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阜康荒地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特征及其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乔娟峰 熊黑钢 +3 位作者 王小平 曼迪 刘靖朝 李荣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7-214,共8页
针对干旱区荒地土壤贫瘠且有机质含量少,难以快速、准确测定的问题,以阜康中部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64个样点野外光谱进行测定和室内土壤样品农化分析,在原始反射率(R)基础上,利用ENVI5.1软件提取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R')、倒数的对... 针对干旱区荒地土壤贫瘠且有机质含量少,难以快速、准确测定的问题,以阜康中部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64个样点野外光谱进行测定和室内土壤样品农化分析,在原始反射率(R)基础上,利用ENVI5.1软件提取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R')、倒数的对数(lg(1/A))、倒数的对数一阶微分(lg(1/A)')、去包络线(CR)等4种光谱反射率,分析了5种光谱反射率的变换形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基于全波段(450~2 350 nm)和显著性波段(相关系数通过P=0.01水平检验),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光谱去包络线后,光谱曲线吸收特征差异更加显著,且土壤有机质含量越多,土壤光谱反射率越低。(2)土壤反射率经过数学变换后提高了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系数。(3)在全波段的PLSR中,CR、R'和lg(1/R)'模型的RPD均大于2.0,表明预测能力极好。其中以CR的预测精度最为突出,其模型R2和RMSE分别为0.79、4.12,RPD为2.18。在显著性波段的PLSR中,虽然R'和CR的模型RPD均大于2.0,可以准确预测有机质含量,但CR的R2,RPD更高;基于全波段PLSR模型精度均略优于显著性波段,但其使用数据量大,增加了计算量。同时,其CR模型的RPD仅比显著性波段模型的高0.03。因此,选择显著性波段CR模型作为估测该荒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模型更为简洁、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地 土壤有机质 高光谱 显著性波段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SAR与光学遥感影像的玉米秸秆覆盖度估算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之榆 刘忠 +3 位作者 万炜 黄晋宇 王佳莹 曼迪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8-1323,共16页
秸秆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覆盖度(CRC)的遥感估算可以大范围、快速地获取地面秸秆覆盖信息,对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Sentinel-1 SAR影像和Sentinel-2光学影像分别构建了雷达指数与光学遥感指数,结合... 秸秆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覆盖度(CRC)的遥感估算可以大范围、快速地获取地面秸秆覆盖信息,对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Sentinel-1 SAR影像和Sentinel-2光学影像分别构建了雷达指数与光学遥感指数,结合吉林省梨树县春秋两期实地采样数据,探究遥感指数与玉米秸秆覆盖度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秸秆覆盖度的估算精度,结合雷达指数与光学遥感指数,采用最优子集回归的方法建立玉米秸秆覆盖度的估算模型,完成研究区的玉米秸秆覆盖度估算制图。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分区建模可有效解决土壤异质性问题,提升反演精度。各遥感指数在秋季高覆盖时期的表现均优于春季低覆盖时期。STI和NDTI指数在光学遥感指数中表现最好,R^(2)分别为0.701和0.697,而在雷达指数中,基于余弦矫正法的γ0VH指数与实测CRC的相关性最高,R^(2)为0.564。结合雷达指数与光学遥感指数能够有效地提高秸秆覆盖度估算精度,在最优子集回归法下基于结合指数构建的回归模型最优,R^(2)为0.799,RMSE为13.67%,达到了较高的精度。研究结果为秸秆覆盖度估算的精度提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秸秆 覆盖度 玉米 SAR 最优子集回归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人为干扰的土壤全量氮磷钾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靖朝 熊黑钢 +2 位作者 何旦旦 乔娟峰 曼迪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2,159,共8页
采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无人为干扰区25个样本、人为干扰区30个样本土壤全量氮磷钾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区土地多被开发成林地、育苗地,自然植被残体等被移除,土壤腐殖质来源减少,加之由于土层翻动... 采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无人为干扰区25个样本、人为干扰区30个样本土壤全量氮磷钾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区土地多被开发成林地、育苗地,自然植被残体等被移除,土壤腐殖质来源减少,加之由于土层翻动,土壤透气性变好,加快了养分分解与利用,土壤全量氮磷钾含量均值分别降低至0.433、0.902、15.325 g·kg^(-1),数据间的差异性和分布状态也发生变化;球状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无人为干扰区土壤全磷分布,而高斯模型则能较高地拟合两区其余养分指标的分布,两区理论模型的R2介于0.66和0.90之间,拟合精度高;土壤全量氮磷钾的理论模型中,均以无人为干扰区模型的R2高且RSS小;无人为干扰区全量氮磷钾的高值区均在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内。干扰程度较大的区域,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较低,因此应补充适量氮肥和磷肥,满足养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全量氮磷钾 空间异质性 地统计学 人为干扰 无人为干扰
下载PDF
基于综合光谱指数的不同程度人类干扰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 被引量:9
4
作者 曼迪 熊黑钢 +1 位作者 乔娟峰 刘靖朝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8-1056,共9页
为寻求同一背景不同人类干扰程度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预测模型,本研究以天山北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Landsat8遥感影像以及实测光谱2种方式进行对比,结合不同的综合光谱指数,对无人干扰区、人为干扰区的影像反射率和实测光谱反... 为寻求同一背景不同人类干扰程度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预测模型,本研究以天山北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Landsat8遥感影像以及实测光谱2种方式进行对比,结合不同的综合光谱指数,对无人干扰区、人为干扰区的影像反射率和实测光谱反射率进行光谱变换,分析反射率及其变换形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以相关系数通过0. 01和0. 05显著性水平检验的波段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建立了无人干扰区、人为干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精度最高的为最优模型。结果表明:(1) Landsat8影像中B1~B5波段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系数通过了0. 01与0. 05显著性水平检验,作为自变量建立有机质含量预测模型。同时,为了能与影像反射率有个良好的对比,实测光谱反射率及其变换形式同样也选择5个相关系数最大的波段作为敏感波段用以建立模型。在影像与实测光谱中,土壤盐分指数结合植被指数与有机质含量相关性最好的分别是无人干扰区的SI_3、DVI和SI_3、RVI;人为干扰区的SI_2、RVI和SI_1、RVI。在结合光谱综合指数的模型中,无论是影像还是实测光谱,都是以反射率与植被指数、盐分指数相结合作为自变量建立的模型精度最好。对比2种预测方式,预测效果最好的是利用实测光谱与盐分指数、植被指数建立的无人干扰区一阶微分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人为干扰区的倒数之对数一阶微分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2分别为0. 93和0. 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遥感 高光谱 土壤有机质 估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不同人类干扰程度下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曼迪 熊黑钢 +1 位作者 乔娟峰 刘靖朝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4-392,共9页
为对比同一背景下不同人类干扰程度的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模型,以天山北麓阜康市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无人干扰区、人为干扰区全样本和剔除有机质质量分数大于2%的样点的原始光谱反射率进行6种光谱变换,分析不同变换形式与有机... 为对比同一背景下不同人类干扰程度的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模型,以天山北麓阜康市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无人干扰区、人为干扰区全样本和剔除有机质质量分数大于2%的样点的原始光谱反射率进行6种光谱变换,分析不同变换形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以相关系数通过P=0.01和0.05水平上显著性检验的敏感波段为自变量,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以及主成分回归法分别建立了无人干扰区、人为干扰区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的预测模型,并选择精度最高的为最优模型。结果表明:(1)无人干扰区与人为干扰区的原始光谱所有波段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都没有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将有机质质量分数大于2%的样点剔除后,有机质含量与原始光谱反射率的相关系数都大于全样本且有部分波段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2)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建立的全样本无人干扰区和人为干扰区的预测有机质模型的RPD均小于1.4,不具有预测有机质含量的能力。其中全样本无人干扰区一阶微分、人为干扰区倒数一阶微分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是其所有模型中,建模精度最高的,R^2分别为0.652、0.512,但是其RPD仅分别是0.662、0.655,表明模型的预测能力很差。(3)剔除有机质质量分数大于2%的样点之后,预测效果最好的是无人干扰区一阶微分多元逐步回归模型,R^2达到0.776,RMSE为1.408,RPD为2.136;而人为干扰区的二阶微分模型预测效果最优,R^2为0.542,RMSE为2.261,RPD为2.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程度 荒漠土 有机质 估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宽波段与窄波段综合光谱指数的土壤有机质遥感反演 被引量:4
6
作者 曼迪 熊黑钢 +1 位作者 乔娟峰 刘靖朝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51-459,共9页
对比基于宽波段、窄波段建立的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的预测模型以及空间格局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地面高光谱测量和土质分析验证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监测土壤基本生态参数的可行性。以天山北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宽波段、窄波段两种方式计... 对比基于宽波段、窄波段建立的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的预测模型以及空间格局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地面高光谱测量和土质分析验证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监测土壤基本生态参数的可行性。以天山北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宽波段、窄波段两种方式计算实测光谱反射率的综合光谱指数,与无人干扰区、人为干扰区的有机质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以相关系数和特征向量值都较优的综合光谱指数作为自变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R)分别建立了无人干扰区及人为干扰区宽、窄波段的SOM高光谱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对比与优选,最后基于最佳模型对研究区进行SOM含量的空间格局反演和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有机质与盐分指数、植被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挑选出了无人干扰区窄波段的盐分指数2(SI2)、盐分指数3(SI3)和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宽波段的盐分指数1(SI1)、SI2和RVI、NDVI,人为干扰区窄波段的SI1、SI3和RVI、NDVI以及宽波段的SI1、SI2、重归一化植被指数(RDVI),以此为自变量建立有机质含量的MLR以及PLSR模型。通过对比所建模型的精度可知,无论是无人干扰区还是人为干扰区,有机质预测模型精度最高的均是窄波段的PLSR模型,可决定系数、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0.753、2.01和0.819、2.14。基于以上的最佳模型对研究区的SOM含量进行空间反演与分析可知:无人干扰区的有机质质量分数集中在小于10×10-3范围内,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趋势;而人为干扰区有机质的质量分数集中在10×10-3~15×10-3范围内,呈现出西南、东北低,中北部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反演 宽波段 窄波段 综合光谱指数
原文传递
受扰土壤全量氮磷钾的光谱反演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靖朝 熊黑钢 +3 位作者 何旦旦 乔娟峰 曼迪 段鹏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1,共9页
选取无人为干扰区、人为干扰区共55个土壤样品测定全氮磷钾含量,结合实测光谱的微分变换建立预测模型,并筛选出不同人为干扰下最优模型。结果表明:人类活动造成土壤全氮磷钾含量降低,数据集中程度和分布状态均发生变化。无人为干扰区以... 选取无人为干扰区、人为干扰区共55个土壤样品测定全氮磷钾含量,结合实测光谱的微分变换建立预测模型,并筛选出不同人为干扰下最优模型。结果表明:人类活动造成土壤全氮磷钾含量降低,数据集中程度和分布状态均发生变化。无人为干扰区以二阶微分建立的全氮、全钾含量预测模型和全磷以对数的倒数一阶微分建立的模型建模集r^2均超过0.9,检验集相对分析误差(RPD)均大于2.0,预测效果最佳。人为干扰区以倒数一阶微分建立的全氮、全磷含量预测模型不仅RPD>2.0,而且r^2> 0.92,也达到极好水平。入选RPD> 2预测模型的敏感波段中,无人为干扰区均位于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而人为干扰区则在近红外波段。这为今后提高全氮磷钾含量预测精度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无人为干扰 全氮 全磷 全钾
原文传递
栖霞市苹果园氮磷养分平衡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8
作者 万炜 师纪博 +4 位作者 刘忠 韩已文 刘凡 王佳莹 曼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1-219,共9页
栖霞市是中国最主要的苹果产区之一,近年来果园单位面积养分的大量投入造成了区域氮、磷元素的过量富集,进而对当地的土壤、水资源、大气等环境要素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了解苹果主产区施肥现状,并科学评价其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栖霞市是中国最主要的苹果产区之一,近年来果园单位面积养分的大量投入造成了区域氮、磷元素的过量富集,进而对当地的土壤、水资源、大气等环境要素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了解苹果主产区施肥现状,并科学评价其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栖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田间试验、室内模拟等方法,分析了苹果园氮磷养分的输入量及输出量,进而构建养分平衡模型,对区域环境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18年栖霞市苹果园养分投入量为:有机质5360.28 kg/hm^2,N 545 kg/hm^2,P2O5568.76 kg/hm^2,K2O 712.57 kg/hm^2;2)氮素的气态损失、果实及枝条带走量各占输入总量的6.49%、24.34%、3.12%,盈余率达66.04%(402.97 kg/hm^2);磷素被果实和枝条带走量分别占输入总量的12.33%和2.55%,盈余率达85.12%(484.75 kg/hm^2);栖霞市氮、磷盈余量均超出环境安全的阈值,分别属于中风险和高风险范围。因此,在保证果园产量与品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化肥使用量、逐步建立水肥一体化的果园施肥模式、提升果农科学的管理经验,应成为果园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苹果园 养分平衡 环境风险 氮磷盈余 栖霞市
下载PDF
粉煤灰吸附净化含铅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伊元荣 曼迪 杜昀聪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2期20-24,共5页
以粉煤灰为吸附材料,模拟含铅离子废水,探讨吸附时间、p H值、温度、投灰量、离子浓度5个因素对粉煤灰吸附重金属效率的影响;并设计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经过均值分析和方差分析数据得出最佳水平组,结果表明:当离子质量浓度60 mg/L... 以粉煤灰为吸附材料,模拟含铅离子废水,探讨吸附时间、p H值、温度、投灰量、离子浓度5个因素对粉煤灰吸附重金属效率的影响;并设计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经过均值分析和方差分析数据得出最佳水平组,结果表明:当离子质量浓度60 mg/L、吸附时间90 min、投灰量5.0 g、p H值6.0、温度20℃时吸附效果最好。单因素分析得出,当吸附时间90 min、p H值6.0、温度50℃、投灰量5.0 g、离子质量浓度30 mg/L时吸附效果相对较好,单因素方差分析也证明以上5种因子对粉煤灰吸附铅离子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含铅废水 吸附净化
下载PDF
基于微波遥感的土壤水分反演估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曼迪 刘忠 +2 位作者 许昭辉 李剑辉 孙君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8,共13页
土壤水分是地表和大气水热过程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于农业生产、生态规划、水资源管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微波遥感具有基本不受天气条件影响,具有较好探测植被覆盖下的土壤信息和土壤水分变化趋势等优势,成为目前遥感精确反演土壤水... 土壤水分是地表和大气水热过程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于农业生产、生态规划、水资源管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微波遥感具有基本不受天气条件影响,具有较好探测植被覆盖下的土壤信息和土壤水分变化趋势等优势,成为目前遥感精确反演土壤水分的热点。本文整理了现有全球尺度的基于微波遥感的土壤水分产品;分析比较了土壤水分反演中主动微波遥感、被动微波遥感、主被动微波协同技术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和关键技术进展:主动微波遥感和被动微波遥感的优势分别在于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可以很好捕捉地表细微的空间信息特征,但囿于土壤水分与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植被、地表粗糙度等对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干扰,使得反演土壤水分的精度不高,因而根据现实情况选取不同散射模型以及利用多源数据协同是目前改善精度的研究热点。而高时间分辨率可以实现全球及大尺度下的土壤水分监测,但是很难满足小尺度或者小区域范围的实际研究需求,为了能使实测数据在空间上得以较好匹配,提出多种降尺度方法。结合以上两种微波遥感方式的优劣,依托更为丰富的数据源、相对成熟的观测技术来对两者进行融合以提取更多的水分信息,以提升反演精度或者获得长时间序列数据。在目前的方法中,土壤水分反演在小尺度下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但在全球尺度上会出现数据缺失、适用性不强、反演精度不高以及反演过程过于复杂等诸多问题,可以借助多种观测方式(多极化、多角度、多波段)、多时相重复观测、在原有模型上引入新的算法以及数据同化等方面着手进行改进,同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中长期稳定、高时空分辨率的L波段微波信号在陆面遥感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微波遥感 散射方式 降尺度 GNSS-R
下载PDF
基于潜力衰减模型的东北-华北平原旱作区耕地生产力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万炜 邓静 +3 位作者 王佳莹 刘忠 韩已文 曼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0-280,F0004,共12页
在中国耕地资源日益紧缺、粮食安全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耕地生产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以东北-华北平原旱作区为研究区域,以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数据及相关县域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降水、土... 在中国耕地资源日益紧缺、粮食安全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耕地生产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以东北-华北平原旱作区为研究区域,以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数据及相关县域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降水、土壤、社会经济等数据,运用潜力衰减模型,研究评价了东北-华北平原旱作区1995-2015年耕地生产力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光温-水生产力、光温-水-土生产力、光温-水-土-社会经济生产力均整体呈现东北平原旱作区高于华北平原旱作区的空间格局,且在东北平原旱作区和华北平原旱作区内部也均表现出南高北低的宏观趋势;通过分析各环境因子的订正系数发现,人为社会经济投入对当前耕地生产力的保障极为重要,特别是在耕地自然条件逐渐变差的华北平原旱作区表现的尤为显著;水分因子产量差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南低北高、东低西高的分布格局,土壤因子产量差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社会经济因子产量差呈现明显的北高南低空间格局,这与中国水热条件的地带性分布、东北平原地区优质的土壤条件及较高的自然禀赋等因素有关;研究区社会经济因子产量差>土壤因子产量差>水分因子产量差,且社会经济因子产量差在华北平原旱作区整体较小、土壤因子产量差在东北平原旱作区整体较小,进一步说明了社会经济投入是维系华北平原旱作区耕地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而耕地本身的立地条件是保障东北平原旱作区耕地生产力的最主要原因。潜力衰减模型的应用对大尺度区域耕地生产力研究的方法创新方面有所裨益,评价结果可为不同农业区保持高产、稳产及耕地保育等方面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土地利用 玉米 潜力衰减模型 耕地生产力 旱作区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粉煤灰吸附铅离子效率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曼迪 熊黑钢 伊元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72,共7页
以粉煤灰为吸附材料,利用硝酸铅试剂模拟含铅离子废水,探讨了吸附时间、pH、温度、投灰量、离子浓度5个因素对粉煤灰吸附铅离子效率的影响,并拟合出不同条件下的最佳吸附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当实验条件分别为吸附时间90min、pH=6.... 以粉煤灰为吸附材料,利用硝酸铅试剂模拟含铅离子废水,探讨了吸附时间、pH、温度、投灰量、离子浓度5个因素对粉煤灰吸附铅离子效率的影响,并拟合出不同条件下的最佳吸附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当实验条件分别为吸附时间90min、pH=6.0、温度50℃、投灰量5.0g、离子浓度30mg/L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效率均超过98%.吸附时间、pH值、投灰量3种影响因子所建立的粉煤灰吸附铅离子方程均以二次多项式表示为最佳,回归系数R^2均超过0.83,而温度和离子浓度所建立的方程中,前者以三次多项式精度最高,R^2可达0.86;后者则以对数形式拟合最好,R^2为0.93.实验中拟合粉煤灰吸附铅离子过程Langmuir模型的R^2比Freundich模型的R^2大0.602,所以其更适用于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吸附率 吸附方程
下载PDF
Android用户端东北地区秸秆焚烧点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曼迪 李佳辉 刘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46-153,共8页
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大气质量,且易引发火灾。随着国内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秸秆逐渐转变为农业废弃物,露天焚烧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快速、高效、秸秆焚烧点监测迫在眉睫。该研究基于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结... 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大气质量,且易引发火灾。随着国内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秸秆逐渐转变为农业废弃物,露天焚烧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快速、高效、秸秆焚烧点监测迫在眉睫。该研究基于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结合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遥感数据,利用Python语言、ArcGIS Server、MySQL技术构建了一个客户端与服务端(Client/Server,C/S)分离的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系统,以实现秸秆焚烧点的快速查询、定位以及数据可视化。应用该系统的案例分析表明,2010-2020年间东北地区秸秆集中焚烧的时间有由秋季向春季转移的变化趋势,逐渐形成春季集中焚烧-夏季耕作-秋季零星焚烧-冬季覆盖的规律;焚烧点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重心在哈尔滨市和绥化市的交界处。综上,该系统可以为秸秆焚烧点监测提供快捷方便的技术手段,方便农业和环境部门协同监控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情况,促进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的实施与农业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遥感 焚烧 ANDROID系统 火点提取 移动G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