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文化教育的当代挑战、研究边界及本土实践——访“多元文化教育之父”詹姆斯·班克斯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涛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4,共12页
在民粹主义回潮和逆全球化的影响下,多元文化教育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又要回应民众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迫切需求。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发展,研究的边界持续拓宽,逐渐吸纳了少数族裔、女性、残障群体、多元... 在民粹主义回潮和逆全球化的影响下,多元文化教育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又要回应民众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迫切需求。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发展,研究的边界持续拓宽,逐渐吸纳了少数族裔、女性、残障群体、多元性别与性向、多元宗教信仰等少数群体。兼顾学科特色与跨学科交融,多元文化教育首先需要保留自己的本质和精华,不断建构自己的概念和框架。在研究方法上,多元文化教育与其他特定学科或领域没有太大区别,应更多地关注研究者的定位、客观性,并在文化上賦权弱势群体。尽管不同的国家和文化的情境有所不同,但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个大观念是可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穿梭和应用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和教师愈发多元,多元文化教育需要反思如何能够更好更快地影响和服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教育公平 社会正义 课程与教学 本土化
原文传递
工艺误差对盘式耦合谐振滤波器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豪 董林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4-341,共8页
MEMS谐振器采用阵列耦合设计可以降低运动电阻、提高功率处理能力等,但是阵列耦合谐振器的性能对于耦合梁结构特性非常敏感,据此分析工艺误差造成的耦合梁形状变化对圆盘阵列耦合谐振器滤波性能的影响。对耦合梁不同程度倾斜下的谐振滤... MEMS谐振器采用阵列耦合设计可以降低运动电阻、提高功率处理能力等,但是阵列耦合谐振器的性能对于耦合梁结构特性非常敏感,据此分析工艺误差造成的耦合梁形状变化对圆盘阵列耦合谐振器滤波性能的影响。对耦合梁不同程度倾斜下的谐振滤波器结构和性能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当耦合梁分别发生0.1°、0.2°、0.5°倾斜时,滤波器中心频率分别下偏10×10^(-6)、24×10-6、51×10-6。当倾斜角达到0.5°时,分数带宽偏差将达到5.6%。提出了一种半高耦合梁的圆盘阵列谐振滤波器,其滤波器性能稳定性要4×优于常规型圆盘耦合谐振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滤波器 MEMS谐振器 倾斜效应 MEMS谐振器阵列
下载PDF
教育优势地域校本培训的目标转型
3
作者 陈万勇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14,共4页
强师计划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大举措,而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专长的有效路径。调查表明,当下中小学校本培训在制度、保障、课程设计、培训实施等方面总体较好,但也存在四个亟待破解的问题:学校自上而下,忽视教... 强师计划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大举措,而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专长的有效路径。调查表明,当下中小学校本培训在制度、保障、课程设计、培训实施等方面总体较好,但也存在四个亟待破解的问题:学校自上而下,忽视教师主体;集中统一实施,缺少个性选择;规划不够系统,缺乏整体设计;参与互动不足,难以转识成智。以培训者为中心的校本培训必然缺乏用户思维,压制受训者的主体地位,削弱教师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对标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使命,中小学校本培训亟待以用户思维为旨归进行转型升级:一是培训理念要凸显用户思维,二是培训组织要依托学习社群,三是培训内容要形成主题序列,四是培训方式要注重情境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师计划 校本培训 用户思维 学习社群 情境实践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校本培训的演进历程及升级理路
4
作者 陈万勇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3,共7页
校本培训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应然选择。梳理我国中小学校本培训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1.0(萌生阶段)到3.0(成型阶段)的演进:1.0时期以学历补偿为主要目标,培训内容偏重理论学习;2.0时期以学校需求为重要导向,侧重学校自身的... 校本培训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应然选择。梳理我国中小学校本培训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1.0(萌生阶段)到3.0(成型阶段)的演进:1.0时期以学历补偿为主要目标,培训内容偏重理论学习;2.0时期以学校需求为重要导向,侧重学校自身的发展。根据2022年教育部出台的“强师计划”,3.0时期的校本培训应该体现三个明显的价值取向:用户为本,彰显助推成长的服务导向;问题解决,突出深度参与的实践导向;技术赋能,体现互联互通的融合导向。新时期,校本培训可以从四个方面优化推进理路:协同联动,优化培训机制;项目管理,加强培训规划;训研融合,促进深度实践;技术赋能,提升培训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培训 演进历程 用户为本 深度实践 项目管理
原文传递
教育治理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发展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唐西胜 《教师教育论坛》 2021年第8期35-37,共3页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环境支持、个体需求及权利保障方面的问题和教师发展机制不完善的现状,政府、学校、社会、教师和家长等主体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通过民主科学共治,弘扬法治精神,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发力,为教师发展提供良性...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环境支持、个体需求及权利保障方面的问题和教师发展机制不完善的现状,政府、学校、社会、教师和家长等主体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通过民主科学共治,弘扬法治精神,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发力,为教师发展提供良性环境支持,进而构建教育治理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发展机制,改善教师生存现状,提升教师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治理 中小学教师 发展机制
下载PDF
从建筑单元看课程单元的内涵及本质 被引量:1
6
作者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1,共4页
本文以建筑单元类比课程单元,探讨课程单元的内涵、要素、意义以及设计思路。课程单元的要素及设计和建筑单元是共通的。课程单元是相对独立的学习单位,包括名称与课时、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和学后反思六个要素。课程... 本文以建筑单元类比课程单元,探讨课程单元的内涵、要素、意义以及设计思路。课程单元的要素及设计和建筑单元是共通的。课程单元是相对独立的学习单位,包括名称与课时、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和学后反思六个要素。课程单元可通过大观念、大任务、大问题、大项目等方式来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单元 课程单元 单元设计
原文传递
智能时代的家庭劳动教育——家校社协同的视角
7
作者 陈万勇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3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智能时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劳动被服务外包或智能机器替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晰。在劳动机会逐步减少、劳动场境不易获得的窘境之下,家庭劳动教育因为重智轻劳的不良风气、功利取向的观念偏差、缺少协同的社会支持而... 智能时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劳动被服务外包或智能机器替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晰。在劳动机会逐步减少、劳动场境不易获得的窘境之下,家庭劳动教育因为重智轻劳的不良风气、功利取向的观念偏差、缺少协同的社会支持而遭遇阻力。要让智能时代的家庭劳动教育落细落实,需从三个方面着力:宣传引导,优化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培训赋能,提升家长的劳动教育能力;多方协同,强化家庭劳动教育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家庭劳动教育 家校社协同
下载PDF
单元学历案: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探索——以“略读美文品美德”单元为例
8
作者 陈万勇 《新课程评论》 2023年第10期74-81,共8页
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开展单元教学设计是实现课堂转型、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审视一线教师的单元教学设计,普遍存在难以真正体现单元特质、尚未完全转向学生立场、忽视学科核... 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开展单元教学设计是实现课堂转型、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审视一线教师的单元教学设计,普遍存在难以真正体现单元特质、尚未完全转向学生立场、忽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等问题。单元学历案以课程视角、学生立场和助学方案为特征,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效载体。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单元学历案设计必须回应学会什么、何以学会以及学会多少等问题,包含单元整体概览、课时方案编制、作业反思设计等核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历案 学为中心
原文传递
和合共生:名师工作室成员选择的实践优化
9
作者 陈万勇 《福建教育》 2022年第31期17-19,共3页
名师工作室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平台与机制,其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其中,成员选择机制不够科学、完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名师工作室成员选择应形成和合共生、自主平等、双... 名师工作室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平台与机制,其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其中,成员选择机制不够科学、完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名师工作室成员选择应形成和合共生、自主平等、双向互动的应然期待,坚持态度为先、能力为重、特长为基的价值标准,从信息充分呈现、双向互动选择、形成遴选流程、增设改选机制等方面优化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成员选择 和合共生 双向互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