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 被引量:1111
1
作者 贾承造 张永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结合非常规油气特点,评价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总结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阐述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与未来的发展战略。研究表明,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其中致密气可采资源量为8.8×1012~12.1... 结合非常规油气特点,评价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总结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阐述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与未来的发展战略。研究表明,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其中致密气可采资源量为8.8×1012~12.1×1012m3,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15×1012~25×1012m3,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为10.9×1012m3,致密油可采资源量为13×108~14×108t,可回收页岩油资源量为160×108t,油砂也具有一定资源潜力。目前已形成了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低渗低阻气层识别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且应用效果显著。致密气和致密油是中国目前最为现实的待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煤层气与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正在起步。未来10~20年,中国非常规油气产量将显著增长,在弥补常规油气产量短缺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资源潜力 勘探开发技术 致密气 致密油 页岩气 煤层气
下载PDF
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 被引量:938
2
作者 贾承造 邹才能 +2 位作者 李建忠 李登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3-350,共8页
致密油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生油岩中,或与生油岩互层、紧邻的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等储集岩中,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石油聚集。在明确了致密油的概念和内涵基础上,提出了10项评价致密油的关键指标。据孔隙度与渗透率划分出... 致密油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生油岩中,或与生油岩互层、紧邻的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等储集岩中,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石油聚集。在明确了致密油的概念和内涵基础上,提出了10项评价致密油的关键指标。据孔隙度与渗透率划分出3类致密油储层。根据致密油层与生油岩层紧密接触的成因关系,确定了3种致密油类型:①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②深湖水下三角洲砂岩致密油;③深湖重力流砂岩致密油。中国致密油分布广泛,目前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段、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四川盆地中-下侏罗统、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泉头组等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勘探发现。分析未来致密油发展前景,运用资源丰度类比法初步预测中国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106.7~111.5)×108t,是中国未来较为现实的石油接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评价标准 致密油类型 致密油储层 资源潜力
下载PDF
中国致密砂岩气主要类型、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 被引量:232
3
作者 李建忠 郭彬程 +1 位作者 杨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7-615,共9页
致密砂岩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重点之一。中国致密砂岩气分布范围广,目前已在鄂尔多斯和四川等盆地实现了规模开发;致密砂岩气藏主要有低缓斜坡型、背斜构造型和深部凹陷型3种类型,其基本地质特征表现为以煤系源岩为主,生烃... 致密砂岩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重点之一。中国致密砂岩气分布范围广,目前已在鄂尔多斯和四川等盆地实现了规模开发;致密砂岩气藏主要有低缓斜坡型、背斜构造型和深部凹陷型3种类型,其基本地质特征表现为以煤系源岩为主,生烃强度高,具有持续充注的气源条件;致密砂岩与烃源岩紧密相邻,大面积接触,以近距离垂向运移成藏为主;源储有效配置形成致密砂岩气大气区,局部富集。中国致密砂岩气的有利勘探面积约为32×104km2,可采资源量达(8~11)×1012 m3,目前中国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已较成熟,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在中国未来天然气发展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地质特征 气藏类型 资源潜力
原文传递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重要理论问题 被引量:137
4
作者 贾承造 张永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2012年常规能源燃料的消费量和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历史最高水平,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非常规油气产量的大幅上升使油气供需基本达到平衡。但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还有很多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没有解决,对非常规油... 2012年常规能源燃料的消费量和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历史最高水平,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非常规油气产量的大幅上升使油气供需基本达到平衡。但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还有很多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没有解决,对非常规油气的分布富集规律、勘探开发特点还没有把握。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回顾了近期全球油气勘探形势,提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的4项重要理论问题:①"含油气系统"理论的深化再认识,提出了含油气盆地"全含油气系统"的"全过程成藏"模式,从烃类生-排-运-聚全过程定量化研究的4个关键问题出发,分析了非常规油气成藏机理;②细粒沉积体系与致密相带沉积学,通过解析细粒沉积与非常规油气生成关系的角度提出了3个研究结合点;③页岩与致密储层中微-纳米孔隙系统和流体相态,提出了微-纳米孔隙系统在非常规油气研究方面应重点关注的5个方面,并解析了微-纳米孔隙发育特点及微-纳米孔隙中流体相态的特征;④非常规油气富集规律与资源评价,从非常规油气聚集特征出发,优选建立了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非常规油气 勘探形势 理论难题 含油气系统 致密相带 微-纳米孔隙系统
下载PDF
中国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94
5
作者 李建忠 +6 位作者 张国生 杨涛 王社教 董大忠 吴晓智 瞿辉 陈晓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89-98,共10页
2005年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完成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天然气年新增探明储量持续大幅增长,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实现历史性突破,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取得多项重要进展。立足天然气勘探成果与最... 2005年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完成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天然气年新增探明储量持续大幅增长,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实现历史性突破,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取得多项重要进展。立足天然气勘探成果与最新研究进展,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国常规天然气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并首次开展了致密气与页岩气资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63×1012 m3,比2005年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增加了18×1012 m3,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南海等重点地区,岩性地层、前陆、海相碳酸盐岩、海域深水等是未来寻找大型气田的主要勘探领域;全国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139.8~227.8)×1012 m3,可采资源量为(34.9~47.9)×1012 m3,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目前勘探与研究程度较低。在此资源评价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未来天然气发展潜力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天然气资源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资源潜力 资源评价 储产量增长趋势 致密气 页岩气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内涵辨析、源-储组合类型及中国非常规油气发展潜力 被引量:86
6
作者 李建忠 +3 位作者 陈晓明 李登华 汪少勇 宋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1-532,共12页
通过辨析非常规油气术语内涵,将非常规油气的源-储组合关系划分为源-储紧邻型、源-储一体型和源-储分离型3种类型。源-储紧邻型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油、致密气,其形成条件及特征为:1紧邻优质烃源岩,以源-储压差为动力的近源高效聚集;2具有... 通过辨析非常规油气术语内涵,将非常规油气的源-储组合关系划分为源-储紧邻型、源-储一体型和源-储分离型3种类型。源-储紧邻型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油、致密气,其形成条件及特征为:1紧邻优质烃源岩,以源-储压差为动力的近源高效聚集;2具有一定孔隙度的大面积致密储层,以微—纳米级无机成因孔隙为主;3分布于凹陷及斜坡区,含油气面积及资源规模大,丰度低,局部发育甜点;4构造作用较弱。源-储一体型资源主要包括煤层气、页岩气、页岩油、油页岩,其形成条件及特征为:1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及热演化程度形成不同类型的资源;2储集空间以纳米级有机质孔、粒间孔和微裂隙为主,富有机质集中段连续分布;3烃类主要以游离、吸附方式赋存,不同资源类型差异大;4具有自封闭性,保存条件受构造、温度、压力等控制,凹陷及斜坡富集;5通过体积压裂'人造渗透率'来提高单井产量。源-储分离型资源较特殊,主要包括:1经过改造的常规资源,如油砂、重油等;2特殊的温、压条件下形成的非稳态资源,以天然气水合物为代表。中国3类源-储组合资源的发展前景与现实性有差异:1源-储紧邻型资源最现实,未来5年将快速发展;2源-储一体型资源需要持续探索和技术攻关,未来10年有望较快发展;3源-储分离型资源以天然气水合物最具发展潜力,正在开展技术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内涵 源-储组合 源-储紧邻型 源-储一体型 源-储分离型 发展潜力
下载PDF
中国石油“十三五”油气勘探重大成果与“十四五”发展战略 被引量:74
7
作者 何海清 范土芝 +4 位作者 郭绪杰 杨涛 黄福喜 高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30,共14页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工作在地质理论和技术创新、油气勘探突破发现和增储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文章在梳理总结“十三五”期间油气勘探成果、理论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油气勘...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工作在地质理论和技术创新、油气勘探突破发现和增储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文章在梳理总结“十三五”期间油气勘探成果、理论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油气勘探发展思路与战略。“十三五”以来,中国石油坚持创新和资源战略,突出高效勘探,加大新区新领域风险勘探,加强重点盆地、重点领域集中勘探,强化基础研究、整体研究和领域目标研究;创新和完善了凹陷区砾岩成藏、浅水三角洲大面积岩性成藏、深层海相碳酸盐岩“三古”控藏、走滑断裂“断溶体”控藏、前陆冲断带深层成藏、页岩油“四要素”成藏富集、页岩气“三控”成藏富集、深层火山岩“三元”控藏等地质理论与认识;攻关形成了“双高”和“双复杂”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深层—超深层钻完井、深层测试、长水平井压裂技术等为代表的勘探(评价)技术。在四川、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松辽、渤海湾等大盆地岩性—地层、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页岩油气、成熟探区、火山岩领域取得了34项重大勘探成果,油气储量实现历史性长期高位增长,为石油产量稳中上升、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奠定了资源基础。“十四五”期间,中国石油将科学谋划油气勘探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推动六大盆地和五大领域常规油气持续规模增储及非常规资源快速发展,加快落实油气规模增储大场面,积极准备战略接替区和重大接替领域,夯实高质量发展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十三五” “十四五” 油气勘探 理论认识 重大领域方向 发展战略
下载PDF
全球致密气勘探开发进展及中国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量:70
8
作者 杨涛 张国生 +2 位作者 梁坤 郭彬程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8,76,共6页
致密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特别是美国致密气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了许多国家进行致密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从全球致密气勘探开发进展情况入手,对我国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历程、主要致密气田勘探开发成效、发展趋... 致密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特别是美国致密气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了许多国家进行致密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从全球致密气勘探开发进展情况入手,对我国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历程、主要致密气田勘探开发成效、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致密气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发现了一批大型致密气田,致密气储量、产量均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致密气产量占我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4左右,预计2020年致密气产量比例将进一步提升到1/3左右,成为支撑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生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勘探开发 发展趋势 产量预测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构造带断裂构造分析 被引量:68
9
作者 杨海军 李曰俊 +3 位作者 冯晓军 张春莲 赵岩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6-517,共12页
玛扎塔格构造带是麦盖提斜坡与巴楚断隆之间的一条边界断裂带,其中已发现和田河气田。断裂构造对于圈闭的形成和油气运聚成藏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通过系统的地震剖面解释,在玛扎塔格构造带识别出3期断裂构造:第1期构造活动以中寒武... 玛扎塔格构造带是麦盖提斜坡与巴楚断隆之间的一条边界断裂带,其中已发现和田河气田。断裂构造对于圈闭的形成和油气运聚成藏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通过系统的地震剖面解释,在玛扎塔格构造带识别出3期断裂构造:第1期构造活动以中寒武统的膏盐层为主滑脱面,由麦盖提斜坡向巴楚断隆冲断,伴生有断层传播褶皱发育,形成于新生界沉积之前,玛扎塔格背斜形成;这期冲断构造是本次研究的一个新发现。第2期活动为基底卷入型挤压走滑断裂,由相互背冲、近于平行的玛南断层和玛北断层组成,形成于中新世末,玛扎塔格背冲断块背斜形成。第3期活动以古近系底部的膏盐层为主滑脱面,由麦盖提斜坡向巴楚断隆冲断,也伴有断层传播褶皱发育,形成于更新世—全新世。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区域构造演化对玛扎塔格构造带3期断裂活动的形成和发育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扎塔格构造带 3期冲断活动 基底卷入断层 盖层滑脱冲断层 巴楚断隆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60
10
作者 李斌 孟自芳 +2 位作者 李相博 卢红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4-583,共10页
通过对5条剖面和11口探井的综合研究确定了长6储层的成岩作用阶段,对影响储层物性重要的自生矿物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6段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成岩现象十分丰富,特征明显。从储层... 通过对5条剖面和11口探井的综合研究确定了长6储层的成岩作用阶段,对影响储层物性重要的自生矿物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6段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成岩现象十分丰富,特征明显。从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差、孔隙度降低的两个重要的成岩作用;而溶蚀作用,特别是浊沸石胶结的溶蚀是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成岩作用 碎屑岩 储层 浊沸石
下载PDF
国内外致密油勘探现状、主要地质特征及差异 被引量:63
11
作者 邱振 李建忠 +3 位作者 吴晓智 王社教 郭秋麟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9-126,共8页
近10年来,国内外致密油勘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致密油资源潜力较大,已成为非常规石油中最现实的勘探领域。在分析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致密油的勘探现状,并厘定了致密油发育的主要地质特征及差异。国内外致密油发育的... 近10年来,国内外致密油勘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致密油资源潜力较大,已成为非常规石油中最现实的勘探领域。在分析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致密油的勘探现状,并厘定了致密油发育的主要地质特征及差异。国内外致密油发育的主要地质特征为:1相对稳定的沉积构造背景,保存条件好;2大面积分布的优质有效烃源岩,生烃强度大;3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有效致密储层,储集能力强;4有效的源储接触关系,聚集效率高。国内外致密油地质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烃源岩层、致密储层和油藏等特征3个方面。这些认识能够为我国下一步致密油勘探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地质特征 勘探现状 Bakken组 延长组 芦草沟组
下载PDF
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及未来重点勘探领域 被引量:62
12
作者 李建忠 +4 位作者 吴晓智 王社教 郭秋麟 陈晓明 于京都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3-847,共15页
油气资源是油气工业的基础,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亟需评价落实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方向,夯实油气资源家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近十几年来... 油气资源是油气工业的基础,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亟需评价落实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方向,夯实油气资源家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近十几年来油气勘探成果、地质认识成果与资料积累成果为基础,攻关形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系统开展了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1 080.31×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272.50×10~8 t;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78×10^(12)m^3,技术可采资源量48.45×10^(12)m^3.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非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672.08×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151.81×10~8 t;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284.95×10^(12)m^3,技术可采资源量89.3×10^(12)m^3.其中,致密油地质资源量125.80×10~8 t,油砂油地质资源量12.55×10~8 t,油页岩油地质资源量533.73×10~8 t;致密砂岩气地质资源量21.86×10^(12)m^3,页岩气地质资源量80.21×10^(12)m^3,煤层气地质资源量29.82×10^(12)m^3,天然气水合物153.06×10^(12)m^3.我国陆上常规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碎屑岩)、复杂构造(碎屑岩)、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四大重点领域.其中,陆上剩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碎屑岩)、复杂构造(碎屑岩)两大领域,陆上剩余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两大领域.海域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构造、生物礁、深水岩性3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潜力 剩余油气资源潜力 油气资源分布 重点勘探领域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我国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重点领域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52
13
作者 李建忠 +6 位作者 吴晓智 王社教 郭秋麟 于京都 陈宁生 易庆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83-1397,共15页
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在新层系、新领域勘探获得一批重大突破,但新增储量品质下降,非常规进入储量序列,亟需明确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天然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方向。为此,中石油以近十几年来的油气勘探成果、... 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在新层系、新领域勘探获得一批重大突破,但新增储量品质下降,非常规进入储量序列,亟需明确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天然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方向。为此,中石油以近十几年来的油气勘探成果、地质认识成果与资料积累成果为基础,攻关形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系统开展了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78×10^(12) m^3,相比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增长8×10^(12) m^3;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及天然气水合物4类,其中致密气地质资源量为21.86×10^(12) m^3(致密气评价范围不包括济阳、东濮、南襄、苏北等),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80.21×10^(12) m^3,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29.82×10^(12) m^3,天然气水合物地质资源量为153.06×10^(12) m^3。陆上常规剩余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碎屑岩)、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及复杂构造等四大重点领域,并且以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2个领域为主。海域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海域构造、生物礁和深水岩性3个领域。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岩性地层、复杂构造和南海天然气资源量合计剩余59.83×10^(12) m^3,占全国剩余天然气资源量的94%。在此基础上优选出常规现实有利目标区带10个,致密气有利目标区带4个、煤层气4个、页岩气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评价 天然气资源潜力 剩余天然气资源潜力 资源分布 重点勘探领域 有利目标区带
原文传递
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李曰俊 吴根耀 +3 位作者 孟庆龙 师骏 冯晓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7-745,共19页
基于系统的地震剖面解释及其与塔中地区的对比,本文探讨了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玛东断裂带是一条宽阔的北东向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前展式向东南扩展,冲断作用发生在奥陶纪末。巴东断裂(吐土休克Ⅱ号断裂)为北... 基于系统的地震剖面解释及其与塔中地区的对比,本文探讨了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玛东断裂带是一条宽阔的北东向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前展式向东南扩展,冲断作用发生在奥陶纪末。巴东断裂(吐土休克Ⅱ号断裂)为北西向基底卷入型冲断带,奥陶纪末和中二叠世末发生冲断。巴西断裂和塔参2井南断裂是海西期的正断层。塔里木古板块古生代的发育受邻侧的造山带演化制约,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奥陶纪末的冲断是继承基底构造发育的。塔中地区的近北西向断裂是晚寒武世的新生断裂,加里东运动可分为两幕:奥陶纪末的冲断(艾比湖运动)和晚志留-中泥盆世的冲断—走滑,后者向西明显减弱。塔里木西部的部分北西向断裂(如康西断裂)可归入塔中北西向断裂系。北东向的玛东断裂带是其西的向北(东)冲断的吐木休克断裂带与其东的向南偏东冲断的塔中8-1井—塔中5井断裂带之间的调节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东断裂带 巴东断裂 早加里东期冲断 海西期正断 “盆”“山”耦合 古生代 塔里木西部
下载PDF
致密储集层原油充注物理模拟——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李建忠 +4 位作者 吴晓智 李鹏 王文广 王社教 谢红兵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7,共9页
选取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岩心样品,进行原油充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致密储集层中原油的运移渗流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致密油运聚特征和成藏下限条件。致密储集层内原油充注具有启动压力梯度与临界压力梯度两... 选取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岩心样品,进行原油充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致密储集层中原油的运移渗流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致密油运聚特征和成藏下限条件。致密储集层内原油充注具有启动压力梯度与临界压力梯度两个具有界限特征的压力梯度点,存在低速非线性渗流和拟线性渗流两种特征;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原油充注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增长过程可以分为跳跃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平稳增长型3种类型,快速增长型样品所达到的最大含油饱和度最高,其次为平稳增长型,跳跃增长型最低;含油饱和度的增长受到孔隙度、渗透率、原油黏度、驱替压力梯度耦合控制,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偿。绘制的致密储集层原油聚集成藏判定图版显示,只有压力梯度突破临界压力梯度进入拟线性渗流区后,才能达到致密储集层含油饱和度为30%的下限值。稳定的致密储集层很难实现油气的先致密后成藏,而常规储集层油气充注后地层压实胶结与矿物次生加大胶结可能是形成致密油,并具有较高含油饱和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集层 原油充注物理模拟 非线性渗流 成藏下限 吉木萨尔凹陷 二叠系芦草沟组
下载PDF
南天山西段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对乌什凹陷发育的控制 被引量:33
16
作者 雷刚林 +3 位作者 黄少英 吴超 罗慎超 李曰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9-655,共17页
乌什凹陷位于南天山西段以南,新生代受南天山崛起的陆内造山作用制约,与库车坳陷有相同的成盆动力学背景。因乌什凹陷南有温宿凸起阻挡了挤压应力的传播,东与库车坳陷间有北西向的构造变换带(西秋里塔格构造带)所隔,新生代变形与库车地... 乌什凹陷位于南天山西段以南,新生代受南天山崛起的陆内造山作用制约,与库车坳陷有相同的成盆动力学背景。因乌什凹陷南有温宿凸起阻挡了挤压应力的传播,东与库车坳陷间有北西向的构造变换带(西秋里塔格构造带)所隔,新生代变形与库车地区有不同的特征。以吉迪克组的泥岩层为滑脱面,乌什凹陷的中-新生界可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总体看上构造层以背冲构造为特征,下构造层则发育基底卷入的对冲构造。乌什凹陷的这一变形特征还与新生代挤压应力场自东向西迁移和走滑作用吸收了部分冲断变形有关,反映了南天山新生代构造对海西-印支期碰撞构造的继承性。文章简述了南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介绍了乌什凹陷周缘的主要断裂的特征,恢复了乌什凹陷中-新生代的演化并与库车坳陷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乌什凹陷的成盆动力学机制,分析了乌什凹陷与南天山造山带的耦合演化,指出该区的油气勘探应以三叠系为主要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什凹陷 变形样式 盆地演化南天山 温宿凸起 库车坳陷 中-新生代
下载PDF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方法体系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建忠 吴晓智 +5 位作者 郭秋麟 王社教 董大忠 陈晓明 谢红兵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57-1565,共9页
资源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回顾历次油气资源评价背景、采用方法和主要做法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油气资源评价面临需求、评价对象及主要任务,阐述了油气资源评价的内涵、特点与发展方向。重点论述... 资源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回顾历次油气资源评价背景、采用方法和主要做法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油气资源评价面临需求、评价对象及主要任务,阐述了油气资源评价的内涵、特点与发展方向。重点论述了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提出"四步走"评价流程,建立常规、非常规2类资源的评价方法体系。针对新的评价需求和评价对象,发展了烃源岩精细评价技术、刻度区精细评价技术、三维油气运聚模拟技术、缝洞型碳酸盐岩运聚模拟技术、分级资源丰度类比评价技术、小面元容积法评价技术、EUR类比评价技术等关键评价技术,研发形成新一代油气资源评价软件系统(HyRAS2.0),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技术 方法体系 总体思路 常规与非常规 资源评价
原文传递
东北白垩纪大三江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其残留盆地群的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9
18
作者 贾承造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共12页
大三江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受褶皱基底影响,后期又被断裂构造作用破坏,因此大三江盆地群具备典型的残留盆地特征.在构造演化方面,可分为大三江成盆之前的基底演化、大三江成盆演化、大三江改造破坏阶段;在沉积演化方面,大三江盆地滴道... 大三江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受褶皱基底影响,后期又被断裂构造作用破坏,因此大三江盆地群具备典型的残留盆地特征.在构造演化方面,可分为大三江成盆之前的基底演化、大三江成盆演化、大三江改造破坏阶段;在沉积演化方面,大三江盆地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识别出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等9个三级层序,横向上具有全盆地可连通对比的特点.大三江盆地沉积地层受古地貌控制作用明显,海侵自东北方向向南西方向整体侵入.受大三江盆地成盆后改造作用影响,大三江盆地群断裂构造空间展布复杂,按其展布方向可分为SN、EW、NNE、NEE、NNW、NWW向等多组断裂,以NE向深断裂系为主.大三江各次级盆地可分为残留-叠合型、残留-继承型、残留-改造型,每一类型石油地质条件差异较大,主要是后期演化过程对中新生代油气系统的控制作用不同,由此决定其具有不同的油气勘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三江盆地 沉积层序演化 断裂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时序 残留盆地类型 油气勘探意义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滞留聚集机理及资源潜力探讨 被引量:26
19
作者 邱振 卢斌 +7 位作者 施振生 董大忠 王红岩 周杰 陶辉飞 吴晓智 郭和坤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17-1827,1847,共12页
近些年来,北美地区海相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及致密油、页岩油的勘探突破,带动了全球在烃源岩层内寻找油气的热潮。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一套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显示良好的页岩油勘探前景。基于岩心描述、薄片观察、... 近些年来,北美地区海相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及致密油、页岩油的勘探突破,带动了全球在烃源岩层内寻找油气的热潮。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一套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显示良好的页岩油勘探前景。基于岩心描述、薄片观察、地球化学(TOC、R_O、Rock-Eval等测定)、XRD、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数据及资料,研究表明:①芦草沟组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主要处于低熟—成熟阶段,为一套优质烃源岩;②页岩油储集空间类型为微裂缝和基质孔隙两大类,前者以纹层理(缝)为主,后者以粒间溶孔为主,大小一般为100~1 000nm。其中纳米级孔喉占孔喉总体约98%,是页岩油储集空间的主体。依据芦草沟组页岩油含量(S1)与TOC、R_O关系及页岩油(即滞留烃量)富集因素分析,综合研究认为芦草沟组中R_O值为0.7%~1.0%、TOC≥2.0%的烃源岩段是寻找页岩油的最有利层段,页岩油整体上具有"有机质大量吸附,纳米级孔喉大量聚集,微裂缝(纹层缝)有效汇聚"滞留聚集特征。基于页岩油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核磁共振等实验结果,采用小面元体积法,初步估算凹陷内芦草沟组页岩油地质资源总量约为25.5×10^8t,(理论)可采资源量约为4.16×10^8t,技术可采资源量约为0.40×10^8t,其富集中心位于吉30井、吉174井、吉251井、吉32井等附近。这些认识对该地区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资源潜力 滞留聚集 烃源岩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原文传递
国外被动陆缘深水油气勘探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26
20
作者 瞿辉 +1 位作者 李建忠 梁英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全球被动陆缘深水区具有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蕴藏着巨大的油气资源。目前,全球约有60多个国家在深水区开展油气勘探,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300×108t。巴西近海、美国墨西哥湾、西非近海、亚太地区大陆边缘等4大被动陆缘富油气深水... 全球被动陆缘深水区具有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蕴藏着巨大的油气资源。目前,全球约有60多个国家在深水区开展油气勘探,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300×108t。巴西近海、美国墨西哥湾、西非近海、亚太地区大陆边缘等4大被动陆缘富油气深水区正逐渐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新热点,也是近几年大型油气田发现的重要领域。2000—2007年全球被动陆缘深水区(>300 m)共发现33个大型油气田,占全球同期发现的大型油气田的42%。在分析近年墨西哥湾深水区、巴西大坎普斯盆地、西非近海和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的油气重大发现和探讨其含油气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被动陆缘深水油气地质特征,并讨论分析了国外被动陆缘深水勘探领域的大型油气田发现对我国南海油气勘探的启示意义及下一步勘探对策。未来几年,我国应将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勘探投入,开展重、磁、电、震联合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建立适应南海地区特点的深水大型油气盆地勘查及综合评价技术系统,为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全面展开提供技术支撑,并进一步加强深水区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陆缘 深水 油气勘探 大型油气田 重大发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