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系的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邵亦扬
-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
-
出处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119,共7页
-
文摘
法国哲学家、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尼古拉斯·波瑞奥德(Nicolas Bourriaud),1998年在其专著《关系的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中正式提出了一种新的艺术理论,并提出“关系的艺术”的概念,试图从理论上全面概括当代艺术。“关系的艺术”强调的重点是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它与经典的现代主义艺术有着根本的不同。现代主义往往从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出发,以攻击或者造反的方式对待传统文化或中产阶级文化。他们向往一切从头再来,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1990年代以来现代艺术认为如今的乌托邦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在具体的、片断的、真实的生活经验中,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因此在艺术中把观众从旁观者变为直接对话者,一方面延续了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卫,同时又颠覆其破坏性的批判方式。本期国际视野刊载的邵亦扬的文章对“关系的艺术”这一新颖的现代艺术理论做了介绍。
-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艺术理论
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
哲学家
尼古拉
策展人
批评家
乌托邦
-
分类号
J02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接触的地带还是冲突的地带?——悉尼双年展的当代性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邵亦扬
-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
出处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1-125,共5页
-
文摘
最近十余年来,国际性的当代艺术展在全球遍地开花,如何让一个具有地域性同时又是国际性的——追求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展与同类展览拉开距离,突显出自身个性:既从自身所面临的地区性问题出发,又能够应对国际社会共同的问题,确实令国际艺术展的策划人们颇费心机。今年先后举办的悉尼双年展、新加坡双年展都各自从本地文化艺术现实需要出发,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题方案。不约而同,这两个双年展的策划人都在试图通过艺术展览使当代艺术能够更多地切入和解答尖锐的社会问题,从而作用于当代社会政治及社会生活,而这也正是当代艺术越来越突出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期邵亦扬的文章对悉尼双年展的策展理念及部分展览作品做了较详细的剖析和介绍。
-
关键词
双年展
当代性
国际艺术展
当代艺术
艺术展览
国际影响力
-
分类号
J114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信手涂鸦的大众艺术家——凯兹·哈林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邵亦扬
-
出处
《美术观察》
1997年第11期76-77,共2页
-
文摘
安迪·沃荷被称为一时性的人物,但是凯兹·哈林有理由被认为是时代性的人物。他那些迅速传播于地下铁和建筑墙壁的信手涂鸦,毫无矫饰地反映了流行于80年代的艺术精神。 1997年上半年在悉尼澳洲当代美术馆举行的凯兹·哈林展,是澳洲对这位艺术家的首次全面展示,展览呈现了哈林艺术的整体面貌,包括他早期的纸上素描、大幅绘画、雕塑等。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哈林的作品都能从曼哈顿活跃的街区文化中汲取灵感。作为一个叛逆者,哈林抓住了纽约城市中令人吃惊的差异。他醉心于男同性恋聚居区的特异文化,黑人和拉丁音乐的颤动韵律,市中心夜总会的体验。这些来自于当代城市生活经验的图像,无疑富有鲜活的生命力。
-
关键词
大众艺术
艺术家
博物馆
艾滋病
后现代主义理论
艺术精神
1997年上半年
男同性恋
性的人
80年代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筑巢的艺术
- 4
-
-
作者
邵亦扬
-
机构
澳大利亚
-
出处
《美术观察》
1999年第11期16-17,共2页
-
文摘
5月1日 只有在过去的红色时代,艺术才会被捧得那么高,只要入了轨道,一张画、一本小说、一首曲子会让一个人无所事事地享受它一辈子,身上放光.出国前满以为洋人那里艺术家会登天,确有几个挂在天上的,但却不是为我等这样傻乎乎作画的人——辛辛苦苦地制造垃圾的人准备的.9月30日 一年又一年,从画女人玩乐器到杜撰的女裸体,后来是没完没了的画日本美景,就像北大荒的那条永远也割不完的长长的麦垅,挥镰洒汗,并非只想卖钱!心里怀着激烈,却不得不压抑在无声无息里;灵魂里充满着爱,却龟缩在孤独里;仰慕着宽广宏大,却栖身在行不动的窄小里……在美院任教时,嫌杂事太多,想专门画画;
-
关键词
环境问题
艺术家
协调操作
艺术史
文化价值观
品评标准
艺术成就
澳洲
文化环境
滑稽效果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