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条件下适量施氮对冬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0
1
作者 陈金 唐玉海 +9 位作者 尹燕枰 庞党伟 崔正勇 彭佃亮 杨卫兵 杨东清 李艳霞 王振林 李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7,共8页
2011—2012和2012—2013年生长季,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氮效率、土壤硝态氮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与单施氮肥(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冬小麦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总量,降低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 2011—2012和2012—2013年生长季,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氮效率、土壤硝态氮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与单施氮肥(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冬小麦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总量,降低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全生育期比例;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25 kg hm^–2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提高7.5%、6.4%和5.2%。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不同土层硝态氮积累量,尤其是0~30 cm和30~60 cm土层。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25 kg hm^–2的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因此可作为当地秸秆还田模式下适宜推荐的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还田 氮肥 氮效率 硝态氮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氮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6
2
作者 庞党伟 陈金 +6 位作者 唐玉海 尹燕枰 杨东清 崔正勇 李勇 王振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89-1699,共11页
为了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及施氮量对土壤耕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连续3个小麦生长季进行了田间定位试验。设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连续3年旋耕秸秆不还田、连续3年旋耕秸秆还田和前2年旋耕秸秆还田... 为了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及施氮量对土壤耕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连续3个小麦生长季进行了田间定位试验。设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连续3年旋耕秸秆不还田、连续3年旋耕秸秆还田和前2年旋耕秸秆还田第3年深耕秸秆还田,每种耕作方式下均设4个施氮水平,施氮量依次为165、225、300和360 kg hm^(-2)。与旋耕相比,深耕促进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且增施氮肥能提高秸秆腐解速度,从而提高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秸秆不还田条件下,连续旋耕降低了0~3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结果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降低,且增施氮肥不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秸秆还田条件下,连续旋耕提高了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随之减小,孔隙度增加;秸秆还田条件下,连续2年旋耕1年深耕比连续旋耕增加了10~3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容重,增加了0~20 cm土层的总孔隙度和10~30 cm土层的毛管孔隙度。连续3年旋耕造成冬小麦减产,尤其是秸秆不还田处理,第3年产量较第1年下降5.0%~8.7%;旋耕秸秆还田较旋耕不还田平均增产7.3%~8.9%,但在第3年产量下滑;而旋耕还田后适时深耕还田比连续旋耕还田平均增加有效穗数14.5%,增加穗粒数5.7%,产量平均提高7.6%。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225、300和360 kg hm^(-2)氮肥水平的产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宜采取秸秆还田、2年旋耕1年深耕、配施纯氮225 kg hm-2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模式 秸秆还田 氮肥 产量
下载PDF
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丽华 +4 位作者 董志强 申海平 姚海坡 张丽荣 贾秀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9-848,共10页
为研究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本试验在旱棚条件下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灌水方式:微喷灌P(灌水定额:38 mm/次)和畦灌Q(灌水定额:75 mm/次),3种灌水次数:1次(W1)、2次(W2)和3次(W3),采用土壤水分测定仪实... 为研究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本试验在旱棚条件下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灌水方式:微喷灌P(灌水定额:38 mm/次)和畦灌Q(灌水定额:75 mm/次),3种灌水次数:1次(W1)、2次(W2)和3次(W3),采用土壤水分测定仪实时监测整个夏玉米生长季多土层(0~20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2种灌水模式下,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总灌水量增加),夏玉米产量呈增加趋势;相同灌水次数下,微喷灌处理的产量均低于畦灌。与QW1相比,PW2灌水量相同、灌水次数较多,产量提高5.0%;与QW2相比,PW3灌水量减少24%、灌水次数增加,产量提高14.3%。与QW1和QW2相比,PW3植株具有较高的穗位叶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且增加了粒重和产量。进一步分析微喷灌(PW2)和畦灌(QW2)的耗水特性发现,与QW2相比,PW2叶面积指数、穗位叶蒸腾速率、阶段耗水量、耗水强度、灌水后日蒸散量及对0~100 cm土层水分的消耗均降低,而深层尤其是100 cm以下土壤水分的利用比例增加,进而PW2全生育期总蒸散量降低10.8%,WUE提高10.3%。综上所述,在华北地区夏玉米足墒播种前提下,采用微喷灌控水方式,灌水定额38 mm、灌水2~3次,可在保障产量的前提下,提高WUE。本研究对华北缺水地区压采地下水,实现节本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微喷灌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耕作模式对土壤生物活性与养分有效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金 庞党伟 +5 位作者 韩明明 尹燕枰 骆永丽 王振林 李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45-1253,共9页
为探讨长期玉米秸秆还田下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生化性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从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连续5个冬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4个耕作处理,分别是连续旋耕秸秆不还田(RT)、连续旋耕秸秆还田(RS)、连续深耕秸秆还田(DS)及... 为探讨长期玉米秸秆还田下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生化性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从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连续5个冬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4个耕作处理,分别是连续旋耕秸秆不还田(RT)、连续旋耕秸秆还田(RS)、连续深耕秸秆还田(DS)及前2年旋耕秸秆还田第3年深耕秸秆还田(TS)。与RT相比,连续5年秸秆还田显著提高0~10、10~20和2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无机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土壤脲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和蔗糖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别提高23.1%~59.3%、13.2%~40.7%、14.1%~28.8%、10.9%~19.5%和31.9%~42.5%。秸秆还田使各土层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及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与DS及TS相比,RS显著提高0~10 cm土层土壤养分状况及生物活性,10~30 cm土层则显著降低。连续旋耕至第3年,无论秸秆还田与否,小麦均表现减产;DS与TS处理则表现持续增产,平均年增产3.2%和3.9%。本研究表明在黄淮海东部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2年旋耕后接1年深耕的耕作模式有助于改善耕层土壤质量和提高冬小麦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模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产量
下载PDF
小麦小穗不同粒位粒重形成的生理特性差异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艳霞 杨卫兵 +7 位作者 尹燕枰 陈金 杨东清 骆永丽 庞党伟 李勇 王振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15-1724,共10页
为探明小麦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粒重形成的生理机制,明确限制小穗上位弱势粒充实的主要原因,本试验选用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TN18)和多穗型小麦品种山农20(SN20)为材料,调查检测了灌浆过程中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可溶性糖、全... 为探明小麦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粒重形成的生理机制,明确限制小穗上位弱势粒充实的主要原因,本试验选用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TN18)和多穗型小麦品种山农20(SN20)为材料,调查检测了灌浆过程中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可溶性糖、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与籽粒柄连接处横面的组织结构与不同粒位籽粒粒重的关系。花后籽粒灌浆过程中灌浆速率与籽粒内GA和IAA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小穗基部籽粒中较高的GA和IAA含量可使蔗糖向淀粉转化开始早,籽粒分化快,灌浆速率高,是小穗基部籽粒粒重高的生理机制;扫描电镜图显示小麦籽粒灌浆初期小穗基部籽粒柄维管束横面面积明显大于上位籽粒,微观空隙小且排列较整齐,有利于同化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的运输,是小穗基部籽粒粒重增长快、灌浆速率高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位 粒重 内源激素 可溶性糖 全氮含量
下载PDF
外源6-BA和不同用量氮肥配合对小麦花后叶片功能与荧光特性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2
6
作者 骆永丽 杨东清 +8 位作者 尹燕枰 崔正勇 李艳霞 陈金 王玉竹 庞党伟 李勇 王振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0-1083,共24页
【目的】探讨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和不同用量氮肥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为激素与氮肥配合施用提高小麦光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持绿型品种汶农6号和非持绿型品种济麦20,设置N0(0)、N1(240 kg·hm-2)、N2(... 【目的】探讨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和不同用量氮肥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为激素与氮肥配合施用提高小麦光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持绿型品种汶农6号和非持绿型品种济麦20,设置N0(0)、N1(240 kg·hm-2)、N2(360 kg·hm-2)3个氮肥用量,同时,花后连续3 d叶面喷施25 mg·L-1 6-苄基腺嘌呤(6-BA)及300 mg·L-1洛伐他汀(Lovastatin),用量100 m L·m-2。开花后每隔7 d取旗叶,测定叶绿素含量、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内源激素含量,利用脉冲调制式荧光仪测定不同处理下旗叶叶绿素荧光诱导的动力学参数。【结果】喷施外源6-BA显著提高两品种小麦旗叶花后不同时期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 P),而喷施外源洛伐他汀对上述指标产生显著降低作用。喷施外源6-BA使N0、N1、N2处理下济麦20旗叶ΦPSII分别提高12.08%、14.21%、9.43%,汶农6号旗叶ΦPSII分别提高12.44%、14.84%、11.58%;喷施外源6-BA使N0、N1、N2处理下济麦20旗叶ETR分别提高16.57%、25.81%、18.83%,汶农6号旗叶ETR分别提高13.88%、23.58%、22.80%。两品种其他荧光参数指标表现出以下规律,即6-BA与N1配合对小麦旗叶Fv/Fm、ΦPSII、ETR以及q P的提高效应均高于单一喷施6-BA或6-BA与N2配合。同时,品种、氮肥、激素单一效应及激素与氮肥配合对ΦPSII、ETR、q P影响显著,品种、激素单一效应对Fv/Fm影响显著,而激素与不同用量氮肥配合对Fv/Fm无显著影响。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抑制剂洛伐他汀使N0、N1、N2处理下济麦20旗叶ETR分别降低22.71%、12.06%、11.92%,两品种其他荧光参数指标Fv/Fm、ΦPSII、q P均表现出下降趋势,而增施氮肥能够缓解因细胞分裂素合成减少导致的小麦荧光参数的降低。外源喷施6-BA对两品种小麦内源激素含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绿型小麦 激素 氮肥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河北夏玉米生理成熟后茎秆抗倒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翟立超 +2 位作者 申海平 姚海坡 贾秀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4-1445,共12页
河北地区由于受光热资源限制,夏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成为阻碍机械粒收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虽然通过延迟收获可降低籽粒水分,但茎秆倒伏问题将进一步增加粒收难度。基于此,本试验于2019年选择迪卡517(DK517)、京农科728(J... 河北地区由于受光热资源限制,夏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成为阻碍机械粒收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虽然通过延迟收获可降低籽粒水分,但茎秆倒伏问题将进一步增加粒收难度。基于此,本试验于2019年选择迪卡517(DK517)、京农科728(JNK728)和豫单9953(YD9953)3个适宜机械粒收的品种为材料,以郑单958(ZD958)为对照,2020年新增张单258(ZD258)、张粒178(ZL178)和郑原玉432(ZYY432)3个品种,并设置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6×10^(4)(D1)、7.5×10^(4)(D2)和9×10^(4)株·hm^(-2)(D3),研究品种间及种植密度对生理成熟期倒伏率、茎秆形态特征、解剖特征、力学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选品种除了对照ZD958,其他品种均于吐丝后67 d籽粒含水率降至25%以下,达到了GB/T 21962-2008标准中机械粒收对籽粒含水率的要求,其中YD9953和ZL178在吐丝后67 d的籽粒含水率比吐丝后25 d平均降低了35.1和42.0个百分点。在生理成熟期,相同密度下YD9953、ZL178、ZYY432的总倒伏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其中在D1和D2密度下的总倒伏率均低于5%,符合机械粒收对倒伏率的要求。分析倒伏相关性状发现,株高和穗位高对密度的响应因品种而异;各品种茎秆基部第3节间单位体积干重和抗折力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D3密度下,ZL178的节间单位体积干重与D1相比,降幅最小(7.9%)。D2密度下,YD9953、ZL178和ZYY432的抗折力比均值分别提高28.7%、21.5%和28.4%;相同密度下ZL178、JNK728、YD9953的维管束数目和木质化程度高于其他品种。相关性分析发现,倒伏率和纤维素含量与抗折力呈显著正相关(R^(2)=0.70、0.51),可作为评定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关键指标。D2密度下ZL178和YD9953的产量与对照ZD958差异不显著但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考虑品种脱水特性、产量和站秆期间抗倒伏能力,ZL178和YD9953在密度7.5×10^(4)株·hm^(-2)下能够兼顾高产和抗倒。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机械粒收 种植密度 抗倒伏 产量
下载PDF
3个地区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硒含量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姚海坡 董志强 +4 位作者 吕丽华 姚艳荣 金欣欣 贾秀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为了筛选富硒稳产高效型小麦品种和定位适宜种植优质强筋小麦的区域。选取石家庄藁城区、邢台宁晋县、邯郸馆陶县3个试验点,7个优质和5个高产冬小麦品种,收获后测定籽粒硒含量,比较了相同小麦品种不同地区间和同一地点不同小麦品种间籽... 为了筛选富硒稳产高效型小麦品种和定位适宜种植优质强筋小麦的区域。选取石家庄藁城区、邢台宁晋县、邯郸馆陶县3个试验点,7个优质和5个高产冬小麦品种,收获后测定籽粒硒含量,比较了相同小麦品种不同地区间和同一地点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硒含量的差异,分析产量与籽粒硒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点间小麦籽粒硒含量的平均值以藁城最高为0.177 mg/kg,总体达到富硒小麦的标准,宁晋次之为0.084 mg/kg,馆陶最低为0.04 mg/kg;同一地点优质强筋小麦籽粒硒含量平均值均小于中筋小麦,藁城优质强筋小麦籽粒硒含量平均值较中筋小麦减少37.6%,宁晋减少26.7%,馆陶减少15.6%;土壤中硒含量与小麦籽粒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972),差异不显著(P=0.152>0.05)。中筋小麦品种衡4444、济麦22及高产品种石麦22、邢麦13和婴泊700的籽粒硒含量均达到0.2 mg/kg以上,可作为适宜本地区的富硒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不同地点 不同品种 籽粒硒含量
下载PDF
长期定位条件下氮肥对优质小麦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姚海坡 张经廷 +4 位作者 姚艳荣 崔永增 崔江慧 贾秀领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71-77,共7页
为探讨冀中南地区优质小麦节肥增效的适宜氮肥用量,在2016—2019年3年定位试验基础上,于2019—2021年开展正式试验,以强筋品种师栾02-1、中强筋品种冀麦738、中筋品种济麦22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施氮处理水平0(N0)、60(N60)、120(N120)、1... 为探讨冀中南地区优质小麦节肥增效的适宜氮肥用量,在2016—2019年3年定位试验基础上,于2019—2021年开展正式试验,以强筋品种师栾02-1、中强筋品种冀麦738、中筋品种济麦22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施氮处理水平0(N0)、60(N60)、120(N120)、180(N180)、240(N240)、300(N300)kg/hm2,研究其对优质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特性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且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强筋小麦可以实现优质并高产;品种籽粒产量为济麦22>师栾02-1>冀麦738,产量在N180处理时增幅最大,该处理下氮素积累、氮肥回收率、氮肥农学效率相对较高;土壤硝态氮含量在N240和N300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累积峰在80、100 cm土层,分别为11.1、17.3 mg/kg;可以看出,在高施氮(大于180 kg/hm2)处理下,土壤硝态氮残留明显增加,存在淋溶风险,可见,N180处理时基本维持土壤硝态氮的平衡。综合考虑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环境效应,施氮量180 kg/hm2左右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小麦 施氮水平 氮素利用特性 土壤硝态氮
下载PDF
夏玉米粒位效应对增密的响应及其碳氮代谢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翟立超 张丽华 +4 位作者 吕丽华 申海平 姚海坡 贾秀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04,共8页
为了探究夏玉米粒位效应对增密的响应及其碳氮代谢特征,2020—2021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堤上试验站,通过设置不同密度处理(PD1:6.0万株/hm^(2);PD2:7.5万株/hm^(2);PD3:9.0万株/hm^(2))的大田试验,研究了增密对玉米不同... 为了探究夏玉米粒位效应对增密的响应及其碳氮代谢特征,2020—2021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堤上试验站,通过设置不同密度处理(PD1:6.0万株/hm^(2);PD2:7.5万株/hm^(2);PD3:9.0万株/hm^(2))的大田试验,研究了增密对玉米不同粒位籽粒灌浆与碳氮代谢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密对弱势粒灌浆影响较为明显,其灌浆速率和粒质量差异呈现时间分别自授粉后20~25 d和30~35 d开始。弱、强势粒粒质量比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明显降低,与PD1相比,PD3处理的弱、强势粒粒质量比平均降低8.45%。增密明显降低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主要归因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明显降低。通过对弱、强势粒碳氮代谢生理相关指标的分析表明,增密加剧了玉米弱、强势粒间淀粉和蛋白含量差异,同时也加剧了玉米灌浆中期弱、强势粒间蔗糖磷酸合成酶(SPSa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ase)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差异,这主要与增密明显降低弱势粒SPSase、ADPGase和GS活性有关;综上所述,增密通过明显降低弱势粒灌浆充实而加剧玉米的粒位效应,增密限制玉米弱势粒灌浆一方面与其降低花后干物质积累有关;另一方面与其明显影响弱势粒碳氮代谢酶SPSase、ADPGase和GS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增密 粒位效应 碳氮代谢
下载PDF
长期水氮互作下不同年代冬小麦的产量和光合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志强 吕丽华 +6 位作者 张丽华 姚艳荣 张经廷 申海平 姚海坡 贾秀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24-1532,共9页
为了解不同水氮互作下不同年代推广冬小麦品种(现代品种冀麦325和20世纪70年代品种冀麦7)籽粒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变化,于2017-2018年度(丰水年)和2018-2019年度(枯水年)冬小麦生长季,在长期水氮定位试验田进行了灌水量、施氮量和品种三因... 为了解不同水氮互作下不同年代推广冬小麦品种(现代品种冀麦325和20世纪70年代品种冀麦7)籽粒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变化,于2017-2018年度(丰水年)和2018-2019年度(枯水年)冬小麦生长季,在长期水氮定位试验田进行了灌水量、施氮量和品种三因子裂裂区试验。主区为灌水,设生育期灌拔节水750 m 3·hm-2(灌1水)和灌拔节水750 m 3·hm-2+开花水750 m 3·hm-2(灌2水);副区为氮肥,设不施氮(N0)及施氮总量为60(N1)、120(N2)、180(N3)、240(N4)和300 kg·hm-2(N5)6个水平。结果表明,2017-2018年度,相同灌溉水平下,小麦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施氮量增加均先增后减,冀麦325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最大值对应的氮肥处理均为N2,冀麦7均为N3;冀麦325的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总体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N2处理产量基本达到稳定值,再多施氮时灌1水有减产趋势,灌2水的产量增加缓慢;冀麦7的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先增后减,灌1水时N2处理产量较高(仅低于N5),灌2水时N2处理产量最大。2018-2019年度,相同灌溉水平下,两个小麦品种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先增后减,灌1水和灌2水时产量最大值对应的氮肥处理分别为N3和N2。在丰水年,不同年代冬小麦灌1水、灌2水的最佳施氮量均为120 kg·hm-2;在枯水年,灌1水和灌2水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1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互作 不同年代 冬小麦 光合速率 产量
下载PDF
限水灌溉下不同灌溉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丽华 +2 位作者 翟立超 董志强 贾秀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15,共13页
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问题对传统农业灌溉方式提出挑战。限水灌溉条件下调整优化灌水模式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作物产量的重要策略。基于此,本试验在2018—2019年两个生长季,在自动防雨棚内(消除自然降雨的影响)设置... 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问题对传统农业灌溉方式提出挑战。限水灌溉条件下调整优化灌水模式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作物产量的重要策略。基于此,本试验在2018—2019年两个生长季,在自动防雨棚内(消除自然降雨的影响)设置不同灌水模式,分析其对夏玉米产量和WUE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种灌水方式:畦灌(BI)和微喷灌(SI)。根据灌水总额和灌水频次分成2组对比模式。等量不等次组(SI-225和BI-225):灌水总额相同[50%耗水量(ET)],灌水频次不同, SI-225灌水频次为6次,分别在出苗(VE)、6展叶(V6)、10展叶(V10)、13展叶(V13)、吐丝期(VT)和灌浆期(R3);BI-225灌水频次为3次,分别在VE、V10和VT。等次不等量组(SI-225、SI-280、SI-352和BI-450):灌水频次相同(6次),灌水总额不同(分别为50%、60%、80%和100%ET),其中SI-225和BI-450为定额灌溉, SI-280和SI-352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测墒补灌。结果表明,与BI-225相比, SI-225产量提高17.7%~20.2%, WUE提高9.2%~12.7%。进一步分析生理指标发现, SI-225通过小定额多次灌溉改善了上层土壤水分状况(0~40 cm),提高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进而提高产量和WUE。在相同的灌水频次下,与BI-450相比, SI-225和SI-280产量降低21.2%和12.0%,但由于SI-225和SI-280降低了叶面积指数和呼吸速率,导致生育期总耗水量降低,进而提高WUE。与BI-450相比, SI-35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SI-352通过优化叶面积指数和呼吸速率, ET降低9.8%,灌水量降低21.8%,进而WUE提高5.1%。因此,在限水灌溉条件下(50%of ET),通过提高灌水频次(小定额多次灌溉)可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WUE;在适度限水灌溉(80%of ET)下,采用微喷测墒补灌可实现稳产量、高水效。该研究结果可为华北平原缺水地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水灌溉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微喷灌 夏玉米
下载PDF
微喷带灌溉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及穗部性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海坡 董志强 +5 位作者 吕丽华 张经廷 张丽华 姚艳荣 贾秀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6-73,共8页
为探索适宜环渤海低平原地区的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模式,于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在同一试验地重点分析了微灌方式下冬小麦研究对小麦植株成穗比例、穗部变异、产量及耗水特征影响,设置了5个微灌处理试验,“限水稳产”模式设2个... 为探索适宜环渤海低平原地区的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模式,于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在同一试验地重点分析了微灌方式下冬小麦研究对小麦植株成穗比例、穗部变异、产量及耗水特征影响,设置了5个微灌处理试验,“限水稳产”模式设2个灌水处理(分别为T1、T2处理);“节水高产”模式设2个灌水处理(分别为T3、T4处理)。T5处理为微灌模式下足水处理和1个畦灌对照处理T6。结果表明:微灌模式处理小麦成1穗组比例、2穗组比例高于传统畦灌,成3穗组、4穗组比例显著低于传统畦灌;微灌模式增加了小麦植株成1、2穗能力,单穗质量整齐度明显高于畦灌模式;2014-2015年,T3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其次为T4处理,二者产量略高于畦灌对照和T5处理,T3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略高于T2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畦灌模式增加23.0%。2015-2016年,小麦产量T6>T5>T3>T4>T2>T1,其中T6显著高于T1、T2处理,较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水分利用效率以T3处理最高,较畦灌增加40.3%,综合考虑节本增效、节水生态方面,微喷带灌溉模式下春灌2水的灌水模式(拔节水、开花水)为最佳灌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溉模式 穗部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华北平原基于麦玉轮作的粮薯、粮豆轮作模式碳足迹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经廷 +3 位作者 崔永增 姚海坡 贾秀领 李岩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1-89,共9页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1年2熟长期复种连作导致的低效益、高碳排问题,以及面临保障口粮安全的艰巨任务,基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加入甘薯和大豆形成粮薯、粮豆2年轮作模式,以期构建适宜该区域的稳粮、高效、生态种植制度。试验于...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1年2熟长期复种连作导致的低效益、高碳排问题,以及面临保障口粮安全的艰巨任务,基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加入甘薯和大豆形成粮薯、粮豆2年轮作模式,以期构建适宜该区域的稳粮、高效、生态种植制度。试验于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宁晋基地进行,以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夏玉米(麦玉模式)为对照,设置冬小麦-夏玉米→冬闲-春甘薯(粮薯模式)和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夏大豆(粮豆模式)2种轮作模式,同时进行年际内重复,即冬闲-春甘薯→冬小麦-夏玉米和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玉米。分析各轮作模式周年当量产量、碳排放和碳足迹差异。结果表明:与麦玉模式相比,粮薯模式的周年当量产量平均增加了29.10%,而粮豆模式的周年当量产量平均降低了6.03%。粮薯和粮豆模式显著降低了由农资生产、运输等过程导致的间接排放,主要降低了由化学氮肥和灌溉耗电导致的碳排放,比对照模式分别降低了40.5%和14.9%。与对照模式相比,粮薯和粮豆模式由氮肥施用导致的N 2 O直接排放量分别降低50.0%和32.4%,氨挥发间接排放量分别降低50.0%和29.6%,氮淋洗间接排放分别降低50.0%和26.4%。麦玉模式、粮薯和粮豆模式的周年总碳排放分别为13361.4,7468.2,10315.0 kg/hm^(2)。粮薯和粮豆模式的周年总碳排放比对照模式分别降低了44.1%和22.8%。与对照模式相比,粮薯和粮豆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别降低了44.1%和22.8%,单位生物量碳足迹分别降低了29.7%和9.4%。综上,将甘薯和大豆加入基于麦玉模式的轮作系统中可降低系统周年碳足迹。因此,从农田系统减排角度,粮薯和粮豆轮作模式可作为华北地区部分替代传统麦玉轮作的理论推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薯轮作 粮豆轮作 碳足迹
下载PDF
不同套种模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志强 +5 位作者 吕丽华 张经廷 申海平 姚艳荣 张丽华 贾秀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33-137,共5页
为探讨不同冬小麦套种花生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的差异,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冬小麦套种花生种植模式对小麦旗叶光合速率、SPAD值、冠层温度和最大LAI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大垄宽幅垄上覆膜(T1)、大垄宽幅未覆膜(T2)、小垄宽幅未覆... 为探讨不同冬小麦套种花生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的差异,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冬小麦套种花生种植模式对小麦旗叶光合速率、SPAD值、冠层温度和最大LAI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大垄宽幅垄上覆膜(T1)、大垄宽幅未覆膜(T2)、小垄宽幅未覆膜(T3)、15 cm等行距(T4,对照)。结果表明,T1处理较对照减少了小麦灌浆后期旗叶光合速率,T2、T3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灌浆后期旗叶的光合速率;T1、T2、T3处理小麦孕穗期旗叶SPAD值均高于对照,而开花期和灌浆中期旗叶SPAD值均低于对照;3种套种模式小麦开花前冠层温度显著高于对照,而最大LAI低于对照,其中T1、T2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2017-2018年冬小麦产量变化为:T2<T1<T3<T4,3种套种模式与对照差异均极显著,且3种套种模式间差异极显著。综合考虑小麦、花生产量、种植效益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得出小垄宽幅未覆膜冬小麦套种花生种植模式为不同套种模式中最佳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套种 花生 光合速率 产量
下载PDF
全生育期增温对冬小麦物侯期、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吕丽华 +2 位作者 申海平 姚海坡 贾秀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为明确太行山山前平原地区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以冬小麦品种藁优5218为材料,于2017-2018和2018-2019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在旱棚内采用开放式增温系统(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模拟气候变... 为明确太行山山前平原地区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以冬小麦品种藁优5218为材料,于2017-2018和2018-2019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在旱棚内采用开放式增温系统(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模拟气候变暖趋势,分析了FATI的增温效果及全生育期增温对冬小麦物候期、茎秆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条件(CK)相比,增温后冬小麦穗分化进程加快,整个生育期缩短4~6 d,主要表现为越冬—拔节期的生育进程缩短,而灌浆期的持续时间延长;增温导致冬小麦茎秆基部变细薄,降低节间横截面维管束数目及木质化程度,增加倒伏风险;增温降低了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两个生长季分别减产10.4%和5.3%,WUE分别下降16.1%和12.7%。因此,气候变暖不利于该区域小麦产量和WUE的提高,可通过栽培管理措施或品种改良来使冬小麦生产系统适应增温趋势,实现稳产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增温系统 冬小麦 物候期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主要农作物多样化轮作制度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岩 贾秀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15-221,共7页
多样化轮作制度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对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多样化轮作制度在减少化学制品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草害等... 多样化轮作制度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对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多样化轮作制度在减少化学制品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草害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针对当前单一种植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推行多样化轮作模式的必要性。在介绍轮作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样化轮作模式的产量效应、生态环境效益、增加生物多样性、覆盖作物效应以及轮作模式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多样化轮作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如集成农机农艺配套综合管理技术,发展集约化轮作制度;建立多样化轮作模式综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轮作综合效应;创新轮作制度研究方法,探究轮作效应内在机制。发展多样化轮作制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实现农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制度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