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贴式负压冲吸器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
作者 陈少全 王烈 +3 位作者 于松英 王冰 张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珐:回顾性分析84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负压冲吸器治疗组(实验组)45例和传统的切开引流换药治疗组(对照组)37例,对两组患者的伤口长度、换药次数、住院天... 目的:探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珐:回顾性分析84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负压冲吸器治疗组(实验组)45例和传统的切开引流换药治疗组(对照组)37例,对两组患者的伤口长度、换药次数、住院天数、伤口愈合天数和治疗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2.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口长度明显缩短,换药次数明显减少,伤口愈合天数明显缩短,治疗费用降低(P<0.01)。结论: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是微创治疗乳腺脓肿的高效、经济可行的工具,可保证乳房的完整美观并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贴式负压冲吸器 乳腺 脓肿 引流术
下载PDF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马留学 +1 位作者 姚和祥 王瑜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6期889-890,共2页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诊疗进展 INFLAMMATORY 腹部手术创伤 黏连性肠梗阻 肠壁水肿 动力性 机械性
下载PDF
粘贴式负压冲吸器在高流量肠外瘘合并切口裂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少全 王烈 +3 位作者 王瑜 黎成金 林瑞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治疗合并切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6年8月对44例合并伤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采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治疗,并以1996年2月至2002年3月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滴水双套管冲吸治疗... 目的:探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治疗合并切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6年8月对44例合并伤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采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治疗,并以1996年2月至2002年3月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滴水双套管冲吸治疗的38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粘贴式负压冲吸器能快速控制肠痿出物,促进破损皮肤的愈合,与传统的开放式滴水双套管冲吸治疗相比,在治愈率、伤口换药次数、敷料消耗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P<0.01)。结论:对于合并切口裂开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是控制瘘出液及保护瘘口皮肤的有效工具,能够显著促进肠外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贴式负压冲吸器 切口/裂开 高流量肠外瘘
下载PDF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于浩 王烈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6期2449-2451,共3页
高脂血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之一,常导致AP反复恶化。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高三酰甘油有关,故降低血三酰甘油水平是治疗的核心,只有与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中的其他手段相结合,同时控制引发高脂血症的原发及继发因素,才... 高脂血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之一,常导致AP反复恶化。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高三酰甘油有关,故降低血三酰甘油水平是治疗的核心,只有与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中的其他手段相结合,同时控制引发高脂血症的原发及继发因素,才能明显改善预后,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三酰甘油
下载PDF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吕云霄 陈少全 +4 位作者 王冰 王瑜 张再重 王烈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婴儿血管瘤患儿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间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动态观察患儿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按照cchauer疗效评定法,Ⅰ级14例,Ⅱ级13例,Ⅲ级15例...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婴儿血管瘤患儿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间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动态观察患儿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按照cchauer疗效评定法,Ⅰ级14例,Ⅱ级13例,Ⅲ级15例,Ⅳ级5例.草莓状血管瘤疗效优于海绵状及混合型血管瘤(P<0.05),而不同部位的血管瘤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草莓状血管瘤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婴儿 普萘洛尔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瑜 王燕婷 +1 位作者 林亚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661-2663,共3页
目的:观察、对比研究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胃癌手术(腔镜组)及开腹手术(开腹组)患者各15例,分别于手术前、手术结束及术后24h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 目的:观察、对比研究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胃癌手术(腔镜组)及开腹手术(开腹组)患者各15例,分别于手术前、手术结束及术后24h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采用INR法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结束及术后24hAPTT及INR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FIB及D-D于手术结束及术后24h均显著升高,且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PT于术后24h亦明显降低,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及开腹手术均可使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增加术后血栓发生风险,且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大,应在围手术期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开腹手术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肠淋巴途径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致全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再重 +2 位作者 王烈 王瑜 郑国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通过肠系膜淋巴管结扎(MLDL)阻断肠淋巴液回流,观察肠淋巴途径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致全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结扎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入牛黄胆酸钠... 目的通过肠系膜淋巴管结扎(MLDL)阻断肠淋巴液回流,观察肠淋巴途径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致全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结扎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入牛黄胆酸钠溶液制备SAP合并多器官损伤模型;MLDL于制模前进行。术后24h测定血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内毒素水平及胰腺、肺脏、肝脏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0)活性。处死大鼠取材,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培养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并计算细菌移位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中DAO、D-乳酸、TNF—α、IL-6和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升高[DAO:(0.64士0.17)kU/L比(0.37±0.07)kU/L,D-乳酸:(8.16±1.79)ng/L比(3.24±1.00)ng/L,TNF—α:(65.21±13.38)ng/L比(22.16±5.04)ng/L,IL-6:(7.95±1.83)ng/L比(4.26±1.23)ng/L,内毒素:(O.068±0.019)kEU/L比(0.033±0.009)kEU/L3,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显著提高(75.0%比o),胰腺、肺脏、肝脏MPO活性显著升高[胰腺:(5.14±1.24)U/g比(2.88±0.75)U/g,肺脏:(9.07±2.52)U/g比(4.38±1.29)U/g,肝脏:(6.36±1.63)U/g比(3.19±0.96)U/g,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结扎组血中DAO[(0.50±0.13)kU/L]、D-乳酸[(6.23±1.25)ng/L]、TNF-α((48.50±13.23)ng/L]、IL-6[(6.06土1.64)ng/L3和内毒素[(0.048±0.014)kEU/L3均显著降低,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12.5%)显著减少,胰腺、肺脏、肝脏MPO活性[胰腺:(4.01±1.05)U/g,肺脏:(6.58±1.96)U/g,肝脏:(4.64±1.34)U/g3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MLDL可以降低SAP大鼠肠道细菌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 微循环 肠屏障功能障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不同体位和不同压力的CO2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瑜 王燕婷 +2 位作者 蒋彦彦 林亚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特殊的体位及CO2气腹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07年11月至2008年9月.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37例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气腹前3种体位(平卧位、头低脚高位和头高脚低位)及平卧位气腹建立后的3种CO2气腹压...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特殊的体位及CO2气腹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07年11月至2008年9月.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37例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气腹前3种体位(平卧位、头低脚高位和头高脚低位)及平卧位气腹建立后的3种CO2气腹压(8、12和16mmHg)时股静脉直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结果与气腹前平卧位比较。头低脚高位患者股静脉直径显著减少(P〈0.05),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显著增加(P〈0.01,P〈0.05);头高脚低位及平卧位气腹建立后股静脉直径均显著增大(P〈0.01).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显著减少(P〈0.01,P〈0.05),且随着气腹压的增加,股静脉直径逐渐增大,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逐渐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低脚高位有利于血液的回流,而头高脚低位及CO2气腹压均可使血液回流不畅.可能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外科手术 体位 气腹 人工 股静脉 血液动力学
原文传递
腔镜辅助下与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瑜 林晨 +2 位作者 张再重 王烈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目的:对比腔镜辅助下(video-assisted thyroidectomy,VAT)与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t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ET)的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骨切迹上径路颈部小切口VAT65例和胸前壁径路TET5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术式的手... 目的:对比腔镜辅助下(video-assisted thyroidectomy,VAT)与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t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ET)的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骨切迹上径路颈部小切口VAT65例和胸前壁径路TET5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120例手术成功,4例(VAT和TET组各2例)中转开放手术。VAT组和TE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15±12.11)min和(115.42±28.36)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9.54±4.21)mL和(20.68±7.40)mL,疼痛评分分别为3.62±0.93和5.37±0.9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31±0.86)d和(5.31±0.7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4%和15.25%,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术后均无继发出血、永久性声嘶、低血钙等并发症。随访3~37个月,平均17.17个月,复发3例,其中VAT组1例,TET组2例,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均安全有效。与TET相比,VAT技术难度较低,并发症较少,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是可选择的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切除术
下载PDF
不同体位及CO_2气腹压对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瑜 王燕婷 +2 位作者 蒋彦彦 林亚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体位及CO2气腹对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3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前的3种体位(平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及平卧位时3种CO2气腹压(8 mmHg,12 mmHg,16 mmHg)下的股静脉直径、平均血...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体位及CO2气腹对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3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前的3种体位(平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及平卧位时3种CO2气腹压(8 mmHg,12 mmHg,16 mmHg)下的股静脉直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结果与气腹前平卧位比较,头低脚高位患者股静脉直径显著减小(P<0.05),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显著增加(P<0.01,P<0.05);头高脚低位及平卧位气腹建立后股静脉直径均显著增大(P<0.01),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显著减少(P<0.01,P<0.05),且随着气腹压的增加,股静脉直径逐渐增大,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逐渐减少,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低脚高位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可能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头高脚低位及高CO2气腹压均可使血液回流不畅,导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可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气腹 体位 深静脉 下肢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联合应用乌药、大黄对重症胰腺炎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留学 +1 位作者 姚和祥 王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观察乌药、大黄合用对重症胰腺炎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收治的45例重症胰腺炎随机分3组:A组在抑制胰酶分泌和抗感染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0%硫酸镁50 mL胃管注入,每日2次(2/d);B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黄水煎液100 mL高位... 目的观察乌药、大黄合用对重症胰腺炎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收治的45例重症胰腺炎随机分3组:A组在抑制胰酶分泌和抗感染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0%硫酸镁50 mL胃管注入,每日2次(2/d);B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黄水煎液100 mL高位保留灌肠,2/d;C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药水煎液50 mL胃管注入,大黄水煎液100mL保留灌肠,2/d。观察3组患者腹胀改善情况(腹围),腹压(膀胱测压),APACHE-Ⅱ评分,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及第1,3,5,7,9天血中D-乳酸的含量。结果C组治疗后在腹围,腹压,APACHE-Ⅱ评分,N等指标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则无差异。D-乳酸含量在C组与A,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每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递减(P<0.01)。结论乌药、大黄合用对重症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有协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屏障 乌药 大黄
原文传递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涂小煌 王烈 +5 位作者 姚和祥 宋京翔 饶本强 王瑜 陈少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82-384,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LN)转移的规律,指导胃癌LN廓清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D_2或>D_2手术并有完整记录的29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胃癌各组LN的转移情况。结果 术中LN肉眼检查与实际病理检查有一定的误差。D_...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LN)转移的规律,指导胃癌LN廓清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D_2或>D_2手术并有完整记录的29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胃癌各组LN的转移情况。结果 术中LN肉眼检查与实际病理检查有一定的误差。D_2手术时,只要把No.12LN包括在内,部分LN归属哪一组,并不影响肿瘤的治疗和预后。在各组LN中,No.3、No.7、No.8、No.9 LN转移率最高,而No.13、No.17、No.18 LN对于不同部位的胃癌转移机会均很少,不同部位的胃癌No.3、No.4、No.7、No.8、No.9、No.11、No.16 LN转移机会大致相同。胃癌的LN跳跃式转移见于No.16 LN,而第3站的LN较为少见。探查时若无No.12 LN转移,No.13 LN病理检查均未见转移,可不必清扫。组织学类型分化低的胃癌其第3、4站LN转移相对少见,这可能与分化低的肿瘤易引起远处转移,而使患者失去根治手术的机会有关。结论 掌握胃癌LN的转移规律,对胃癌LN的廓清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LN 手术 肿瘤 治疗
原文传递
三管冲洗引流在预防直肠癌TME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留学 李景永 +1 位作者 王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管冲洗引流减压对预防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意义。方法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外研究所3年间收治的332例TME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6例。A组放置自制三管行冲洗引流;B组用常规引流,两组引... 目的探讨三管冲洗引流减压对预防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意义。方法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外研究所3年间收治的332例TME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6例。A组放置自制三管行冲洗引流;B组用常规引流,两组引流管均置于直肠内吻合口上5 cm处。观察两组肛管直肠压力的变化及瘘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4天肛管直肠压力最高。A组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B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6.62%,11/166),术后第4天瘘发生的例数最多,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89,P=0.001)。B组吻合口瘘中9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2例行近端肠造瘘转流术治愈。两组均无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三管冲洗引流减压能有效地预防TME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吻合口瘘 三管冲洗 引流
原文传递
N-乙酰半胱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与二次打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再重 +3 位作者 王瑜 陈少全 涂小煌 王烈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与二次打击的防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SAP组(n=24)、SAP+NAC组(n=24)和假手术组(n=6)。建模后3、6、12、24h,取腹主动脉血液和小肠...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与二次打击的防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SAP组(n=24)、SAP+NAC组(n=24)和假手术组(n=6)。建模后3、6、12、24h,取腹主动脉血液和小肠、胰腺、肺脏、肝脏组织。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各时段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胰腺、肺脏、肝脏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结果SAP组各时间点血液TNF-α、IL-6、DAO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6、12、24h胰腺、肺脏、肝脏MPO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SAP组比较,SAP+NAC组各时间点血液TNF-α、IL-6显著下降(P〈0.05或P〈0.01),6、12、24h三个时间点DA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12、24h胰腺、肺脏、肝脏MPO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NAC可有效防护SAP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并可减轻胰腺、肺脏、肝脏遭受二次打击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急性胰腺炎 肠屏障功能障碍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瑜 +1 位作者 宋京翔 王烈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EEN)对胃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胃癌术后的病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82例施行EEN,对照组68例未施行EEN。分别对两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EEN)对胃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胃癌术后的病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82例施行EEN,对照组68例未施行EEN。分别对两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血糖、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21例,其中试验组5例(6.1%),对照组16例(2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和血脂在术后第9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术后肝肾功能、血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减少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术后的营养不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肠内营养 胃癌 术后
下载PDF
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早期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烈 涂小煌 +2 位作者 张再重 王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腹腔镜(双镜)手术在早期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7年12月间应用双镜手术治疗55例早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成功实施内镜定位、腹腔镜游离结肠肠段切除术,根据术中冰冻病理...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腹腔镜(双镜)手术在早期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7年12月间应用双镜手术治疗55例早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成功实施内镜定位、腹腔镜游离结肠肠段切除术,根据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结果追加腹腔镜根治术11例;2例(3.6%)内镜定位后因小肠胀气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90(55-2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10-200)ml。51例(92.7%)术后2-3d肛门排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2-15)d,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42(3-72)个月,除1例死于心肌梗死外,其余存活至今,均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是早期结肠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早期 腹腔镜手术 内镜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胃癌手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瑜 王燕婷 +2 位作者 蒋彦彦 林亚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15例腹腔镜胃癌手术过程中双下肢的股静脉直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结果:与气腹前平卧位相比,气腹后病人股静脉直径显著增大,平均血流速度及血...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15例腹腔镜胃癌手术过程中双下肢的股静脉直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结果:与气腹前平卧位相比,气腹后病人股静脉直径显著增大,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显著降低(P<0.01);气腹后取头高脚低位时,股静脉直径进一步增大,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均进一步减少(P<0.05);术中,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股静脉直径虽无明显变化(P>0.05),但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显著减少(P<0.05);至术毕CO2气体排出后、麻醉恢复前取平卧位时,股静脉直径变细(P<0.01),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显著增加(P<0.01),但仍未达到气腹前平卧位水平(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CO2气腹的建立、头高脚低体位及手术时间的延长均可使病人下肢深静脉管径增大、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血液回流受阻,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增加,在围手术期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下肢深静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凝胶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鲁阳春 宋洪涛 +4 位作者 张敏新 张再重 林晨 王烈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510-1513,共4页
目的 评价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凝胶外涂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63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3组,每组21例,分别采用药物浓度为1%(20 ... 目的 评价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凝胶外涂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63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3组,每组21例,分别采用药物浓度为1%(20 g∶200 mg,A组)、2%(20 g∶400 mg,B组)和3%(20 g∶600 mg,C组)的普萘洛尔凝胶外涂治疗,以均匀涂抹瘤体表面为准,3次/d,随访治疗6个月.详细记录患儿性别、年龄、肿物部位、并发症以及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用药后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复发情况.涂药后每月返院复查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A、B、C3组患儿有效率分别为52.38%(11/21例)、57.14%(12/21例)、90.48%(19/21例);彩超检查示3组患儿用药后血管瘤体厚度均明显变薄(P<0.05),3组患儿用药后除少数出现局部皮肤轻微病变外均无全身不良反应,且C组患儿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普萘洛尔凝胶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3%浓度的普萘洛尔凝胶疗效要优于其他浓度组药物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 凝胶
原文传递
精氨酸增强的胃肠外营养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京翔 王烈 +4 位作者 涂小煌 卿三华 林瑞娇 方碧英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3期156-159,162,共5页
目的 :探讨精氨酸 (Arg)增强的胃肠外营养 (PN)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的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4 0例结、直肠癌病人 ,术后分别接受常规PN支持或Arg增强的PN支持 1周 ,观察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氮平衡、... 目的 :探讨精氨酸 (Arg)增强的胃肠外营养 (PN)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的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4 0例结、直肠癌病人 ,术后分别接受常规PN支持或Arg增强的PN支持 1周 ,观察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氮平衡、并发症及其他指标。 结果 :两组病人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免疫抑制。TPN +Arg组病人的免疫功能 (CD4 + 、CD4 + /CD8+ 、NK、IL 2R)在术后第 4、7天与TPN组相比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TPN +Arg组病人在术后第 4天已达到氮平衡 ,与TPN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TPN +Arg组病人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TPN组 2例病人出现切口并发症。 结论 :精氨酸能改善大肠癌病人术后的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胃肠外营养 结直肠癌 临床应用 免疫功能 蛋白质代谢
下载PDF
胃转流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瑜 焦亚彬 +4 位作者 王祎波 黄盛 王畅 刘斌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观察胃转流术(GBP)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合并非肥胖型T2DM的胃部病变行GBP47例,其中全胃切除Roux-OIl-Y式20例、胃大部切除Roux-e13-Y式13例和毕Ⅱ... 目的观察胃转流术(GBP)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合并非肥胖型T2DM的胃部病变行GBP47例,其中全胃切除Roux-OIl-Y式20例、胃大部切除Roux-e13-Y式13例和毕Ⅱ式14例。测量术前(0周),术后1周、2周和1、3、6个月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及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GLP一1)水平,检测术前、术后3、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lc),术后糖尿病转归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1周至6个月空腹血糖均显著降低(P〈0.01),GLP一1水平术后升高(P〈0.01或P〈0.05);术后3至6个月HbAlC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胃大部切除及全胃切除Roux—en—Y式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显著〉毕Ⅱ式组(P〈0.05)。术后6个月,毕Ⅱ式和胃大部切除及全胃切除Roux.en—Y式组糖尿病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78.5%(11/14)、100%(13/13)和100%(20/20),其中Roux—en.Y式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毕Ⅱ式组(P〈0.05)。3组术后1月至6个月体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胃肠道重建术均有降糖效果,其中Roux-en-Y式GBP对T2DM的疗效优于毕Ⅱ式,且并不依赖于体质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胃转流术 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