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屈原》与抗战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7
|
|
2
|
曹禺创作《雷雨》的主观思想和作品的客观意义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3
|
“平衡”:“九叶诗派”的美学追求 |
邹水旺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2
|
|
4
|
郭沫若小说创作初探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1
|
|
5
|
《女神》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交融 |
邹水旺
|
《郭沫若学刊》
|
1994 |
1
|
|
6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7
|
在痛苦中探索 在彷徨中前进——读《星空》札记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8
|
试论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
9
|
关于民族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的思考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0
|
为唤起群众的觉醒而呐喊——读《阿Q正传》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1
|
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琐谈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12
|
从初期象征诗派到“九叶”诗派——略谈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3
|
从《女神》到《前茅》——谈郭沫若留日期间思想和诗作的变化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14
|
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凯歌--赞《恢复》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5
|
“救救孩子”——谈鲁迅小说中的少年儿童形象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6
|
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为史实所束缚——谈郭沫若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性问题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17
|
略论郭沫若前期思想的发展 |
邹水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8
|
“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谈郭沫若小说的艺术特色 |
邹水旺
|
《郭沫若学刊》
|
1987 |
0 |
|
19
|
眼界宽 研究深——喜读《郭沫若思想整体观》 |
邹水旺
|
《郭沫若学刊》
|
1993 |
0 |
|
20
|
《女神》的现代意识 |
邹水旺
|
《郭沫若学刊》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