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和施肥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虞娜 张玉龙 +3 位作者 张玉玲 洪涛 党秀丽 杨丹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5,共5页
覆膜滴灌施肥条件下,通过温室小区试验研究了灌溉上限和施肥量对番茄产量和果实的一些品质指标(Vc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施肥量对番茄产量影响最大,灌溉上限与施肥的交互... 覆膜滴灌施肥条件下,通过温室小区试验研究了灌溉上限和施肥量对番茄产量和果实的一些品质指标(Vc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施肥量对番茄产量影响最大,灌溉上限与施肥的交互作用次之,灌溉上限的影响不显著,与当地习惯施肥量相比,适当的降低施肥量可以提高番茄产量。番茄果实品质各指标受灌溉上限和施肥量的影响各异,适当提高灌溉上限、增加肥料习惯施用量可以显著地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为更好地协调番茄产量和品质对灌溉和施肥的要求,适宜的水肥管理方式为施肥量为N 286.88 kg.hm-2、K2O 286.88 kg.hm-2,灌溉上限和灌溉下限土壤水吸力分别为10 kPa(pF 2.0)和30 kPa(pF 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上限 施肥量 温室番茄产量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冻融作用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及分形维数的影响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展 张玉龙 +1 位作者 虞娜 洪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研究冻融作用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和分形维数的影响,本试验以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棕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人工控温冻融培养,测定分析不同含水量条件下,不同冻融频次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微团聚体组成、平均质量比表面积(MWSSA)、平均质量... 为了研究冻融作用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和分形维数的影响,本试验以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棕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人工控温冻融培养,测定分析不同含水量条件下,不同冻融频次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微团聚体组成、平均质量比表面积(MWSSA)、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分形维数(D)等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经冻融循环处理后,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除0.005~0.001 mm外,含水量对其他粒级微团聚体含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冻融次数对各级微团聚体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土壤平均质量比表面积随着冻融次数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土壤平均质量直径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分形维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波动式变化。冻融处理使土壤微团聚体的稳定性先增强后减弱,适宜含水量可增加土壤微团聚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土壤 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下载PDF
我国天然果酒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7
3
作者 杨艳 洪涛 陈世军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2-85,共4页
果酒是以果品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的低度饮料酒,酒度一般在12%Vol左右,果酒具有低酒度、高营养、益脑健身等特点。我国用于果酒开发的天然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以果实形态结构和利用特征大致分为浆果、仁果、核果、柑果、坚果、亚热带和... 果酒是以果品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的低度饮料酒,酒度一般在12%Vol左右,果酒具有低酒度、高营养、益脑健身等特点。我国用于果酒开发的天然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以果实形态结构和利用特征大致分为浆果、仁果、核果、柑果、坚果、亚热带和热带果实6类;果酒酿造的基本工艺分为4个阶段:发酵前处理获取果汁;果汁的调整;果汁前发酵、后发酵及陈酿;灭菌、包装。随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的加强和丰富的原料提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酒类消费市场的改善,果酒品种的多样化,果酒国家标准的制定、执行,生产工艺、设备的发展,我国果酒工业的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将得以实现。(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果酒资源 开发与研究
下载PDF
温室地下滴灌灌水控制下限对番茄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田义 张玉龙 +2 位作者 虞娜 张辉 洪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92,共5页
用温室小区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番茄株高和茎粗、果实品质和产量以及水分生产效率进行比较,探讨了温室栽培茄果类地下滴灌灌水控制下限的适宜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壤质土壤的试验地上,当地下滴灌管埋深为30 cm、计划湿润层深为15 cm^45 ... 用温室小区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番茄株高和茎粗、果实品质和产量以及水分生产效率进行比较,探讨了温室栽培茄果类地下滴灌灌水控制下限的适宜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壤质土壤的试验地上,当地下滴灌管埋深为30 cm、计划湿润层深为15 cm^45 cm(厚度30 cm)、湿润比取0.7、灌水控制上限取田间持水量时,将土壤水吸力30 kPa作为控制灌水的下限,有利于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可以达到高产、优质、节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地下滴灌 果实品质 产量 温室
下载PDF
土壤有机氮组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5
作者 吴汉卿 张玉龙 +2 位作者 张玉玲 洪涛 虞娜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40-1246,共7页
有机氮组分作为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是土壤中有效态氮的源和库,在氮素矿化、固定、迁移以及为植物生长供氮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土壤有机氮组分的研究进展,详述了土壤有机氮组分的组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 有机氮组分作为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是土壤中有效态氮的源和库,在氮素矿化、固定、迁移以及为植物生长供氮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土壤有机氮组分的研究进展,详述了土壤有机氮组分的组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有机氮组分与土壤供氮能力紧密相关,其中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为土壤有机氮组分的主要组成,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土壤供氮潜力的表征。最后,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在土壤有机氮组分研究的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入开展土壤氮素循环和供氮能力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氮组分 组成 功能 影响因素 供氮能力
原文传递
秸秆还田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8
6
作者 徐萌 张玉龙 +4 位作者 黄毅 张玉玲 虞娜 闫洪亮 洪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3-156,共4页
为了提升和保育辽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质量,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其土壤含水量比对照组提高了3%~7%;有机质含量比对照组提高幅度为1.9%~19%;全氮含量... 为了提升和保育辽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质量,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其土壤含水量比对照组提高了3%~7%;有机质含量比对照组提高幅度为1.9%~19%;全氮含量比对照组提高幅度为0.7%~14.4%;速效磷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51~14.75 mg/kg;速效钾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7.33~188.07 mg/kg;碱解氮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8.46mg/kg;净光合速率比对照组提高了3~11.03 CO2μmol/(m2.s);秸秆还田可以缓解土壤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辽西北半干旱区 农田土壤养分 玉米
下载PDF
设施蔬菜栽培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7
作者 范庆锋 虞娜 +2 位作者 张玉玲 洪涛 张玉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2-1137,共6页
以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地区设施菜地及其相邻旱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的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和土壤盐基离子饱和度,分析设施蔬菜栽培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旱田土壤相比... 以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地区设施菜地及其相邻旱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的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和土壤盐基离子饱和度,分析设施蔬菜栽培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旱田土壤相比,设施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上下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35.6 g kg-1和18.0 g kg-1,分别是旱田上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2.1倍和1.8倍;设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上升的趋势,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03**,n=50,r0.01=0.361)。(2)与旱田土壤相比,不同层次设施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均有所增加,交换性盐基离子中除交换性Ca2+含量变化不大之外,交换性K+、Mg2+、Na+含量均显著增加;不同层次设施土壤交换性K+、Mg2+、Na+饱和度显著高于旱田土壤,但交换性Ca2+饱和度和盐基饱和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 交换性盐基 盐基饱和度
下载PDF
新工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被引量:39
8
作者 张杰 洪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8期60-62,共3页
新工科与课程思政是当前大学生能力培养及道德教育的新趋势。本文摘选新工科核心素养"诚实正直、敬业、理解他人、工程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敬业、友善、爱国"课程思政进行统一教学。同时结合在学院的... 新工科与课程思政是当前大学生能力培养及道德教育的新趋势。本文摘选新工科核心素养"诚实正直、敬业、理解他人、工程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敬业、友善、爱国"课程思政进行统一教学。同时结合在学院的具体做法,阐述了如何达到新工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核心素养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下载PDF
秸秆集中深还田对土壤水分特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胜楠 洪涛 +4 位作者 张玉龙 虞娜 张玉玲 范庆锋 黄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4-158,共5页
采用自主研制的"深开沟-覆土-合垄"翻转犁开沟,深度为40cm,将秋收后的玉米整株秸秆按0,6 000,12 000,18 000kg/hm2直接深还田,探讨该模式实施2a后对土壤水分特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稳定入渗率表现为12 000kg/h... 采用自主研制的"深开沟-覆土-合垄"翻转犁开沟,深度为40cm,将秋收后的玉米整株秸秆按0,6 000,12 000,18 000kg/hm2直接深还田,探讨该模式实施2a后对土壤水分特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稳定入渗率表现为12 000kg/hm2(S2)>6 000kg/hm2(S1)>18 000kg/hm2(S3)>CK;在同一水吸力下,秸秆上层土壤含水量表现为12 000kg/hm2(S2)>18 000kg/hm2(S3)>6 000kg/hm2(S1)>CK,而在秸秆下层中则表现为12 000kg/hm2(S2)>6 000kg/hm2(S1)>18 000kg/hm2(S3)>CK;各秸秆还田处理土壤ROC、POC、LF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且各组分含量与TOC呈正直线相关关系,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各组分碳含量均以12 000kg/hm2(S2)处理最高;土壤氧化稳定系数为CK>秸秆深还田处理。由此说明,秸秆深还田能够提高土壤中水分的利用效率以及土壤中有机碳的固存,且以12 000kg/hm2(S2)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还田 土壤水分 有机碳组分
下载PDF
黑土区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对可矿化氮的贡献 被引量:33
10
作者 丛耀辉 张玉玲 +4 位作者 张玉龙 虞娜 洪涛 范庆锋 王展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7-467,共11页
采用Bremner法和长期淹水密闭培养法,研究了黑土区不同有机碳水平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酸解氮含量大于非酸解氮。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例大小的顺序相同,即均为未知态氮〉氨基酸态氮〉氨态... 采用Bremner法和长期淹水密闭培养法,研究了黑土区不同有机碳水平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酸解氮含量大于非酸解氮。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例大小的顺序相同,即均为未知态氮〉氨基酸态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土壤氮素矿化潜力(N0)为38~175.3 mg kg-1,矿化速率常数(k0)为0.022~0.041 d-1。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氮矿化潜力(N0)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土壤C/N、p H与氮素矿化潜力(N0)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矿化速率常数(k0)之间则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因此,土壤有机碳(氮)、C/N和p H是影响土壤有机氮素矿化的重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在各组分有机氮中,酸解氨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和非酸解氮均与氮矿化势(N0)关系密切(p〈0.01),但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酸解氨态氮是对可矿化氮具有直接重要贡献的组分,是土壤可矿化氮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水稻土 有机氮组分 矿化势
下载PDF
温室内膜下滴灌不同水肥处理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虞娜 张玉龙 +3 位作者 洪涛 黄毅 张辉 魏忠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温室小区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了覆膜条件下滴灌施肥量和灌溉控制下限对番茄产量和果实某些品质指标:硝酸盐含量、V 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数量和灌溉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值的大小对番茄的产量及其果实... 通过温室小区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了覆膜条件下滴灌施肥量和灌溉控制下限对番茄产量和果实某些品质指标:硝酸盐含量、V 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数量和灌溉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值的大小对番茄的产量及其果实的品质影响显著,且两因素的交互作用也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肥料用量以纯N 337.5 kg/hm2、纯K2O 337.5 kg/hm2,灌水下限以土壤水吸力40 kPa、上限kPa番茄产量最高,且其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覆膜滴灌 灌溉下限 施肥 番茄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朱晓晴 安晶 +4 位作者 马玲 陈松岭 李嘉琦 洪涛 张玉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7-989,共13页
【目的】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但以往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会加速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本研究通过对秸秆不同还田深度下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产量的研究,明确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最佳... 【目的】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但以往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会加速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本研究通过对秸秆不同还田深度下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产量的研究,明确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最佳还田深度,以期为合理利用秸秆、提高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微区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4个还田深度,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整个玉米生长季不同还田深度下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排放特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试验共设5个处理,还田深度分别为0-10 cm(T1)、10-20 cm(T2)、20-30 cm(T3)和30-40 cm(T4),同时以不还田处理作为对照(CK)。【结果】(1)在整个玉米生长季CO2和N2O均表现为排放,CH4表现为吸收。CO2累积排放量为T3处理最高,较CK显著增加了28.6%,T4处理增加最少,较CK显著增加了17.1%(P<0.05),但T1与T4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N2O的累积排放量T2处理为最高,与CK相比,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111.3%,T4处理增加最少,与CK相比显著增加了12.8%(P<0.05);CH4则表现为吸收,且秸秆还田后降低了农田土壤对CH4的吸收能力,吸收量表现为CK处理>T4处理>T3处理>T1处理>T2处理,且各还田处理与CK之间差异显著(P<0.05)。(2)秸秆不同还田深度下,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玉米产量均显著增加,增产在5.6%-20.8%(P<0.05),但各处理之间的穗长、穗粗和行粒数差异不显著。当秸秆还至30-40 cm时,产量最高,较CK增加了20.8%,表明秸秆还田对提升土壤肥力及作物增产有重要作用。(3)从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来看,在100年尺度上,GWP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T4处理>CK处理,而GHGI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CK处理>T4处理,表明与CK相比,各处理均增加了玉米季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而T4处理则降低了玉米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秸秆还田深度 排放通量 玉米产量 综合增温潜势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深松中耕对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玉玲 张玉龙 +3 位作者 黄毅 洪涛 信东旭 张哲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7-170,共4页
在辽宁西部阜新旱作农业示范区进行田间试验,探讨了深松中耕对这一地区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中耕能够提高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及0-20 cm土层土壤全N、P、K含量,以提高0-10 cm土层土壤全N含量... 在辽宁西部阜新旱作农业示范区进行田间试验,探讨了深松中耕对这一地区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中耕能够提高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及0-20 cm土层土壤全N、P、K含量,以提高0-10 cm土层土壤全N含量最为显著(P&lt;5%);能够增加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及0-30cm土层土壤有效钾含量,以增加0-10 cm土层土壤有效钾含量最为显著(P&lt;5%);显著增加10-3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P&lt;5%);增加了玉米产量,增加幅度为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中耕 土壤养分 玉米产量 辽西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秸秆深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土壤结构及水分特征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洪涛 王胜楠 +4 位作者 闫洪亮 马迎波 范庆锋 黄毅 张玉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60,共9页
采用定位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秸秆深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农田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深还田能够有效地改良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分布状况。秸秆深还田第3年土壤0~50 cm 层对照处理容重为1.45 g·cm -3,各... 采用定位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秸秆深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农田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深还田能够有效地改良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分布状况。秸秆深还田第3年土壤0~50 cm 层对照处理容重为1.45 g·cm -3,各处理的平均容重为1.34 g·cm -3,土壤容重显著减小;干筛团聚体以>5 mm 团聚体增加为主占18.69%~27.20%,抵抗外力破坏而保持原有形态的能力增强;平均重量直径及几何平均直径均较对照和深耕有所提高;施入秸秆量800 kg·667m -2处理的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和土壤结构体破碎率降低最为明显。不同处理之间表现出秸秆深还田处理的持水量要高于对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还田 土壤结构 团聚体 水分特征
下载PDF
秸秆深层还田对玉米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黄毅 毕素艳 +1 位作者 洪涛 窦森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112,共4页
针对辽西地区土壤耕层变浅和秸秆浅旋还田造成的土壤漏风跑墒等问题,实施秸秆机械化深层还田与常规耕作(CK)对比试验,测定玉米根系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秸秆深层还田能够增强玉米扎根性能,扩展根系分布空间,扎根深度增加5~10 cm,根系... 针对辽西地区土壤耕层变浅和秸秆浅旋还田造成的土壤漏风跑墒等问题,实施秸秆机械化深层还田与常规耕作(CK)对比试验,测定玉米根系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秸秆深层还田能够增强玉米扎根性能,扩展根系分布空间,扎根深度增加5~10 cm,根系分布空间扩大6 000(初生节根)~154 500(次生根)cm3;秸秆深层还田的次生根数目明显高于CK,且CK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 cm土层深度,秸秆深松还田处理根系则集中分布在21~30 cm土层深度;秸秆深层还田处理与CK相比玉米产量提高18.16%,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系 秸秆深层还田 产量
原文传递
辽西半干旱区秸秆深还田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洪涛 马迎波 +4 位作者 徐萌 闫洪亮 范庆锋 黄毅 张玉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4-497,共4页
研究不同量玉米秸秆深还田对辽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含水量、容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秸秆相比,6000,12000,18000,24000kg.hm-2秸秆深还田处理玉米产量分别增产7.60%,9.40%,7.80%和4.51%;秸秆深还田各处理土壤含... 研究不同量玉米秸秆深还田对辽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含水量、容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秸秆相比,6000,12000,18000,24000kg.hm-2秸秆深还田处理玉米产量分别增产7.60%,9.40%,7.80%和4.51%;秸秆深还田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容重均优于对照,800kg.hm-2处理的土壤墒情优于其他各处理,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秸秆深还田对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及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 玉米产量
下载PDF
灌溉方法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张西超 洪涛 +3 位作者 张玉龙 范庆锋 张玉玲 虞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3-147,153,共6页
以长期定位灌溉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滴灌、渗灌、沟灌3种不同灌溉方法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法显著影响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有... 以长期定位灌溉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滴灌、渗灌、沟灌3种不同灌溉方法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法显著影响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有不同趋势;各处理土壤硬度在0—20cm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渗灌条件下的土壤硬度在20—30cm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后继续增加;灌溉方法不同,作物根系层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不同;灌水量与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硬度、速效养分含量和番茄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番茄品质的相关性不显著。滴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番茄作物产量,而且不影响番茄品质,同时达到了高产、高效、节水的目标,为3种方法中最佳的灌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渗灌 沟灌 土壤理化性质 番茄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不同年限对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洪涛 关松 +3 位作者 凌尧 范庆锋 张玉龙 黄毅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8-1402,共5页
针对当前旱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影响土壤生产力的实际,探讨秸秆还田后不同年限对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秸秆还田后第二年和第三年土壤有机碳(SOC)含量0。20cm(表层)差异不显著,20~40cm(亚表层)... 针对当前旱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影响土壤生产力的实际,探讨秸秆还田后不同年限对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秸秆还田后第二年和第三年土壤有机碳(SOC)含量0。20cm(表层)差异不显著,20~40cm(亚表层)第三年显著高于第二年;土壤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的含量均是0.20cm大于20~40cm,但随着秸秆施用量的增加,差异减小;秸秆还田第三年和第二年相比,FA含量降低,HA、Hu含量以及PQ值都有所增加,表明秸秆还田三年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腐殖化程度增加。研究结果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地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年限 有机碳含量 腐殖质组分
原文传递
“课堂思政”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高林晓 王玉林 +1 位作者 冯定坤 洪涛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9期176-178,共3页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的专业素质,科学修养也得到了提升。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学、应化和化工等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所包含的...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的专业素质,科学修养也得到了提升。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学、应化和化工等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所包含的现代仪器分析测试技术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生物、材料、生命、医药、食品、环境等社会行业的各个领域,培养这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可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更多保障。旨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在教学中渗入思政元素,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本科教学的同时育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 课堂思政 立德树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设施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孙莹 侯玮 +4 位作者 迟美静 虞娜 范庆锋 洪涛 张玉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0-952,共13页
以连续5a设施番茄栽培定位施肥田间试验为依托,选择施氮量0、187.5、375.0、562.5kg·hm^-2(N0、N1、N2、N3)及氮肥与有机肥(M:75000kg·hm^-2)配施(MN0、MN1、MN2、MN3)8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氮及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土壤总有... 以连续5a设施番茄栽培定位施肥田间试验为依托,选择施氮量0、187.5、375.0、562.5kg·hm^-2(N0、N1、N2、N3)及氮肥与有机肥(M:75000kg·hm^-2)配施(MN0、MN1、MN2、MN3)8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氮及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土壤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和水溶性有机碳(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WSOC)的含量及其剖面分布,土壤松/稳结态胡敏酸碳(Humicacid carbon,HA-C)和富里酸碳(Fulvic acid carbon,FA-C)含量、组成及其剖面分布。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TOC、WSOC、稳结态胡敏酸碳(HA2-C)和稳结态富里酸碳(FA2-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松结态胡敏酸碳(HA1-C)和松结态富里酸碳(FA1-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逐渐下降趋势。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均使0~50 cm土壤TOC、WSOC、HA1-C、FA1-C和HA2-C含量有所提高,其提高幅度分别为12.44%~87.38%、11.01%~168.32%、10.15%~235.54%、2.41%~205.21%和3.42%~92.61%;同时也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HA/FA及PQ(HA占(HA+FA)的比例)(P<0.05),使0~20 cm土层HA1、HA2和FA1的C/N比增加,FA2的C/N比略有下降,HA的E4/E6(在波长为465nm和665nm处吸光度的比值)降低,FA的E4/E6增加。本设施番茄栽培田间试验条件下,连续5 a氮肥与有机肥配施不仅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壤有机碳数量,而且有利于FA向HA转化,促进胡敏酸的形成与累积,尤其是松结态胡敏酸的形成与累积,进而使土壤有机碳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连续定位施肥 松结态腐殖质 稳结态腐殖质 PQ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