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气管支架置入前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学比较
被引量:
21
1
作者
陶梅梅
张楠
+3 位作者
邹
術
马洪明
李冬妹
王洪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4-766,共3页
目的对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气管支架放置前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学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8年1月于煤炭总医院呼吸及肿瘤内科就诊并行气管支架置入的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人口学资料、合...
目的对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气管支架放置前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学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8年1月于煤炭总医院呼吸及肿瘤内科就诊并行气管支架置入的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人口学资料、合并疾病、病理结果及支架置入前后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支架置入前后病原学分类情况。结果共纳入100例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置入气管支架前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83.0%。共培养致病菌株1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3株(69.5%),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革兰阳性菌[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株(4.8%);真菌27株(25.7%),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占第一位。置入气管支架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至53.0%(χ^2=29.102,P<0.001)。共培养致病菌株79株,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仍占首要地位;但MRSA感染13株(16.5%),显著高于支架置入前(χ^2=7.451,P=0.005)。结论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为主;气管支架置入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但MRSA感染发生率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气管瘘
支架
感染
病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气管支架置入前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学比较
被引量:
21
1
作者
陶梅梅
张楠
邹
術
马洪明
李冬妹
王洪武
机构
应急总医院呼吸内科
应急总医院肿瘤内科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4-766,共3页
文摘
目的对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气管支架放置前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学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8年1月于煤炭总医院呼吸及肿瘤内科就诊并行气管支架置入的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人口学资料、合并疾病、病理结果及支架置入前后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支架置入前后病原学分类情况。结果共纳入100例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置入气管支架前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83.0%。共培养致病菌株1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3株(69.5%),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革兰阳性菌[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株(4.8%);真菌27株(25.7%),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占第一位。置入气管支架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至53.0%(χ^2=29.102,P<0.001)。共培养致病菌株79株,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仍占首要地位;但MRSA感染13株(16.5%),显著高于支架置入前(χ^2=7.451,P=0.005)。结论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为主;气管支架置入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但MRSA感染发生率显著增高。
关键词
食管气管瘘
支架
感染
病原学
Keywords
Esophagotracheal fistula
Stents
Infection
Etiology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气管支架置入前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学比较
陶梅梅
张楠
邹
術
马洪明
李冬妹
王洪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