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顶煤综采采空区“三带”的理论计算与观测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丁广骧 +2 位作者 左树勋 刘润身 赵长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16,共9页
本文应用非线性渗流理论建立采空区流场二维平面非线性渗流流函数微分方程,利用有限元技术求得各结点上的流函数值和各单元上的流速v_x、v_y、v_o在此基础上,得到采空区风流流线和等速线。依据煤自燃所对应的风速上下限,得到放顶煤综采... 本文应用非线性渗流理论建立采空区流场二维平面非线性渗流流函数微分方程,利用有限元技术求得各结点上的流函数值和各单元上的流速v_x、v_y、v_o在此基础上,得到采空区风流流线和等速线。依据煤自燃所对应的风速上下限,得到放顶煤综采采空区不自燃带、可能自燃带和窒息带的形态和范围。对采空区矿压显现、采空区温度变化及氧浓度变化进行的观测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 采空区 窒息带 煤矿开采
下载PDF
二维采空区非线性渗流流函数方程及有限元解法 被引量:8
2
作者 丁广骧 马维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25,共7页
实际采空区,有相当大区域风流偏离达西渗流定律,而服从非线性渗流规律。据此,本文对实际中很多可作二维平面简化处理的采空区渗流情况,建立了二维采空区非线性渗流流函数方程,提出该方程边界条件的描述方法,导出该方程的Галёркй... 实际采空区,有相当大区域风流偏离达西渗流定律,而服从非线性渗流规律。据此,本文对实际中很多可作二维平面简化处理的采空区渗流情况,建立了二维采空区非线性渗流流函数方程,提出该方程边界条件的描述方法,导出该方程的Галёркйн表达式,介绍了二维采空区非线性渗流流函数方程的有限元解法。最后结合一采空区实例,给出了流场计算结果,并与由达西定律导出的渗流方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本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本文对研究采空区自燃带分布、瓦斯浓度分布、均压防火等提供了重要基础。本研究结果亦可用于地下非线性渗流和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渗流 有限元 风流 函数方程
下载PDF
矿井局部反风系统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32,共5页
矿井局部地区发生灾变时,采用局部反风措施,对控制灾害发展、抢救遇难人员和确保设备与资源不遭破坏,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矿井 局部地区 反风系统 稳定性
下载PDF
阳泉五矿放顶煤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防治自然发火研究
4
作者 马维绪 丁广骧 《阳煤科技》 1994年第2期20-28,共9页
阳泉五矿15#煤层煤炭吸氧量高、吸氧速度快,在近两年开采的四个放顶煤综采工作面中,均多次发生过一氧化碳超限。为探索向采空区注氮防治自然发火,本课题采用相似材料采场力学模型模拟实验、工作面释放SF6示踪气体检测分析及三维风流... 阳泉五矿15#煤层煤炭吸氧量高、吸氧速度快,在近两年开采的四个放顶煤综采工作面中,均多次发生过一氧化碳超限。为探索向采空区注氮防治自然发火,本课题采用相似材料采场力学模型模拟实验、工作面释放SF6示踪气体检测分析及三维风流参数与氮气分布规律数值研究,实验和论证了在工作面正常U型通风。回风巷风门外专设局部通风机稀释上隅角瓦斯、顶板走向高抽巷抽放采场及上邻近层瓦斯的复杂通风条件下,从工作面进风侧向采空区注氮防治自然发火的可能性。本课题研究认为,在靠近工作面下巷煤柱2.5m处,从切顶线向采空区伸入20-25m长的注氮管,以10m^3/min的氮气流量向采空区注氮,即可起到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综采 采空区注氮 采场模型 示踪气体 三维渗流场
下载PDF
阳泉15^#煤层放顶煤综采工作面自然发火危险性研究
5
作者 赵长春 刘润身 +1 位作者 丁广骧 《阳煤科技》 1994年第2期35-40,13,共7页
通过现场矿压显现规律、温度变化规律、气体成份变化规律的实测考察。利用非线性渗流理论建立采空区流场两维平面非线性渗流流函数微分方程,根据采空区边值条件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各结点流函数值和单元上的流速Vx、Vy、V0综合分析得出放... 通过现场矿压显现规律、温度变化规律、气体成份变化规律的实测考察。利用非线性渗流理论建立采空区流场两维平面非线性渗流流函数微分方程,根据采空区边值条件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各结点流函数值和单元上的流速Vx、Vy、V0综合分析得出放顶煤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内不自燃带、可能自燃带和窒息带的分布状态和范围。并研究分析了影响其范围及状态变化的因素,以及对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综采 可能自燃带 危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