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余姚市鲻山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海明 蔡保全 +5 位作者 钟礼强 蒋乐平 杜永强 黄渭金 李永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4-25,共12页
The Zishan site is an important Neolithic site in the Yaojiang River valley and belongs to the Hemudu culture. Noticeable achievements were obtained through excavation in 1996. The site contains deep deposits and rich... The Zishan site is an important Neolithic site in the Yaojiang River valley and belongs to the Hemudu culture. Noticeable achievements were obtained through excavation in 1996. The site contains deep deposits and rich remains, including tombs, ash-pits and wells. Beneath the eighth layer,remains of pile-dwellings have discovered in three units in an extensive area and can be reliably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with respective technical features. Among the unearthed objects are many types of pottery articles, as well as a wide variety of wooden, bone and flint-chipped artifacts. The site corresponds to the Hemudu site in deposition, cultural aspect, cultural character and chronological attribution, and the new-discovered plentiful data enrich to a good exten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s of the Hemudu culture and have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culture's developmental links and related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余姚市 鲻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
原文传递
浙江萧山前山窑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5
2
作者 沈岳明 王屹峰 +2 位作者 施加农 许慈波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共11页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代 前山窑址 地层堆积 考古研究 遗迹
原文传递
浙江湖州市方家山第三号墩汉墓 被引量:14
3
作者 黎毓馨 徐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46,共13页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方家山第三号墩清理的13座汉墓,为竖穴土坑墓或木椁墓。墓葬为东西向,个别有墓道或耳室,均单棺葬,有四组墓葬为并穴合葬或紧邻的异穴合葬墓。共出土各类器物180件(组),以陶、瓷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和漆器。这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方家山第三号墩清理的13座汉墓,为竖穴土坑墓或木椁墓。墓葬为东西向,个别有墓道或耳室,均单棺葬,有四组墓葬为并穴合葬或紧邻的异穴合葬墓。共出土各类器物180件(组),以陶、瓷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和漆器。这13座汉墓可分为三期,年代在西汉中期后段至东汉初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湖州市 方家山 第三号墩汉墓 中国 文物考古 形制 随葬器物
原文传递
三国西晋时期越窑青瓷的生产工艺及相关问题——以上虞尼姑婆山窑址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盈 《东方博物》 2010年第2期6-17,5,共13页
三国西晋的越窑青瓷,品质、器类、装饰皆臻于顶峰。同时,生产工艺也达到极高的水准。文章以尼姑婆山窑址为例,从龙窑与窑具、装饰、成型、修坯、上釉、烧成等多个方面,论述了越窑青瓷的生产工艺,认为装饰、模制成型工艺最能代表当时的... 三国西晋的越窑青瓷,品质、器类、装饰皆臻于顶峰。同时,生产工艺也达到极高的水准。文章以尼姑婆山窑址为例,从龙窑与窑具、装饰、成型、修坯、上釉、烧成等多个方面,论述了越窑青瓷的生产工艺,认为装饰、模制成型工艺最能代表当时的水平。这些复杂工艺在东晋以后"失传",与北人南迁破坏了当地的制瓷传统,从而导致窑业萎缩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瓷 工艺 越窑 尼姑婆山
原文传递
浙江慈溪市越窑石马弄窑址的发掘 被引量:8
5
作者 沈岳明 +6 位作者 建华 徐军 谢纯龙 厉祖浩 夏朝日 孙国平 李永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9-72,共14页
The Shimanong kiln-site is situated on the shore of the Baiyang Lake at Baiyang village of Minghe town in Cixi city; and, lying about 2.5km apart from the Shanglin Lake area, the producing center of Yue ware, it const... The Shimanong kiln-site is situated on the shore of the Baiyang Lake at Baiyang village of Minghe town in Cixi city; and, lying about 2.5km apart from the Shanglin Lake area, the producing center of Yue ware, it constitut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hanglin Lake Kilns. In 1999, a rescuing excavation on the site revealed a dragon-shaped kiln commonly-seen in the Zhejiang area, which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of the mountain slope and consists of the head, body and tail. The deposits show the superimposition of the kiln's ruin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To the south of the kiln is a wall constructed of saggers, which must have been remains of an auxiliary building. The porcelain unearthed is celadon, mostly coated with greenish-yellow, green or greenish-gray glaze and featuring variety in type and shape. In addition, there are many kiln implements. The primary deposits revealed in the excav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which go back, respectively, to the turn between the mid and late stages of the Tang period, the final stage of the Tang to the early Five Dynasties period, and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石马弄窑址 慈溪市 历史文化 出土器物
原文传递
北仑沙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7
6
作者 蒋乐平 徐军 +7 位作者 屈学芳 田正标 王宁远 蒋勇 王昌海 陈卫力 张海真 《南方文物》 2005年第1期1-13,共13页
关键词 遗址发掘简报 新石器时代 年代 东北 山脉 海拔 地貌
下载PDF
南宋的志墓碑刻——以浙江的材料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东方博物》 2012年第4期84-90,4,共8页
南宋的志墓碑刻,指随葬圹志(墓志、墓志铭)、墓表神道碑刻、墓上小碑。三者的传统、功能有别,在社会各阶层中的流行程度亦有差异。南宋时期,采用圹志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墓志铭与神道碑合流,墓志铭普遍被作为神道碑刻立于墓表,并逐渐向... 南宋的志墓碑刻,指随葬圹志(墓志、墓志铭)、墓表神道碑刻、墓上小碑。三者的传统、功能有别,在社会各阶层中的流行程度亦有差异。南宋时期,采用圹志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墓志铭与神道碑合流,墓志铭普遍被作为神道碑刻立于墓表,并逐渐向中下层官僚及平民社会渗透;墓上小碑为社会各阶层广泛采用。这是南宋志墓碑刻发展的基本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三者在同一墓葬中可以并存,此为南宋墓葬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新发展,体现了南宋文化在"传统重建"中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圹志 墓志铭 神道碑 墓上小碑
原文传递
北宋官窑形成的文献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4,共5页
北宋官窑客观存在,地点在汴京。其性质属政和三年礼制局成立后,由礼制局制造所所辖的烧造陶瓷祭器(包括日用器)的机构,其产品为政和年间“新成礼器”的一部分。
关键词 北宋官窑 礼制局 礼制局制造所 陶器
原文传递
南宋六陵诸攒宫方位的复原意见 被引量:4
9
作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8,共6页
南宋六陵位于绍兴县富盛镇赵家岙宝山南麓(今“绍兴县茶场”内),北为宝山(雾连山),南为新妇尖,中为山丘起伏的谷地,因时有土地平整,今两山间较平坦。南宋时期这里营建了七帝、七后攒宫,形成了规模可观的陵区。
关键词 南宋时期 原意 绍兴县 宝山 茶场 土地
下载PDF
越窑秘色瓷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125,共5页
秘色瓷本是晚唐时期越窑贡瓷的名称,其性质是贡瓷。秘色瓷之得名与釉色相关。作为贡瓷,秘色瓷由"贡窑"所出,在今天的研究中,也可物化体现为越瓷精品。根据法门寺塔地宫出土材料讨论秘色瓷问题,必须纳入贡赋、库藏制度,不可脱... 秘色瓷本是晚唐时期越窑贡瓷的名称,其性质是贡瓷。秘色瓷之得名与釉色相关。作为贡瓷,秘色瓷由"贡窑"所出,在今天的研究中,也可物化体现为越瓷精品。根据法门寺塔地宫出土材料讨论秘色瓷问题,必须纳入贡赋、库藏制度,不可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割裂认识并刻意渲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 秘色瓷 贡瓷 贡窑
原文传递
云和黄家畲——浙南明代银矿史迹调查之一 被引量:4
11
作者 严晓宽 《东方博物》 2007年第4期30-35,共6页
浙江云和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明代银矿遗址,黄家畲银场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处。明政府曾在此设立银官局,现黄家畲村附近尚有诸多银坑洞。
关键词 明代银矿 黄家畲
原文传递
明招山出土的南宋吕祖谦家族墓志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宋历史评论》 2015年第1期186-215,共30页
南宋吕祖谦家族墓地位于浙江省武义县明招山,南波以来,自 吕好问以下凡五代家族成员(包括吕祖谦、吕祖俭等人在内),悉数聚葬 于此.近年来,明招山出土了吕氏家族墓志共十七通,均为新见史料,对 研究东莱吕氏家族与明招山吕氏家族墓地的... 南宋吕祖谦家族墓地位于浙江省武义县明招山,南波以来,自 吕好问以下凡五代家族成员(包括吕祖谦、吕祖俭等人在内),悉数聚葬 于此.近年来,明招山出土了吕氏家族墓志共十七通,均为新见史料,对 研究东莱吕氏家族与明招山吕氏家族墓地的形成与规划,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招山 吕祖谦 家族墓志
下载PDF
景宁渤海坑——浙南明代银矿史迹调查之二 被引量:4
13
作者 项莉芳 《东方博物》 2008年第4期41-45,共5页
浙南处州府是明代银矿的重要开采地,至今尚存有不少银冶遗迹。本文调查了景宁渤海村银王的史迹,并在野外发现了10余处银坑洞及冶炼遗址"太监基"。
关键词 景宁 渤海坑 明代 银矿遗迹
原文传递
一方刊有“酆都山真形图”的南宋墓志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勇 《南方文物》 2006年第4期41-41,31,共2页
关键词 墓志 南宋时期 湖州市 文物考古 形制
下载PDF
龙游宋墓出土的一组文房用品 被引量:3
15
作者 《东方博物》 2007年第3期46-49,共4页
2004年,龙游县湖镇寺底袁村南宋墓葬出土了一组文房用品实物。结合文献考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南宋时期文人书斋案头的文房清供。
关键词 龙游 南宋墓葬 文房用品
原文传递
新出《史嵩之圹志》、《赵氏圹志》考释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2-148,160,共7页
新出土的《史嵩之圹志》、《赵氏圹志》提供了史嵩之与其继室赵氏的生卒、世系等资料,也完整记录了史嵩之的历官。本文结合其它出土文献,对史嵩之的仕宦及其家族世系、婚姻关系进行研究,补充既有史料所缺。通过研究现存史氏族谱资料,认... 新出土的《史嵩之圹志》、《赵氏圹志》提供了史嵩之与其继室赵氏的生卒、世系等资料,也完整记录了史嵩之的历官。本文结合其它出土文献,对史嵩之的仕宦及其家族世系、婚姻关系进行研究,补充既有史料所缺。通过研究现存史氏族谱资料,认为清人史大成是史氏族谱修订的关键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嵩之 圹志 世系
下载PDF
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中所见的长安闸坝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赛君 《东方博物》 2013年第3期34-37,共4页
长安镇,是江南运河的交通枢纽。从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的记载可知,北宋中后期,从上河往下河的航运,采取"过长安闸"的形式,自下河往上河的航运,则以"翻越长安坝"的形式。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分别在两条不同的航... 长安镇,是江南运河的交通枢纽。从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的记载可知,北宋中后期,从上河往下河的航运,采取"过长安闸"的形式,自下河往上河的航运,则以"翻越长安坝"的形式。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分别在两条不同的航道上进行。这种匠心独运的创造,对认识北宋时期运河的航运技术极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寻 《参天台五台山记》 长安闸 长安坝
原文传递
从南宋徐谓礼墓到吕祖谦家族墓地——读徐谓礼墓札记 被引量:2
18
作者 《东方博物》 2013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对武义南宋徐谓礼墓地的"风水"环境、地表墓园、墓室、随葬品、合葬形式等作了阐述,再结合武义明招山吕祖谦家族墓地讨论了江南地区的族葬问题,有助于深入理解徐谓礼墓以及南宋时期江南的墓葬制度。
关键词 徐谓礼墓 吕祖谦家族墓 墓葬制度 南宋
原文传递
“秘色瓷”说 被引量:2
19
作者 《东方博物》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秘色瓷”本是晚唐时期形成的越窑贡瓷的名称(美称),“秘色瓷”之得名,与越瓷的釉色有关。必须将秘色瓷的问题纳入贡赋、库藏等制度范畴内考察,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作神秘化的推衍。
关键词 秘色瓷 越窑 贡瓷
原文传递
《西湖清趣图》所绘为宋末之西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杭州文博》 2014年第1期12-17,4-11,共7页
作者从田野考古、名物考据的角度,根据画作的整体印象、文字题记以及画作中描绘的排叉柱城门、岳坟、雷峰塔、赵公堤、断桥等形象,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认为《西湖清趣图》描绘的是南宋末年或可稍晚至元初的西湖,且无论该画创作于元... 作者从田野考古、名物考据的角度,根据画作的整体印象、文字题记以及画作中描绘的排叉柱城门、岳坟、雷峰塔、赵公堤、断桥等形象,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认为《西湖清趣图》描绘的是南宋末年或可稍晚至元初的西湖,且无论该画创作于元代、明代或更晚,均应该严格参考过南宋末的'粉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清趣图 宋末元初 名物考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