1-477,共7页
采用SDE-GC/MS法对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序样品中共检测到7类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饱和烷烃类、不饱和烷烃类,其中主要成分是醇类、醛类、酸类。在揉捻过程中香气成分中的... 采用SDE-GC/MS法对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序样品中共检测到7类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饱和烷烃类、不饱和烷烃类,其中主要成分是醇类、醛类、酸类。在揉捻过程中香气成分中的醇类成分和醛类成分大幅度增加,而酮类组分和烷烃类组分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同时发现,香叶醇、正十六酸、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反-2-己烯醛、苯乙醛、植醇、顺,顺,顺-7,10,13-十六碳三烯醛、亚油酸、苯乙醇、苯甲醇和水杨酸甲酯等香气成分占红毛茶香气物质总量的83.78%,是祁红毛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对构成其特征风味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红毛茶 加工 SDE-GC/MS 微波固样 香气
下载PDF
14个黄化、白化变异茶树品种(系)综合性状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娄艳华 何卫中 +2 位作者 刘瑜 邵静娜 《茶叶》 2020年第2期84-90,共7页
对14个白化、黄化变异茶树品种(系)生长势、芽叶特性、物候期进行调查,并对叶绿素SPAD、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等进行检测分析及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御金香’和‘水晶白’生长势较好,‘黄金叶’一芽三叶最长,... 对14个白化、黄化变异茶树品种(系)生长势、芽叶特性、物候期进行调查,并对叶绿素SPAD、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等进行检测分析及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御金香’和‘水晶白’生长势较好,‘黄金叶’一芽三叶最长,叶面积大小表现为‘梯田1号’>‘水晶白’>‘梯田2号’,‘黄金芽’和‘黄金叶’的一芽一叶期与对照相当;黄化品种的明亮度L、测色值a和测色值b均高于白化品种;白化品种叶绿素SPAD比黄化品种高;水浸出物仅‘黄金叶’和‘景白2号’≤45%,其他品种(系)水浸出物含量均≥45%;‘梯田1号’和‘梯田2号’茶多酚含量≥20%,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均≥5%,‘梯田1号’、‘水晶白’和‘御金香’的咖啡碱含量均较高,儿茶素总量变幅为7.2%~15.6%,‘梯田1号’和‘中黄3号’的没食子酸含量均最高,‘梯田2号’、‘黄金芽’、‘中黄3号’和‘御金香’的EGCG均≥8%;‘景白2号’、‘中黄2号’和‘中黄3号’感官审评总体得分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 黄化 白化 茶树 品种(系) 性状评价
下载PDF
鲜叶摊放程度对绿茶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习村 石琳 +2 位作者 李军 方世辉 《茶业通报》 2011年第2期80-84,共5页
以1芽2、3叶的茶鲜叶为原料,进行摊放处理,取不同减重程度(分别减重4%、8%、12%、16%、20%、24%)摊放叶经微波杀青后烘干,制成绿茶,测定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以及儿茶素组分的含量,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研究不同摊放程... 以1芽2、3叶的茶鲜叶为原料,进行摊放处理,取不同减重程度(分别减重4%、8%、12%、16%、20%、24%)摊放叶经微波杀青后烘干,制成绿茶,测定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以及儿茶素组分的含量,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研究不同摊放程度对绿茶感官品质以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摊放叶含水率逐渐下降,鲜叶干物质含量逐渐减少,减少速率渐慢;适当摊放有利茶叶品质,在摊放叶减重8%~16%时,制得绿茶的感官品质较好,其中减重12%综合品质最好,继续摊放感官品质呈下降趋势。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变化规律不明显,非酯型儿茶素逐渐增加,没食子酸酯(GA)持续增加,酯型儿茶素没有明显的减少趋势,甚至有一定的增加;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持续增加,酚氨比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摊放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原文传递
65份紫芽茶树资源芽叶特性及花青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娄艳华 何卫中 +2 位作者 吉庆勇 邵静娜 《茶叶》 2019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对65份叶色紫化茶树资源春稍芽叶特性和物候期进行调查,并对其花青素含量和感官色泽进行判断与检测。结果表明:65份种质均为灌木型,一芽一叶期在3月18日至4月8日,一芽二叶期晚于一芽一叶期2~8d,‘ZY-36’一芽二叶期比福鼎大白早5d;花青... 对65份叶色紫化茶树资源春稍芽叶特性和物候期进行调查,并对其花青素含量和感官色泽进行判断与检测。结果表明:65份种质均为灌木型,一芽一叶期在3月18日至4月8日,一芽二叶期晚于一芽一叶期2~8d,‘ZY-36’一芽二叶期比福鼎大白早5d;花青素含量变幅为2.19~15.56mg/g,‘ZY-1’花青素含量最高,为15.56mg/g;花青素含量与感官色泽判断有极显著负相关(r=-0.927,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紫芽 芽叶特性 花青素
下载PDF
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立锋 吕闰强 +5 位作者 黄海涛 丁勇 周静峰 袁程晓 阮建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391-395,402,共6页
利用农用耕作机械,在湖北恩施、浙江余杭、浙江绍兴、浙江丽水、安徽宣城、江苏无锡生产茶园,开展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成分、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研究,评价机械施肥在茶园中的适用性。根据机械与人工进行不同施肥方式的组合设立4个... 利用农用耕作机械,在湖北恩施、浙江余杭、浙江绍兴、浙江丽水、安徽宣城、江苏无锡生产茶园,开展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成分、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研究,评价机械施肥在茶园中的适用性。根据机械与人工进行不同施肥方式的组合设立4个处理,即人工开沟施肥(基肥、追肥,对照)、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机械施肥(基肥、追肥)、机械施基肥+人工撒施追肥。结果表明,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施肥、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之间茶叶产量、品质成分(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酚氨比)、营养元素吸收无显著差异,但人工撒施追肥会降低茶叶产量,影响茶树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相比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施肥每年667 m^2可增加纯收入350元,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可增加纯收入137元。因此,茶园实施机械施肥,明显减少施肥的成本投入,增加茶农收入,适宜在茶园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机械施肥 人工施肥 新梢产量 品质成分 养分吸收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白黄化茶树品种的香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柴红玲 +3 位作者 邵静娜 刘瑜 吉庆勇 何卫中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136-139,共4页
采用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生化分析,对浙江丽水茶区5个主栽白黄化茶树品种的香茶适制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白黄化品种,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成茶滋味浓醇鲜爽,品种香显,辨识度高。其中黄金芽综合评分最... 采用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生化分析,对浙江丽水茶区5个主栽白黄化茶树品种的香茶适制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白黄化品种,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成茶滋味浓醇鲜爽,品种香显,辨识度高。其中黄金芽综合评分最高,适宜作为黄变香茶重点开发;景白2号适宜开发高香型特色香茶;中黄1号适宜开发醇爽型香茶;景白1号可作为浓醇型特色香茶产品开发。对于白叶1号,宜在现有基础之上,适当提早芽叶采摘,增进茶汤鲜爽度,开发鲜爽型特色香茶。综上,参试的5个白黄化茶树品种综合品质优良,特色鲜明,均具备开发优质香茶必要的物质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黄化品种 丽水香茶 理化分析 感官审评 适制性
下载PDF
不同套种模式对茶园小气候、土壤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娄艳华 +1 位作者 吉庆勇 何卫中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682-685,共4页
研究了茶-桂花(T1)、茶-罗汉松(T2)、茶-红豆杉(T3)、茶-猕猴桃(T4)和茶-美国曼地亚红豆杉(T5)5种套种模式对茶园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土壤酶活性、茶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茶园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观测日期... 研究了茶-桂花(T1)、茶-罗汉松(T2)、茶-红豆杉(T3)、茶-猕猴桃(T4)和茶-美国曼地亚红豆杉(T5)5种套种模式对茶园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土壤酶活性、茶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茶园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观测日期,茶园温度总体表现为T5>T4>T3>T1>T2,茶园空气湿度均表现为T2>T1>T3>T4>T5,T2的叶片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均最高,T2茶园套种模式具有较好的温湿度调控性;5种茶园套种模式下茶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及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T2>T1>T3>T4>T5,T2茶园套种模式具有显著的正向响应,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套种 温湿度 叶绿素 土壤酶
下载PDF
智慧茶园技术集成与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疏再发 吉庆勇 +3 位作者 金晶 周慧娟 何卫中 《中国茶叶》 2022年第3期10-16,20,共8页
随着以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为代表的智能化农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其中重要组成的智慧茶园也在新兴和崛起。文章主要通过茶园监控系统、茶园气象监测系统、茶园土壤监测系统、茶园病虫害监测系统、茶园测绘监测系统、茶园遥感识别系... 随着以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为代表的智能化农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其中重要组成的智慧茶园也在新兴和崛起。文章主要通过茶园监控系统、茶园气象监测系统、茶园土壤监测系统、茶园病虫害监测系统、茶园测绘监测系统、茶园遥感识别系统等茶园智能监测模块,集成茶园水肥自动灌溉系统、茶园无人机飞防技术、茶园防霜设施、茶园轨道运输机、智能采茶机器人等智慧茶园调控模块,以综述智慧茶园技术集成与应用。利用智慧茶园管理系统的大数据及云计算有机实现茶园智能监测、智慧调控,通过精炼各种技术的合理搭配打造智慧茶园建设模板,有的放矢应用于当前智慧茶园建设,并展望“十四五”期间及以后智慧茶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茶园 智能监测 智慧调控 建设模板
下载PDF
渥堆过程中黑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邵静娜 葛国平 +3 位作者 何卫中 严芳 缪叶旻子 《茶叶》 201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渥堆过程中,黑茶中的生化成分在湿热作用下发生剧烈变化,如茶多酚因多酚氧化酶引起的氧化聚合反应而含量锐减;儿茶素因微生物的酶促氧化与非酶促作用转化,其组分及比例发生明显改变;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亦有所变化等。这些变化为形成... 渥堆过程中,黑茶中的生化成分在湿热作用下发生剧烈变化,如茶多酚因多酚氧化酶引起的氧化聚合反应而含量锐减;儿茶素因微生物的酶促氧化与非酶促作用转化,其组分及比例发生明显改变;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亦有所变化等。这些变化为形成黑茶外形棕褐油润,汤色橙黄或红浓,滋味醇和等独特品质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对渥堆过程中,黑茶主要品质成分变化以及渥堆工艺关键影响因子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渥堆工艺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渥堆 生化成分 影响因子
下载PDF
茶籽壳酸水解制备木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大祥 +1 位作者 方世辉 汤志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以超声波为辅助手段,稀盐酸为催化剂,常压水解茶籽壳制备木糖,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对水解液中的木糖进行检测。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超声预提时间、酸浓度、茶籽壳粉碎度、水解时间等对木糖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因素对木... 以超声波为辅助手段,稀盐酸为催化剂,常压水解茶籽壳制备木糖,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对水解液中的木糖进行检测。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超声预提时间、酸浓度、茶籽壳粉碎度、水解时间等对木糖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因素对木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水解时间、酸浓度、粉碎度、超声预提时间;最佳制备条件为:超声预提时间为45 min,功率为50 kHz,温度为25~30℃;酸浓度为0.6 mol/L;粉碎度为40目;水解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木糖产率最高,达28.44%。研究为茶籽壳的利用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壳 酸水解 木糖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中茶108扦插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柴红玲 叶志森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以中茶108嫩枝为试材,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IAA,IBA,NAA和ABT 1号生根粉4种外源激素对扦插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浓度下,不同外源激素对中茶108扦插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插穗在NAA 200~600 mg·L^-1... 以中茶108嫩枝为试材,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IAA,IBA,NAA和ABT 1号生根粉4种外源激素对扦插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浓度下,不同外源激素对中茶108扦插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插穗在NAA 200~600 mg·L^-1时生根率最大,极显著优于其他外源激素;ABT1生根剂600mg·L^-1处理的扦插苗根系生长最好,每个插穗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分别为19.2条和0.73 cm,均极显著优于清水对照。地上部分选用IAA 400 mg·L^-1处理,扦插苗平均叶、茎干重最大,每株分别达0.04和0.019 g,有利于扦插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茶108 外源激素 扦插育苗 生根率
下载PDF
叶面肥叶绿素对茶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柴红玲 +1 位作者 李阳 何卫中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1382-1383,共2页
对新型叶面肥叶绿素对茶树生长和产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春茶萌芽前喷施能够促进叶片生长,增加春茶新梢发芽密度和百芽重,促使茶叶产量显著增加。试验结果为叶绿素在茶树上合理、有效的施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叶绿素 叶面肥 茶叶 发芽 产量
下载PDF
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和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疏再发 吉庆勇 +3 位作者 邵静娜 周慧娟 何卫中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07-2219,共13页
以‘景白1号’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不施肥、常规施肥、100%施化肥、30%有机肥替代化肥和100%有机肥替代化肥5个处理,研究对茶园土壤养分和茶叶产量与品质影响。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 以‘景白1号’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不施肥、常规施肥、100%施化肥、30%有机肥替代化肥和100%有机肥替代化肥5个处理,研究对茶园土壤养分和茶叶产量与品质影响。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镁等含量,并提高了茶树对N、P、K、Mg等元素的吸收量,但有机肥替代处理下茶树对各元素吸收呈现不同趋势。施肥处理均提高了茶叶产量,其中3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增产最显著,3年平均增产27.28%。此外,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不同。与不施肥相比,各施肥处理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茶叶游离氨基酸的累积,降低茶叶酚氨比;不同施肥结构作用于茶树3年后,GA、EC、EGCG、EC、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及总儿茶素等含量降低,常规施肥和3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茶叶咖啡碱含量有所提高。同时,施肥处理提高茶叶氨基酸含量,且3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提高幅度更明显。试验结果综合表明,3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能够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提升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结构 土壤养分 茶叶产量 茶叶品质
原文传递
76份浙江丽水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娄艳华 刘瑜 +2 位作者 何卫中 吉庆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990-1993,1998,共5页
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76份浙江丽水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6份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1.82,平均变异系数达21.66%;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 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76份浙江丽水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6份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1.82,平均变异系数达21.66%;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76份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70.947%的信息;聚类分析把76份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第1类群有23份资源,属于红绿兼制型,第2类群有30份资源,比较适制绿茶,第3类群有23份资源,比较适制红茶;初步筛选出高水浸出物20份、高茶多酚15份、高咖啡碱3份、高氨基酸17份、高可溶性总糖含量13份;相关性分析显示,7个指标之间均有极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生化成分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丽水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香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娄艳华 +3 位作者 疏再发 董瑞霞 柴红玲 何卫中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3期30-34,共5页
为了筛选香茶适制品种,选用11个茶树品种为原料,采用生化成分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的方法,对不同品种香茶适制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经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中黄1号、白叶1号、黄金芽和丽早香得分最高,嘉茗1号、莲城早和黄金茶得分最低;理化指标... 为了筛选香茶适制品种,选用11个茶树品种为原料,采用生化成分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的方法,对不同品种香茶适制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经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中黄1号、白叶1号、黄金芽和丽早香得分最高,嘉茗1号、莲城早和黄金茶得分最低;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参试的11个品种水浸出物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小,均符合优质绿茶对主要内含成分含量要求。综上,对于参试的11个品种而言,以中黄1号、白叶1号、黄金芽和丽早香等4个品种香茶适制性最好,所制香茶感官品质良好,适宜新型、特色香茶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 适制性 理化指标 感官审评
下载PDF
做形温度对金龙玉珠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军 方世辉 +5 位作者 李大祥 陈习村 韦欢 江山 卢雯静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610,共5页
金龙玉珠是安徽省金寨县所生产的一种地方特种绿茶。就该茶加工过程中做形温度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次做形温度各设3组处理。第1次做形温度设置(190±10)℃、(160±10)℃和(130±10)℃高中低3组;第2次做形温度设... 金龙玉珠是安徽省金寨县所生产的一种地方特种绿茶。就该茶加工过程中做形温度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次做形温度各设3组处理。第1次做形温度设置(190±10)℃、(160±10)℃和(130±10)℃高中低3组;第2次做形温度设置(130±10)℃、(100±10)℃和(70±10)℃高中低3组。结果表明,第1次做形,低温处理品质显著好于中温和高温处理,低温处理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有利于茶汤滋味的改善。第2次做形,中温处理品质最好。在一定范围内茶样香精油含量随做形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因此,在金龙玉珠茶加工过程中,第1次做形和第2次做形温度应分别控制在(130±10)℃和(100±10)℃,此时成品茶的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龙玉珠茶 做形温度 GC-MS分析
下载PDF
长庆油田设备维修市场化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开连 +1 位作者 邓忠义 陈莉蓉 《中国设备工程》 2013年第3期6-9,共4页
得益于近10年设备维修市场化的实践与探索,长庆油田走出了一条国有大型企业工业化服务之路。本文主要介绍了长庆油田设备维修市场化的经验与做法,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关键词 设备维修管理 长庆油田 市场化 企业生产 维修管理工作 正常运行 发展速度 企业内部
下载PDF
茶树修剪作用与修剪枝的再利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柴红玲 李阳 《茶叶科学技术》 2012年第3期34-36,共3页
茶树修剪是茶园管理中的一个必要农艺措施。本文简述了幼龄茶树、成年茶树和衰老茶树修剪的作用,同时对修剪后的茶树枝条再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茶树修剪 分类修剪 修剪枝 再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