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炸油的微藻采收方法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1
作者 文豪 秦微 +7 位作者 尹鸿伟 王玥 吴美丽 刘旭 孔小敏 章浩文 张自阳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59-1370,共12页
随着现代能源发展,使用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逐渐成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主要思路。在众多新能源中,生物质能不仅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还具有良好的可再生特性,小球藻作为一种理想的制备生物质能,不仅生长速度快,且油脂含量高。但因... 随着现代能源发展,使用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逐渐成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主要思路。在众多新能源中,生物质能不仅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还具有良好的可再生特性,小球藻作为一种理想的制备生物质能,不仅生长速度快,且油脂含量高。但因其密度与水接近而导致采收困难,这也成为制约微藻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浮珠浮选法为基础,提出一种以复炸油乳化液为浮珠的浮选法用于采收小球藻,即将复炸油与纯水按照一定比例在乳化剂作用下充分乳化,并结合响应面法,筛选出影响采收率的显著因素为p H、搅拌速率和原藻体积占比;影响富集比的显著因素为pH、浮选时间和原藻体积占比;同时结合多目标优化结果得出最佳采收率和富集比分别为92.79%和2.07%。以小球藻为研究对象,获得复炸油采收微藻机理:微藻与浮珠在铝盐的作用下,通过吸附电中和及桥接作用形成聚合体;微藻与浮珠首先在搅拌提供的动能作用下相互靠近,之后在范德华力作用下发生黏附,在14.73 nm时引力作用达到临界值。在最佳采收条件下,处理成本仅为4.38元/吨,降低采收成本和能耗的同时也为复炸油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采收 复炸油 乳化液 浮珠浮选法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靶向VEGF siRNA联合5-FU对人乳腺癌MCF-7荷瘤裸鼠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小梅 张诚霖 +4 位作者 殷荣平 房兆续 胡海天 王学祥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681-684,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靶向VEGF小干扰RNA(siRNA)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5-FU)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荷瘤裸鼠的作用。方法 (1)以携带VEGF siRNA序列的慢病毒重组载体(VEGF-RNAi-Lv)及无义序列的慢病毒重组载体(NC-Lv)分别感染正常MCF-7细...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靶向VEGF小干扰RNA(siRNA)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5-FU)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荷瘤裸鼠的作用。方法 (1)以携带VEGF siRNA序列的慢病毒重组载体(VEGF-RNAi-Lv)及无义序列的慢病毒重组载体(NC-Lv)分别感染正常MCF-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VEGF蛋白表达量。(2)30只SPF级雌性裸鼠随机分成五组:正常对照组(接种正常MCF-7细胞)、NC-Lv阴性组(接种已感染NC-Lv的MCF-7细胞)、VEGF-siRNA组(接种已感染VEGF-RNAi-Lv的MCF-7细胞)、5-FU组(接种正常MCF-7细胞,腹腔注射5-FU20mg·kg^(-1)·3d^(-1))及VEGF-siRNA+5-FU组(接种已感染VEGF-RNAi-Lv的MCF-7细胞,腹腔注射5-FU 20mg·kg^(-1)·3d^(-1)),测量肿瘤生长曲线;提取各组移植瘤组织的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VEGF、p53和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VEGF-siRNA组细胞VEGF蛋白水平降低(P<0.01),NC-Lv阴性组细胞VEGF蛋白水平相近(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NC-Lv阴性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相比,VEGF-siRNA组、5-FU组和VEGF-siRNA+5-FU组肿瘤生长缓慢(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和NC-Lv阴性组相比,VEGF-siRNA组、5-FU组及VEGF-siRNA+5-FU组VEGF、Bcl-2蛋白水平降低,p53蛋白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iRNA显著降低人乳腺癌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并诱导细胞的凋亡,提高了乳腺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核糖核酸干扰 乳腺癌 5-氟尿嘧啶
原文传递
内源性凝血系统蛋白高分子量激肽原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阳艾珍 《血栓与止血学》 2015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研究血浆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HK)在大肠杆菌导致的脓毒症中的作用。方法生长到对数期的大肠杆菌用PBS清洗后重悬,对高分子量激肽原的基因敲除小鼠Kng1^(-/-)小鼠和野生型Kng1^(+/+)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大... 目的研究血浆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HK)在大肠杆菌导致的脓毒症中的作用。方法生长到对数期的大肠杆菌用PBS清洗后重悬,对高分子量激肽原的基因敲除小鼠Kng1^(-/-)小鼠和野生型Kng1^(+/+)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大肠杆菌,构建细菌感染模型,并观察小鼠的生存率;应用血平板对血液中细菌计数;H&E染色观察肺脏的病理变化;应用ELISA检测血浆中炎症因子蛋白水平的表达;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中炎症因子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在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模型中,Kng1基因的敲除促进了小鼠死亡;Kng1^(-/-)小鼠血液中细菌数目明显高于Kng1^(+/+)小鼠;Kng1^(-/-)小鼠肺部病理切片与Kng1^(+/+)小鼠相比损伤严重;Kng1^(-/-)小鼠血浆中炎症因子蛋白水平的表达与白细胞中炎症因子mRNA水平的表达均高于Kng1^(+/+)小鼠。结论血浆高分子量激肽原在大肠杆菌导致的感染中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高分子量激肽原 细菌感染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