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耐药整合子intI分类的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冯洁 石磊 +7 位作者 肖增璜 李琳 陈洵 苏健裕 李心晖 郑美萍 付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9-603,630,共6页
目的建立快速筛选细菌耐药整合子的分类方法,并对21株来自临床的菌株进行整合子筛选和分类。方法根据G enB ank/EM BL内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类的整合酶序列,通过软件C lustalW的多重比对分析设计出各类整合子的特异性引物,用对照菌株建... 目的建立快速筛选细菌耐药整合子的分类方法,并对21株来自临床的菌株进行整合子筛选和分类。方法根据G enB ank/EM BL内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类的整合酶序列,通过软件C lustalW的多重比对分析设计出各类整合子的特异性引物,用对照菌株建立多重PCR方法并对21株临床菌株进行PCR扩增,通过其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的不同进行整合子分类。结果对照菌株实验结果显示,21株临床分离菌株中,15株在565bp处有扩增片段,即为含有第一类整合酶基因;4株在403bp处有扩增片段,即含有第二类整合酶基因;1株在565bp和403bp处均有扩增片段,提示其同时含有第一、二类整合酶基因;1株没有得到任何扩增片段,即不含有这三类整合酶基因;在被测菌株中未发现第三类整合酶基因的阳性菌株。结论本文报道的筛选细菌耐药整合酶基因分类的多重PCR方法效果良好,具有可行性,为更加全面细致研究整合子类型以及整合子介导的细菌耐药机制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快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整合子 整合酶基因
下载PDF
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增璜 +1 位作者 曹燕 陈佑明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2039-2040,共2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流行特征及耐药趋势。方法:对2002~2006年243株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3株鲍曼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以呼吸道分泌物最多(占69.5%),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流行特征及耐药趋势。方法:对2002~2006年243株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3株鲍曼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以呼吸道分泌物最多(占69.5%),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5年的耐药率均低于6%,而对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增幅最大为28.6%~75.7%。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基因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增璜 石磊 +3 位作者 彭毅 徐海波 叶仲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0-163,17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的种类及特点,探讨其耐药机制,为指导临床用药,预防院内感染和流行病学调查、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标准化研究所(CLSI/NCCLS)2004年标准,应用纸片扩... 目的通过分析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的种类及特点,探讨其耐药机制,为指导临床用药,预防院内感染和流行病学调查、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标准化研究所(CLSI/NCCLS)2004年标准,应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多重PCR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3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酶(IntI)检测,并分析整合酶阳性菌株的耐药基因盒。结果药敏试验显示23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全部为泛耐株,5株为Ⅰ类整合酶阳性,其中3株为缺失型,无耐药基因盒,其余2株耐药基因为blaVIM4和blaPSE-1;14株为Ⅱ类整合酶阳性,其耐药基因盒均为dfr1-sat1-aadA1;3株Ⅰ、Ⅱ类整合酶均为阳性;7株不含Ⅰ、Ⅱ类整合酶。结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大多都具备Ⅰ、Ⅱ类整合酶基因和基因盒,这是造成它们成为泛耐株的重要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亚胺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整合子
下载PDF
多重PCR筛选临床细菌耐药整合子基因 被引量:9
4
作者 肖增璜 石磊 +5 位作者 付强 苏健裕 冯洁 陈洵 李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0-485,共6页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并对临床菌株进行扩增及整合子分类。方法:采用多重PCR对21株来自临床的耐药菌株进行了第一、二和三类整合酶基因(intI)筛选。结果:16株携带第一类整合酶基因;1株携带第一和第二类整合酶基因;2株含第二类整合酶基...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并对临床菌株进行扩增及整合子分类。方法:采用多重PCR对21株来自临床的耐药菌株进行了第一、二和三类整合酶基因(intI)筛选。结果:16株携带第一类整合酶基因;1株携带第一和第二类整合酶基因;2株含第二类整合酶基因;1株含第三类整合酶基因;1株不含第一、二和三类整合酶基因。结论:筛选细菌耐药整合子基因分类的多重PCR方法简便可靠;整合子广泛存在于临床耐药细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整合子 整合酶基因 耐药菌株 酶基因 合子 临床 细菌 筛选 PCR方法
下载PDF
广州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劳小斌 刘晓强 +1 位作者 冼璐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650-5652,共3页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降低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广州地区收集到的346例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伞部病原菌均经过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确定...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降低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广州地区收集到的346例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伞部病原菌均经过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确定,对产ESBLs和AmpC酶进行表型的筛选,采用CLSI2010年标准并结合纸片扩散法对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判断;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耐药性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346株,其中单产ESBLs菌有135株占39.0%,单产AmpC酶有59株占17.1%,同时产AmpC与ESBLS菌的有27株占7.8%,其中非产酶菌有125株占36.1%;非产酶株与产酶株在一~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最低,均〈50.0%。结论产ESBLs与AmpC酶菌株比非产酶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临床上治疗产AmpC酶菌优先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也可作为选用的抗菌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临床致病菌整合子检测及耐药基因盒序列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石磊 郑美萍 +6 位作者 肖增璜 李琳 付强 苏健裕 李心晖 冯洁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04-1206,1210,共4页
目的对临床菌株中的第一类整合子分布及其耐药基因盒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33株临床菌株中的第一类整合酶基因intI,并对intI阳性菌株整合的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33株临床菌株(100%)均为第一类整合酶基因... 目的对临床菌株中的第一类整合子分布及其耐药基因盒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33株临床菌株中的第一类整合酶基因intI,并对intI阳性菌株整合的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33株临床菌株(100%)均为第一类整合酶基因阳性。耐药基因盒特异PCR扩增发现,29株菌得到1913bp的扩增产物,2株得到1664bp的产物,1株得到1009bp的产物,1株得到1913bp和1009bp两种不同产物。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913bp的扩增产物携带基因盒dhfr、orfF和aadA2,1664bp的扩增产物携带基因盒aadA5和dfr17,1009bp的扩增产物携带基因盒aadA2,aadA2和aadA5均为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基因盒,dhfr和dfr17均为编码对磺胺类药物甲氧苄氨嘧啶产生耐药的基因盒;orfF为未知功能的开放阅读框。结论第一类整合子介导的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临床致病细菌中,提示要加强对耐药基因在细菌种属间水平转移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整合酶 基因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劳小斌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678-679,共2页
目的了解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和ECL法平行测定360例疑似乙肝病人血清乙肝五项标志物,并对ELISA法检测为阴性而ECL法检测为低浓度HBsAg的标本,再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进行复测并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和ECL法平行测定360例疑似乙肝病人血清乙肝五项标志物,并对ELISA法检测为阴性而ECL法检测为低浓度HBsAg的标本,再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进行复测并分析。结果ELISA法和ECL法对HBsAb、HBeAg、HBeAb三项标志物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对HBsAg的检测,ECL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法(P<0.05)。ELISA检测为阴性而ECL法检测为低浓度HBsAg的标本,用MEIA法复测均为阳性。结论ECL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的灵敏度和自动化程度均比ELISA法高,同时可动态观察疗效和监测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分析法 乙肝标志物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医院内真菌感染371例的病原分布及耐药性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肖增璜 +1 位作者 陈佑明 曹燕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15-1717,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预防医院内真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3年1月-2005年5月间发生的371例医院内真菌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 目的:分析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预防医院内真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3年1月-2005年5月间发生的371例医院内真菌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培养、分离真菌,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自动化细菌生化分析仪YBC卡进行鉴定,酵母菌纸片扩散法进行敏感性实验。结果:医院内真菌感染中主要病原菌6种,其中以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占62.3%与16.2%;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最高,其次为泌尿道;分离出的菌株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高,均大于90%,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次之分别为67.7%与63.1%,酮康唑的敏感率最低为48.5%。结论:由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已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株,临床医师应根据临床实验室的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并结合临床,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以提高医院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真菌感染 病原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谭润平 李菊香 +2 位作者 苏运钦 胡向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12例缺血性心肌病(ICM),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及29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12例缺血性心肌病(ICM),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及29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Hs-CRP含量,并与40例健康人做比较,同时探讨Hs-CRP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结果:SAP、UAP、ICM、AMI和AMI恢复期组血清Hs-CRP质量浓度分别为:(0.78±0.52)mg/L、(1.43±1.27)mg/L、(1.67±0.89)mg/L、(31.64±37.37)mg/L及(0.56±0.27)mg/L,经与对照组(0.55±0.23)mg/L比较,UAP、ICM、AMI均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Hs-CRP与冠心病发生有关,对冠心病的预测、发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感染与P53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劳小斌 刘晓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918-592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感染和P53基因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收集119例宫颈鳞癌患者为病例组,124例经检查证实无宫颈癌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HPV16DNA及P53基因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感染和P53基因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收集119例宫颈鳞癌患者为病例组,124例经检查证实无宫颈癌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HPV16DNA及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HPV16型感染阳性率病例组88.7%,对照组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4,P〈0.05),P53基因表达阳性率病例组67.4%、对照组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1,P〈0.05);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HPV16型感染及P53基因表达呈现阳性均显著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OR为74.1及16.2、95%CI:30.8~181.5及7.9~34.1(P〈0.05);由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HPV16型感染和P53基因表达相关(P〈0.05)。结论HPV、P53是宫颈癌独立的致癌物,两者在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中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 感染 P53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广东两个不同地区电信员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劳小斌 陈佑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与汕尾市两个地区电信员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血清学调查资料,以了解广东中心城市与沿海城市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差异。方法使用免疫胶体金法对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广州市和汕尾市电信员工... 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与汕尾市两个地区电信员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血清学调查资料,以了解广东中心城市与沿海城市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差异。方法使用免疫胶体金法对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广州市和汕尾市电信员工(共2379人)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广州市与汕尾市两个地区电信员工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分别为23.73%和34.35%,汕尾市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显著高于广州市(χ2=29.964,P<0.01);两个地区电信员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1岁以上年龄组为感染率高峰组;广州市男女的阳性率分别为24.82%和20.9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0,P=0.103);汕尾市男女的阳性率分别为35.14%和33.65%,两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P=0.662)。结论广东中心城市电信员工Hp感染率明显低于沿海城市,各地区有必要针对本地区人群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制定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汕尾市 幽门螺杆菌 感染
下载PDF
广东顺德某企业员工乙肝病毒感染调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劳小斌 陈佑明 +1 位作者 齐国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肝炎在顺德某企业员工中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探讨企业员工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用ELISA法对该企业2004年1613名员工的血清进行乙肝病毒五种标志物检测,对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顺德某企业...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肝炎在顺德某企业员工中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探讨企业员工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用ELISA法对该企业2004年1613名员工的血清进行乙肝病毒五种标志物检测,对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顺德某企业员工HBsAg阳性率为17.36%(280/1 613),其中男性为20.24%(216/1067),女性为11.72%(64/546),男性显著高于女性(x2=18.285,P<0.05).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也有差异显著性(x2=10.754,P<0.05),60岁以上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低为8.22%,20~29岁组的阳性率最高为21.34%,HBsAg阳性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 结论顺德某企业员工乙肝病毒感染率尚较高,对其防治工作不容忽视,乙肝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需要加强,且应根据体检结果,对相应人群采取乙肝疫苗注射或临床观察治疗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分析 阳性率
下载PDF
WT1在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劳小斌 刘晓强 +1 位作者 郭飞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68-1970,共3页
目的:确定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存活与WT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2~2010年经过完整术后化疗的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女性患者168例,最终纳入研究109例。收集入选病例的完整病历资料及石蜡包埋的组织块切片后,WT1免疫染色并据此... 目的:确定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存活与WT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2~2010年经过完整术后化疗的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女性患者168例,最终纳入研究109例。收集入选病例的完整病历资料及石蜡包埋的组织块切片后,WT1免疫染色并据此分组,采用卡普兰-迈耶曲线及COX回归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55例患者的病理组织WT1染色呈阳性,54例阴性。WT1阳性组的卵巢癌病灶大小和淋巴转移率显著高于WT1阴性组(P<0.05)。WT1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39.4%,WTI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10.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T1基因表达与晚期浆液性卵巢上皮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浆液性卵巢上皮癌 表达
原文传递
广州市非体力劳动中老年人的脂肪肝患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戚仁斌 +1 位作者 陈佑明 陈礼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4-486,共3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非体力劳动中老年人的脂肪肝患病情况并探讨中老年人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广州市区和郊区的企、事业单位的2913名中老年人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的总体患病率为11.77%,男性患病率为13.00%,女性... [目的]调查广州市非体力劳动中老年人的脂肪肝患病情况并探讨中老年人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广州市区和郊区的企、事业单位的2913名中老年人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的总体患病率为11.77%,男性患病率为13.00%,女性患病率为9.7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6.81,P﹤0.05)。50~5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为12.14%。男性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的女性(χ2=13.16,P﹤0.05),50岁以后女性患病率逐渐上升。脂肪肝人群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空腹血糖(FSG)高于非脂肪肝人群,超重和肥胖、甘油三酯增高、总胆固醇增高、空腹血糖增高和糖尿病的检出率也显著高于非脂肪肝人群。高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高空腹血糖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论]脂肪肝是广州市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密切相关。提倡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与脂肪摄入有助于控制脂肪肝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中老年 脂肪肝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广州市健康成人血尿酸水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劳小斌 陈佑明 +2 位作者 谭礼平 黄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20-321,324,共3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健康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建立本地区健康成人血尿酸的参考值。方法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耦联法检测2 451例健康成人血尿酸,其中男性1 313例,女性1 138例。结果健康男性血尿酸均值为(335.90±66.75)μmol/L,女性血尿酸... 目的调查广州市健康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建立本地区健康成人血尿酸的参考值。方法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耦联法检测2 451例健康成人血尿酸,其中男性1 313例,女性1 138例。结果健康男性血尿酸均值为(335.90±66.75)μmol/L,女性血尿酸均值为(244.49±56.33)μmol/L,男性各年龄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的血尿酸水平随年龄的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血尿酸水平随年龄的增加呈波段性增加,20~岁年龄组与30~岁年龄组处于较低水平,两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0~岁年龄组显著高于4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P<0.05),但也显著低于50岁以上各年龄组(P<0.05);50岁以上各年龄组血尿酸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调查显示,男性与女性中青年及女性老年、老年前期的血尿酸参考值上限依次为469.40、349.85、375.68μmol/L,参考值下限依次为202.40、127.61、170.44μmol/L。结论女性的不同年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应相应制定不同的尿酸参考范围;同时,各地区的血尿酸的平均水平也不尽相同,有必要建立本地区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尿酸 流行病学 广东
下载PDF
广州市三所高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英 陈佑明 +1 位作者 黄敬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HBV)在大学新生中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广州市三所高校新生的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酶动力学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4162名大学新生HBsAg阳性总体...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HBV)在大学新生中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广州市三所高校新生的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酶动力学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4162名大学新生HBsAg阳性总体携带率为13.55%;其中男生为16.11%,女生为9.86%,男生显著高于女生(χ2=18.285,P<0.05);HBsAg阳性的模式中以HBsAg、HBeAb及HBcAb同时阳性者比例最高达66.49%,其次为HBsAg、HBeAg及HBcAb同时阳性者占14.01%。结论广州市三所高校新生的HBsAg携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其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在学生中加强乙肝健康教育和传染源管理的同时,对易感人群采取相应的乙肝疫苗注射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感染 高校新生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酶切信号放大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劳小斌 +1 位作者 刘晓强 周洪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7-1488,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方法一致性。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080例妇女生殖道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按组织病理结果分为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Ⅱ组、Ⅲ组和湿疣组...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方法一致性。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080例妇女生殖道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按组织病理结果分为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Ⅱ组、Ⅲ组和湿疣组。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PCR)与酶切信号放大法(Invader Technology)分别检测这些标本中的高危性HPV,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各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Real-time PCR和酶切信号放大法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的一致性极好,总符合率为96.76%,总Kappa指数(KI)为0.934,宫颈炎组KI为0.908,CINⅠ、Ⅱ、Ⅲ组KI分别为0.872、0.917、0.758,湿疣组KI为0.934。结论:Real-time PCR和酶切信号放大法两种检验方法具有极好的一致性,都是检测HPV感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酶切信号放大法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多色荧光PCR技术与酶切信号放大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劳小斌 孙尔维 +2 位作者 全树绿 温旺荣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0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比较多色荧光PCR技术与酶切信号放大法两种常用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检测方法。方法:将546例妇女生殖道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按组织病理结果分为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Ⅱ组、Ⅲ组和湿疣组。采用多色荧光PCR技... 目的:比较多色荧光PCR技术与酶切信号放大法两种常用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检测方法。方法:将546例妇女生殖道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按组织病理结果分为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Ⅱ组、Ⅲ组和湿疣组。采用多色荧光PCR技术与酶切信号放大法分别检测这些标本中的高危型HPV,并对HPV 16和HPV 18进行分型,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各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多色荧光PCR技术和酶切信号放大法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的一致性极好,总符合率为96.88%,总Kappa指数(KI)为0.936,宫颈炎组KI为0.914,CINⅠ、Ⅱ、Ⅲ组KI分别为0.854、0.922、1.000,湿疣组KI为0.933。结论:多色荧光PCR技术和酶切信号放大法两种检验方法具有极好的一致性,都是检测HPV感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色荧光 PCR 技术 酶切信号放大法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致病菌耐药因子分布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健裕 石磊 +5 位作者 杨连生 肖增璜 付强 郑美萍 冯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对临床菌株中的整合子分布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盒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55株临床菌株中的3类整合酶基因intI,并对intI阳性菌株耐药基因盒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55株临床菌株均为第1类整合酶基因阳性(100%)。... 目的对临床菌株中的整合子分布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盒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55株临床菌株中的3类整合酶基因intI,并对intI阳性菌株耐药基因盒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55株临床菌株均为第1类整合酶基因阳性(100%)。耐药基因盒特异PCR扩增发现,27株革兰阳性菌株和22株革兰阴性菌株均得到1 913 bp的扩增产物,携带基因盒为dhfro、rfF和aadA 2;6株革兰阴性菌得到1 664 bp的产物,携带基因盒为aadA 5和dfr 17。aadA 2和aadA 5均为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基因盒,dhfr和dfr 17均为编码对磺胺类药物甲氧苄氨嘧啶产生耐药的基因盒;orfF为未知功能的开放阅读框。结论临床致病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株均广泛存在着整合子结构,应加强对耐药基因在细菌种属间水平转移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整合酶 耐药基因盒
下载PDF
EXCEL2000在临床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广州医药》 2001年第4期63-64,共2页
目的:利用 EXCEL 2000处理临床血液检验室质控,探索信息自动化处理的尝试。方法:用 EXCEL 2000进行质控数据处理,并绘制质量控制图。结果与结论:简化了质控中手工操作繁琐,能简单快捷利用 EXCEL 2000... 目的:利用 EXCEL 2000处理临床血液检验室质控,探索信息自动化处理的尝试。方法:用 EXCEL 2000进行质控数据处理,并绘制质量控制图。结果与结论:简化了质控中手工操作繁琐,能简单快捷利用 EXCEL 2000中各类函数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制作质控图,使计算结果准确,方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验 质量控制 EXCEL 2000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