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川强 王文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5-247,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及流动性增加,受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耐药结核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的出现与扩散,全球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球有结核病患者3000万左右,每年新增800-1000万”^[1]。骨结核是主要的肺外结核,其中脊柱... 近年来,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及流动性增加,受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耐药结核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的出现与扩散,全球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球有结核病患者3000万左右,每年新增800-1000万”^[1]。骨结核是主要的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发病率居首位,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年龄以20-30岁最多,以胸腰椎发病率高,颈椎、骶尾椎较少,且大多数发生在椎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外科治疗 进展
原文传递
PFNA-Ⅱ与PFLCP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春成 刘勇 +5 位作者 高浩 李文龙 陈长春 兰天亮 川强 魏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Ⅱ)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CP)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宝鸡市中心医院97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采...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Ⅱ)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CP)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宝鸡市中心医院97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采用PFNA-Ⅱ内固定(PFNA-Ⅱ固定组),47例患者采用PFLCP内固定(PFLCP固定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0.23±4.26)个月。PFNA-Ⅱ固定组在手术时间(f=24.88,P〈0.01)、术中失血量(t=77.72,P〈0.01)、术后下地时间(t=14.73,P〈0.01)及相关并发症(x2=4.44,P〈0.05)方面均优于PFLCP固定组,而在骨折愈合时间(t=1.82,P〉0.05)及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x2=1.15,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Ⅱ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靠、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并发症少及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尤其适合高龄不稳定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VSD联合外科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康彦忠 陈长春 +2 位作者 赵春成 川强 张锦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1832-1833,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外科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应用VSD联合外科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2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皮瓣成活良好,2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外科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应用VSD联合外科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2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皮瓣成活良好,28例治愈.[结论]VSD操作简便,有可重复性,可很好封闭创面,利于肉芽组织及新生毛细血管生长;转移皮瓣质地良好,避免再次形成贴骨瘢痕,VSD联合外科皮瓣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疗法 引流术/方法 骨髓炎/外科学 骨髓炎/病因学 胫骨/损伤
下载PDF
颈前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川强 刘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评估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植骨融合程度及神经功... 目的探讨颈前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评估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植骨融合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3.5±1.5)个月,植骨均在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良好,内固定物未出现断松动、断裂。术后6个月颈椎Cobb角测量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根据Frankel分级,B~D级患者较术前有恢复,A、E级患者变化不明显。术后与术前比较,JOA评分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应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可重建颈椎稳定性,恢复颈椎的高度及生理曲度,解除脊髓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前路手术
下载PDF
大收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 被引量:4
5
作者 川强 陈长春 +2 位作者 赵春成 杨红梅 康彦忠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RDP)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19例,其中男6例,女13例;年龄13~17岁,平均16岁;病程3~18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 目的 :探讨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RDP)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19例,其中男6例,女13例;年龄13~17岁,平均16岁;病程3~18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行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外侧髌股角及Q角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膝关节疼痛、肿胀,髌骨脱位或半脱位发生。外侧髌股角由术前的(-3.8±4.9)°恢复到术后的(10.3±4.1)°;Q角由术前的(16.4±3.1)°减小至术后的(10.5±1.2)°;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68.6±8.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3.7±6.5)分,其中优15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骨韧带可明显恢复髌骨稳定性,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外科手术 髌韧带 髌骨脱位 复发 青少年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6
作者 康彦忠 李凯 +1 位作者 川强 刘海军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661-667,共7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23年5月宝鸡市中心医院骨科确诊的63例巨大肩袖损伤患者, 其中男38例、女25例, 年龄37~65(54.5±7.8)岁, 病程10~20(6.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23年5月宝鸡市中心医院骨科确诊的63例巨大肩袖损伤患者, 其中男38例、女25例, 年龄37~65(54.5±7.8)岁, 病程10~20(6.8±1.2)个月。63例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损伤肩袖修复重建手术治疗, 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2例, 术中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损伤肩袖;对照组31例, 术中采用关节镜下单排锚钉固定技术修复损伤肩袖。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包括疼痛、功能、主动前屈活动度、前屈力量及主观满意度5个方面评分), 评估2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6个月的肩关节疼痛及功能, 并比较术后6个月肩袖再撕裂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 术后随访6个月。(1)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损伤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VAS评分:观察组及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内两两比较, 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为(1.13±0.34)分, 低于对照组的(1.42±0.5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 P=0.008);术前及术后6个月, 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UCLA评分:观察组及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内两两比较, 术后3、6个月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 患者UCLA各项指标评分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个月, 观察组的主动前屈活动度评分为(4.78±0.98)分, 高于对照组的(3.77±0.7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 P=0.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双排缝线桥技术 单排锚钉固定术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大收肌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在年龄18岁以下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红梅 公伟 +2 位作者 川强 陈长春 张锦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年第8期741-743,768,共4页
目的:探讨大收肌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21膝)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包括习惯性髌骨脱位和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外侧支持带松解,保留股骨大收肌止点的大收... 目的:探讨大收肌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21膝)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包括习惯性髌骨脱位和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外侧支持带松解,保留股骨大收肌止点的大收肌肌腱转位重建MPFL。随访12~30个月,记录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髌股外侧角、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结果18例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无再脱位,髌骨稳定性良好,无骨骺损伤,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髌骨恐惧试验均阴性。术后外侧髌股角、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10.3±4.1)°比(-3.8±4.9)°、(92.7±3.6)分比(61.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股骨大收肌止点的大收肌肌腱转位重建MPFL可显著恢复髌股关节稳定性,是临床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不稳定性 韧带 关节 内侧髌股韧带 大收肌肌腱 青少年
原文传递
大收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长春 康彦忠 +1 位作者 川强 赵春成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 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recurrent dislocation of patella,RDP)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本院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19... 目的:探讨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 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recurrent dislocation of patella,RDP)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本院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19例(20膝),其中男4例4膝,女15例16膝,年龄14~18岁,平均15.2岁。脱位次数2~4次。所有患者均行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术前、术后采用 Lysholm 评分及 Insall 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髌股关节稳定,无髌骨脱位再次发生。Lysholm 评分术前平均(61.6±4.0)分,术后(93.4±3.4)分(P〈0.01)。术后疗效按 Insall 标准进行评价,优13例(13膝),良4例(5膝),可2例(2膝)。优良率为90.0%(18/20)。结论采用大收肌腱转位重建 MPFL 手术治疗 RDP 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康复快,可有效防止髌骨脱位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收肌腱 内侧髌股韧带 髌骨脱位 青少年
下载PDF
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川强 陈长春 +1 位作者 赵春成 杨红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5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髌骨再次脱位或髌骨不稳定情况,检查髌骨外推试验、髌骨... 目的探讨大收肌腱转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髌骨再次脱位或髌骨不稳定情况,检查髌骨外推试验、髌骨外推恐惧试验情况,Kujala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以及测量外侧髌骨角度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4~18个月,平均(16.0±1.8)个月。患者无髌骨脱位或半脱位发生,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术后6个月可恢复正常的体育活动,髌骨外推试验和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患者术后末次随访Kujala评分、外侧髌骨角度数高于术前(P<0.05)。结论大收肌腱转位重建MPFL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可靠方式,可显著恢复髌骨的稳定性,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大收肌腱 重建
下载PDF
Ludloff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外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长春 川强 +1 位作者 赵春成 刘勇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129-1131,1133,共4页
目的探讨Ludloff截骨联合第1跖骨远端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牌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对23例(26足)重度牌外翻患者采用Ludloff截骨联合第1跖趾关节外侧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牌收肌腱切断治疗。测量患足负重x线,... 目的探讨Ludloff截骨联合第1跖骨远端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牌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对23例(26足)重度牌外翻患者采用Ludloff截骨联合第1跖趾关节外侧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牌收肌腱切断治疗。测量患足负重x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方法对患足进行手术前后评定。结果本组患者23例(26足),术后随访3~24个月,无截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现象。25足无疼痛,1足偶有轻微疼痛。术后Maryland评分,90~100分20足,80~89分5足,70~79分1足,优良率95%。结论Ludloff截骨联合第1跖骨远端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牌外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牌外翻 Ludloff截骨 软组织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