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香型红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石渝凤 太妹 +4 位作者 杨绍兰 吴连英 陈永强 夏涛 张新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7-175,共9页
为了解花香型红茶的香气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本研究以黄山群体种一芽二、三叶的茶鲜叶为材料,通过传统加工工艺制得普通工夫红茶,通过萎凋、摇青、揉捻、发酵、干燥的制作工序,制得花香型红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 为了解花香型红茶的香气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本研究以黄山群体种一芽二、三叶的茶鲜叶为材料,通过传统加工工艺制得普通工夫红茶,通过萎凋、摇青、揉捻、发酵、干燥的制作工序,制得花香型红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香气成分及组成比例,并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香型红茶与普通工夫红茶在香叶醇、水杨酸甲酯、α-毕橙茄醇、香叶基丙酮等成分上存在显著区别,其中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基己酸等在摇青叶中大量生成,苯甲醛、香叶醇等在发酵阶段相对含量大量增加,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反,反-2,4-壬二烯醛、(Z)-己酸-3-己烯酯等在成品茶干燥阶段相对含量增加;在花香型红茶的加工过程中,反-2-辛烯醛、苯乙醛等物质的相对含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反,反-2,4-壬二烯醛、反-2,4-癸二烯醛、(Z)-己酸-3-己烯酯、反-2-己烯基己酸等物质相对含量逐渐升高,香叶醇、水杨酸甲酯、α-毕橙茄醇等物质相对含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香气成分 加工过程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方法研究绿茶香气特征及形成 被引量:18
2
作者 太妹 傅财贤 +4 位作者 赵磊 杨绍兰 吴连英 夏涛 张新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69-274,284,共7页
杀青和干燥是绿茶香气形成的关键过程。本研究以黄山群体种一芽二、三叶的茶鲜叶为实验材料,通过80、110、130℃三种不同烘干温度,分别制得清香型、栗香型、高火香型绿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杀青和干燥是绿茶香气形成的关键过程。本研究以黄山群体种一芽二、三叶的茶鲜叶为实验材料,通过80、110、130℃三种不同烘干温度,分别制得清香型、栗香型、高火香型绿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及组成比例,并探讨茶鲜叶、杀青叶、烘干叶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杀青去除了茶鲜叶中大量的罗勒烯、乙酸叶醇酯等青草气成分;烘干工艺使茶叶中高沸点芳香成分增加,其中,80℃干燥的茶叶芳香成分相对含量较低,显清香;110℃烘干使茶叶中原有芳香成分含量增加,产生特征香气成分苯乙醛、月桂酸乙酯,栗香明显;130℃烘干使茶叶产生吡咯、吡嗪等高火香成分。研究认为,干燥温度的差异引起茶叶香气成分的变化,从而产生各种香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香气成分 加工过程 烘干温度 HS-SPME GC-MS
下载PDF
桂花红茶窨制技术及香气成分HS-SPME/GC-O-MS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慧敏 石知钢 +3 位作者 太妹 胡建辉 张忠强 张新富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3-254,共12页
为了探究桂花红茶的最佳窨制工艺及特征香气成分,设置正交试验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O-MS技术分析香气成分。由正交试验和感官审评可知:最佳窨制工艺为花茶配比3:10、窨制3次、每次窨制4 h;GC-MS分析表明桂花红茶吸附的香气成分... 为了探究桂花红茶的最佳窨制工艺及特征香气成分,设置正交试验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O-MS技术分析香气成分。由正交试验和感官审评可知:最佳窨制工艺为花茶配比3:10、窨制3次、每次窨制4 h;GC-MS分析表明桂花红茶吸附的香气成分主要有环己烯醇、壬醛、丙位癸内酯和植酮等4种,窨制过程增加的其它香气成分有:1-辛烯-3-醇、2-甲基-2-壬烯-1-醇、4-氯-双环[2.2.1]庚-2-酮、3-甲基-2-呋喃甲基丁酸酯、正戊酸己酯、正戊酸叶醇酯、丁酸苯乙酯等7种,推测这11种成分是桂花红茶香气形成的主体成分;GC-O结果表明:其中壬醛有油脂和甜橙香,丙位癸内酯有愉快桃子香,1-辛烯-3-醇有干草香,正戊酸叶醇酯有奶油香、果香,丁酸苯乙酯有蜜甜香,认为这5种成分是桂花红茶表现桂花香的特征性成分;此外,桂花红茶窨制过程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降低,而酮类和酯类成分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红茶 窨制技术 香气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C—O-MS)
下载PDF
槐花绿茶窨制技术优化及其香气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太妹 王漪 +3 位作者 杨绍兰 胡建辉 陈永强 张新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44-250,305,共8页
本研究以绿茶为茶坯、槐花为花源,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析花茶配比、窨制时间、窨制次数对槐花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探讨窨制过程的最佳技术条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槐花绿茶的特征... 本研究以绿茶为茶坯、槐花为花源,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析花茶配比、窨制时间、窨制次数对槐花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探讨窨制过程的最佳技术条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槐花绿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槐花与绿茶配比3∶5、窨制时间4 h、窨制次数3次为槐花绿茶窨制的最佳技术条件;槐花绿茶中主要存在(E)-β-金合欢烯、α-蒎烯、苯甲酸甲酯、萜品油烯、1-甲基萘、茉莉酮、2-庚酮、吲哚、对甲苯甲醚、3-蒈烯等特征性香气成分,其中α-蒎烯、萜品油烯、苯甲酸甲酯、3-蒈烯对槐花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更大,相关系数依次为0.86、0.83、0.82、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绿茶 窨制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香气成分
下载PDF
茶树CsCIPK12与CsKIN10的互作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冯霞 太妹 +5 位作者 彭靖 李娜娜 姚利娜 杨亚军 王新超 王璐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9-750,共12页
蔗糖非酵解-1相关蛋白激酶(Sucrose non-fermenting 1-related protein kinase,SnRK)在代谢调控和胁迫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茶树SnRK3亚家族的CsCIPK12基因和SnRK1亚家族的CsKIN10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发... 蔗糖非酵解-1相关蛋白激酶(Sucrose non-fermenting 1-related protein kinase,SnRK)在代谢调控和胁迫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茶树SnRK3亚家族的CsCIPK12基因和SnRK1亚家族的CsKIN10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发现CsCIPK12和CsKIN10都具有N端激酶结构域和C端调节域;CsCIPK12具有与CBLs结合的NAF/FISL结构域,与拟南芥AtCIPK12,杨树PtCIPK17、18、19同源关系最近;而CsKIN10具有泛素相关的UBA结构域,与杨树PtSnRK1同源关系最近。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证实了CsCIPK12和CsKIN10蛋白存在相互作用。表达分析发现,在自然冷驯化过程中,CsKIN10的表达模式与前期对CsCIPK12的研究结果一致,在龙井43、浙农12、大面白3个茶树品种中受低温不同程度地诱导;4℃短时低温处理发现,CsCIPK12和CsKIN10在成熟叶中受低温显著诱导(最高诱导水平分别为4倍和2.3倍),而在新梢中,二者对低温的响应并不显著;ABA、葡萄糖以及蔗糖处理发现,CsCIPK12和CsKIN10在成熟叶中受这3种处理的显著诱导。结果表明,CsCIPK12与CsKIN10蛋白相互作用,参与ABA和糖信号途径,在茶树低温胁迫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CIPK12/SnRK3.9 KIN10/SnRK1.1 低温胁迫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