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前后视物变形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曦达 王怡 +6 位作者 刘丽梅 高萌 艳萍 王曾仪 陈金秋 刘欣欣 刘武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前后视物变形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纳入北京同仁医院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内界膜剥除术+C2F6填充术的黄斑前膜患者39例39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术后3个月... 目的研究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前后视物变形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纳入北京同仁医院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内界膜剥除术+C2F6填充术的黄斑前膜患者39例39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进行评估。采用M图得出M评分值,评估患者视物变形程度。采用EDTRS视力表测定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视力)。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仪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和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CST)、黄斑区平均厚度(CAT)、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CL)厚度、内核层(INL)厚度和外层视网膜[外核层(ONL)+外丛状层(OPL)]厚度,并观察外界膜、椭圆体带和嵌合体带的完整性,计算黄斑区容积(CV)。结果患眼平均M评分由术前的0.8(0.3,1.1)减小至术后3个月的0.5(0.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3,P=0.044)。术后6个月平均M评分为0.6(0.2,0.8),与术前、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873,P=0.061;Z=-0.288,P=0.773)。其中,术后3个月、6个月水平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29,P=0.020;Z=-2.858,P=0.004)。术后3个月、6个月垂直M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BCVA为0.40(0.30,0.66),术后3个月为0.20(0.0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87,P<0.001),术后6个月BCVA为0.30(0.10,0.52),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5,P=0.025)。联合手术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BCVA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13,P=0.009;Z=-2.466,P=0.014);未联合手术组术后3个月BCVA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04,P=0.002),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4,P=0.001)。术前M值与术前BCVA、CST、CFT均呈正相关(rs=0.384,P=0.016;rs=0.585,P<0.001;rs=0.601,P<0.001),与GCL、INL、ONL+OPL厚度均无明显相关性。术后6个月水平M值与术后6个月CST、C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前膜/手术 视物变形 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M-评分
下载PDF
大特发性黄斑裂孔直径与内界膜剥除联合空气填充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艳萍 梁曦达 +3 位作者 王曾仪 王敬 綦碧莹 刘武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9-746,共8页
目的分析内界膜剥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大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手术效果,探讨裂孔直径与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黄斑裂孔最小径>400μm、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 目的分析内界膜剥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大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手术效果,探讨裂孔直径与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黄斑裂孔最小径>400μm、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的IMH患者282例(300只眼),其中男性56例(61只眼),女性226例(239只眼),年龄65(62,68)岁。2016年7月以前接受手术的患者,玻璃体腔内采用惰性气体填充,此后采用消毒空气填充。测量所有患眼的黄斑裂孔最小径,按裂孔最小径每50μm为一区间进行分组,以卡方检验比较各组裂孔不同填充物的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消毒空气填充者裂孔最小径与IMH一次闭合率关系。结果黄斑裂孔最小径为(615.7±126.0)μm,总体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为91.7%(275/300),术后BCVA为0.5(0.3,0.7),较术前的0.1(0.05,0.2)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消毒空气填充者187例,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88.2%,165/187)总体显著低于惰性气体填充者(97.3%,110/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消毒空气填充者各区间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最高为100%,650μm以上各区间闭合率渐降,与最高闭合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裂孔最小径大于664.5μm者一次闭合率显著降低(P<0.001)。以消毒空气填充,650μm以下裂孔一次闭合率(96.1%,123/128)与惰性气体填充(100.0%,67/67)相当(P=0.17),大于650μm裂孔一次闭合率(71.2%,42/59)较惰性气体填充(93.5%,43/4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无论何种气体填充,小于650μm IMH术后BCVA均较大于650μm者显著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于650μm的IMH,两种气体填充视力预后水平相当,大于650μm者亦然。结论对于消毒空气填充者,IMH裂孔最小径与手术闭合率及视力预后密切相关,大于650μm的IMH解剖和功能预后均较小于650μm者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 基膜 内填塞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视网膜敏感度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曾仪 梁曦达 +2 位作者 艳萍 王敬 刘武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患眼及健眼视网膜敏感度(MS)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5—9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单眼IMH患者31例31眼,采用美国国家眼科学会视功能问卷(NEI VFQ-25)...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患眼及健眼视网膜敏感度(MS)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5—9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单眼IMH患者31例31眼,采用美国国家眼科学会视功能问卷(NEI VFQ-25)中文版评估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采用MP-3微视野计检测患者的患眼及健眼黄斑区视网膜敏感度。比较患眼与健眼间MS和BCVA的差异,评估BCVA、年龄、MS、黄斑裂孔最小直径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的关系。结果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总分(患眼:ρ=0.484,P=0.006;健眼:ρ=0.387,P=0.031)及近距离(患眼:ρ=-0.353,P=0.048;健眼:ρ=0.352,P=0.048)、远距离(患眼:ρ=0.496,P=0.004;健眼:ρ=0.415,P=0.015)亚项与双眼分别的视网膜敏感度相关,而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孔直径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患眼视网膜敏感度与问卷总分相关性最强。结论视网膜敏感度可以更全面地反映IMH患者视网膜功能。单眼IMH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与其双眼视网膜敏感度有关,但IMH主要受患眼的影响。黄斑裂孔疾病可能影响患者的近距离和远距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特发性 视网膜敏感度 生活质量 视觉相关
下载PDF
脉络膜厚度与特发性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艳萍 刘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8-900,共3页
近年来对脉络膜厚度与特发性黄斑裂孔和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关系研究是黄斑区疾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相干光断层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是相关研究的有效技术手段。针对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研究较多,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无法得出脉络膜厚度... 近年来对脉络膜厚度与特发性黄斑裂孔和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关系研究是黄斑区疾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相干光断层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是相关研究的有效技术手段。针对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研究较多,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无法得出脉络膜厚度与其发病机制的确切关系。针对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研究数量有限,结果也不统一。总结此类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可以发现,需要更加直接而精确的观察脉络膜血流情况的技术手段来获取科学、全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OCT 特发性黄斑裂孔 特发性黄斑前膜
下载PDF
重视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艳萍 刘武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相干光断层扫描等影像学技术和玻璃体手术技术的普及,业内对该病的临床认识和治疗方法也不断丰富,手术后裂孔的闭合率也明显提高。然而,该病在临床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尚未明确。...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相干光断层扫描等影像学技术和玻璃体手术技术的普及,业内对该病的临床认识和治疗方法也不断丰富,手术后裂孔的闭合率也明显提高。然而,该病在临床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尚未明确。例如全身因素在IMH发病中的作用、性别因素如何影响IMH的临床表现、3期和4期IMH的本质区别、传统的内界膜剥除联合消毒空气填充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相对于对解剖预后的重视程度,目前对该病所致的视物变形、手术区的视网膜敏感度、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价等除视力以外功能预后的研究;微切口手术条件下视网膜医源性裂孔的发生情况;近年来内界膜瓣技术的兴起,引出了新技术的解剖预后与功能预后是否俱佳的新话题,等等。笔者就IMH的上述相关问题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 内界膜 闭合 视功能
原文传递
膜填塞术治疗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患者的视力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6
作者 刘凌紫 艳萍 +2 位作者 王曾仪 杨晓晗 刘武 《眼科》 CAS 202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PPV)联合膜填塞术治疗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MH)患者的视力预后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的既往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MH患者27例27眼。方法回顾患者年...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PPV)联合膜填塞术治疗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MH)患者的视力预后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的既往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MH患者27例27眼。方法回顾患者年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轴、裂孔形态分类(贴附型、翘起型)、OCT测量参数、既往手术与本次手术间隔时间、填塞材料、末次随访BCVA。术后平均随访(12.07±8.65)个月(1~36个月)。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末次随访BCVA(LogMAR)>0.70者的危险因素。主要指标末次随访BCVA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膜填塞术术前裂孔形态(OR=14.667,95%CI 1.970~109.204,P=0.009)、既往手术与本次手术间隔时间(OR=9.625,95%CI 1.378~67.246,P=0.022)与末次随访BCVA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翘起型MH(OR=20.230,95%CI 1.640~249.561,P=0.019)、既往手术与本次手术间隔时间>2个月(OR=13.899,95%CI 1.072~180.278,P=0.044)增加膜填塞术后末次随访BCVA>0.70的可能性。结论翘起型MH、既往手术与本次手术间隔时间超过2个月是膜填塞术治疗内界膜剥除术后未闭合MH术后视力恢复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内界膜 再次手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绝经后女性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研究
7
作者 邢秋云 梁曦达 +2 位作者 艳萍 王怡 刘武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8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10/2014-03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绝经后女性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绝经后并发老年性白内障的IMH的女性患者作为裂孔组(n=5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10/2014-03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绝经后女性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绝经后并发老年性白内障的IMH的女性患者作为裂孔组(n=55),以绝经后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n=19).完整记录病史和相关专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及OCT检查.白内障晶体混浊程度按照LOCSⅢ标准分级,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0.05).裂孔组患者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31±9.36 pg/mL vs 12.89±12.55 pg/mL,P=0.018<0.05).两组内E2水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裂孔组:r=0.087,P=0.530>0.05;对照组:r=0.000,P=1.000>0.05).结论:绝经后女性IMH患者的E2水平相对升高,提示其体内雌激素水平与IMH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雌激素 特发性黄斑裂孔
下载PDF
黄斑疾病患者关注手术相关问题及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艳萍 王敬 +2 位作者 梁曦达 王曾仪 刘武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88-93,共6页
目的调查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患者关注的手术治疗相关问题,并探索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开放式问卷调查。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患有黄斑裂孔或黄斑前膜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5例进行... 目的调查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患者关注的手术治疗相关问题,并探索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开放式问卷调查。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患有黄斑裂孔或黄斑前膜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5例进行研究。其中,成人151例,男性35例,女性116例,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61.3±1.2)岁。请所有研究对象在问卷中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后,写下其最为关心的有关于自身手术治疗的10个问题。将所有问题按内容分为疾病性质相关、手术操作相关、术前事项相关及术后事项相关等四类问题,必要时细分亚类。患者所提问题个数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不同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问题个数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问题数目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问卷应答率为99.35%(154/155例),总计提出问题1207个。所有成年参与者所提问题1177个,疾病性质相关、术前事项相关、手术操作相关及术后事项相关四类问题,分别为8.8%(103/1177)、3.6%(42/1177)、13.8%(163/1177)及73.8%(869/1177)。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术后事项相关问题,例如手术之后日常活动有何注意事项;关心最少的问题为术前事项相关问题,例如需要为手术作何准备。城镇患者更关心术后视力的恢复程度,农村患者则更关心手术治疗的相关费用,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4,P<0.05)。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相比,更加关心术后能否正常从事家务劳动及看顾孩童等,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1,P<0.05)。结论黄斑疾病患者关心的手术治疗相关问题因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分工等社会心理因素而有所不同。术者应当充分理解此种不同及其原因,进而给予患者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宣教和答疑解惑,以全面提高手术效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黄斑前膜 黄斑裂孔 患者宣教 问卷调查 手术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