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族药红禾麻黄酮类成分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胤睿 +2 位作者 徐文芬 何顺志 王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0-35,共6页
目的:建立苗族药红禾麻药材中黄酮类成分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测定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影响红禾麻药材品质产地差异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探讨环境因子对红禾麻药材品质形成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以槲皮黄酮-3-芸香... 目的:建立苗族药红禾麻药材中黄酮类成分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测定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影响红禾麻药材品质产地差异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探讨环境因子对红禾麻药材品质形成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以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为对照品,流动相乙腈-甲醇-水(15∶15∶70),检测波长360 nm,测定不同产地红禾麻药材中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的含量;采用土壤养分测定仪测定不同红禾麻产地土壤中的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p H和水分;通过距产地较近的气象部门查询和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海拔表等测定地理气候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与气候及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红禾麻药材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在0.094 6~4.969 mg·g^(-1),地理气候因子对红禾麻药材中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的积累影响较大。结论:建立的红禾麻药材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行,可作为红禾麻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并且通过对红禾麻中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明确了主导环境因子,为该药材的优良种质资源筛选及GAP规范化种植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同时也为苗药红禾麻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药红禾麻 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 环境因子 品质形成机制 灰色关联度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关联的苗药红禾麻总黄酮含量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胤睿 +3 位作者 徐文芬 黄仕清 赵丽婷 齐维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1-469,452,共10页
采用Al Cl3比色法对苗药红禾麻42个居群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用土壤养分测定仪测定对应产地土壤中的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p H值和水分,通过向距产地较近的气象部门查询和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海拔表等测定地理气候因子... 采用Al Cl3比色法对苗药红禾麻42个居群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用土壤养分测定仪测定对应产地土壤中的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p H值和水分,通过向距产地较近的气象部门查询和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海拔表等测定地理气候因子,结合42个居群红禾麻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红禾麻不同种质资源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与各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2个红禾麻不同种质资源药材总黄酮含量为0.42%~2.1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6%,RSD为1.5%;环境因子和遗传因子中与总黄酮含量关联度较大的因素分别为无霜期和Shannon信息指数I,而各影响因子与总黄酮含量的关联度中,以Shannon信息指数I(r=1.03)最大,土壤p H(r=0.49)最小,表明遗传因子对红禾麻药材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大于环境因子。该研究结果为红禾麻药材优良种质资源筛选及野生变家种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禾麻种质资源 总黄酮 遗传因子 环境因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文芬 何顺志 《贵州科学》 2015年第5期65-69,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对中药真伪鉴定、中药掺伪鉴定、中药品种近缘种鉴定、中药加工炮制鉴定、中药道地性鉴定、野生与栽培中药鉴定、中药有效成分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对中药真伪鉴定、中药掺伪鉴定、中药品种近缘种鉴定、中药加工炮制鉴定、中药道地性鉴定、野生与栽培中药鉴定、中药有效成分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中药鉴定 应用
下载PDF
苗药红禾麻种质资源药材中多糖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勇 +3 位作者 温迪 陈胤睿 徐文芬 魏升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65,共6页
采集不同产地苗药红禾麻种质资源药材,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建立其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分析不同红禾麻种质资源药材中多糖含量差异,并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考察环境因子对红禾麻药材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红禾麻种质... 采集不同产地苗药红禾麻种质资源药材,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建立其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分析不同红禾麻种质资源药材中多糖含量差异,并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考察环境因子对红禾麻药材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红禾麻种质资源药材多糖含量为0.42%~10.21%。经相关性分析,红禾麻多糖含量与环境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中铵态氮N、土壤水分含量、年均温度和年均日照时数的增加,有效钾K含量、年均降水量和7月温度降低可促进红禾麻多糖成分的积累,而土壤速效P和土壤pH值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该药材的优良种质资源筛选及GAP规范化种植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同时也为苗药红禾麻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禾麻种质资源 药材 苯酚-硫酸法 多糖含量 环境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两种淫羊藿植株性状与环境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雪飞 王兵兵 +2 位作者 王悦云 徐文芬 《贵州科学》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探讨植株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为淫羊藿药材道地性研究、种质资源保护及野生抚育、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依据。对40个种质产地野生粗毛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植株性状及土壤因子进行测定,用手持GPS基准定位仪记录各产地相应海拔、... 通过探讨植株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为淫羊藿药材道地性研究、种质资源保护及野生抚育、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依据。对40个种质产地野生粗毛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植株性状及土壤因子进行测定,用手持GPS基准定位仪记录各产地相应海拔、经度和纬度并通过查询各产地气象部门获取气候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淫羊藿性状与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并对各产地居群植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变异性分析。淫羊藿植株性状与其对应环境因子存在密切关系,其中影响巫山淫羊藿各性状的关键因子为7月均温,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海拔、纬度。影响粗毛淫羊藿整体性状的主要为纬度、无霜期、年均日照时数、海拔,相对土壤因子,气候因子对粗毛淫羊藿性状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选择适宜环境,可加快植株的生长发育,益于淫羊藿药材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环境因子 植株性状 变异性分析 聚类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苗药红禾麻野生与引种药材U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文凯 徐文芬 +3 位作者 员浬 孙庆文 王波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5,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探寻建立苗药红禾麻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比较分析野生与引种药材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红禾麻原产地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为0.212~0.769,存在明显的产地差异;每个野生药材与对应的引种药...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探寻建立苗药红禾麻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比较分析野生与引种药材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红禾麻原产地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为0.212~0.769,存在明显的产地差异;每个野生药材与对应的引种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大部分在0.75以上。建立的红禾麻指纹图谱方法快速、特征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红禾麻药材的整体质量评价。红禾麻野生药材之间、野生与对应引种药材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表明环境因素影响其化学成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禾麻 野生与引种 指纹图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度评价
下载PDF
我参加了舞狮队
7
作者 姚彩霞(指导) 《小学生作文》 2021年第1期27-28,共2页
一年中最热闹、最重要、最令人难忘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舞狮是我家乡小丹阳过年的传统习俗,也是我最喜欢的习俗。但去年春节的舞狮有些不同,格外有趣!“涵涵,听说为了让小朋友感受舞狮的乐趣、传承习俗,今年村里决定不请专业的舞狮人... 一年中最热闹、最重要、最令人难忘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舞狮是我家乡小丹阳过年的传统习俗,也是我最喜欢的习俗。但去年春节的舞狮有些不同,格外有趣!“涵涵,听说为了让小朋友感受舞狮的乐趣、传承习俗,今年村里决定不请专业的舞狮人员了,要让小朋友自己舞狮。要不要奶奶帮你报个名,亲身体验一下?”奶奶兴奋地问我。“好!”本来无聊得昏昏欲睡的我,立刻来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狮 亲身体验 传统习俗 春节
下载PDF
基于理法方药体系构建中医药学概要教学模式
8
作者 覃容贵 徐昌艳 +1 位作者 罗忠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7期35-37,共3页
中医药学概要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包涵整个中医药学理论、实践和应用体系,学生学习难度很大。课程编排中各大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条块分割,互不关联,理法方药割据。文章基于理法方药体系构建中医药学概要课程的教学模式,将中药... 中医药学概要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包涵整个中医药学理论、实践和应用体系,学生学习难度很大。课程编排中各大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条块分割,互不关联,理法方药割据。文章基于理法方药体系构建中医药学概要课程的教学模式,将中药和方剂穿插在中医理论和辨证中,完成病因—疾病变化的机制—治疗的方法—药物和方剂的选择模式的完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概要 理法方药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