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仰望秋岳”作品展看中国山水画的当代表达
1
作者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7-84,共8页
山水画是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东方哲学意味的重要物象。龙岩“仰望秋岳”2023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作品立足传统,推陈出新,积极寻求着新时代的表达方式,在选材上注重写生,关注时代,深入生活;在构图布局、笔墨技法和色彩运用上大胆创新。该作... 山水画是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东方哲学意味的重要物象。龙岩“仰望秋岳”2023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作品立足传统,推陈出新,积极寻求着新时代的表达方式,在选材上注重写生,关注时代,深入生活;在构图布局、笔墨技法和色彩运用上大胆创新。该作品展反映出当代山水画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记录时代风貌、讲述中国故事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了山水精神与当代美好生活的结合,成为视觉化、审美化中国文化精神追求的重要载体,也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山水画 “仰望秋岳”作品展 构图形式 笔墨技法 主观色彩 山水精神
下载PDF
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探析 福建入展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福建艺术》 2023年第5期62-64,共3页
2023年4月,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以下简称“全国画院美展”)在山东开展。全国画院美展是中国国家画院与地方省级文化主管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规模学术品牌活动,全国画院美展以双年展形式周期性举办,参与度逐年提升,数量和质量逐... 2023年4月,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以下简称“全国画院美展”)在山东开展。全国画院美展是中国国家画院与地方省级文化主管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规模学术品牌活动,全国画院美展以双年展形式周期性举办,参与度逐年提升,数量和质量逐年突破,体现了广大画院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全国画院美展福建省共有24件作品入展,其中国画进京作品5件,入选作品13件;油画进京作品1件,入选作品(包含水彩、粉画)4件;特邀进京作品1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作品展览 入选作品 中国国家画院 美术创作 主管单位 学术品牌 创作热情 水彩
下载PDF
现代公共壁画创作的“在地性”思考
3
作者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65-70,共6页
现代公共壁画脱胎于原有传统壁画,在城市乡村中传播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增添艺术色彩,真正实现绘画“成教化,助人伦”的公共教育功效,展现新时代风貌。现代公共壁画作品的设计和制作依附于所处建筑表面,配适于公共环境之中,与公共... 现代公共壁画脱胎于原有传统壁画,在城市乡村中传播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增添艺术色彩,真正实现绘画“成教化,助人伦”的公共教育功效,展现新时代风貌。现代公共壁画作品的设计和制作依附于所处建筑表面,配适于公共环境之中,与公共环境使用功能、活动人群产生互动,故具有显著“在地性”特征。这种“在地性”既包含了作品内容与地方文化的贴合,更是形式与空间的融合,是壁画作品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通过对现代公共壁画创作的“在地性”思考,探讨其普遍特征,创作构思,及存在局限和困境,对现代公共壁画创作提供一定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公共壁画 壁画 在地性
下载PDF
当代山水画创作的拓展与探索 “秋空一鹤”纪念华喦诞辰341周年全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综述
4
作者 游妙玲 《福建艺术》 2023年第10期41-43,共3页
清代著名画家华喦(1682-1756)诞生于福建龙岩上杭,是扬州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华喦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虫草,脱去旧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华喦画风清秀冷逸,技能全面,造谐非凡,对海上画派曾产生很大影响。... 清代著名画家华喦(1682-1756)诞生于福建龙岩上杭,是扬州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华喦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虫草,脱去旧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华喦画风清秀冷逸,技能全面,造谐非凡,对海上画派曾产生很大影响。时至今日,华喦都是后学仰望之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画派 海上画派 福建龙岩 山水画 冷逸 当代山水画创作
下载PDF
汉唐雕塑风格比较及其在社会意识上的体现 被引量:1
5
作者 《艺苑》 2010年第1期45-47,共3页
汉代雕塑和唐代雕塑同为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高峰,但二者所表现出的艺术面貌、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通过对它们各自的成因及存在的联系的剖析,我们发现社会意识的变化和个体的表达是需要重点关注和探讨的。
关键词 汉代雕塑 唐代雕塑 社会意识
下载PDF
龙岩当代城市雕塑的题材类型与表现形式
6
作者 《福建艺术》 2018年第12期31-33,共3页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城市雕塑起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浓缩城市特色与文化,体现城市发展历史,反映城市居民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吸引百姓思考并引发不同感受的精神功能。地域文化作为城市文化中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对城市雕塑的...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城市雕塑起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浓缩城市特色与文化,体现城市发展历史,反映城市居民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吸引百姓思考并引发不同感受的精神功能。地域文化作为城市文化中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对城市雕塑的内容、形式、空间分布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雕塑 城市文化建设 精神面貌 题材类型 表现形式 地域文化 城市居民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全福游·有全福”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师生美术作品展作品选登
7
作者 林汉源 吕承坚 +13 位作者 陈锋 于敏 付莉 朱小芬 林昊 潘盈汐 马继涛 陈若鸥 梁芳 陈国 尤伟萍 杨苏阳 李清 《福建艺术》 2020年第8期65-68,F0003,共5页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加大福建文化和旅游宣传力度、打造“全福游·有全福”品牌的决策部署,依托“清新福建”和丰厚多元的八闽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大福建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作为福建省文化...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加大福建文化和旅游宣传力度、打造“全福游·有全福”品牌的决策部署,依托“清新福建”和丰厚多元的八闽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大福建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作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的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积极主动落实“全福游·有全福”战略,助力福建旅游品牌宣传推广,组织举办“全福游·有全福”主题师生美术作品展,奋力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作品展 文化资源优势 宣传推广 旅游深度融合 宣传力度 文化和旅游 福建旅游 决策部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