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持向量回归在乙烯裂解产物收率软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文元 熊智华 +3 位作者 吕宁 王京春 邵杰 钟向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46-2050,共5页
乙烯裂解产物收率的实时预报对于裂解炉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有效的样本数据较少的问题,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裂解产物收率的软测量模型。对于支持向量机中模型参数的选取,采用了微粒群优化算法进行参数寻优,提高了建模效率和... 乙烯裂解产物收率的实时预报对于裂解炉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有效的样本数据较少的问题,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裂解产物收率的软测量模型。对于支持向量机中模型参数的选取,采用了微粒群优化算法进行参数寻优,提高了建模效率和模型精度。基于现场数据的建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的乙烯裂解产物收率软测量模型预报精度较高,趋势跟踪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 支持向量回归 微粒群优化算法 软测量
下载PDF
裂解炉快速烧焦技术在茂名石化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君佳 陈育辉 邵杰 《乙烯工业》 CAS 2017年第2期56-57,共2页
茂名石化2号乙烯装置设计年产乙烯640 kt,共有7台裂解炉,其中5台SL-Ⅱ型裂解炉,2台SL-Ⅰ-M型裂解炉。SL-Ⅱ型裂解炉采用24组5-1构型炉管,年产110 kt乙烯,原设计烧焦时间为42.5 h,裂解原料为石脑油或轻烃。茂名石化采用中国石化北京化工... 茂名石化2号乙烯装置设计年产乙烯640 kt,共有7台裂解炉,其中5台SL-Ⅱ型裂解炉,2台SL-Ⅰ-M型裂解炉。SL-Ⅱ型裂解炉采用24组5-1构型炉管,年产110 kt乙烯,原设计烧焦时间为42.5 h,裂解原料为石脑油或轻烃。茂名石化采用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的快速烧焦技术后,在确保裂解炉安全的前提下,烧焦时间缩短为18~24 h。由于裂解炉烧焦时间大幅缩短,增加了裂解炉在线生产时间,不但节能减排降耗效果显著,还可提高乙烯装置的裂解产品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炉 快速烧焦 工业应用
下载PDF
乙烯裂解炉机理模型在线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康少栋 熊智华 +3 位作者 吕宁 王京春 邵杰 钟向宏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13-1316,共4页
乙烯裂解炉裂解产物收率的在线预报对于指导乙烯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Kumar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针对某大型乙烯厂SL-Ⅱ型裂解炉建立了该炉辐射段的裂解数学模型;采用C#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1套乙烯裂解炉产物收率在... 乙烯裂解炉裂解产物收率的在线预报对于指导乙烯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Kumar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针对某大型乙烯厂SL-Ⅱ型裂解炉建立了该炉辐射段的裂解数学模型;采用C#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1套乙烯裂解炉产物收率在线预报软件系统;针对长周期运行的情况加入了模型在线调整功能,以随机搜索方式调整1次反应选择性系数,使模型能够及时与当前原料性质匹配。现场运行效果表明,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满足生产要求,平均预报时间在10秒左右,乙烯等主要产物收率的系统预报值与工厂化验值的误差约2%;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操作简便且运行稳定。该系统基于规范化的软件系统框架实现了乙烯裂解机理模型的实时运行和在线预报,以间接方式获得主要裂解产物收率的实时数据,为进一步指导生产过程优化、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炉 机理模型 混合编程 实时预报
原文传递
SL-Ⅱ型乙烯裂解炉机理建模及在线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娟 王京春 +3 位作者 吕宁 熊智华 邵杰 钟向宏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25-1328,共4页
乙烯裂解炉产物收率的在线预报对于指导生产操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某大型乙烯厂SL-Ⅱ型裂解炉,本文采用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估算石脑油混合物性数据、调整1次反应系数,建立了该型号裂解炉辐射段的稳态工艺数学模型。采集实际操作... 乙烯裂解炉产物收率的在线预报对于指导生产操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某大型乙烯厂SL-Ⅱ型裂解炉,本文采用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估算石脑油混合物性数据、调整1次反应系数,建立了该型号裂解炉辐射段的稳态工艺数学模型。采集实际操作工况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装置分析值误差在2%以内,进而将该模型用于裂解产物收率的在线预报,结果表明与色谱仪分析值的趋势一致。本文将基于分子模型和调整算法的机理建模应用于SL-Ⅱ型裂解炉产物收率的在线预报,并进一步探索长期预报的可行性,对乙烯裂解生产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炉 分子动力学模型 收率预报 在线应用
原文传递
识别“陷阱”之策略
5
作者 邵杰 《中学化学》 2017年第11期24-25,共2页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推进,“通过教学,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已成为教师的共识。在具有选拔性任务的中考中,命题者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隐含信息,即有“陷阱”的非常规性试题,
关键词 识别 隐含信息 非常规性 选拔性 命题者 学生 课改 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