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重指数与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牟哲飞 倪跃平 +1 位作者 叶秀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178-4180,共3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以了解BMI在术后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94例接受骨科急性手术治疗的非糖尿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BMI水平分为A组(BMIC<18. 5)123 例,B 组(BMI 18. 5-24. 9)349...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以了解BMI在术后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94例接受骨科急性手术治疗的非糖尿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BMI水平分为A组(BMIC<18. 5)123 例,B 组(BMI 18. 5-24. 9)349 例,C 组(BMI 25-29. 9)321 例,D 组(BMI30-39. 9)70 例,E 组(BMI≥40)31例,分别观察各组术后30 d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结果随着BMI的增加,患者手术时间从A组(3. 6±2. 2)h到E组的(8. 4±3. l)h、术后住院天数从A组(13. 2±10. 2)d到E组的(28. 3±15. 7)d及手术后创口轻度感染的概率从9. 8%到35. 4%,重度感染从0-33. 3%,均显著增加(P〈0. 05),并且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R=0.977,P〈0.01)。结论BMI可能是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原因之一,建议重点监测高BMI指数的患者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骨折手术 术后感染
原文传递
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嘉如 +3 位作者 林洲 林帆 周光 韩晓东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区域神经阻滞组(n=34)和椎管内麻醉组(对... 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区域神经阻滞组(n=34)和椎管内麻醉组(对照组,n=41)。其中区域神经阻滞组:采用腰丛+股神经或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行椎管内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及术后2、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白蛋白水平,术中、术后动脉压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低血压、谵妄、尿潴留),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比,区域神经阻滞组术中及术后2 h、4 h、8 h VAS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白蛋白下降幅度小[(4.47±2.36)g/L vs.(6.52±2.34)g/L,P<0.05]。麻醉前两组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6±8.1)mmHg vs.(104.2±9.1)mmHg],但切皮时、术中20 min和术中40 min区域神经阻滞组动脉压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小[(103.2±9.1)mmHg vs.(93.8±8.2)mmHg,(100.9±8.3)mmHg vs.(91.9±7.1)mmHg,(97.9±7.2)mmHg vs.(91.8±5.8)mmHg,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区域神经阻滞组低血压发生率低(5.88%vs.26.83%,P<0.05),但术后谵妄发生率(5.88%vs.12.20%)和尿潴留发生率(8.82%vs.19.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神经阻滞组较对照组ADL评分升高[(26.9±4.4)分vs.(21.3±2.5)分],但住院时间[(11.1±3.7)d vs.(14.8±9.4)d,P<0.05]和住院费用[(27142.5±5676.0)元vs.(31828.7±9065.4)元]均减少(P<0.05)。结论: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具有良好镇痛效果,可减轻负氮平衡,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自理能力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神经阻滞 股骨粗隆间骨折 局部麻醉 谵妄
下载PDF
腕舟状骨骨折漏诊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芒芒 叶秀云 +6 位作者 倪跃平 林帆 周光 牟哲飞 黄力鹏 张伟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0期873-875,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腕舟状骨骨折的疗效,探讨其漏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石膏固定和加压螺钉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腕舟状骨骨折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6~44岁,平均35岁。12例患者外伤后腕桡侧肿痛,鼻烟壶处肿... 目的:回顾性分析腕舟状骨骨折的疗效,探讨其漏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石膏固定和加压螺钉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腕舟状骨骨折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6~44岁,平均35岁。12例患者外伤后腕桡侧肿痛,鼻烟壶处肿胀压痛,背伸腕关节时疼痛加重,被动伸拇、食指时疼痛加重,4例患者无明显症状,腕关节活动时无明显受限。9例早期诊断明确者,5例采用石膏固定,4例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7例漏诊中有4例症状体征不明显,初期先消肿活血止痛处理。其中4例采用石膏固定,3例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6例均获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21个月。16例患者中早期确诊9例,漏诊7例,漏诊率为43.8%。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的7例,切口均无感染。石膏固定和加压螺钉固定各有1例出现疼痛和腕关节活动度下降,均发生在漏诊病例中,根据疗效评分标准此2例患者结果均为中,余14例为优。结论:腕舟状骨骨折临床上容易漏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早期症状不明显、合并其他损伤、缺乏对此病的认识、忽视进一步检查是导致临床漏诊的主要原因。详细地询问病史及特殊体检、多方位摄片、及时进行CT或MRI是防范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骨折 诊断 骨折固定术 石膏 外科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皮螺钉联合缆索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伟 陈芒芒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5期823-827,共5页
目的 通过对关节镜下复位经皮中空拉力螺钉联合金属缆索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纵形或上下嵴大块骨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来评定它们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41例髌骨横行、纵形或上下嵴大块骨折的病人,... 目的 通过对关节镜下复位经皮中空拉力螺钉联合金属缆索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纵形或上下嵴大块骨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来评定它们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41例髌骨横行、纵形或上下嵴大块骨折的病人,分两组。A组20例使用关节镜下复位经皮中空拉力螺钉联合金属缆索内固定治疗;B组21例使用AO张力带钢丝治疗。对AB两组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固定牢固程度方面来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结果 经过6~18个月随访,A组优19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B组优1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达95.2%。在出血量、住院时间、固定牢固程度方面,关节镜下复位经皮中空拉力螺钉联合金属缆索治疗组优于AO张力带钢丝治疗组。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经皮中空拉力螺钉联合金属缆索内固定和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纵形或上下嵴大块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经皮中空拉力螺钉联合金属缆索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损伤小,手术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固定牢靠,无明显并发症优点,可为髌骨横行、纵形或上下嵴大块骨折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螺钉 缆索 髌骨 骨折
下载PDF
经后内侧入路使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6
5
作者 陈芒芒 叶秀云 +5 位作者 倪跃平 林帆 牟哲飞 黄力鹏 张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后内侧入路置入中空拉力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16例,手术时间为伤后5~11天,平均8天。采用直径4.5mm和3.5mm... 目的探讨经后内侧入路置入中空拉力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16例,手术时间为伤后5~11天,平均8天。采用直径4.5mm和3.5mm的中空拉力螺钉固定。结果 16例均获随访,时间9~32个月,平均20个月。内固定未出现移动、脱出、断裂。术后12周膝关节活动度为116.5°±5.4°,6个月为138.6±5.5°。按Lysholm评分法,优1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达93.75%。结论经后内侧入路置入中空拉力螺钉的方法简便迅速,创伤小,固定可靠,是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拉力螺钉 后交叉韧带 撕脱 骨折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Scha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林洲 +3 位作者 陈嘉如 倪跃平 牟哲飞 蔡乐益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578-581,584,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Schazker VI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规划、模拟手术和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温州市中心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57例Schazker 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Schazker VI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规划、模拟手术和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温州市中心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57例Schazker 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3D模型组和传统组。3D模型组利用3D打印模型,术前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并模拟手术;传统组行传统内固定术。2组手术后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采用美国HSS表格标准评价手术侧膝关节功能。结果:3D模型组和传统组手术疗效均满意,患者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6(12.8±1.9)个月。与传统组比,3D模型组手术时间[(90.7±9.3)min vs.(101.3±10.9)min],术中出血量[(70.7±30.0)mL vs.(96.7±37.4)m L],术中透视次数[(17.9±5.3)次vs.(29.9±8.1)次]均明显减少,HSS评分[(85.7±5.1)分vs.(81.1±5.2)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比传统手术,3D打印技术在治疗Schazker VI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提高HSS评分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治疗 模拟手术
下载PDF
空心拉力螺钉加金属线缆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伟 陈芒芒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437-440,44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空心拉力螺钉加金属线缆内固定治疗髌骨大块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3例闭合髌骨大块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实施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 目的:探讨应用空心拉力螺钉加金属线缆内固定治疗髌骨大块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3例闭合髌骨大块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实施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加金属线缆内固定术;对照组27例实施切开复位AO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并发症进行比较,对2组实体实验生物力学固定牢固程度进行比较。结果:2组手术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优良率100%,对照组优良率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物力学方面,2组髌骨骨折断端裂隙在移位1 mm距离下实体实验观察组髌骨作用力大于实体实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加金属线缆内固定和AO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大块骨折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前者较后者具有综合疗效好、并发症少、生物力学固定强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 空心拉力 金属线缆 骨折 髌骨
下载PDF
脊柱后柱复合体对全椎板切除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叶秀云 董海欣 +3 位作者 黄力鹏 牟哲飞 赵定麟 《现代实用医学》 2008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后柱复合体(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棘突复合结构)对全椎板切除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27例无脊柱不稳的腰椎管狭窄患者行保留后柱复合体结构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后脊柱稳定性情况,均随访3~10年。以White等标准对术... 目的探讨脊柱后柱复合体(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棘突复合结构)对全椎板切除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27例无脊柱不稳的腰椎管狭窄患者行保留后柱复合体结构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后脊柱稳定性情况,均随访3~10年。以White等标准对术后脊柱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成功手术,随访期间均无脊柱不稳的表现。结论保留后柱复合体(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术 脊柱·不稳 椎管狭窄
下载PDF
急性颈髓损伤血浆NSE含量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芒芒 孔建中 +5 位作者 叶秀云 倪跃平 林帆 周光 牟哲飞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6期721-722,72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动态变化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价值。方法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集急性颈髓损伤60例,根据ASIA评分,分 A、B、C、D、E级。采集损伤后24小时内、48小时、72小时、7天...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动态变化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价值。方法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集急性颈髓损伤60例,根据ASIA评分,分 A、B、C、D、E级。采集损伤后24小时内、48小时、72小时、7天的静脉血2ml,使用双抗体夹心型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SE的水平,并选择60例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血浆NSE 含量较对照组有升高(P<0.05),主要表现在A、B级。约72小时时达高峰,随后下降,7天时恢复至正常水平。损伤评级高(越接近 A 级),血浆NSE 峰值越高。结论血NSE可作为急性颈髓损伤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髓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三种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嘉如 牟哲飞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07-613,共7页
目的:比较3种常见的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5月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64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克氏针髓内置钉组(A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48.2±18.3)岁,Mayo分型Ⅰ型3... 目的:比较3种常见的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5月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64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克氏针髓内置钉组(A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48.2±18.3)岁,Mayo分型Ⅰ型3例,Ⅱ型16例。克氏针双皮质置钉组(B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3.5±20.4)岁,Mayo分型Ⅰ型3例,Ⅱ型17例。带孔克氏针组(C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5.2±17.5)岁,Mayo分型Ⅰ型4例,Ⅱ型21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3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价,末次随访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结果:3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VAS、软组织激惹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优于B组(P<0.05);C组在术后VAS、术后软组织激惹情况优于B组(P<0.05)。3组末次随访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均高于B组(P<0.05)。结论:较之传统的双皮质置钉方式,克氏针髓内置钉和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软组织激惹少,手术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鹰嘴 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式对GustiloⅢA-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洲 林帆 +2 位作者 周光 林胜磊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2期3940-3941,共2页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为临床骨科多见疾病,小腿受高能量损伤发生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型),通常多合并创面污染、软组织剥脱及挫裂等,患者致残与感染率非常高,临床治疗难度大[1]。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当前临床无规范化疗法,有学者...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为临床骨科多见疾病,小腿受高能量损伤发生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型),通常多合并创面污染、软组织剥脱及挫裂等,患者致残与感染率非常高,临床治疗难度大[1]。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当前临床无规范化疗法,有学者认为可进行一期内固定。本研究经过分析不同固定方式对Gustilo ⅢA-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疗效影响,为临床患者诊疗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胫骨骨折 不同固定方式 高能量损伤 临床患者 临床骨科 规范化 软组织
下载PDF
Tillaux骨块在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手术中处理方法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林洲 林帆 +2 位作者 周光 林胜磊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417-419,共3页
临床Pilon骨折治疗比较复杂,主要包含术前计划、选择手术时机、手术中关节面复位技巧和软组织处理,其中术前计划最重要为手术入路的确定、寻找与重建复位标志[1]。Ruedi-Allgower分类可预测患者治疗结局,根据患者关节面移位与粉碎程度可... 临床Pilon骨折治疗比较复杂,主要包含术前计划、选择手术时机、手术中关节面复位技巧和软组织处理,其中术前计划最重要为手术入路的确定、寻找与重建复位标志[1]。Ruedi-Allgower分类可预测患者治疗结局,根据患者关节面移位与粉碎程度可把Pilon骨折分成3类,其治疗与受损程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术前计划 手术入路 手术时机 治疗结局 粉碎程度 软组织处理 关节面复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