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 : 长征二号系列(三)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邸乃庸
朱维增
吴瑞华
-
出处
《中国航天》
1997年第10期14-15,20,共3页
-
文摘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三)邸乃庸朱维增吴瑞华图17长征二号C制导系统原理框图表3长征二号C星箭分离程序时间(秒)事件T+0YF-23发动机关机T+3.0包带锁紧爆炸螺栓起爆T+3.1分离反推固体火箭点火T+3.6星箭分离结束五、分离系统...
-
关键词
运载火箭
中国
分离系统
制导
控制
-
分类号
V47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载人航天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06年第8期52-59,共8页
-
文摘
人类进入太空乘坐的是载人航天器。40多年来,载人航天器从最初的乘坐1人环绕地球飞行1圈,发展到多人长期在太空飞行,人在太空持续飞行时间长达1年以上;载人航天器的建立从在地面建造、一次发射入轨,发展到将部件送入太空在太空组建;载人航天器的规模从最初的不足2吨、长度不足3米、容积只有几立方米,发展到4百多吨、长达100多米、容积1千多立方米;人类在太空的活动,从躺在座椅上一动不动,发展到进行广泛学科的科学技术实验;人类进入太空的范围,从环绕地球运行的近地轨道,发展到多次十多人登上另一个星球——月球。载人航天器发展至今日,按用途可分为五大类:用于突破载人航天技术的试验性载人航天器、用于太空技术试验的载人航天器、用于天地往返运输器的载人航天器、用于在太空短期或长期运行的载人航天器、用于飞往其它星球的载人航天器。
-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太空飞行
天地往返运输器
科学技术实验
载人航天技术
飞行时间
长期运行
近地轨道
技术试验
人类
-
分类号
V47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V527
-
-
题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 : 长征二号系列(六)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邸乃庸
朱维增
吴瑞华
-
出处
《中国航天》
1998年第1期22-24,共3页
-
文摘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六)邸乃庸朱维增吴瑞华长征二号E长征二号E是以加长型的长征二号C为芯级,捆绑4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它可以把9.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倾角为28.5度、高度为200公里的近地圆轨道。如配以合适...
-
关键词
运载火箭
中国
技术性能
总体布局
弹体结构
-
分类号
V47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 : 长征二号系列(一)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邸乃庸
朱维增
吴瑞华
-
出处
《中国航天》
1997年第8期27-33,共7页
-
文摘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一)邸乃庸朱维增吴瑞华概述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研制的近地轨道运载器,研制起始时间是1970年。目前,长征二号系列由长征二号(1974年首次发射)、长征二号C(1982年首次发射)、长征二号E(1990年首次发射...
-
关键词
中国
运载火箭
系列产品
航天工业
-
分类号
V47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二)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邸乃庸
朱维增
吴瑞华
-
出处
《中国航天》
1997年第9期12-16,共5页
-
-
关键词
中国
运载火箭
推进系统
-
分类号
V47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V43
-
-
题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 : 长征二号系列(五)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邸乃庸
朱维增
吴瑞华
-
出处
《中国航天》
1997年第12期16-18,共3页
-
文摘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五)邸乃庸朱维增吴瑞华长征二号D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在长征二号基础上主要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运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该火箭于1990年2月开始研制,1992年8月9日进行了首次发射,成功地将中国...
-
关键词
运载火箭
中国
控制
技术性能
总体布局
推进
-
分类号
V47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展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邸乃庸
-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出处
《世界导弹与航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27-31,共5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已经投入使用的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暴一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和正在研制的长征一号D、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A等九种运载火箭的概述,介绍了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和发展的基本情况。
-
关键词
运载火箭
长征火箭
研制
发展
-
分类号
V47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国际空间站是如何建成的?——连载六
- 8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09年第9期48-50,共3页
-
文摘
2002年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组建任务是组装巨大的构架结构和机动运输车。
2002年4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长14.7米、宽4.5米、重14吨的SO构架结构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为国际空间站又增添了一组中央核心构架组件,同时将轨道运输车部件也运送至国际空间站。
-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奋进号航天飞机
构架结构
阿特兰蒂斯号
运输车
航天员
-
分类号
V476.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V529
-
-
题名和航天员一起观赏地球家园
- 9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2年第5期54-55,共2页
-
文摘
卫星在几百千米的太空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地面图片,而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在休闲日寸间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用“大炮”拍摄地球家园的壮丽景色。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航天员的镜头从太空来尽情观赏我们多姿多彩的家园美景。
-
关键词
航天员
家园
地球
观赏
国际空间站
拍摄
太空
卫星
-
分类号
V52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和航天员一起观赏地球家园
- 10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4年第7期58-59,共2页
-
文摘
卫星在几百千米的太空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地面图片,而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在休闲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用"大炮"拍摄地球家园的壮丽景色。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航天员的镜头从太空来尽情观赏我们多姿多彩的家园美景。
-
关键词
航天员
家园
地球
观赏
国际空间站
休闲时间
拍摄
太空
-
分类号
V52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图解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十八)
- 11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7年第10期54-57,共4页
-
文摘
长期载人航天器(上)试验性空间站礼炮1号空间站试验性空间站也称为第一代空间站,是人类向太空部署的第一批载人的太空设施。1971~1976年,苏联发射了礼炮1号到礼炮5号五个试验性空间站。礼炮1号是世界上首座空间站,1971年4月19日发射。
-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世界
发展史
图解
空间站
试验性
礼炮
第一代
-
分类号
V47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和航天员一起观赏地球家园
- 12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3年第8期58-59,共2页
-
文摘
卫星在几百千米的太空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地面图片,而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在休闲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用“大炮”拍摄地球家园的壮丽景色。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航天员的镜头从太空来尽情观赏我们多姿多彩的家园美景。
-
关键词
航天员
地球
观赏
国际空间站
休闲时间
拍摄
太空
家园
-
分类号
V52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和航天员一起观赏地球家园
- 13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3年第11期58-59,共2页
-
文摘
卫星在几百千米的太空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地面图片,而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在休闲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用“大炮”拍摄地球家园的壮丽景色。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航天员的镜头从太空来尽情观赏我们多姿多彩的家园美景。
-
关键词
航天员
家园
地球
观赏
国际空间站
休闲时间
拍摄
太空
-
分类号
V52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服装(一)
- 14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5年第7期58-61,共4页
-
文摘
为了满足读者要求,本刊从本期开始连载"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服装"系列文章,并开设"太空生活"栏目,欢迎航天专家和科普作家赐稿或提供新闻线索。
-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舱内航天服
科普作家
新闻线索
救生服
太空环境
密封拉链
通信电缆
操作活动
身体状态
-
分类号
V476.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图解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十四)
- 15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7年第6期52-55,共4页
-
文摘
“上升”号飞船是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是以“东方”号飞船为基础改进而成的,长约5米,最大直径2.4米,质量5.32吨,乘员舱内空间1.6立方米。它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乘坐3人状态(左图),另一种是进行舱外活动状态(右图,尚未安装过渡舱)。
-
关键词
载人航天
发展史
世界
图解
载人飞船
活动状态
最大直径
第二代
-
分类号
V476.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图解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二十)
- 16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7年第12期48-51,共4页
-
文摘
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国家参与研制的大型太空设施,重419吨,桁架长1084米,由12个增压舱组成的舱段长74米,舱内总容积1202立方米,4对太阳电池阵构成的电源输出功率110千瓦,可同时容纳6名航天员工作生活。
-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载人航天器
实用型
发展史
世界
图解
电源输出功率
太阳电池阵
-
分类号
V476.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图解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九)
- 17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7年第1期57-59,共3页
-
文摘
首飞太空 艾伦·巴特雷特·谢泼德 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进入太空后不久,美国进行了第一次亚轨道载人飞行,谢泼德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美国人。谢泼德1923年11月18日出生于新罕布什尔州德里,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后加入海军成为一名飞行员,1959年从110名试飞员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第一批航天员。
-
关键词
载人航天
发展史
世界
海军学院
美国人
载人飞行
太空
加加林
-
分类号
V476.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国际空间站是如何建成的?——连载四
- 18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09年第7期38-41,共4页
-
文摘
2001年航天员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太空建筑任务.为国际空间站增添了三个舱段(美国命运号实验舱、美国探索号气闸舱和俄罗斯码头号对接舱)和一只手臂(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
-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连载
机械臂系统
实验舱
航天员
俄罗斯
气闸舱
美国
-
分类号
V476.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P24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和航天员一起观赏地球家园
- 19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4年第6期57-59,共3页
-
文摘
卫星在几百千米的太空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地面图片,而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在休闲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用“大炮”拍摄地球家园的壮丽景色。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航天员的镜头从太空来尽情观赏我们多姿多彩的家园美景。
-
关键词
航天员
家园
地球
观赏
国际空间站
休闲时间
拍摄
太空
-
分类号
V52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图解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
- 20
-
-
作者
邸乃庸
-
出处
《太空探索》
2016年第5期50-53,共4页
-
文摘
55年前的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苏联航天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千米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一周,历时108分钟,于10时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区,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由此拉开了世界载人航天的序幕。本刊从本期开始采用图解的形式,详尽介绍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全文分载人航天简史、载人航天器、交会对接、出舱活动、“阿波罗”登月、意外事件共6个部分。
-
关键词
载人航天
拜科努尔发射场
交会对接
齐奥尔科夫斯基
最大高度
萨拉托夫
戈达德
出舱活动
尤里
增压舱
-
分类号
V4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