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国灰鹅种质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危红 黄江南 +6 位作者 熊小兰 康昭风 武艳平 魏岳 谢金防 韦启鹏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兴国灰鹅是江西省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优良中型灰鹅品种资源之一,具有耐粗饲、肉质鲜嫩、抗逆性强等特性,已被列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国家级保护名录。该文介绍了兴国灰鹅品种来源、养殖历程、品种特性等情况,重点探讨了灰鹅... 兴国灰鹅是江西省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优良中型灰鹅品种资源之一,具有耐粗饲、肉质鲜嫩、抗逆性强等特性,已被列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国家级保护名录。该文介绍了兴国灰鹅品种来源、养殖历程、品种特性等情况,重点探讨了灰鹅种质资源在保护利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并对今后的灰鹅产业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促进兴国灰鹅产业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助推兴国灰鹅产业更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灰鹅 品种保护 资源利用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对信仰的追问——从《流血》解读辛西娅·奥兹克的生态意识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延超 《钦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6-29,共4页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小说《流血》,其中不仅着眼于当下揭示了美国同化的问题,还包含了对动物权利的呼吁以及对大屠杀幸存者的精神生态深切关怀,反映出作者奥兹克进步的生态意识,这对生态文学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奥兹克 犹太文化
下载PDF
吉安红毛鸭品种介绍与现状研究
3
作者 张危红 +7 位作者 熊小兰 魏岳 康昭风 唐维国 韦启鹏 谢金防 熊立根 黄江南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吉安红毛鸭是优良的肉蛋兼用型品种,具有抗逆、耐粗饲、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等特点,是加工“南安板鸭”的最佳原料,已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为确保吉安红毛鸭的可持续利用,该文将重点探讨吉安红毛鸭的品种特... 吉安红毛鸭是优良的肉蛋兼用型品种,具有抗逆、耐粗饲、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等特点,是加工“南安板鸭”的最佳原料,已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为确保吉安红毛鸭的可持续利用,该文将重点探讨吉安红毛鸭的品种特性、品种保护现状、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安红毛鸭 品种保护 资源利用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大余鸭品种介绍与现状研究
4
作者 熊小兰 张危红 +6 位作者 魏岳 康昭风 唐维国 韦启鹏 谢金防 黄江南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
大余鸭是江西省肉用型地方优良品种,养殖历史悠久,具有生长速度快、皮薄、胴体洁白优美、肉质细嫩等特点。为确保大余鸭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大余鸭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文将重点探讨大余鸭的品种特性、品种保护现状、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大余鸭是江西省肉用型地方优良品种,养殖历史悠久,具有生长速度快、皮薄、胴体洁白优美、肉质细嫩等特点。为确保大余鸭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大余鸭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文将重点探讨大余鸭的品种特性、品种保护现状、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余鸭 品种资源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客体的主体化与主体的客体化——《假如我们梦太久》的后殖民解读
5
作者 蒙莉桦 刘延超 《钦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8-41,共4页
运用东方主义理论从后殖民的角度解读新加坡作家吴宝星的《假如我们梦太久》这部小说,可揭示独立后新加坡在西方殖民文化的影响下,以西方文化为中心以及把东方文化他者化,逐步形成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过程。
关键词 吴宝星 假如我们梦太久 新加坡英语文学 东方主义 主体化 客体化
下载PDF
《一把颜色》中的双重创伤书写
6
作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第13期29-30,共2页
本文试图运用后殖民中对语言、历史、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与创伤精神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分析小说《一把颜色》中殖民时期和后殖民时期两代人在语言、精神、历史、身份认同方面所遭受的创伤,在书写新加坡历史的同时,通过文学叙述的形... 本文试图运用后殖民中对语言、历史、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与创伤精神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分析小说《一把颜色》中殖民时期和后殖民时期两代人在语言、精神、历史、身份认同方面所遭受的创伤,在书写新加坡历史的同时,通过文学叙述的形式让新加坡人直面创伤,从而达到疗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林素琴 创伤 后殖民 战争 文化 种族
下载PDF
从存在主义解读《终结的感觉》中安东尼的形象
7
作者 《作家天地》 2019年第24期6-6,18,共2页
从对存在的焦虑到对焦虑逃避的自欺,巴恩斯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特立独行的青年及其迟暮之年的声音为那个时代的缩影,展现了那一代英国人的成长历程所体现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关于"焦虑"与"自欺"的哲学思辨。
关键词 巴恩斯 存在主义 焦虑 自欺
原文传递
从元语言理论视角解读《小说家马尔丹》的元小说性
8
作者 《艺术科技》 2016年第11期193-194,共2页
元语言的自称性和反身自称性的特性及其检查双方代码的功能都适用于元小说的创作和解读。本文以法国短篇小说"怪圣"马塞尔·埃梅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家马尔丹》为例,首先梳理元语言理论概念框架及其对元小说的影响;然后以... 元语言的自称性和反身自称性的特性及其检查双方代码的功能都适用于元小说的创作和解读。本文以法国短篇小说"怪圣"马塞尔·埃梅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家马尔丹》为例,首先梳理元语言理论概念框架及其对元小说的影响;然后以元语言理论为视角,按照作品中元语言的运用范畴分为叙述与评述两个部分逐一分析,在解读小说创作意图的同时揭示其元小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言特性 元语言功能 元小说 埃梅
下载PDF
双重阉割的民族——解读新加坡戏剧《郑和的后代》的文化创伤操演
9
作者 《艺术科技》 2018年第7期123-123,共1页
郭宝崑作为"东南亚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直接反映新加坡当下的社会状况以及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对新加坡文化的研究具有典型性意义。本文尝试分析其代表作《郑和的后代》中呈现的双重阉割,找出作者成功进行文化创伤操演... 郭宝崑作为"东南亚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直接反映新加坡当下的社会状况以及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对新加坡文化的研究具有典型性意义。本文尝试分析其代表作《郑和的后代》中呈现的双重阉割,找出作者成功进行文化创伤操演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宝崑 新加坡文学 阉割 文化创伤 操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