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气候区划新方案 被引量:286
1
作者 景云 尹云鹤 李炳元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2,共10页
根据全国609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日气象观测资料,遵循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发生同一性与区域气候特征相对一致性相结合、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空间分布连续性与取大去小等5个基本原则,在充分吸纳... 根据全国609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日气象观测资料,遵循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发生同一性与区域气候特征相对一致性相结合、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空间分布连续性与取大去小等5个基本原则,在充分吸纳已有气候区划基本理论与区划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制定的气候区划三级指标体系,对我国气候进行重新区划;结果将我国划分为12个温度带、24个干湿区、56个气候区。与先前区划方案相比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气候带、区的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一些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移动。其中亚热带北界与暖温带北界均出现了北移,北方地区的半湿润与半干旱分界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东移与南扩,同时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三级气候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动;这种变化可能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大多数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暖及北方一些区域出现干旱化而引起的;且与本区划所采用的资料站点和部分区划原则有一定更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候区划 新方案 气候区变动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192
2
作者 葛全胜 赵名茶 景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98-706,共9页
20世纪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是当今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比较系统地收集、整理并校准了民国与 1 949年以后的各种土地利用调查、普查与遥感资料 ,对土地利用变化概貌、耕地、林地、草地、居住建设用地等进行了统计与比较分... 20世纪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是当今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比较系统地收集、整理并校准了民国与 1 949年以后的各种土地利用调查、普查与遥感资料 ,对土地利用变化概貌、耕地、林地、草地、居住建设用地等进行了统计与比较分析 ,用比较翔实的数据揭示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20世纪 中国 土地覆盖 耕地结构 林地
下载PDF
气候增暖对我国近40年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10
3
作者 景云 葛全胜 郝志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1582-1587,共6页
根据现代气象观测资料及中国科学院物候观测网络26个观测站点的物候资料,分析了近40年温度变化对我国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年代物候期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模式,分析了当前气候增暖背景下物候期地理分布模式对温度变化... 根据现代气象观测资料及中国科学院物候观测网络26个观测站点的物候资料,分析了近40年温度变化对我国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年代物候期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模式,分析了当前气候增暖背景下物候期地理分布模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物候期的提前与推迟对温度的上升与下降的响应是非线性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同等升降温幅度情况下,因降温而导致的物候期推迟幅度较因升温而导致的物候期提前幅度大;因升温而导致的物候期提前日数的变化率随着升温幅度的增大而减小,因降温而导致物候期推迟日数的变化率随着降温幅度的增大而加大.(2)物候期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模式因气候变化而呈现不稳定特点.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春季增温及秦岭以南广大地区的降温,东北、华北及长江下游等地区的物候期提前,西南东部、长江中游等地区的物候期推迟;同时物候期随纬度变化的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候 气候增暖 物候期变化 影响 中国 地理分布模式 响应机制
原文传递
近40年中国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98
4
作者 景云 葛全胜 赵会霞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3年第1期28-32,共5页
根据中国科学院物候观测网络中 2 6个观测站点的物候资料 ,分析了近 40年我国木本植物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并建立了不同年代物候期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模式 ,分析了当前气候增暖背景下物候期地理分布规律变化对气候变... 根据中国科学院物候观测网络中 2 6个观测站点的物候资料 ,分析了近 40年我国木本植物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并建立了不同年代物候期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模式 ,分析了当前气候增暖背景下物候期地理分布规律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 :温度上升 ,我国的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东北、华北及长江下游等地区的物候期提前 ,西南东部、长江中游等地区的物候期推迟 ,同时物候期随纬度变化的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期变化 气候变化 响应 中国 植物
下载PDF
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 被引量:146
5
作者 葛全胜 景云 +4 位作者 方修琦 满志敏 张雪芹 张丕远 王维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6-173,共8页
根据近年收集、整理的历史文献冷暖记载及过去有关研究结果 ,对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冬半年的温度状况进行了定量推断 ,重建了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分辨率为1 0~ 3 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变化序列 ,并分析了中国东部过去 2 0... 根据近年收集、整理的历史文献冷暖记载及过去有关研究结果 ,对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冬半年的温度状况进行了定量推断 ,重建了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分辨率为1 0~ 3 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变化序列 ,并分析了中国东部过去 2 0 0 0年的冷暖变化阶段与变化幅度。结果发现 :在过去 2 0 0 0年中 ,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高于 1 95 1~ 1 980年平均值且持续时间超过百年的暖期有 4个 ,其中最暖的 3 0年出现在 1 2 3 0’s~ 1 2 5 0’s(较 1 95 1~ 1 980年高 0 .9℃ ) ;低于 1 95 1~ 1 980年平均值且持续时间超过百年的冷期有 3个 ,其中最冷的 3 0年出现在1 6 5 0’s~ 1 6 70’s(较 1 95 1~ 1 980年低 1 .1℃ )。在冷暖期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中 ,冬半年温度一般都出现 1℃左右的升、降温 ;在冷暖期内 ,一些幅度较大的升、降温也与之相仿 ;在相邻的两个 3 0年中 ,温度变化幅度达 0 .5℃以上的有 1 9次之多。对比过去 2 0 0 0年中的冷暖交替变化还可以看出 :2 0世纪回暖时的升温幅度与过去 2 0 0 0年中的其他回暖过程所出现的幅度相似 ,特别是与 5世纪末至 6世纪的回暖极为相似 ;而在当前温暖阶段中 ,1 981~ 1 999年较 1 95 1~ 1 980年升高了 0 .5℃ ,不但使其接近过去 2 0 0 0年中的最暖 3 0年 ,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2000年 中国东部 冬半年温度
下载PDF
1951-2010年中国气温变化分区及其区域特征 被引量:136
6
作者 韩翠华 郝志新 景云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7-896,共10页
以中国623个测站1951-2010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为基础数据,通过正交旋转因子分析对1951-1980、1961-1990、1971-2000、1981-2010年4个时间段的年、冬、夏半年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区,并探讨分区结果的季节和年代际差异。结果表明:依据年、... 以中国623个测站1951-2010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为基础数据,通过正交旋转因子分析对1951-1980、1961-1990、1971-2000、1981-2010年4个时间段的年、冬、夏半年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区,并探讨分区结果的季节和年代际差异。结果表明:依据年、夏半年气温变化特征,可将全国划分成8个不同的区域,且研究时段内年、夏半年气温变化的空间结构比较稳定;而依据冬半年气温变化特征,可将全国划分为7个变化区,且冬半年气温每30年分区结果存在着明显变化。另外,通过对区域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变化趋势分析可以得出:1951-2010年间,中国各区域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升温趋势最快的是东北区(0.30℃∕10a),最慢的是华南区(0.13℃∕10a);各区域升温过程不同步,东北区与滇藏高原区显著增暖趋势在1961-1990年开始出现,而其他区域则发生在1971-2000年及1981-20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正交旋转因子分析 分区 中国
原文传递
1981~2010年中国气候区划 被引量:113
7
作者 景云 卞娟娟 +3 位作者 葛全胜 郝志新 尹云鹤 廖要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088-3099,共12页
根据我国658个站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以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年干燥度、7月平均气温为划分温度带、干湿区、气候区的主要指标,以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为温度带、干湿区划分的辅助指标,并参考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积... 根据我国658个站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以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年干燥度、7月平均气温为划分温度带、干湿区、气候区的主要指标,以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为温度带、干湿区划分的辅助指标,并参考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积温及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等指标,对我国1981~2010年气候状况进行了区划,将我国分为12个温度带、24个干湿区、56个气候区.与1951~1980年相比,受气候增暖影响,1981~2010年间我国东部多个温度带界线出现了北移,其中暖温带北界东段最大北移超过1个纬度,北亚热带北界东段平均北移1个纬度,中亚热带北界中段最大北移2个纬度,南亚热带北界西段北移0.5~2.0个纬度;西部因受地形影响,温度带水平移动不显著,但在青藏高原有亚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趋势.同时,因华北、东北东南部、西北东部降水减少,北方半干旱与半湿润分界线东移与南进,其中36°~41°N间的移动幅度达0.5~2.5经度;但西北的河西走廊、新疆及青藏高原的干旱区、半干旱区总体转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1981~2010年 气候区划 区划界线变化
原文传递
过去2000a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重建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89
8
作者 葛全胜 景云 +2 位作者 满志敏 方修琦 张丕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冷暖记载及其气候信息提取方法 ,并利用现代仪器观测资料对中国东部地区 (10 5°E以东 ,2 5°~ 40°N)气候变化一致性、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及贡献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集成利用物候学... 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冷暖记载及其气候信息提取方法 ,并利用现代仪器观测资料对中国东部地区 (10 5°E以东 ,2 5°~ 40°N)气候变化一致性、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及贡献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集成利用物候学与统计学方法 ,根据近年收集、整理的历史文献冷暖记载及其过去有关研究结果 ,对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a冬半年的温度状况进行了定量推断 ,建立了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a分辨率为 10~ 30a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变化序列 ,分析了中国东部过去 2 0 0 0a的冷暖变化特征 ,并将其与自然证据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是 :自公元初起 ,中国东部的冬半年温度在波动中下降 ,至 490’s前后下降到最低点 ,降温率达 0 17℃ / 10 0a ,最冷时期的 30年平均值较 195 1—1980年均值低 1℃。此后气候转暖进入温暖期 ,在以温暖气候为主的 5 70’s— 1310’s中 ,温度在波动中略呈上升趋势 ,其间暖峰时期 30a平均温度值较 195 1— 1980年高 0 3~ 0 6℃ ,最高达 0 9℃ ,暖峰之间冷谷的 30a平均温度值较 195 1— 1980年低 0 5~ 0 7℃。 1310’s之后气候又迅速转冷 ,温度再次迅速下降 ,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波动 ,其间 4个冷谷的 30a温度平均值较 195 1— 1980年低 0 6~ 0 9℃ ,最低达 1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冬半年温度 古气候 气候信息 冷暖记载
下载PDF
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03
9
作者 葛全胜 景云 +4 位作者 郝志新 张学珍 方修琦 王欢 闫军辉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8-1258,共11页
回顾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历史,总结了本领域在最近10年的新成果,并对未来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主要内容包括:代用证据采集、过去2000年温度序列重建与冷暖期辨识、降水及干湿序列重建与变化特征分析、过去千年气候变化模拟与... 回顾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历史,总结了本领域在最近10年的新成果,并对未来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主要内容包括:代用证据采集、过去2000年温度序列重建与冷暖期辨识、降水及干湿序列重建与变化特征分析、过去千年气候变化模拟与机制诊断、历史气候变化影响分析等。主要进展体现在:加密了中国气候变化代用资料的空间覆盖度,提升了2000年气候变化序列重建、资料分析和影响辨识等研究的定量化程度,深化了对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在年代—百年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与影响的认识。为进一步揭示地球系统的变化规律,特别是更深入认识中国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 过去2000年 进展 展望
原文传递
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7
10
作者 陈发虎 傅伯杰 +37 位作者 夏军 吴铎 吴绍洪 张镱锂 孙航 刘禹 方小敏 秦伯强 李新 张廷军 刘宝元 董治宝 侯书贵 田立德 徐柏青 董广辉 景云 杨威 王鑫 李再军 王飞 胡振波 王杰 刘建宝 陈建徽 黄伟 侯居峙 蔡秋芳 隆浩 姜明 胡亚鲜 冯晓明 莫兴国 杨晓燕 张东菊 王秀红 尹云鹤 刘晓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59-1696,共38页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探索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类型丰富且区域差异较大,为开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探索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类型丰富且区域差异较大,为开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主要围绕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内陆干旱化及河流发育、高原冰冻圈环境演化、全新世多时间尺度季风与西风气候变化、湖泊与湿地、流域模型与土壤侵蚀、过去人-地关系演化、生物地理及中国三维地带性规律等几个方面,梳理了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的重大理论进展与重要贡献.在简要交代国际前沿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回顾并梳理了中国自然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脉络,进一步聚焦重大研究成果或具有较大争议、重大影响的学术争鸣问题,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并进行未来工作展望.最后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下,应发挥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的优势,厘清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过程、规律与机制,持续推进中国自然地理研究为国家战略服务,在全球视野下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地理学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然地理 生存环境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人-环境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过去40年中国气候与物候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82
11
作者 葛全胜 景云 +1 位作者 张学霞 郝志新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48-1053,共6页
根据中国近40年的日气候观测资料与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近40年中国气温、降水与自然物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近40年来,从全国平均状况看,较为明显的升温阶段出现在1980年以后.其中升温率最大的时期为非生长期,最小的时... 根据中国近40年的日气候观测资料与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近40年中国气温、降水与自然物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近40年来,从全国平均状况看,较为明显的升温阶段出现在1980年以后.其中升温率最大的时期为非生长期,最小的时期为生长期.从区域变化差异看:东部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和新疆的部分地区生长期温度在1980年以后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升幅最大的地区出现在华北;降温区则出现在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游)以及新疆的部分地区.(2)生长期期间,全国平均降水在近40年中存在明显的准年代波动,却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但1980年以后,生长期期间降水趋势变化的区域差异却较为明显:新疆、东北及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地区降水增加,而除此之外的全国大多数地区则以降水减少占绝对优势;其中华北地区的降水减少最为明显.(3)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下游地区与云南南部春季物候期提前,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游地区春季物候期推迟;这一变化趋势与中国生长期期间的温度变化趋势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候变化 物候变化 过去40年 区域差异 气温 降水 自然物候 升温率 升温阶段
下载PDF
近50年北京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时效——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83
12
作者 张学霞 葛全胜 景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方式及其程度问题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利用 1 95 1~ 2 0 0 0年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资料、1 982~ 2 0 0 0年的NOAA/AVHRR遥感数据和 1 95 1~ 2 0 0 2年山桃始花的物候数据 ,分析了北京各气候参量与生态系... 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方式及其程度问题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利用 1 95 1~ 2 0 0 0年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资料、1 982~ 2 0 0 0年的NOAA/AVHRR遥感数据和 1 95 1~ 2 0 0 2年山桃始花的物候数据 ,分析了北京各气候参量与生态系统植被在年际和年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 ,北京近 2 0年增温 1 2℃ ,增温态势显著 ;过去 5 0年中 ,降水的年际变化小于生长季内的波动幅度。年NDVI最大值 (VP)、平均值 (VM)的年际变化曲线呈波动中缓慢上升的趋势 ,表明植被的生长状况总体上在变好或生长季在延长。VP出现日期 (VPD)提前 ,2 0世纪 90年代比 80年代提前 4 5d。山桃始花物候期的分析表明 ,北京 1 988年以后春季开始日期提前 9 6 3d。时间尺度不同 ,各个气候指标对各植被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 :①年际时间尺度 ,年均温影响VP、VM的时效为 1年 ;月际水平上 ,除温度影响VM的时效为 2个月外 ,各气候参量影响VP、VM的时效为 1个月。年际尺度上 ,温度影响山桃始花时效为 2年 ;月际尺度上 ,2、3、4月份温度影响山桃始花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全球变暖 山桃始花日期 累积距平 时滞 互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 被引量:84
13
作者 景云 郝志新 +1 位作者 方修琦 葛全胜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2,共10页
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根据近20年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对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已有认识表明:①在1500-1900年和220-580年等气候寒冷期,中国不但多次出现过较... 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根据近20年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对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已有认识表明:①在1500-1900年和220-580年等气候寒冷期,中国不但多次出现过较1950年以后所出现的极端冷冬更为显著的寒冷事件,而且其间的相对温暖时段也出现过日最高气温超过20世纪极端记录的炎夏。②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在公元301-400、751-800、1051-1150、1501-1550和1601-1650年极端干旱多发;101-150、251-300、951-1000、1701-1750、1801-1850和1901-1950年极端大涝多发;1551-1600年则是极端干旱与大涝并发最为频繁的时段。7-8世纪、12-14世纪和15世纪后期-17世纪中期多发极端连旱;10-11世纪及17世纪中期以后,多发极端连涝。华北、江淮和江南3个地区的极端干旱和大涝事件多发时段存在差异;此外,历史极端连旱事件如"崇祯大旱"和"丁戊奇荒"等也得到辨识。③在西北干旱区,极端干旱主要集中发生在1471-1520年、1581-1650年、1711-1760年、1811-1860年和1921-1970年等5个时段,其中18世纪10年代可能是过去千年极端干旱最严重的年代。④在西南地区,虽然21世纪初旱灾频发,但与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相仿的事件在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2000年 极端气候事件 变化特征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的评估 被引量:73
14
作者 景云 王绍武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31,共11页
根据近20年中国在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对中国(特别是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估。主要结论有(1)在中国东部,虽然20世纪暖期的温暖程度非常明显,但至目前为止的研究结果显示,其温暖程度和波动幅度可... 根据近20年中国在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对中国(特别是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估。主要结论有(1)在中国东部,虽然20世纪暖期的温暖程度非常明显,但至目前为止的研究结果显示,其温暖程度和波动幅度可能尚未超过过去两千年曾经出现过的最高水平。(2)中国东部降水同样存在数百年的趋势变化,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别是华北与江南的低频变化趋势几乎相反。就东部地区的总体变化趋势而言280'sAD以前,相对湿润;自280'sAD开始,逐渐变干;而至1230'sAD以后,则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干的水平上。(3)中国西部的温度变化趋势与东部基本一致,但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不如东部明显。(4)中世纪暖期,中国东部的华北地区相对干旱,江南则相对湿润;而在小冰期,华北地区则相对湿润,且整个东部地区的降水变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候变化 过去2000年 气温变化 降水变化 中世纪暖期 小冰期
下载PDF
过去300年中国部分省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72
15
作者 葛全胜 戴君虎 +3 位作者 何凡能 景云 满志敏 赵赟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25-832,共8页
通过对清代文献资料中田亩数据的分析,认为册载数据基本能够反映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别,但在总量上失之过低,为能更真实地反映耕地资源的变化实际,文中对其进行了相应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300余年以来我国内地18省耕地资... 通过对清代文献资料中田亩数据的分析,认为册载数据基本能够反映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别,但在总量上失之过低,为能更真实地反映耕地资源的变化实际,文中对其进行了相应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300余年以来我国内地18省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点,总体而言,过去300年间研究区的耕地资源数量呈抛物线式变化,清前期的增长趋势明显,但至清晚期逐渐稳定下来,民国时期略有下降,新中国建立初期基本得到恢复。但是,此后又开始持续减少,过去300年间耕地资源的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东部地区的垦殖活动远较西部地区剧烈,但在清前期,西部地区,如四川、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份耕地资源数量的增长趋势更加迅猛。分析表明,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长、政府政策调整、战争影响、自然原因和特定作物的引种与种植扩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耕地资源 数量变化 驱动因素 耕地面积 时空变化 过去300年
下载PDF
物候学研究进展及中国现代物候学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77
16
作者 葛全胜 戴君虎 景云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年第3期310-316,共7页
文章回顾了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创立和发展历程,综述了现代物候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现代物候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物候学是全球生态学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新线索;现代物候研究中,新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动监测技术的... 文章回顾了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创立和发展历程,综述了现代物候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现代物候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物候学是全球生态学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新线索;现代物候研究中,新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动监测技术的引入使物候观测数据的获取方式取得较大进展;此外,传统物候观测继续受到重视,但研究对象更精致、细微,逐渐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国际物候学的迅猛发展相比,我国的物候研究遇到空前挑战。因此,中国的物候学研究者任重道远,许多基础性工作有待于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物候学 中国物候观测网
下载PDF
北京地区气候变化和植被的关系——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68
17
作者 张学霞 葛全胜 景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9-506,共8页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利用 195 1~ 2 0 0 0年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资料、1982~ 2 0 0 0年的NOAA/AVHRR遥感数据和 195 1~ 2 0 0 0年北京春季物候的代表性指标———山桃(Prunusdavidia...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利用 195 1~ 2 0 0 0年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资料、1982~ 2 0 0 0年的NOAA/AVHRR遥感数据和 195 1~ 2 0 0 0年北京春季物候的代表性指标———山桃(Prunusdavidiana)始花的物候数据 ,分析了在年际和年内时间尺度上北京地区各气候参量与植被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植物生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远比其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密切 ;各气候参量和植被生长状况之间的关系因时间尺度而不同。 1)月际水平上 ,具有显著生态学意义的气候指标对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更明显。 2 )温度与NDVI指标的相互作用最大为零时滞 :年际水平上 ,影响时效约为 1年 ;月际水平上 ,约为 1个月。 3)植物物候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远比其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密切。年际尺度上 ,气候参量和植物物候期的相互作用是同时的 ,其中气温的影响时效为 2年 ;月际尺度上 ,实际温度和植物物候期的相互作用时效约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气候 植被 生态学 山桃始花物候期
下载PDF
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暖期 被引量:70
18
作者 葛全胜 刘健 +4 位作者 方修琦 杨保 郝志新 邵雪梅 景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9-592,共14页
根据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分析了北半球与中国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的阶段性,辨识了百年尺度暖期的起讫年代及其与20世纪温暖程度的差别。结果表明:(1)最近新建的多数北半球温度变化序列显示公元1-270年温暖;271-840年冷暖相间,但总体... 根据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分析了北半球与中国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的阶段性,辨识了百年尺度暖期的起讫年代及其与20世纪温暖程度的差别。结果表明:(1)最近新建的多数北半球温度变化序列显示公元1-270年温暖;271-840年冷暖相间,但总体偏冷;841-1290年温暖;1291-1910年寒冷;1911年以后再次转为温暖;这些冷暖阶段虽分别与Lamb指出的罗马暖期(约公元前1世纪-4世纪中期)、黑暗时代冷期(约4世纪末-10世纪前期)、中世纪暖期(约10世纪中期-13世纪末)、小冰期(约15-19世纪)以及20世纪增暖大致对应,但各阶段的起讫时间与Lamb确定的时段存在一定差别。(2)尽管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过程及其变幅大小在中国境内各个区域间并不完全一致,但从全国平均看,中国与北半球百年尺度的冷暖波动阶段基本一致,仅起讫年代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公元1-200年、551-760年、941-1300年及20世纪气候相对温暖,其他时段则相对寒冷。(3)多数序列显示中世纪期间北半球的温暖程度至少与20世纪相当。中国941-1300年间的最暖百年和最暖30年(暖峰)的温度也略高于20世纪,551-760年间的最暖百年与20世纪基本相当,但1-200年间最暖百年的温暖程度则较20世纪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2000年 北半球 中国 温度变化 百年际暖期
原文传递
秦岭南北1951-2009年的气温与热量资源变化 被引量:65
19
作者 周旗 卞娟娟 景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11-1218,共8页
根据47个地面气象站1951-2009年日气温资料,对秦岭南北近60年温度带划分指标(包括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与积温、最冷月与最热月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等)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秦岭南北气候增暖主要出现在20世... 根据47个地面气象站1951-2009年日气温资料,对秦岭南北近60年温度带划分指标(包括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与积温、最冷月与最热月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等)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秦岭南北气候增暖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和积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951-1993年在年代波动中略有下降,而1993年之后则快速上升;但存在着季节和区域差异。在季节上,冷季(1月)平均气温与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1951-1985年均在波动中略有上升,1985年之后出现微弱下降;而暖季(7月)温度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在区域上,1993年之后,秦岭以北、秦岭南坡、汉水流域及巴巫谷地的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分别较1993年之前增加了10天、10天、8天和5天,相应时段的积温分别增加了278℃、251℃、235℃和207℃;即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秦岭以北气温与热量资源增加幅度要比秦岭以南稍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热量资源变化 秦岭南北 1951-2009年
原文传递
气候增暖背景下的冬小麦种植北界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59
20
作者 郝志新 景云 陶向新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4-261,共8页
本文以辽宁省 1 991~ 1 999年冬小麦地理播种试验观测资料和现代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 ,系统研究了辽宁省冬小麦的种植北界问题。根据试验观测资料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揭示出越冬前积温、越冬前降水、越冬期负积温以及 5~ 6月份降... 本文以辽宁省 1 991~ 1 999年冬小麦地理播种试验观测资料和现代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 ,系统研究了辽宁省冬小麦的种植北界问题。根据试验观测资料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揭示出越冬前积温、越冬前降水、越冬期负积温以及 5~ 6月份降水是影响冬麦种植的 4个关键性影响因子。通过对逐年越冬前活动积温所作的分析 ,得到了气候保证率在80 %以上的北界 ,并利用负地积温指标对所确定的北界进行了验证。结论是辽宁省冬麦可北移至本溪—抚顺—法库—彰武—阜新—北票—朝阳一线 (约 42 .5°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北界 辽宁 灰色关联 气候变暖 地理播种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