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5
1
作者 尹玲 陶霞 +3 位作者 朱毓纯 于晓兰 英华 杨慧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CSP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生CSP距前次剖宫产术的时间、盆腔彩色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CSP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生CSP距前次剖宫产术的时间、盆腔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的诊断价值、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后行清宫术的疗效、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和再次妊娠结局等。结果42例CSP患者中,24例(57%)有阴道出血,3例(7%)有下腹痛;发生CSP距前次剖宫产术的时间为0.5—18.0年,诊断时停经时间为(60±18)d。14例(33%)外院误诊为宫内早孕而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失败后转本院经彩超确诊,1例(2%)术前彩超疑诊葡萄胎清官术中大出血而行子宫全切除术时诊断、1例(2%)彩超后再行MRI确诊、1例(2%)黑白B超诊断,余25例(60%)均于治疗前经彩超确诊。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清官术(17例)、子宫动脉栓塞术+甲氨蝶呤治疗后行清官术(13例)、甲氨蝶呤治疗后行清宫术(4例)、单纯行清宫术(4例)及其他方法(4例),其中前两者在停经时间、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百分比及清官手术时问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行清宫术者于术后(32±10)d(10~60d)月经复潮,其中5例主诉月经量减少;3例再次妊娠,其中1例患者1年后因妊娠39周再次行剖宫产术分娩,无合并症及再次CSP发生。结论CSP较少见,临床上易误诊、误治,彩超在早期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后行清宫术,不失为治疗CSP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手术后并发症 妊娠 异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术专家共识(2018) 被引量:56
2
作者 金龙 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共6页
1概述梗阻性黄疸指由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经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发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窦、窦周,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胆管癌、胆囊癌及... 1概述梗阻性黄疸指由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经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发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窦、窦周,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胆管癌、胆囊癌及胰腺癌等,原发与转移性肝恶性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等也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前应明确病因,并与可能导致黄疸的癌前病变(如胆管乳头状瘤)及良性病变(如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相鉴别;如难以明确病变性质,建议行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途径进行活检、刷检,或行经皮穿刺活检证实[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穿刺术 引流 支架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术专家共识(2018) 被引量:55
3
作者 金龙 英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4-508,共5页
1概述梗阻性黄疸指由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经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发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窦、窦周,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胆管癌、胆囊癌及... 1概述梗阻性黄疸指由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经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发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窦、窦周,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胆管癌、胆囊癌及胰腺癌等,原发与转移性肝恶性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等也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前应明确病因,并与可能导致黄疸的癌前病变(如胆管乳头状瘤)及良性病变(如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相鉴别;如难以明确病变性质,建议行经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us transhepatic bile drainage, PTBD)途径行活组织检查、刷检,或行经皮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穿刺术 胆道 引流术 支架 共识
下载PDF
57例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和治疗性栓塞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1
4
作者 英华 谢晟 +3 位作者 蒋学祥 吕永兴 彭勃 高玉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对57例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和治疗性栓塞技术与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术前栓塞组33例,对其手术过程和病理切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治疗性栓塞组24例,对介入治疗前后症状和肿瘤大小变化做了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均进行了随访,并... 目的对57例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和治疗性栓塞技术与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术前栓塞组33例,对其手术过程和病理切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治疗性栓塞组24例,对介入治疗前后症状和肿瘤大小变化做了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均进行了随访,并设立对照组对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病理研究显示肾动脉栓塞百分比与肿瘤坏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治疗性栓塞使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瘤体缩小。随访术前栓塞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7%、6278%和4830%。治疗性栓塞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4118%和2648%。结论肾动脉栓塞有助于晚期肾癌的手术切除。术前栓塞可改善Ⅲ期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动脉 栓塞疗法 介入放射学
原文传递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1
5
作者 王超 吕永兴 英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大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结果42例患者中介入栓塞治疗后显效35例(83.3%),有效7例(16.7%)。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急性大咯...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大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结果42例患者中介入栓塞治疗后显效35例(83.3%),有效7例(16.7%)。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有效方法,而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更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介入治疗 栓塞
下载PDF
微钢圈对急性出血性疾病的栓塞治疗作用 被引量:36
6
作者 佟小强 英华 +4 位作者 孙晓伟 王健 吕永兴 彭勃 蒋学祥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 评价微导管 微钢圈系统在治疗急性出血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 12例患有急性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急诊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患者包括十二指肠出血 4例 ,空肠出血2例 ,肝脏出血 2例 ,肾脏出血 2例 ,膀胱出血 1例 ,阴茎外伤性... 目的 评价微导管 微钢圈系统在治疗急性出血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 12例患有急性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急诊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患者包括十二指肠出血 4例 ,空肠出血2例 ,肝脏出血 2例 ,肾脏出血 2例 ,膀胱出血 1例 ,阴茎外伤性持续勃起 1例。所有病例均使用微导管系统进行供血血管的超选择插管 ,并使用微钢圈进行栓塞治疗。 6例患者在使用微钢圈之前首先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使用微钢圈数 1~ 5个 (平均 2 .1个 )。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完全止血的目的。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往往难以达到完全止血的目的。其中 1例小肠出血的年轻患者在栓塞止血后行手术治疗以彻底解除病因。其他患者在随访期间 (1周至 10个月 ,平均 4个月 )均无再出血。未见明显与栓塞治疗直接相关的合并症发生。结论 应用微导管 /微钢圈系统对急性出血性疾病进行治疗 ,其栓塞效果好且副作用小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钢圈 急性出血性疾病 血管栓塞 手术治疗 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现状 被引量:31
7
作者 吕天石 英华 +1 位作者 王健 宋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9-55,共7页
近年来在原发性肝癌治疗领域中新兴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病变多发生于进展期肝病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导致原发性肝癌仍然是一种难治性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及肝移植虽是根治性治疗方法,但由于移植相关问题的复杂性及原发性肝癌本身... 近年来在原发性肝癌治疗领域中新兴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病变多发生于进展期肝病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导致原发性肝癌仍然是一种难治性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及肝移植虽是根治性治疗方法,但由于移植相关问题的复杂性及原发性肝癌本身的隐匿性,使得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并不能适用于大多数患者。而近些年随着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RFA)。主要讨论上述两种介入疗法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近年来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导管消融术 治疗
下载PDF
大剂量顺铂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治疗膀胱癌 被引量:31
8
作者 吕永兴 蒋学祥 +3 位作者 张晓锦 英华 彭勃 刘赓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05-407,共3页
作者报告42例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经导管超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大剂量顺铂+阿霉素治疗的经验。完全缓解者9例,部分缓解者26例,无变化者7例,总有效率为83.3%。T_2期以下的肿瘤疗效明显高于T_3期以上的肿瘤。动脉灌... 作者报告42例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经导管超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大剂量顺铂+阿霉素治疗的经验。完全缓解者9例,部分缓解者26例,无变化者7例,总有效率为83.3%。T_2期以下的肿瘤疗效明显高于T_3期以上的肿瘤。动脉灌注大剂量化疗药物同时,结合水化及解毒药物的应用,避免了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药物疗法 导向疗法 顺铂 动脉灌注
原文传递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现状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勇 潘旭东 英华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颈动脉狭窄是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占脑梗死原因的 30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新方法 ,具有创伤小、安全和并发症少等特点 ,并为禁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创造了新的机会。多组临床试验证实 ,其对卒中二级预防的... 颈动脉狭窄是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占脑梗死原因的 30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新方法 ,具有创伤小、安全和并发症少等特点 ,并为禁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创造了新的机会。多组临床试验证实 ,其对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与经典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同 ,并且随着保护技术的应用和防止再狭窄技术的成熟 ,介入治疗将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缺血 预防 支架 治疗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抑或颈动脉支架术: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之争 被引量:26
10
作者 丛悦 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3期332-335,共4页
脑卒中是当今第三大致死病因,是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的最常见原因。20世纪80~90年代已有多个随机对照试验证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比于内科药物治疗对于预防卒中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随着介入技... 脑卒中是当今第三大致死病因,是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的最常见原因。20世纪80~90年代已有多个随机对照试验证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比于内科药物治疗对于预防卒中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材的不断进步,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愈发成熟,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正在为一些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所证实,腔内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正在挑战着外科内膜剥脱术的"金标准"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下载PDF
一维硅纳米线的生长机制及其量子限制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孙齐 俞大鹏 +5 位作者 张洪洲 白志刚 丁彧 杭青岭 英华 王晶晶 《中国科学(A辑)》 CSCD 1999年第10期921-926,共6页
介绍一维硅纳米线的合成及控制硅纳米线直径的方法、生长机制和不同硅纳米线形态的生成机理以及硅纳米线的量子限制效应 .
关键词 纳米结构 硅纳米线 生长机制 量子限制效应
原文传递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26
12
作者 佟小强 杨敏 +4 位作者 王健 宋莉 王超 吕永兴 英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32-734,共3页
目的讨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1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动脉造影,发现出血征象时进行超选择插管并采用钢圈配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结果动脉造影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假性动脉瘤,血管畸形,肿瘤染色... 目的讨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1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动脉造影,发现出血征象时进行超选择插管并采用钢圈配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结果动脉造影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假性动脉瘤,血管畸形,肿瘤染色等。栓塞治疗30例,止血成功23例(其中7例行第2次栓塞),成功率76.7%。最终转为外科手术10例。结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是外科治疗的重要补充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介入 栓塞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与支架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3
作者 英华 金龙 +1 位作者 吕永兴 彭勃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推动国内颈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与支架术的广泛应用与开展。方法 对1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CAS)。 12例中有 7例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10例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2例为大动脉炎。结果  12例颈动脉... 目的 推动国内颈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与支架术的广泛应用与开展。方法 对1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CAS)。 12例中有 7例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10例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2例为大动脉炎。结果  12例颈动脉狭窄 11例放置支架成功 ,2例术中发生轻度脑梗死 ,经治疗 1h内完全恢复。 11例CAS成功者随访 6个月至 4年 6个月 ,均未发现再狭窄 ,临床上未出现脑缺血症状。结论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已和外科手术一样 ,渐被广泛接受。术中使用脑保护装置预防脑梗死并发症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介入性放射学 支架置入术
原文传递
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技术操作推荐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郭志 滕皋军 +11 位作者 英华 郑传胜 曹国洪 靳勇 陆骊工 彭志毅 孙军辉 杨正强 张琳 张凯 张勤 赵剑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6-340,共5页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的患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于第4位,病死率位于第3位。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疗效较好,且DEB-TACE与传统TACE(cTA...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的患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于第4位,病死率位于第3位。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疗效较好,且DEB-TACE与传统TACE(cTACE)相比,患者的应答率和生存期均较好。根据最新证据和专家意见,在此对载药微球特性,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适应证、技术操作以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载药微球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宫颈癌术前动脉化疗栓塞疗效 被引量:19
15
作者 姚志敏 佟小强 +1 位作者 宋莉 英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研究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术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及病理改变。方法经阴道镜活检证实宫颈癌患者43例,其中鳞癌38例,腺癌5例;FIGO临床分期ⅠB2期14例,ⅡA期5例,ⅡB期23例,ⅢB期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1次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化疗药物为博... 目的研究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术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及病理改变。方法经阴道镜活检证实宫颈癌患者43例,其中鳞癌38例,腺癌5例;FIGO临床分期ⅠB2期14例,ⅡA期5例,ⅡB期23例,ⅢB期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1次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化疗药物为博莱霉素+顺铂+异环磷酰胺,栓塞剂为明胶海绵颗粒。其后择期行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手术及病理所见。结果①介入治疗后CR4例,PR29例,总有效率为76.7%。②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间隔时间为肿瘤治疗无效的风险因素,即随着间隔时间延长介入疗效下降。③术后病理显示,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退行性变,凋亡,肿瘤组织结构松散,周边及肿瘤内大量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部分病例镜下未见肿瘤细胞。宫旁浸润率减低,部分肿瘤分期逆转,术后病理与术前病理比较10例分化程度降低,5例术后未见肿瘤或残余个别肿瘤细胞而不能判定分化,9例分化程度增高,19例无变化。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用于宫颈癌根治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可在短期内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并可能降低临床分期,有利于肿瘤根治切除。介入治疗后应尽早择期进行手术而不宜过于延长间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病理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经皮肝脏射频消融术对肝癌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封云 佟小强 +3 位作者 杨敏 吕永兴 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对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18个病灶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大小1.9~6.6 cm.术前术后均进行增强CT扫描,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病灶完全坏死率为68.7%,复发率为36.6%.完全坏死率的相关...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对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18个病灶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大小1.9~6.6 cm.术前术后均进行增强CT扫描,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病灶完全坏死率为68.7%,复发率为36.6%.完全坏死率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病灶直径、介入治疗史、消融温度、电极针大小为相关因素.结论射频消融是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肝癌治疗 步研究 经皮 肝脏恶性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 增强CT扫描 相关因素分析 超声引导下 转移性肝癌 治疗效果 术前术后 定期随访 消融温度 长期效果 坏死率 病灶 复发率 治疗史 电极针 原发性
下载PDF
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体内肝动脉栓塞的药代动力学和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丹 王鹏程 +3 位作者 齐宪荣 英华 洪宏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78-783,共6页
目的对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DOX-AM)进行体内肝动脉栓塞后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华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动脉造影后超选择至肝动脉分支,实验组行DOX-AM肝动脉化疗栓塞,两个对照组分别行碘油多柔比星(DOX-lip iodol)肝动脉化疗栓塞和... 目的对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DOX-AM)进行体内肝动脉栓塞后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华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动脉造影后超选择至肝动脉分支,实验组行DOX-AM肝动脉化疗栓塞,两个对照组分别行碘油多柔比星(DOX-lip iodol)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单纯多柔比星(DOX)肝动脉灌注;定时取实验动物的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LPC)测定其血药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关统计处理。栓塞前后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DOX-AM与单纯DOX溶液灌注和DOX-lip iodol栓塞相比,在血浆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最大血药浓度和平均滞留时间等方面均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肝组织学检查证实DOX-AM栓塞后阻塞在血管内并停留一定时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显示栓塞效果可靠,组织学检查显示对肝脏的副作用按碘油多柔比星栓塞、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及单纯DOX肝动脉灌注的顺序下降。结论DOX-AM在肝脏行动脉栓塞后,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以显著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对肝脏的副作用小于碘油多柔比星肝动脉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栓塞 药代动力学 海藻酸钠 多柔比星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彭应龙 宋莉 +3 位作者 佟小强 杨敏 牛国晨 英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5-539,共5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中血压及心率变化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1月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155例,行支架治疗。回顾性分析和比较术前、术中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收缩压从术前平均(142.62±...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中血压及心率变化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1月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155例,行支架治疗。回顾性分析和比较术前、术中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收缩压从术前平均(142.62±18.51)mmHg(95.00~177.00 mmHg)下降为(132.38±37.31)mmHg(69.00~258.0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中心率从平均(71.75±10.37)次/min(50~102次/min)下降为61.802±19.298次/min(0~150次/min),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患者术后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分别为17.4%、30.3%、38.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S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因素包括球囊大小、支架大小等,其次可能与对侧颈动脉狭窄和糖尿病相关。结论 CAS可使血压及心率发生变化,主要出现收缩压及心率下降,也可出现血压升高。上述改变主要与球囊大小、支架大小密切相关;还可能与对侧颈动脉狭窄和糖尿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率 血压
下载PDF
吲达帕胺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敬伟 李中东 +2 位作者 英华 高志伟 张亮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中吲达帕胺不良反应报告的情况,了解吲达帕胺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方法:国内1994~2005年初的吲达帕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国外1984~2005年初的吲达帕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 目的: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中吲达帕胺不良反应报告的情况,了解吲达帕胺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方法:国内1994~2005年初的吲达帕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国外1984~2005年初的吲达帕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检索EBSCO数据库(仅限于MEDLINE和Academic Source Premier)获得。结果:国内文献资料中共检索到49例吲达帕胺药物不良反应,最多见的是电解质紊乱和过敏反应;国外文献资料中共检索到245例吲达帕胺药物不良反应,最多见的是电解质紊乱和皮肤损害。结论:电解质紊乱中的低钾血症是国内外吲达帕胺药物不良反应文献报道的病例中共有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与作用机制、老年用药、长期使用及用药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达帕胺 高血压 文献计量学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58例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临床、影像与病理综合评价 被引量:17
20
作者 金龙 英华 +4 位作者 栗怀广 彭勃 蒋学祥 吕永兴 高玉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29-632,共4页
目的 通过对 5 8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局部动脉内行灌注化学药物治疗 (简称化疗 )和栓塞术后的临床、放射学变化及手术病理研究 ,探讨骨与软组织肿瘤介入治疗的技术和疗效及血管造影表现在评价疗效方面的意义。方法  5 8例骨与软组织肿瘤... 目的 通过对 5 8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局部动脉内行灌注化学药物治疗 (简称化疗 )和栓塞术后的临床、放射学变化及手术病理研究 ,探讨骨与软组织肿瘤介入治疗的技术和疗效及血管造影表现在评价疗效方面的意义。方法  5 8例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 ,治疗后随访 3~ 2 4个月 ,观察临床及放射学改善情况 ,计算肿瘤坏死百分比并与血管造影表现对照。结果 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指标明显改善 ,肢体肿瘤患者 92 %行保肢手术 ,术后局部复发率为 13 .6%。手术病理示5 3 % ( 10 / 19)的患者肿瘤坏死率达 90 %以上 ,术后血管造影表现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 介入治疗是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 ,血管造影是判断疗效及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软组织肿瘤 介入放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