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钛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许原 白晨光 +2 位作者 陈登福 温良英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7-100,共4页
金属钛有着比强度大、耐腐蚀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特性。钠还原法 (Hunter法 )已于 1993年被彻底淘汰。国际上比较成熟而且工业化的工艺是Kroll法 ,即镁还原法 ,该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对环境的影响大。目前国际最前沿的是“FFC剑桥工艺... 金属钛有着比强度大、耐腐蚀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特性。钠还原法 (Hunter法 )已于 1993年被彻底淘汰。国际上比较成熟而且工业化的工艺是Kroll法 ,即镁还原法 ,该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对环境的影响大。目前国际最前沿的是“FFC剑桥工艺” ,该工艺采用直接电化学还原 ,在氯化钙融盐中电解二氧化钛得到海绵钛。该工艺已在实验室取得成功 ,有着成本低、产品质量高、周期短、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是一种清洁的生产工艺。将海绵钛制取的其它工艺与“FFC剑桥工艺”对比的结果是“FFC剑桥工艺”是今后金属钛制取工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钛 电解 二氧化钛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炉焦比预测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范志刚 +1 位作者 贾娟鱼 白晨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5-87,91,共4页
焦比是高炉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也是实际生产中需要进行控制的目标之一。因为高炉反应的复杂性 ,采用传统的经验方法对焦比进行预测存在较大的误差。文章采用一个 9-9- 1改进的BP网络对高炉焦比进行预报 ,实验结果证明 ... 焦比是高炉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也是实际生产中需要进行控制的目标之一。因为高炉反应的复杂性 ,采用传统的经验方法对焦比进行预测存在较大的误差。文章采用一个 9-9- 1改进的BP网络对高炉焦比进行预报 ,实验结果证明 ,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对高炉焦比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其预测误差小于 2 %。并根据生产实际探讨了将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焦比 预测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烧结配料综合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吕学伟 白晨光 +2 位作者 欧阳奇 黄玉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5,20,共5页
运用遗传算法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烧结配料优化模型,对重钢烧结配料优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配料后的烧结矿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均满足生产的要求,在稳定各项指标的前提下,每吨烧结矿原料成本降低14.7元。应用... 运用遗传算法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烧结配料优化模型,对重钢烧结配料优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配料后的烧结矿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均满足生产的要求,在稳定各项指标的前提下,每吨烧结矿原料成本降低14.7元。应用遗传算法,可以解决线性规划等方法所不能处理的问题,实现更快、更全面的优化烧结配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料优化 遗传算法 多元逐步回归 烧结矿
下载PDF
烧结矿和入炉矿配料的优化及实现 被引量:16
4
作者 贾娟鱼 白晨光 +3 位作者 赖宏 陈英模 雷良迅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8-71,共4页
在炼铁过程中 ,合理经济地确定烧结矿和入炉矿的配料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钢铁厂为例 ,从技术要求、经济效益两方面综合考虑高炉配矿的最佳经济性问题。根据LP线性规划法的思路 ,以生产实践和试验为基础 ,建立目标函数 ,确定... 在炼铁过程中 ,合理经济地确定烧结矿和入炉矿的配料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钢铁厂为例 ,从技术要求、经济效益两方面综合考虑高炉配矿的最佳经济性问题。根据LP线性规划法的思路 ,以生产实践和试验为基础 ,建立目标函数 ,确定约束条件。并借助Matlab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 ,实现烧结矿及高炉操作的优化配料。同时用VB编制了具有可视化界面的程序计算高炉物料平衡、热平衡 ,从而可以直接地判断高炉配矿的合理性。结果表明 ,LP线性规划法是高炉配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炉矿 烧结矿 高炉炼铁 LP线性规划法 配料优化 物料平衡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脱水-烧结机理 被引量:21
5
作者 吕学伟 白晨光 +3 位作者 张立峰 胡途 谢皓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18,共6页
针对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干燥、烧结问题,进行了原矿的化学成分测定、热重(TG)、差热(DTA)实验以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在升温过程中,得到了原矿主要矿物中自由水、结晶水和羟基的脱除温度区间。利用自制的烧结杯系统进行不同配碳量... 针对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干燥、烧结问题,进行了原矿的化学成分测定、热重(TG)、差热(DTA)实验以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在升温过程中,得到了原矿主要矿物中自由水、结晶水和羟基的脱除温度区间。利用自制的烧结杯系统进行不同配碳量的烧结试验,研究了配碳量对烧结速度、烧结失重、废气温度、料层温度及成品率等参数的影响。结合相图和料层温度信息,对成品矿样进行了XRD及SEM分析,表明辉石(MgFeSi2O6)和镁方铁矿(Mg(Ni)Fe2O4)是红土镍矿烧结的主要粘接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矿 镍铁生产 干燥 烧结
原文传递
三种优化烧结配料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吕学伟 白晨光 +2 位作者 欧阳奇 黄玉明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5,共5页
本文通过运用线性规划法、蒙特卡洛法和遗传算法对相同的烧结配料问题进行优化,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从最终结果、求解效率、易用性等方面比较了3种方法的优劣,最后得出结论:遗传算法更适应今后烧结配料优化的计算要求。
关键词 烧结配料优化 线性规划法 蒙特卡洛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尿素作为造孔剂制备泡沫钛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7
作者 肖健 +1 位作者 廖益龙 白晨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24-1729,共6页
采用针状尿素作为造孔剂,在造孔剂含量介于60%~80%的情况下进行了泡沫钛的制备。通过造孔剂技术成功地制备出孔隙率介于50.2%~71.4%的泡沫钛。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孔的连通程度随着造孔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造孔剂含量超过70%时形成开... 采用针状尿素作为造孔剂,在造孔剂含量介于60%~80%的情况下进行了泡沫钛的制备。通过造孔剂技术成功地制备出孔隙率介于50.2%~71.4%的泡沫钛。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孔的连通程度随着造孔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造孔剂含量超过70%时形成开孔泡沫钛。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力学性能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减小,试样的屈服强度、抗压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介于34.4~146.8 MPa、40.6~193.2 MPa和0.5~3.3 GPa。孔隙率为50.2%和71.4%的泡沫钛的杨氏模量分别匹配于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模量,理论上可作为潜在的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钛 造孔剂技术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生物材料
原文传递
连铸高效化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登福 冯科 +5 位作者 徐楚韶 白晨光 董凌燕 温良英 郑建华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针对连铸机本体设备及连铸过程工艺条件 ,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实现连铸高效化的关键性技术———中间包、结晶器、二次冷却。
关键词 高效连铸 结晶器 二次冷却 中间包 拉矫设备 连铸机
下载PDF
泡沫或多孔钛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肖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34-1748,共15页
泡沫或多孔钛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钛合金材料。它们兼具结构和功能的双重属性,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潜艇,汽车和环保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泡沫或多孔钛制备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类:第... 泡沫或多孔钛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钛合金材料。它们兼具结构和功能的双重属性,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潜艇,汽车和环保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泡沫或多孔钛制备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基于粉末冶金,而第二类是基于物理或化学合成。详细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制备过程、工艺特点、所制备泡沫或多孔钛的孔结构特征和性能参数。通过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泡沫或多孔钛制备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多孔 制备方法
原文传递
钢包炉(LF)预熔精炼渣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温良英 陈登福 +6 位作者 白晨光 董凌燕 许原 周远华 廖明 陈浩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5,共3页
预熔精炼渣具有成分均匀、性能稳定 ,储存时不吸水等特点。钢包炉中使用预熔精炼渣时成渣均匀且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吸附钢中非金属夹杂的能力、综合脱硫率高等冶金效果 。
关键词 钢包炉 预熔精炼渣 钢液净化 炼钢
下载PDF
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高温快速直接还原历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松利 白晨光 +2 位作者 胡途 吕学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5,共6页
采用高温实验炉,在1 350℃,氮气保护气氛条件下对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碳球团进行了阶段还原试验,通过TG-DSC、XRD、SEM等检测方法对不同时间内配碳球团还原的组织成分、显微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钒钛铁精矿的还原历程依次为Fe2TiO4和F... 采用高温实验炉,在1 350℃,氮气保护气氛条件下对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碳球团进行了阶段还原试验,通过TG-DSC、XRD、SEM等检测方法对不同时间内配碳球团还原的组织成分、显微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钒钛铁精矿的还原历程依次为Fe2TiO4和Fe3O4、3(Fe3O4).Fe2TiO4、Fe3O4.Fe2TiO4、Fe2TiO4和FeO、Fe和FeTi2O5;在磁铁矿大量还原生成浮士体的阶段,钛铁矿与新生成的浮士体发生'钛铁晶石化',最终还原转变为单质铁和含铁黑钛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还原历程 钒钛铁精矿 球团 矿石
下载PDF
高炉冶炼精准开炉工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林安川 +2 位作者 张晓雷 吴仕波 陈涛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7-84,共8页
主要对高炉精准开炉工艺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炼铁基础理论,集成了标准化、精准化的开炉作业流程、开炉冶炼进程中合理参数选择及控制等共性关键操作技术。应用于昆钢某1 080 m^3高炉的生产实践表明,可实现开炉期各个阶段相关联... 主要对高炉精准开炉工艺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炼铁基础理论,集成了标准化、精准化的开炉作业流程、开炉冶炼进程中合理参数选择及控制等共性关键操作技术。应用于昆钢某1 080 m^3高炉的生产实践表明,可实现开炉期各个阶段相关联冶炼参数的协调发展,对开炉期过程内的复杂计算、过程处理及冶炼进程进行系统、有效控制。实现了在开炉头次铁出尽后的2~5个冶炼周期内喷煤、富氧,达到开炉6天利用系数大于3.10 t/(d·m^3)、w([Si])稳定在0.40%~0.65%、燃料比小于550 kg/t的目标,显著缩短冶炼进程、降低开炉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精准开炉 冶炼参数 进程控制 技术指标
原文传递
造孔剂大小对泡沫钛孔隙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肖健 +2 位作者 廖益龙 白晨光 张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83-2588,共6页
采用3种颗粒大小的尿素作为造孔剂,在造孔剂含量相等的条件下进行了泡沫钛的制备,考察了造孔剂大小对泡沫钛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造孔剂大小对烧结泡沫孔隙率的影响。添加粒度更小的造孔剂颗粒,有利于提高生压坯的致密度。小颗... 采用3种颗粒大小的尿素作为造孔剂,在造孔剂含量相等的条件下进行了泡沫钛的制备,考察了造孔剂大小对泡沫钛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造孔剂大小对烧结泡沫孔隙率的影响。添加粒度更小的造孔剂颗粒,有利于提高生压坯的致密度。小颗粒造孔剂制备的泡沫钛的孔径更小,孔棱的结构和厚度分别更加致密和均匀。改变造孔剂的颗粒大小,泡沫钛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部分变化不大,坍塌平台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泡沫钛的相对密度和杨氏模量随着造孔剂粒径的减小而微弱的增大,而抗压强度则明显的增大。分析表明,泡沫钛的宏观大孔在烧结过程的体积收缩量随着造孔剂粒径的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钛 造孔剂大小 尿素 结构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无氟连铸保护渣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何生平 徐楚韶 +3 位作者 王谦 迟景灏 李玉刚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8,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无氟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发展状况,分析了目前高碳钢和包晶钢(特别是亚包晶钢)用保护渣降氟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温时粘度-温度特性的稳定性以及保护渣结晶性能的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铸无氟保护渣今后研究的方向... 综述了国内外无氟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发展状况,分析了目前高碳钢和包晶钢(特别是亚包晶钢)用保护渣降氟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温时粘度-温度特性的稳定性以及保护渣结晶性能的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铸无氟保护渣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无氟保护渣 结晶性能 包晶钢
下载PDF
未燃煤粉对高钛炉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子宗 张丙怀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共4页
利用高温熔滴炉模拟高炉滴落带,研究未燃煤粉(UPC)对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过程中钛渣的形成和滴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料层中UPC还原TiO2生成的TiC、TiN等极易粘附在焦炭表面,从而改变了渣、焦的界面性质,这有... 利用高温熔滴炉模拟高炉滴落带,研究未燃煤粉(UPC)对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过程中钛渣的形成和滴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料层中UPC还原TiO2生成的TiC、TiN等极易粘附在焦炭表面,从而改变了渣、焦的界面性质,这有利于炉渣的滴落。随着料层中UPC量的加大,高钛炉渣滴落量增加,但是对于普通炉渣却得到相反的结论;②滴落渣的粘度均低于攀钢现场渣的粘度,但随着滴落渣中碳含量的加大,炉渣粘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未燃煤粉 高钛炉渣 性能
下载PDF
泡沫钛及其合金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牛文娟 白晨光 +1 位作者 王强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1-304,312,共5页
对泡沫金属钛及其合金的制备技术进行了总结,根据泡沫金属内部气孔的结构不同,探讨了开孔和闭孔泡沫钛的制备方法及原理。重点介绍了混合粉末烧结法与气体卷入技术。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制备泡沫钛及其合金的可行性。
关键词 泡沫金属 钛及钛合金 制备方法
下载PDF
回旋区煤粉燃烧过程与辐射图像的关联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温良英 白晨光 +3 位作者 陈登福 董凌燕 欧阳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3-95,共3页
高炉喷吹煤粉的喷煤枪出口到回旋区中心是煤粉燃烧的关键区域,为建立高炉回旋区煤粉燃烧与辐射图像之间的关联关系,以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和辐射图像信息与燃烧空间温度分布的关联性为基础,建立了二维辐射图像信息与高炉风口回旋区内三维... 高炉喷吹煤粉的喷煤枪出口到回旋区中心是煤粉燃烧的关键区域,为建立高炉回旋区煤粉燃烧与辐射图像之间的关联关系,以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和辐射图像信息与燃烧空间温度分布的关联性为基础,建立了二维辐射图像信息与高炉风口回旋区内三维辐射能的关系。提出将辐射图像信息作为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的辐射边界条件,借助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技术来估计燃烧介质辐射特性参数的非均匀分布,得到了高炉回旋区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与辐射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二维成像技术测量三维温度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区 煤粉燃烧 辐射图像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下载PDF
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直接还原的动力学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松利 白晨光 +2 位作者 胡途 吕学伟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18,共5页
采用等温还原试验并结合热力学反应数据,对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直接还原的还原反应进行了分析。以还原反应发生10 min为边界点,将反应过程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建立了还原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直接还原... 采用等温还原试验并结合热力学反应数据,对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直接还原的还原反应进行了分析。以还原反应发生10 min为边界点,将反应过程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建立了还原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直接还原的还原度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越高,球团在反应前期还原度的增加速率越大,达到的最终还原度越高,且达到最终还原度时所用的时间越短;还原前期为化学反应控制,反应活化能为73.17 kJ/mol。后期为扩散控制,反应活化能为152.02 kJ/mol。还原后期反应速度小于前期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转底炉 钒钛铁精矿 球团 直接还原
原文传递
烧结料层中的蓄热模型 被引量:9
19
作者 白晨光 谢皓 +3 位作者 吕学伟 徐刚 卜旭东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02-1007,共6页
针对铁矿石烧结过程中存在的自动蓄热现象,建立了一个烧结料层的蓄热模型,并研究了燃烧层厚度、蓄热量在料层中的分配比等参数对烧结蓄热的影响。模拟表明:燃烧层厚度增加,料层蓄热量下降;预热层中蓄热量分配增加,料层蓄热量也增加。高... 针对铁矿石烧结过程中存在的自动蓄热现象,建立了一个烧结料层的蓄热模型,并研究了燃烧层厚度、蓄热量在料层中的分配比等参数对烧结蓄热的影响。模拟表明:燃烧层厚度增加,料层蓄热量下降;预热层中蓄热量分配增加,料层蓄热量也增加。高度为300 mm的料层均匀分为上、中、下3层时,计算得到各层蓄热量比为1∶1.08∶1.13。实验室条件下将模型用于烧结燃料的合理分布,燃料的使用量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烧结 蓄热模型 模拟计算 燃料合理分布
下载PDF
TiO_2电解制取Ti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聂新苗 董凌燕 +2 位作者 白晨光 陈登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7-150,共4页
钛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降低钛的生产成本势在必行。Ti O2的直接电化学还原法是一种低能耗、无污染的绿色生产新工艺。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制取钛的新工艺有:FFC剑桥法、EMR法和OS法等。通过Ti O2电解实验得到了... 钛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降低钛的生产成本势在必行。Ti O2的直接电化学还原法是一种低能耗、无污染的绿色生产新工艺。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制取钛的新工艺有:FFC剑桥法、EMR法和OS法等。通过Ti O2电解实验得到了Ti,并进行了相关的热力学分析与计算,证明Ti O2的还原是逐级进行的;同时分析了实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Ti O2电解制取Ti的机理与工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热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