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岩性差异
被引量:
19
1
作者
康东雅
向芳
+1 位作者
邹
佐
元
张萌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9-303,共5页
文中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等方法,详细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岩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宜川地区本溪组—石千峰组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富县地区与宜川地区基本...
文中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等方法,详细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岩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宜川地区本溪组—石千峰组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富县地区与宜川地区基本相同,本溪组—太原组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从山西组开始长石体积分数明显增加,出现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由于构造运动、沉积相演化和物源变化的影响,造成沉积环境和物源区发生变化,本溪组—太原组与山西组—石千峰组砂岩的长石体积分数、岩屑成分、分选性和磨圆度等都不相同,从而导致研究区在不同地区和层位存在岩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岩石学特征
岩性差异
宜川-富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积相带控制下的白云岩成因模式及判别特征
被引量:
6
2
作者
邹
佐
元
向芳
+1 位作者
沈昕
康东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887-5899,共13页
为探讨白云岩成因模式与沉积相之间关系,对蒸发泵模式、渗透回流模式、埋藏模式和微生物模式在不同沉积相中形成的白云岩岩石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蒸发泵模式白云岩形成于潮坪、泻湖,白云石以泥-微晶为主并与膏岩共...
为探讨白云岩成因模式与沉积相之间关系,对蒸发泵模式、渗透回流模式、埋藏模式和微生物模式在不同沉积相中形成的白云岩岩石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蒸发泵模式白云岩形成于潮坪、泻湖,白云石以泥-微晶为主并与膏岩共生,潮坪环境具有鸟眼、泥裂等蒸发暴露特征,泻湖则不具有,该模式整体有序度和Mg/Ca值与渗透回流模式和埋藏模式相比最低,MgO-CaO呈线性正相关,富含Na、Sr元素,而缺乏Fe、Mn元素,阴极射线下不发光或发弱光,δ18O、δ13C值均向正方向偏移;渗透回流模式是蒸发泵模式的延伸和演变,白云岩可形成于潮坪、泻湖和开阔台地浅滩,潮坪环境白云石以粉晶为主,泻湖环境白云石以粉-细晶为主,开阔台地浅滩白云石以粉-细晶为主,可见中晶,该模式整体有序度和Mg/Ca比蒸发泵模式略高,MgO-CaO呈线性负相关,Na、Sr、Fe、Mn元素含量与蒸发泵模式相近,阴极射线下少数不发光,多数发暗褐色光,δ18O和δ13C均向正方向偏移,但δ18O偏移程度不大;埋藏模式白云岩可形成于台地边缘和台内滩,白云石以粉-中晶为主,最粗可达粗晶,该模式整体有序度和Mg/Ca比蒸发泵模式和渗透回流模式高,MgO-CaO线性负相关,缺乏含Na、Sr元素,而富含Fe、Mn元素,阴极射线下发光最亮,还可见发光较强的环边,δ18O、δ13C均向负方向偏移;微生物模式与蒸发泵模式、渗透回流模式常常相伴生,白云岩可发育于潮坪、泻湖环境,可形成叠层石白云岩、凝块石白云岩、枝状石白云岩、核形石白云岩、球粒白云岩和泡沫绵层白云岩等。这4类白云岩成因模式各自形成的沉积相带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均可利用岩石学特征和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加以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沉积相
成因模式
岩石学特征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峨眉山地区白垩系物源
被引量:
1
3
作者
沈昕
向芳
+2 位作者
李树霞
邹
佐
元
喻显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在对四川峨眉山地区白垩系夹关组、灌口组进行野外剖面研究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对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峨眉山地区白垩系沉积时期的主要物源区。研究发现:岩石颗粒的磨圆度和分选性反映出近源沉积的特征;碎屑成分特征表明其...
在对四川峨眉山地区白垩系夹关组、灌口组进行野外剖面研究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对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峨眉山地区白垩系沉积时期的主要物源区。研究发现:岩石颗粒的磨圆度和分选性反映出近源沉积的特征;碎屑成分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含有较多中酸性岩浆岩的源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物源区是以长英质岩石为主的大陆岛弧构造背景。结合前人对四川盆地白垩纪古地形特征的研究成果,认为夹关组和灌口组沉积时期峨眉山地区的主要物源区为龙门山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地区
白垩系
物源分析
碎屑成分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岩性差异
被引量:
19
1
作者
康东雅
向芳
邹
佐
元
张萌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9-303,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集砂岩黏土包膜研究”(PLC201307)
文摘
文中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等方法,详细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岩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宜川地区本溪组—石千峰组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富县地区与宜川地区基本相同,本溪组—太原组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从山西组开始长石体积分数明显增加,出现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由于构造运动、沉积相演化和物源变化的影响,造成沉积环境和物源区发生变化,本溪组—太原组与山西组—石千峰组砂岩的长石体积分数、岩屑成分、分选性和磨圆度等都不相同,从而导致研究区在不同地区和层位存在岩性差异。
关键词
上古生界
岩石学特征
岩性差异
宜川-富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Upper Paleozoic
petrologic characteristics
lithological difference
Yichuan and Fuxian areas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积相带控制下的白云岩成因模式及判别特征
被引量:
6
2
作者
邹
佐
元
向芳
沈昕
康东雅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887-5899,共13页
基金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KYTD201703)。
文摘
为探讨白云岩成因模式与沉积相之间关系,对蒸发泵模式、渗透回流模式、埋藏模式和微生物模式在不同沉积相中形成的白云岩岩石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蒸发泵模式白云岩形成于潮坪、泻湖,白云石以泥-微晶为主并与膏岩共生,潮坪环境具有鸟眼、泥裂等蒸发暴露特征,泻湖则不具有,该模式整体有序度和Mg/Ca值与渗透回流模式和埋藏模式相比最低,MgO-CaO呈线性正相关,富含Na、Sr元素,而缺乏Fe、Mn元素,阴极射线下不发光或发弱光,δ18O、δ13C值均向正方向偏移;渗透回流模式是蒸发泵模式的延伸和演变,白云岩可形成于潮坪、泻湖和开阔台地浅滩,潮坪环境白云石以粉晶为主,泻湖环境白云石以粉-细晶为主,开阔台地浅滩白云石以粉-细晶为主,可见中晶,该模式整体有序度和Mg/Ca比蒸发泵模式略高,MgO-CaO呈线性负相关,Na、Sr、Fe、Mn元素含量与蒸发泵模式相近,阴极射线下少数不发光,多数发暗褐色光,δ18O和δ13C均向正方向偏移,但δ18O偏移程度不大;埋藏模式白云岩可形成于台地边缘和台内滩,白云石以粉-中晶为主,最粗可达粗晶,该模式整体有序度和Mg/Ca比蒸发泵模式和渗透回流模式高,MgO-CaO线性负相关,缺乏含Na、Sr元素,而富含Fe、Mn元素,阴极射线下发光最亮,还可见发光较强的环边,δ18O、δ13C均向负方向偏移;微生物模式与蒸发泵模式、渗透回流模式常常相伴生,白云岩可发育于潮坪、泻湖环境,可形成叠层石白云岩、凝块石白云岩、枝状石白云岩、核形石白云岩、球粒白云岩和泡沫绵层白云岩等。这4类白云岩成因模式各自形成的沉积相带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均可利用岩石学特征和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加以区别。
关键词
白云岩
沉积相
成因模式
岩石学特征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Keywords
dolomite
sedimentary facies
genetic model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edimentary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5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峨眉山地区白垩系物源
被引量:
1
3
作者
沈昕
向芳
李树霞
邹
佐
元
喻显涛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与科学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01,41572093)。
文摘
在对四川峨眉山地区白垩系夹关组、灌口组进行野外剖面研究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对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峨眉山地区白垩系沉积时期的主要物源区。研究发现:岩石颗粒的磨圆度和分选性反映出近源沉积的特征;碎屑成分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含有较多中酸性岩浆岩的源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物源区是以长英质岩石为主的大陆岛弧构造背景。结合前人对四川盆地白垩纪古地形特征的研究成果,认为夹关组和灌口组沉积时期峨眉山地区的主要物源区为龙门山构造带。
关键词
峨眉山地区
白垩系
物源分析
碎屑成分
地球化学
Keywords
Emeishan area
Cretaceous
provenance analysis
clastic composition
geochemistry
分类号
P534.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岩性差异
康东雅
向芳
邹
佐
元
张萌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沉积相带控制下的白云岩成因模式及判别特征
邹
佐
元
向芳
沈昕
康东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川峨眉山地区白垩系物源
沈昕
向芳
李树霞
邹
佐
元
喻显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