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术后苏醒期应激反应及Th细胞偏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锦文 林美玉 +2 位作者 黄洁莲 程明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程度、Th细胞偏移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氯胺酮组(Ket组)、联合组,采集血清... 目的:研究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程度、Th细胞偏移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氯胺酮组(Ket组)、联合组,采集血清并测定应激激素含量、疼痛介质含量以及Th细胞因子含量。结果:麻醉苏醒过程中,联合组、Dex组、Ket组血清中NE、E、Cor、Ins、C-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血清中NE、E、Cor、Ins、C-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Dex组和Ket组;术后,联合组、Dex组、Ket组血清中SP、PGE2、β-EP、NO、IL-4、IL-5、IL-10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2、TNF-α、IFN-γ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血清中SP、PGE2、β-EP、NO、IL-4、IL-5、IL-10的含量均显著低于Dex组、Ket组,IL-2、TNF-α、IFN-γ的含量均显著高于Dex组和Ket组。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较单药干预更为有效地减轻苏醒期应激反应以及术后疼痛反应、改善Th细胞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应激 疼痛 免疫应答
下载PDF
流程再造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玉云 +2 位作者 陈利芬 黄燕梅 甄巧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程再造的管理方法对手术室的硬件、管理制度及人员素质等进行优化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总结流程再造在手术室院感控制中的作用。结果手...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程再造的管理方法对手术室的硬件、管理制度及人员素质等进行优化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总结流程再造在手术室院感控制中的作用。结果手术室经流程再造后的院感发生率明显低于流程再造前,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升。上述指标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传统手术室硬件布局、管理流程及工作流程进行再造,设置一个高效、严谨的手术室院感防控流程,将影响手术室感染的各个环节,防止出现疏漏,对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控制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医院感染 流程再造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麻醉护士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泵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玉云 +1 位作者 黄洁连 程明雄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2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护理管理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250例(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8~10月收治入院的250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护理管理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250例(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8~10月收治入院的250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一次性镇痛泵镇痛,观察组患者更新管理模式,由麻醉护士专人管理。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并发症、副作用及患者对术后活动量的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WHO疼痛分级为2~3级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镇痛管理后低血压、腹胀等例数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副作用少。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地给予护理,可提高剖宫产术后一次性镇痛泵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 镇痛泵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丙泊酚、氯胺酮、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隐睾固定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高锦文 林美玉 +1 位作者 黄洁莲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氯胺酮、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对于小儿隐睾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需行小儿隐睾固定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丙泊酚、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观察组(41例)给予丙泊酚、氯胺酮、瑞芬太尼静脉麻醉... 目的探讨丙泊酚、氯胺酮、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对于小儿隐睾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需行小儿隐睾固定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丙泊酚、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观察组(41例)给予丙泊酚、氯胺酮、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苏醒时间、丙泊酚和氯胺酮给药剂量及术后不良反应事件,评价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对于小儿隐睾固定术的麻醉效果。结果注药前、注药5 min、切皮时两组MAP、HR、SpO_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牵引睾丸时,观察组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pO_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较短(P<0.05),且丙泊酚及氯胺酮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氯胺酮、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对小儿隐睾固定术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平稳,对患儿生命体征影响较小,术后苏醒较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氯胺酮 瑞芬太尼 麻醉 小儿隐睾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可行走分娩镇痛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林美玉 +2 位作者 黄洁莲 高锦文 詹伟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1期2688-268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可行走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本院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1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罗哌卡因使用浓度不同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每组各97例。A组采用0.0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可行走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本院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1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罗哌卡因使用浓度不同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每组各97例。A组采用0.08%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分娩镇痛,B组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镇痛后,A、B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第一、二、三产程,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产妇的改良Bromage分级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期间,两组产妇均未发生尿潴留,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下肢麻木发生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08%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在可行走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极大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利于产妇麻醉成功后自由行走,提倡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走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剖宫产 安全性
下载PDF
NBAS APS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徐玉云 +1 位作者 陈永梅 关惠慈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34-2036,共3页
目的:探索以麻醉护士为主体的(NBAS APS)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成效。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500例为传统APS组,500例为NBAS APS组,术后均应用一次性镇痛泵,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总体满意度。结果:与传统APS组... 目的:探索以麻醉护士为主体的(NBAS APS)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成效。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500例为传统APS组,500例为NBAS APS组,术后均应用一次性镇痛泵,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总体满意度。结果:与传统APS组相比较,NBAS APS镇痛效果指标(VAS值)显著降低、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麻醉护士为主体的NBAS APS疼痛管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产妇,可提高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产妇及家属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AS APS剖宫产疼痛
原文传递
脉冲式注射给药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足月妊娠产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洁莲 林美玉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0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对足月妊娠的产妇,应用脉冲式注射给药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产科分娩的420例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n=210)与对照组(n=210),对照组采取恒定给药,试验组采取脉冲式注射给药,对... 目的探讨对足月妊娠的产妇,应用脉冲式注射给药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产科分娩的420例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n=210)与对照组(n=210),对照组采取恒定给药,试验组采取脉冲式注射给药,对比两组给药干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在宫口开全时(T1)、胎儿分娩时(T2)、胎儿娩出即刻(T3)的疼痛评分均较潜伏期末(T0)低,而试验组T1、T2、T3时刻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阴道分娩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的阴道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各产程与总产程时间上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脉冲式注射给药辅助硬膜外组织麻醉分娩镇痛对足月妊娠产妇的干预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式注射 硬膜外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足月妊娠产妇 分娩方式
下载PDF
丙泊酚分别伍用芬太尼及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坤仪 梁红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9-540,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伍用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门诊宫腔镜检查术的妇科患者200例随机分成A、B组各100例,A组使用芬太尼+丙泊酚,B组使用舒芬太尼+丙泊酚,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前、注药后5 ... 目的:探讨丙泊酚伍用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门诊宫腔镜检查术的妇科患者200例随机分成A、B组各100例,A组使用芬太尼+丙泊酚,B组使用舒芬太尼+丙泊酚,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前、注药后5 min、术毕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的变化,及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麻醉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术前相比,两组的MAP、HR、RR、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且较A组术后清醒更快(P<0.05);B组离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两组术中呼吸抑制、不良体动、术后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患者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丙泊酚伍用舒芬太尼应用于门诊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因诱导迅速、苏醒快而彻底、安全性更高,镇痛效果确切、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宫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两种静脉全麻方法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梁红玲 朱坤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伍用丙泊酚和芬太尼伍用依托咪酯两种静脉全麻方法分别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无禁忌证的妇科门诊宫腔镜1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和芬太尼+依托咪酯组(B组)各80例,采用双... 目的:探讨芬太尼伍用丙泊酚和芬太尼伍用依托咪酯两种静脉全麻方法分别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无禁忌证的妇科门诊宫腔镜1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和芬太尼+依托咪酯组(B组)各80例,采用双盲法给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注药前(TO)、注药后5 min(T1)、术毕5 min(T2)的SBP、DBP、HR和SPO2的变化及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SBP、DBP、HR和SPO2在TO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于T1时较TO明显降低,两组均于术毕5 min恢复到TO水平;两组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差异不明显,手术医生及A组患者的满意度>B组(P<0.05);两组术中的不良体动、术后瞻妄、术中知晓等发生率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静脉注射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而B组的肌颤、术后呕吐发生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依托咪酯伍用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检查术在安全性方面优于丙泊酚伍用芬太尼,但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医生的满意度较低;两者镇痛效果皆确切,宜根据具体情况择优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依托咪酯 芬太尼 静脉麻醉 宫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息肉308例发病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坤仪 梁晓阳 +4 位作者 梁红玲 徐曙光 王和坤 梁月华 《辽宁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285-287,共3页
目的对本院近3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病状况进行调查。方法采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08例完整病历资料进行发病状况相关性调查研究,调查患病率、发病年龄、职业、地区分布、患者临床特征、诊断依据、伴... 目的对本院近3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病状况进行调查。方法采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08例完整病历资料进行发病状况相关性调查研究,调查患病率、发病年龄、职业、地区分布、患者临床特征、诊断依据、伴有其他妇科疾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30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年龄20~85岁,平均39.5岁。以每10年为1个年龄段,其中以31~40岁、41~50岁两个年龄段为多,共223例占72.40%(223/308),较其他年龄段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职业以待业人员及工人最高共242例占78.57%(242/308),差异具有显著性(P〈O.01)。地区分布市郊及邻近市郊发病率最高共154例,占50%(154/30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婚育状况中已婚295例,占95.78%(295/308),未婚有性行为者13例,占4.22%(13/308)。有妊娠史者249例,占已婚人数的84.41%(249/295),不孕者58例(原发不孕46例,继发不孕12例),原发不孕46例,占15.59%(46/295)。临床症状前3位是:月经异常、不孕及性接触出血,分别为68.18%、18.83%及3.25%。手术方式前3位是: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子宫内膜及宫颈管息肉电切、腹式全宫,分别占65.26%、13.31%及7.79%。结论子宫内膜息肉主要症状为月经异常、不孕,并常伴有其他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殖健康。超声技术及宫腔镜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伴有其他妇科疾病的患者应同步治疗。手术难度大者应配合腹腔镜及超声监测下进行,可提高手术安全性,避免和降低术中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不孕症 宫腔镜超声 病理检查
原文传递
静注曲马多治疗硬膜外阻滞剖宫产中的寒战 被引量:3
11
作者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7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静注曲马多能否抑制硬膜外阻滞剖宫产中的寒战。方法 :选择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伴有寒战而需治疗者 5 0例 ,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2 5例 )静注曲马多 5 0mg(用注射用水稀释成 1 0ml) ;对照组 (2 5例 )静注生理盐水 1 0ml,记... 目的 探讨静注曲马多能否抑制硬膜外阻滞剖宫产中的寒战。方法 :选择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伴有寒战而需治疗者 5 0例 ,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2 5例 )静注曲马多 5 0mg(用注射用水稀释成 1 0ml) ;对照组 (2 5例 )静注生理盐水 1 0ml,记录用药后寒战程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注药后 5分钟内寒战完全消失 (2 2例 )或明显减轻 (3例 ) ,对照组无 1例症状得到改善。因而静注曲马多可以治疗硬膜外阻滞剖宫产中的寒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曲马多 硬膜外阻滞 剖宫产 寒战
下载PDF
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分别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洁莲 程明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对比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方法。方法对2010年5月1号~2010年5月31号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组并分别予静脉注射依托... 目的观察对比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方法。方法对2010年5月1号~2010年5月31号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组并分别予静脉注射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宫口松弛情况及出血量等指标;对术中呼吸、心率、血压、静脉注射时是否有注射痛、肌颤、血氧饱和度、术后呕吐、苏醒时间等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病例给药前后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差值以及两组病例的注射痛、肌颤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麻醉效果及离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酯麻醉效果确切,无注射痛,并对血压、呼吸影响较小。对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能更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复合用药 人工流产
下载PDF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与持续硬膜外输注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锦文 詹伟海 +1 位作者 黎惠斌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10期1331-1332,共2页
目的观察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PIEB)与持续硬膜外输注(CEI)应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无痛分娩的300例产妇,分为两组各150例。甲组采用CEI镇痛,乙组采用PIEB镇痛,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乙组... 目的观察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PIEB)与持续硬膜外输注(CEI)应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无痛分娩的300例产妇,分为两组各150例。甲组采用CEI镇痛,乙组采用PIEB镇痛,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乙组的镇痛总有效率98.67%,显著高于甲组的80.67%。乙组的镇痛起效时间、VAS评分、总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PIEB应用于无痛分娩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失血量,改善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 持续硬膜外输注 分娩镇痛
下载PDF
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美玉 +2 位作者 蔡晓南 詹伟海 卢文锋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不同剂量芬太尼在子宫全切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60例拟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四组,以应用罗哌卡因联合生理盐水麻醉者为F0组,以应用罗哌卡因...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不同剂量芬太尼在子宫全切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60例拟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四组,以应用罗哌卡因联合生理盐水麻醉者为F0组,以应用罗哌卡因联合5μg芬太尼麻醉者为F1组,以应用罗哌卡因联合10μg芬太尼麻醉者为F2组,以应用罗哌卡因联合15μg芬太尼麻醉者为F3组,每组40例。分析四组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麻醉阻滞效果。结果麻醉过程中,四组间各时间点HR、SBP及DBP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F2及F3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 1级、2级及3级时间均短于F0及F1组(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高于F0及F1组(P<0.05),而F2及F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3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最高,而其余三组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发现,子宫全切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罗哌卡因联合10μg芬太尼麻醉可在降低用药剂量的同时,有效提高麻醉阻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罗哌卡因 子宫全切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
下载PDF
托烷司琼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美玉 黄洁莲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体会在全麻气管插管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预防恶心呕吐实施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本院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内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全麻气管插管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盐酸托烷司琼注射... 目的:体会在全麻气管插管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预防恶心呕吐实施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本院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内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全麻气管插管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治疗;而后按照给药时机差异为分组原则,设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即刻给予5mg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设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给予5mg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恢复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所有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2.5%,对照组19.5%;且观察组术后恢复质量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预防全麻气管插管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预防恶心呕吐方面,实施托烷司琼治疗效果显著,且建议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给予托烷司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烷司琼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术后恶心呕吐
下载PDF
中西不同麻醉方法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明雄 黄洁莲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5期49-50,共2页
目的:比较中西不同麻醉方法对肛肠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7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的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给予中医的肛俞穴麻醉方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记录术前、术中的血氧饱和... 目的:比较中西不同麻醉方法对肛肠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7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的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给予中医的肛俞穴麻醉方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记录术前、术中的血氧饱和度(Sp 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满意率为57.1%,观察组患者麻醉满意率为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不同麻醉方法对肛肠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均较好,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临床麻醉满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麻醉 中医肛俞穴麻醉 肛肠手术
下载PDF
骶麻复合喉罩吸入七氟醚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高锦文 +1 位作者 黄洁莲 林美玉 《大医生》 2020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运用骶麻复合喉罩吸入七氟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 目的观察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运用骶麻复合喉罩吸入七氟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气管插管全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骶麻复合喉罩吸入七氟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的心率(HR)水平均出现明显波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2和T3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定向力恢复、随意运动恢复、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分别为(7.4±1.9)min、(10.2±2.4)min、(6.5±2.2)min、(7.1±2.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2.9)min、(19.4±3.1)min、(11.9±3.1)min、(12.7±3.5)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10、30、60以及120 min时,观察组患儿的小儿麻醉苏醒躁动评分表(FAED)躁动评分分别为(1.31±0.29)分、(1.41±0.72)分、(1.44±0.39)分、(1.57±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8±0.59)分、(2.64±0.48)分、(3.11±0.48)分、(2.78±0.6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骶麻复合喉罩吸入七氟醚运用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不仅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还能减少术后躁动,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疝修补术 七氟醚 骶麻 喉罩
下载PDF
地塞米松延长颈丛阻滞时间及预防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
18
作者 源汝觉 胡胜英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布比卡因配伍用于颈丛阻滞是否可延长镇痛时间并减少甲状腺术后副作用。方法 187例颈丛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两组 :A组 (93例 ) :0 .3-0 .375 %布比卡因 +地塞米松 (单侧用 5 mg,双侧 10 mg) ;B组 ...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布比卡因配伍用于颈丛阻滞是否可延长镇痛时间并减少甲状腺术后副作用。方法 187例颈丛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两组 :A组 (93例 ) :0 .3-0 .375 %布比卡因 +地塞米松 (单侧用 5 mg,双侧 10 mg) ;B组 (94例 ) :单纯用 0 .3-0 .375 %布比卡因 ,术后记录有效镇痛 (VAPS≤ 3分 )维持时间及4、8、16、32、6 4h各时间段的镇痛有效例数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有效镇痛维持时间平均为 2 0 .3h,B组平均为 3.5 h。结论 1地塞米松与布比卡因配伍可显著延长布比卡因颈丛阻滞的镇痛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颈丛阻滞 预防 甲状腺手术 术后 恶心 呕吐 布比卡因
下载PDF
可乐定治疗产妇硬膜外阻滞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梁根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7期771-772,共2页
本文探讨 112例硬膜外阻滞后伴有寒战的产妇在静注不同剂量可乐定后寒战抑制的情况。根据静注剂量随机分 5组 :A组生理盐水 5ml;B组 0 .5 μg/kg ;C组 1μg/kg ,D组 1.5 μg/kg ;E组2 μg/kg。观察各组寒战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B、C、... 本文探讨 112例硬膜外阻滞后伴有寒战的产妇在静注不同剂量可乐定后寒战抑制的情况。根据静注剂量随机分 5组 :A组生理盐水 5ml;B组 0 .5 μg/kg ;C组 1μg/kg ,D组 1.5 μg/kg ;E组2 μg/kg。观察各组寒战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B、C、D、E4组都对寒战有显著疗效 (各组分别同A组相比P <0 .0 1) ,B组、C组不仅抑制寒战效果佳 ,且并发症少 ,超过此剂量 ,效果未见明显增加 ,而并发症却增多。结论 :静注可乐定 0 .5 μg/kg以上的剂量可显著抑制产妇硬膜外阻滞后的寒战 ,且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乐定 硬膜外阻滞 寒战 产妇
下载PDF
粘结剂对石墨电极的制备及影响
20
作者 杨艳苹 谢德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70,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醋酸纤维素、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壳聚糖3种粘结剂对石墨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为粘结剂制备的石墨电极的性能最好,该电极在1mmol/L亚铁氰化钾溶液和1mmol/L的对苯二酚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峰的对称性和可...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醋酸纤维素、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壳聚糖3种粘结剂对石墨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为粘结剂制备的石墨电极的性能最好,该电极在1mmol/L亚铁氰化钾溶液和1mmol/L的对苯二酚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峰的对称性和可逆性均较好,其氧化峰电流与扫描速度υ1/2成线性关系,表明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过程受扩散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电极 壳聚糖 醋酸纤维素 HPMC 循环伏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