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瓣替换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时IABP的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小慧 +1 位作者 张镜方 罗征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6-78,共3页
报告1985年6月至1994年12月期间应用主动脉内坏囊反搏(IABP)抢救18例双瓣替换术后重度低心排病人的体会。本组病人抢救成功率为77.8%(14/18),明显高于未用IABP同类病人抢救成功率。作者认为IAB... 报告1985年6月至1994年12月期间应用主动脉内坏囊反搏(IABP)抢救18例双瓣替换术后重度低心排病人的体会。本组病人抢救成功率为77.8%(14/18),明显高于未用IABP同类病人抢救成功率。作者认为IABP是抢救心脏外科术后危重病人的有效措施,并提出施行IABP过程中须注意的有关问题。还讨论使用IABP的适应证、时机选择及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手术后 低心输出量 IABP
原文传递
二尖瓣成形术6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卢聪 朱平 +7 位作者 吴若彬 庄建 肖学钧 范瑞新 郭惠明 刘菁 黄劲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6-558,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631例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631例,其中男362例,女269例,平均年龄为(41.86±14.59)岁。病因: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306例(48.49%)... 目的分析、总结631例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631例,其中男362例,女269例,平均年龄为(41.86±14.59)岁。病因: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306例(48.49%),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23例(19.49%),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82例(12.99%),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41例(6.50%),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34例(5.39%),升主动脉瘤24例(3.79%),左房粘液瘤18例(2.86%),白塞氏病2例(0.32%),缩窄性心包炎1例(0.17%)。手术在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施行,采用瓣叶裂隙修补、瓣叶部分切除缝合、腱索折叠或转移成形、人工腱索成形、交界成形、双孔法成形、人工瓣环成形等方法,术中以注水试验和经食道及胸内心表超声检查,术后超声检测成形效果。结果术后早期因成形失败改行二尖瓣置换3例;术后早期死亡16例,死亡率2.53%,死亡原因为:重度低心排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13例,心脏骤停、恶性心律失常2例,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其余患者出院。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应选择合适的患者,根据二尖瓣病变不同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成形方法,有时还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返流 二尖瓣成形
下载PDF
白细胞过滤对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章晓华 张希 +6 位作者 肖学钧 吴若彬 熊卫萍 王文贤 陈萍 罗智超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年第2期68-71,81,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肺再灌注早期循环血白细胞过滤对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ircu lation,ECC)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52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EG)和对照组(CG)。实验组在动脉旁路上并行安装白细胞滤器(Pall LG-6)... 目的探讨心肺再灌注早期循环血白细胞过滤对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ircu lation,ECC)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52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EG)和对照组(CG)。实验组在动脉旁路上并行安装白细胞滤器(Pall LG-6),白细胞滤器开放时间在心肺再灌注前5 m in^10 m in至ECC结束;对照组仅用ECC常规动脉滤器。观察术中及术后循环血白细胞计数、再灌注肺内白细胞隔离、ECC前后肺动脉压改变、机械辅助通气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①在心肺再灌注前,白细胞过滤可显著降低循环血中的白细胞计数;②再灌注15 m in时白细胞过滤对肺内白细胞隔离的影响并不明显;③白细胞过滤可缓和ECC后肺动脉压力的上升;④白细胞过滤可显著降低术后呼吸指数(R I)和提高机械通气氧合指数(O I)。结论再灌注前及再灌注早期循环血白细胞过滤可明显改善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过滤器 肺保护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再手术治疗34例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卢聪 朱平 +4 位作者 张镜方 吴若彬 肖学钧 刘菁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 再手术治疗 瓣膜置换术后 换瓣手术治疗 再次换瓣 有效方法 手术处理 并发症 病死率 患者
原文传递
SinoSCORE预测心血管外科手术病死率——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经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惠明 吴若彬 +6 位作者 肖学钧 卢聪 黄劲松 麦明杰 黄克力 谢斌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评价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分系统(SinoSCORE)在预测广东病人心脏手术后院内死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1月到2008年12月,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2462例成人心脏病病人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或者瓣膜手术进入注册登记数... 目的 评价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分系统(SinoSCORE)在预测广东病人心脏手术后院内死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1月到2008年12月,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2462例成人心脏病病人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或者瓣膜手术进入注册登记数据库.比较该组病人与SinoSCORE的来源数据库的术前风险因子的区别.通过计算每例病人的SinoSCORE累计积分,分别评价SinoSCORE对该组的病人院内病死率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 广东病人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脑卒中、慢性肺病、心血管手术史、房颤/房扑、左主干、合并肺高压、合并冠脉手术及合并瓣膜手术较SinoSCORE来源数据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SinoSCORE仍可以很好地预测广东病人的院内病死率,模型表现出很好的校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34)和区分度(ROC曲线下面积,0.84,P<0.01).结论 SinoSCORE可以用来预测广东病人心脏外科手术后院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危险性评估 SINOSCORE 危险因素 广东病人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治疗直接经济负担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河 庄建 +6 位作者 石美玲 邓木兰 刘小清 陈寄梅 蔡毅锋 肖学均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先心病手术患儿的直接医疗与直接非医疗经济负担,为降低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对198例先心病患儿进行调查。用中位数进行统计描述,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室间隔缺损、法鲁氏四联症、房间隔缺损、复... 目的:分析先心病手术患儿的直接医疗与直接非医疗经济负担,为降低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对198例先心病患儿进行调查。用中位数进行统计描述,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室间隔缺损、法鲁氏四联症、房间隔缺损、复杂型先心病、其他型先心病直接医疗经济负担中位数分别为31 779元、41 562元、28 911元、71 651元、41 64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直接医疗与直接非医疗经济负担相对比超过96.5%。直接非医疗经济负担中位数分别为850元、1 190元、905元、1 100元、950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心病直接医疗经济负担是患儿的主要直接经济负担。故进一步控制直接经济负担关键在于控制直接医疗经济负担,或建立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直接经济负担 直接医疗经济负担 直接非医疗经济负担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瓣膜手术的经验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若彬 郭惠明 +3 位作者 黄克力 张镜芳 罗征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探讨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瓣膜手术的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1995~ 1998年间 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 ,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或成形、主动脉瓣置换、联合瓣膜置换、Bentall术。结果 瓣膜病病因中 ,风湿性 ... 目的 探讨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瓣膜手术的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1995~ 1998年间 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 ,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或成形、主动脉瓣置换、联合瓣膜置换、Bentall术。结果 瓣膜病病因中 ,风湿性 8例 ,退行性 4例 ,缺血性 3例。手术病死率为 6 7%(1/ 15 ) ;4例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其中 3例需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5例二尖瓣成形术后 ,反流面积从6 5~ 15 0cm2 降至 0~ 2 0cm2 (P <0 0 5 ) ;术后生存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风湿性瓣膜病病人 ,年龄超过 5 0岁或有心绞痛症状者 ,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乳头肌慢性缺血所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的心功能较差 ,但大多数仍可行二尖瓣成形术纠正 ,尽管手术难度大 ,但手术的近、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瓣膜手术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经食管超声引导卵圆孔未闭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手术期心包积液增多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鹏 林雪峰 +4 位作者 万俊 孙春平 姜妤 李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出现心包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外科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完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及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共94例,回顾性分析经超...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出现心包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外科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完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及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共94例,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引导下卵圆孔未闭封堵与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中超声影像,进而比较分析两者在手术过程中差异。结果共31例患者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围手术期3例患者出现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卵圆孔未闭均为长隧道型(≥8 mm)。同期接受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63例,均为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缺损直径(18±6.78)mm,围手术期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对比术中食管超声双房切面图像可见,因卵圆孔未闭特殊解剖结构使当导丝及鞘管通过房间隔水平并未出现显著表现,并且房间隔原发隔和继发隔在卵圆孔处均表现为超声回声增强,只有在左心房内探查到导丝影像后才可以确定过隔。结论卵圆孔未闭因其特殊解剖结构,因此在经食管超声引导过程中,无法准确辨别导丝和鞘管穿过房间隔过程,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技术可能不适合卵圆孔未闭封堵术,需改进该项技术以避免围手术期心包积液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 卵圆孔未闭 心包积液 房间隔缺损
下载PDF
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同时置换治疗重症风湿性瓣膜病 被引量:9
9
作者 范瑞新 吴若彬 +3 位作者 肖学钧 张镜芳 卢聪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总结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同期置换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术疗效。方法  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94 1例病人进行瓣膜置换术 ,其中 2 4例同期进行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 ,占瓣膜置换病人的 2 5 5 %。 2 4例... 目的 总结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同期置换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术疗效。方法  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94 1例病人进行瓣膜置换术 ,其中 2 4例同期进行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 ,占瓣膜置换病人的 2 5 5 %。 2 4例病人中女 17例 ,男 7例 ;年龄 18~ 5 9岁 ,平均 36岁 ;体重 37~ 5 6kg。其中 8例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11例合并左房血栓、16例病人合并有肝肿大 (肋下 2~ 8cm)和下肢水肿、8例合并有腹水。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为 0 6 6~ 0 91。超声检查示三尖瓣均有严重反流 ,反流面积为 4 2~ 34 0cm2 ,平均 (16 8± 9 3)cm2 。术前心功能III级 9例 ,VI级 15例。 6例病人因药物不能控制心衰而行急诊换瓣手术。结果 死亡 1例 ,死亡率为 4 2 %。术后 1周、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各心腔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出院者均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 2 0~ 36个月 ,平均 2 6 4个月。术后心功能I~II级2 0例 ,III级 4例。术后 3~ 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未见机械瓣功能障碍及血栓形成。结论 对于联合瓣膜病变 ,三尖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病人 ,在进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的同时进行三尖瓣置换 ,有利于术后右心功能的恢复 ,能更好地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特性 ,改善心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风湿性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病 人工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原文传递
鲁登巴赫综合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惠明 张镜芳 +3 位作者 吴若彬 卢聪 庄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47-748,共2页
目的 比较经典性和获得性鲁登巴赫综合征 ,以了解两者在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异同点。 方法 收集和分析外科治疗的经典性 ( 15例 )和获得性 ( 7例 )鲁登巴赫综合征共 2 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前者手术无死亡 ,后者中合并很... 目的 比较经典性和获得性鲁登巴赫综合征 ,以了解两者在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异同点。 方法 收集和分析外科治疗的经典性 ( 15例 )和获得性 ( 7例 )鲁登巴赫综合征共 2 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前者手术无死亡 ,后者中合并很高的右心衰竭和重度肺高压 ,病死率为4 2 8%。 结论 经典性鲁登巴赫综合征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获得性鲁登巴赫综合征的病情进展快 ,容易出现肺动脉高压 ,手术病死率极高 ,应及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二尖瓣狭窄 综合征 Lutembacher
原文传递
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鹏 万俊 +4 位作者 陈雄 徐榕咛 林雪峰 肖泽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971-974,共4页
目的分析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资料,评价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共16例,操作均在普通手术室进行,单纯采用经... 目的分析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资料,评价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共16例,操作均在普通手术室进行,单纯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在全身麻醉下,经股静脉穿刺封堵房间隔缺损。食道超声全程监测封堵全过程并评估手术效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6个月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共14例患者封堵成功,1例患者术中封堵器释放后超声心动图提示封堵器靠近下腔边缘存在大量分流,封堵器收入鞘管再次释放后仍存在残余分流,调整为经右胸小切口成功释放封堵伞,另一例术后7日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封堵器脱落位于右心室内,再次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随访过程中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可以完成大多数房间隔缺损经皮封堵术,避免放射线可能引起伤害,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微创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249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平 张镜芳 +5 位作者 卢聪 吴若彬 庄建 肖学钧 刘菁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249例的诊断、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1月~2006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249例,先天性心脏病89例(35.7%),风湿性心脏病134例(53.8%),无基础病变者26例(10.4%),所有病人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249例的诊断、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1月~2006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249例,先天性心脏病89例(35.7%),风湿性心脏病134例(53.8%),无基础病变者26例(10.4%),所有病人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纠治瓣膜病变及心脏畸形,术前进行血培养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外科手术治疗前,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脏及大血管赘生物219例(87.9%),血培养阳性103例(41.4%)。手术后死亡9例(3.6%)。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和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手术时机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治疗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劲松 吴若彬 +5 位作者 郭惠明 谢斌 黄克力 麦明杰 张镜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的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病人施行室间隔穿孔修补,其中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根据不同的病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的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病人施行室间隔穿孔修补,其中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根据不同的病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者治愈出院,其中2例存在残余分流,另外6例术后死于低心排或心律失常。结论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的严重程度、手术时机及围术期处理方法等多因素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若彬 +3 位作者 郭惠明 麦明杰 黄劲松 罗征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IMR)病例 ,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是否要对二尖瓣进行处理及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 0月期间连续行CABG者中 37例合并IMR者在不同手术处理...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IMR)病例 ,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是否要对二尖瓣进行处理及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 0月期间连续行CABG者中 37例合并IMR者在不同手术处理前后的变化。结果 术前合并有轻 -重度IMR者中 2 4例仅行CABG ,无手术死亡 ,术后 1周左室舒张直径由 5 2 95mm降至 4 8 1 8mm(P =0 0 0 1 ) ,左室射血分数从 0 46上升到 0 5 5 (P <0 0 0 1 ) ,二尖瓣反流面积 (MR)由 3 93cm2 下降至 1 48cm2 (P <0 0 0 1 ) ;1 3例同期行CABG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 ,手术死亡 1例。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合并无二尖瓣明显病理结构改变的IMR ,单纯行再血管化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IMR短期内明显减轻或消失。中度以上IMR并有二尖瓣发生病理结构改变时 ,需同期对二尖瓣进行干预 ,但是手术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缺血性 CABG 手术死亡 IMR 冠心病 病理结构 处理方法 直径 置换
原文传递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15
作者 魏大闯 黄焕雷 +6 位作者 卢聪 刘菁 郭惠明 黄劲松 范瑞新 肖学钧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远期发生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TR) 再次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和远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远期孤立性重度TR行再次手术65例患者的临...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远期发生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TR) 再次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和远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远期孤立性重度TR行再次手术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3例;年龄37~72 (52.3±8.0) 岁,其中合并心房颤动 (AF) 59例。功能性TR 61例,风湿性TR 4例。术前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40例,Ⅳ级19例。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1~26 (11.2±4.7) 年。行三尖瓣置换术 (TVR) 55例,三尖瓣成形术 (TVP) 10例。 结果 全组患者住院死亡11例 (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术前右心室内径、血浆白蛋白 (ALB)、结合胆红素 (DBil)、体外循环 (CPB) 时间及术前心功能Ⅳ级与手术死亡显著相关;而术前心胸比率 (C/T)、TR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肺动脉收缩压 (PAs)、术前血红蛋白 (HGB)、肌酐 (Cr)、总胆红素 (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及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均与手术死亡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手术早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心功能Ⅳ级 (OR=7.23,95% CI:1.57-33.25,P=0.01)。54例生存患者中共有50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2.6%,随访时间1~160 (47.2±43.3) 个月。随访期间死亡5例,其中行TVR患者死于心力衰竭3例、主动脉瓣梗阻1例;TVP1例患者死于心跳骤停。行TVR患者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3%和89%±7%;行TVP患者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0%±18%(P=0.9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远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血肌酐值(HR=1.10,95% CI:1.03-1.17,P<0.01)。 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远期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再次手术的死亡率与术前患者全身状况和心功能独立相关,外科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瓣膜置换术 三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置换术 三尖瓣成形术
原文传递
竞争血流与冠脉移植血管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润伟 吴若彬 +1 位作者 郭惠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竞争血流对冠脉移植血管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犬12只(体重27.62±1.63 kg),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中应用即时血流测量仪对不同的狭窄级别进行分组,分为无狭窄组,33%狭窄组、50%狭窄... 目的探讨竞争血流对冠脉移植血管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犬12只(体重27.62±1.63 kg),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中应用即时血流测量仪对不同的狭窄级别进行分组,分为无狭窄组,33%狭窄组、50%狭窄组和75%狭窄组,在相对恒定的血压和心率范围内,阻断和不阻断竞争血流时分别测量心率(HR)、平均动脉压(M AP)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和搏动指数(P I)。结果在相对恒定的血压和心率范围内阻断竞争血流后各组的移植血管血流量均较不阻断竞争血流时明显升高。阻断和不阻断竞争血流时无狭窄组、33%狭窄组的P I均低于正常;50%狭窄组阻断竞争血流较不阻断竞争血流时P I下降(从8.36±3.52下降到3.02±0.94);75%狭窄组P I>5。结论竞争血流可抑制冠脉移植血管血流量,CABG中吻合点的选择将可能影响移植血管的通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血流测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竞争血流 搏动指数
下载PDF
38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外科手术体外循环体会 被引量:6
17
作者 章晓华 吴若彬 +3 位作者 张镜方 陈伟达 张锡彬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降低失功能心脏生物瓣再手术死亡率的经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若彬 +2 位作者 张镜方 蔡增欣 罗征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7-329,共3页
总结1981年10月至1994年12月60例生物瓣膜失功能病人再次行瓣膜替换术的经验。病人年龄16~62岁(平均36.1±7.3岁)。两次换瓣间隔时间为26~168个月(平均102.9±24.6个月)。手术死... 总结1981年10月至1994年12月60例生物瓣膜失功能病人再次行瓣膜替换术的经验。病人年龄16~62岁(平均36.1±7.3岁)。两次换瓣间隔时间为26~168个月(平均102.9±24.6个月)。手术死亡7例,手术死亡率11.7%。前期(1981年10月至1985年12月)死亡率57.1%(4/7);后期(1986年1月至1994年12月)死亡率5.7%(3/53)(P=0.0001)。结论:对生物瓣失功能病人应及早行再换瓣术、术前应积极改善心功能、术中勿过多游离心包粘连、注意心肌保护、术后重症低心排者积极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等。上述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再手术 死亡率
原文传递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1例二次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救治体会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勤宝 孟维朋 +2 位作者 官莉 刘亚湘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2269-2270,F0003,共3页
目的总结1例围术期先后2次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成功救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体外循环(CPB)及ECMO管理经验。方法由于夹层累及右冠状动脉(RCA),首次手术对患者实施"改良Bentall+孙氏手术+右大隐静脉(SVG)-RCA... 目的总结1例围术期先后2次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成功救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体外循环(CPB)及ECMO管理经验。方法由于夹层累及右冠状动脉(RCA),首次手术对患者实施"改良Bentall+孙氏手术+右大隐静脉(SVG)-RCA搭桥术",术中发生右心衰竭使用VA-ECMO辅助后回监护室,60 h后因急性二尖瓣腱索断裂由ECMO转CPB行二尖瓣置换(MVR),脱离CPB即刻转ECMO继续辅助下返监护室。结果 2次手术均顺利,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333 min/188 min(孙氏手术)和201 min/72 min(MVR),2次ECMO辅助时间分别为60 h和65 h,ECMO与CPB的相互转换、院内转运等均顺利,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脑出血,手术28 d后方恢复清醒,33 d后脱离呼吸机,40 d后转普通病房,64 d后完全康复、步行出院。术后1年随访,患者生活可自理。结论实施以氧输送为目标导向的体外循环管理,采用ECMO联用改良超滤技术,熟悉ECMO与CPB的转换操作等措施有助于此类重症患者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夹层 右心衰竭 灌注师
下载PDF
血管外膜应用西罗莫司对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星权 吴若彬 +3 位作者 郭惠明 黄劲松 黄克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2-533,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外膜应用西罗莫司对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12条犬建立双侧股动脉自体颈外静脉旁路移植模型,随机喷涂西罗莫司的纤维蛋白胶(200 μg/2 ml)于一侧移植静脉外表面为实验组,对侧喷涂相同剂量蛋白胶为对照组。在术后2周... 目的探讨血管外膜应用西罗莫司对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12条犬建立双侧股动脉自体颈外静脉旁路移植模型,随机喷涂西罗莫司的纤维蛋白胶(200 μg/2 ml)于一侧移植静脉外表面为实验组,对侧喷涂相同剂量蛋白胶为对照组。在术后2周和4周各取6条犬双侧静脉移植物制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厚度和截面积;检测管壁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指数(PCNAI);扫描电镜观察内膜超微结构。结果术后2周和4周实验组的内膜厚度和截面积[(168.93±50.18)μm和(175.93±54.17)μm],[(1.08±0.20)mm2和(1.23±0.34) mm2]均较对照组[(201.83±43.57)μm和(224.83±45.92)μm)]和[(1.48±0.11)mm2和 (1.71±0.15)mm2]降低,P<0.05。术后2周后实验组血管壁PCNAI较对照组降低(14.78±1.89 和23.56±1.87,P<0.05),术后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下见术后2周实验组内皮覆盖较对照组良好,术后4周两组内膜已经完全内皮化。结论血管外膜局部应用西罗莫司对预防静脉移植物术后早期狭窄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静脉 狭窄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