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大熊猫肠道厌氧纤维素菌的分离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荣华 成书 +5 位作者 胡国全 刘晓凤 张辉 费立松 徐恒 邓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9-242,共4页
从成都动物园健康大熊猫的肠道采集样品,富集分离获得一株典型的厌氧纤维素分解菌PD.分离菌是杆状,革兰氏阳性(G+),菌体大小为0.5μm×(3~5)μm,严格厌氧;生长温度为25~40℃,最适生长温度为38℃;pH范围5.0~9.0,最适pH7.2;在纤维... 从成都动物园健康大熊猫的肠道采集样品,富集分离获得一株典型的厌氧纤维素分解菌PD.分离菌是杆状,革兰氏阳性(G+),菌体大小为0.5μm×(3~5)μm,严格厌氧;生长温度为25~40℃,最适生长温度为38℃;pH范围5.0~9.0,最适pH7.2;在纤维素粉作碳源的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为1~3mm,白色透明斑;分离菌株不仅能利用纤维二糖、葡萄糖、蔗糖、淀粉、松三糖、覃糖等多种可溶性碳源,而且可以利用纤维素粉等不溶性碳源.同时,对菌株PD进行了16SrDNA的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对16SrDNA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表明菌株PD属于梭菌属,与Clostridiumlentocellum(T)的16SrDNA序列具有92.2%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系统发育分析 大熊猫 生物学特性 16SRDNA序列 分离鉴定 厌氧 肠道 最适生长温度 分离菌株
下载PDF
红河州不同地区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举成 刘卫 +3 位作者 易中周 成书 李应 严和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99-2702,共4页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工作条件,并以相同方法制备了红河州蒙自、石屏、弥勒等4个县市的野山茶实验样品,分别测定了此4个县市的野山茶样品中Pb,Cr,Cd,Cu等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实验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07%~...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工作条件,并以相同方法制备了红河州蒙自、石屏、弥勒等4个县市的野山茶实验样品,分别测定了此4个县市的野山茶样品中Pb,Cr,Cd,Cu等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实验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07%~1.67%之间,回收率在98.7%~116.4%之间。结果表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Pb,Cd,Hg含量最高的是建水县野山茶样品,分别为53.47和6.03,7.68μg.g-1。有益元素Mn在测定的元素中含量最高,平均含量高达913.48μg.g-1;Fe作为半微量元素,其平均含量低于锰,为688.46μg.g-1;Zn的平均含量为116.64μg.g-1。从实验样品中未能检测出Se。从实验结果得出,在红河州的野山茶中含有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Mn,Fe,Zn等,野山茶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野山茶 对比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凝结芽孢杆菌001RC的分离鉴定及其抗逆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转 成书 +1 位作者 敬小兵 徐恒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5-390,共6页
从健康仔鸡肠道内壁分离到一株产酸芽孢杆菌001RC,经形态特征鉴定、生理生化性质测定、16SrDNA序列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确定该菌株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其16SrDNA Genbank登录号为JF764794.该菌株对模拟胃液、胆盐及... 从健康仔鸡肠道内壁分离到一株产酸芽孢杆菌001RC,经形态特征鉴定、生理生化性质测定、16SrDNA序列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确定该菌株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其16SrDNA Genbank登录号为JF764794.该菌株对模拟胃液、胆盐及多种重金属具有很高的耐受能力.由药敏试验可知,该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药物敏感.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以顺利通过胃液进入小肠后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抗逆性 分离 鉴定
原文传递
食用菌斑玉蕈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成书 林敏 宋斌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82,共5页
综述食用菌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的营养成分与生理功效、遗传与育种、人工栽培技术、产品贮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斑玉蕈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斑玉蕈 资源与利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嗜盐古菌Halorubrum sp. CY的分离、鉴定及胞外淀粉酶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绍兴 刘朝茂 +3 位作者 杨建 刘晔 成书 谢志雄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49-955,共7页
本研究从云南一平浪盐矿分离到一株产胞外淀粉酶的嗜盐古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并结合16S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嗜盐古菌Halorubrum属,命名为Halorubrum sp.CY。另外对该菌产生的胞外淀粉酶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本研究从云南一平浪盐矿分离到一株产胞外淀粉酶的嗜盐古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并结合16S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嗜盐古菌Halorubrum属,命名为Halorubrum sp.CY。另外对该菌产生的胞外淀粉酶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其胞外淀粉酶发挥最大活性的pH值和温度分别为6.0和60oC,Zn2+、Cu2+、Al3+、SO32?对胞外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而Mn2+则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古菌 Halorubrum 胞外淀粉酶 分离鉴定
原文传递
巨峰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纯化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伍勇 邹蝶 +7 位作者 卢倩 程驰 夏珊 冯媛媛 成书 薛飞龙 张晓娟 刘红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38,共8页
该文通过对影响大孔树脂HPD-400吸附、洗脱因素进行正交优化与验证,优化巨峰葡萄籽原花青素纯化工艺,并以赤霞珠葡萄籽作为参照,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选取吸附时间、提取液pH值、上样流速、乙醇浓度、洗脱液pH值5个因素,分别考察其... 该文通过对影响大孔树脂HPD-400吸附、洗脱因素进行正交优化与验证,优化巨峰葡萄籽原花青素纯化工艺,并以赤霞珠葡萄籽作为参照,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选取吸附时间、提取液pH值、上样流速、乙醇浓度、洗脱液pH值5个因素,分别考察其对原花青素浓度及吸附率、洗脱率的影响。选择提取液pH值、上样流速、乙醇浓度、洗脱液pH值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纯化工艺为提取液pH 5.0,上样流速1.0 mL/min,洗脱液pH 7.5、乙醇浓度50%,获得的原花青素纯度为94.17%。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性强弱顺序依次为赤霞珠>巨峰>V;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V;>赤霞珠>巨峰。纯化后巨峰葡萄籽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较好,表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原花青素 HPD-400树脂 纯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探索 被引量:7
7
作者 姜秀云 成书 +2 位作者 王娟 徐稳丽 李河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28,共3页
鸡腿菇母种培养基使用最多的是传统的PDA培养基。然而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发现,鸡腿菇能够在PDA培养基上生长,但萌发力比较弱、长势缓慢、菌丝活力差,进而影响其产量。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验对鸡腿菇母种培养... 鸡腿菇母种培养基使用最多的是传统的PDA培养基。然而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发现,鸡腿菇能够在PDA培养基上生长,但萌发力比较弱、长势缓慢、菌丝活力差,进而影响其产量。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验对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并进行了分别以棉籽壳、牛粪为主料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鸡腿菇的母种培养基比传统的PDA培养基更适宜鸡腿菇生长需要,且用牛粪为主料栽培鸡腿菇经济效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 母种培养基 牛粪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下川麦冬根围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7
8
作者 杨蕊毓 邓錡璋 +3 位作者 田丽平 田嘉旺 成书 刘红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5-153,共9页
采用高通量(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栽培和野生2种生境下川麦冬根围的丛枝菌根(AM)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测定,并结合土壤理化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明确两种生境下川麦冬根围土壤AM真菌多样性和优势群落的分布特点,探讨AM真菌群... 采用高通量(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栽培和野生2种生境下川麦冬根围的丛枝菌根(AM)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测定,并结合土壤理化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明确两种生境下川麦冬根围土壤AM真菌多样性和优势群落的分布特点,探讨AM真菌群落分布差异的驱动因子,为AM真菌应用于麦冬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下川麦冬根围土壤中共鉴定出AM真菌3属10种,其中野生川麦冬根围土壤鉴定出的AM真菌3属7种,分别隶属于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和球囊霉属(Glomus),而栽培环境下鉴定出AM真菌1属6种,隶属于球囊霉属。2个生境优势属均为球囊霉属。(2)不同生境下川麦冬根围AM真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野生生境下川麦冬根围土壤AM真菌多样性指数ACE和Shannon均显著高于人工栽培生境,而Simpson指数则相反。(3)相关性分析表明,AM真菌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组成结构均与土壤理化因子存在相关性,其中全钾(TK)、全磷(TP)、全氮(TN)对AM真菌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结构组成均存在显著影响。研究认为,不同生境下川麦冬根围AM真菌群落存在显著差异,球囊霉属为川麦冬互利共生的关键属,TK、TP、TN是不同生境川麦冬根围AM真菌群落差异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麦冬 AM真菌分子鉴定 群落结构 野生环境 土壤驱动因子 栽培环境
下载PDF
极端嗜热纤维素分解菌分子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成书 荣华 +3 位作者 刘会明 邓宇 胡国全 徐恒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5-189,共5页
从云南邦拿掌温泉中采集样品,经过多次富集、筛选,最后分离出6株高温严格厌氧纤维素分解细菌.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研究了这6株形态、生理、代谢特性相似的高温严格厌氧纤维素分解菌的遗传多样性,并根据实验统计数据作出6... 从云南邦拿掌温泉中采集样品,经过多次富集、筛选,最后分离出6株高温严格厌氧纤维素分解细菌.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研究了这6株形态、生理、代谢特性相似的高温严格厌氧纤维素分解菌的遗传多样性,并根据实验统计数据作出6株菌的亲缘关系图.同时对产酶活性较高的B7细菌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了其系统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分解菌 RAPD 系统分类地位 16S RDNA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建水酸石榴中微量元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成书 郭亚力 李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30-232,共3页
在建水某石榴产地采集酸石榴的果实,采用干灰化法和湿法消化溶解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石榴汁、石榴籽中的Pb、Zn、Se、Mn、Fe、Cd、Cr、Cu等元素的含量实验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平均相关系数≥0.99950;测定元素的相对标准... 在建水某石榴产地采集酸石榴的果实,采用干灰化法和湿法消化溶解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石榴汁、石榴籽中的Pb、Zn、Se、Mn、Fe、Cd、Cr、Cu等元素的含量实验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平均相关系数≥0.99950;测定元素的相对标准差从0.07%~1.67%;样品的回收率在98.7% ̄116.4%之间,表明该法准确、可靠。测定结果为更好地开发石榴资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 酸石榴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矿区环境的常见重金属 被引量:4
11
作者 成书 刘贵阳 +1 位作者 张举成 李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期147-149,共3页
在红河州某矿区周围的土壤、池塘、鱼塘采集若干土壤、水样品。用氢氟酸-高氯酸-浓硝酸消化土壤样品,用硝酸处理水样品。实验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平均相关系数至0.99906;测定元素的相对标准差从0.27%~1.67%,其平均相对标... 在红河州某矿区周围的土壤、池塘、鱼塘采集若干土壤、水样品。用氢氟酸-高氯酸-浓硝酸消化土壤样品,用硝酸处理水样品。实验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平均相关系数至0.99906;测定元素的相对标准差从0.27%~1.67%,其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1.005%;样品的回收率在102.8%~111.5%之间,表明该法可用于环境中的土壤样品和水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准确测定。在仪器的最佳工作状态,使用FAAS法检测矿区环境中的铅(Pb)、铜(Cu)、铬(Cr)、汞(Hg)的含量;依此来发现矿区周围环境的重金属分布规律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 矿区环境 重金属
下载PDF
接种AM真菌对甘草根围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錡璋 王绍明 +1 位作者 成书 刘红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为揭示大田中丛枝菌根(AM)真菌对植物根围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对象,设置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和不接种对照(CK) 3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高通量测... 为揭示大田中丛枝菌根(AM)真菌对植物根围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对象,设置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和不接种对照(CK) 3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接种处理之间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功能和形成差异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Gi和Gm)显著改变了土壤养分含量,接种后速效磷含量和pH显著高于CK处理(P <0.05)。3个处理的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33.17%)、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14.83%)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8.73%),Gi处理中酸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Gm和CK (P <0.05)。通过PICRUSt2功能预测发现Gi、Gm和CK处理甘草根围功能细菌群均为氨基酸代谢、辅酶维生素代谢和糖类物质代谢,但Gi处理中糖类物质代谢、脂质代谢和聚糖生物合成代谢细菌功能群落显著小于Gm和CK。冗余分析(RDA)发现,速效磷(AP)和全磷(TP)是细菌群落差异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接种AM真菌(Gi和Gm)甘草根围土壤AP的含量显著大于CK (P <0.05),并且Gi中的AP含量显著大于Gm (P <0.05),但Gi中糖类物质代谢和脂质代谢的功能菌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Gm和CK,这表明Gi可能会抑制土壤糖类物质代谢和脂质代谢,并且AM真菌接种可能是通过影响甘草根围磷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功能预测 驱动因子 土壤理化 PICRUSt2 冗余分析 细菌群落
下载PDF
不同遮荫处理对斑叶鸭跖草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河 高波 +2 位作者 成书 罗冰 张灿邦 《红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3-44,62,共3页
光照是影响彩叶植物叶色变化的重要因素,与植物色素合成及彩叶植物呈现不同色彩变化有关。本试验用不同遮荫处理研究光照强度对斑叶鸭跖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下降,叶长×宽(cm×cm)、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 光照是影响彩叶植物叶色变化的重要因素,与植物色素合成及彩叶植物呈现不同色彩变化有关。本试验用不同遮荫处理研究光照强度对斑叶鸭跖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下降,叶长×宽(cm×cm)、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是先升高后下降,而叶绿素含量和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则是下降。经比较,一层遮荫处理的斑叶鸭跖草最具观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叶鸭跖草 遮荫 叶绿素 花色素苷 可溶性蛋白 可溶性糖
下载PDF
鲤亚目几种名优鱼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14
作者 刘会明 成书 +4 位作者 顾继锐 伍翠芳 吴江 谢显连 徐恒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64-1268,共5页
采用OPA、OPC和OPM三组共60条随机引物对鲤亚目的七种名优鱼和一种杂交品种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对其中35个引物的扩增条带进行了统计,计算了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在此基础上,利用UPGMA聚类分析建立了它们之... 采用OPA、OPC和OPM三组共60条随机引物对鲤亚目的七种名优鱼和一种杂交品种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对其中35个引物的扩增条带进行了统计,计算了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在此基础上,利用UPGMA聚类分析建立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与传统分类是一致的,并且将杂交品种与纯种区分开来.实验还初步筛选了7种鱼的RAPD分子标记,探讨了用RAPD技术来鉴定名优鱼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亚目 RAPD 聚类分析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卧龙保护区18种野生蕈菌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雨 陈兰 +3 位作者 姬凌云 成书 张颖 徐恒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9-1164,共6页
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22份土壤样本以及18种共计125株野生蕈茵样本,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法和石墨炉法)测定样品中Cu、Zn、Cr和Pb的含量.结果显示:土壤中Cu、Zn、Cr和Pb的背景含量依次为20.56 mg/kg,21.3... 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22份土壤样本以及18种共计125株野生蕈茵样本,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法和石墨炉法)测定样品中Cu、Zn、Cr和Pb的含量.结果显示:土壤中Cu、Zn、Cr和Pb的背景含量依次为20.56 mg/kg,21.39mg/kg,0.03 mg/kg,8.26 mg/kg.蕈茵中,Cu的最大累积浓度为381.04 mg/kg(红枝瑚菌);褐环粘盖牛肝茵中Zn和Cr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42.30 mg/kg和3.60 mg/kg;黑柄铦囊蘑中Pb的含量最高,平均累积浓度为4.11 mg/kg.总体上,卧龙保护区内野生蕈茵对Cu、Zn和Cr具有富集效应,而对Pb则不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菌 重金属 原子吸收光谱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16
作者 彭永妍 杨彬彬 +3 位作者 李志羲 何玲 伍勇 成书 《贵州科学》 2023年第4期41-45,共5页
在成都师范学院校园采集土壤,经过两次富集培养。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平板结合降解圈直径和菌落直径的比值进行初筛,筛选得到两株生长良好的菌株,编号S-04和S-10。利用液体产酶培养基,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的活性进行复筛... 在成都师范学院校园采集土壤,经过两次富集培养。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平板结合降解圈直径和菌落直径的比值进行初筛,筛选得到两株生长良好的菌株,编号S-04和S-10。利用液体产酶培养基,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的活性进行复筛。综合两种酶活性,最终筛选出纤维素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S-04。以S-04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分子鉴定,并对其产酶条件优化。实验结果显示:S-04号菌株菌落为圆形,表面平滑,边缘较平整,中央较突出,较湿润,菌落整体不透明,呈现淡黄色,革兰氏阴性菌。结合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该菌为产碱杆菌属中的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该菌产酶最适碳源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最适氮源为牛肉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细菌 筛选 鉴定 羧甲基纤维素酶 滤纸酶
下载PDF
草料与食用菌废料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书 李河 《贵州科学》 2016年第4期9-12,共4页
以草料和食用菌废料进行杏鲍菇的栽培试验,能循环利用生物资源。本试验以草料和废料作为栽培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的试探性研究。结果表明草料搭配适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完全可以满足杏鲍菇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草料含量在45%~55%之间时在... 以草料和食用菌废料进行杏鲍菇的栽培试验,能循环利用生物资源。本试验以草料和废料作为栽培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的试探性研究。结果表明草料搭配适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完全可以满足杏鲍菇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草料含量在45%~55%之间时在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特性和生产特性与对照接近或优于对照,其中草料含量为55%时在子实体特性和生产指标都超过对照组,所以草料含量为55%是所有设计配方中的最佳配方。说明草料作为一种新的栽培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其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料 食用菌废料 杏鲍菇 栽培
下载PDF
矿区土壤部分微生物生物学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成书 张举成 李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20,共3页
红河州某矿区周围采集土壤样品。研究矿区样品的土壤呼吸作用、酶活性等部分生物学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矿区周围土壤的微生物学指标随距离矿区的远近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
关键词 土壤呼吸作用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学指标
下载PDF
牛粪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成书 李河 《贵州科学》 2016年第3期14-17,共4页
以牛粪和米糠配比加适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探索杏鲍菇栽培,能够更好利用废弃资源,降低其对环境影响。本试验用牛粪、米糠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作为栽培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实验。结果表明牛粪、米糠及食用菌栽培废料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可以替代... 以牛粪和米糠配比加适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探索杏鲍菇栽培,能够更好利用废弃资源,降低其对环境影响。本试验用牛粪、米糠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作为栽培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实验。结果表明牛粪、米糠及食用菌栽培废料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可以替代玉米芯为主料的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牛粪38%,废料30%,米糠30%,碳酸钙1%,石膏1%的菌盖大小、菌柄长度、菌柄粗细和鲜菇重量最好,配方4次之,而用牛粪和废料配方7的各个指标都是最差。说明牛粪、食用菌栽培废料和米糠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可以用于杏鲍菇栽培,并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米糠 食用菌栽培废料 杏鲍菇
下载PDF
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的初步分离筛选 被引量:2
20
作者 成书 郭亚力 李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27,共3页
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从温泉、堆肥等高温环境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和筛选出3株高温纤维素分解菌(thermophilic cellose-decomposing microorganism TCM)。碳源、温度实验表明:所得的菌株在高... 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从温泉、堆肥等高温环境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和筛选出3株高温纤维素分解菌(thermophilic cellose-decomposing microorganism TCM)。碳源、温度实验表明:所得的菌株在高温下具有较强的降解纤维素能力;它们能在40—60℃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50~60℃。纤维素酶活性实验表明:筛选得到菌株具有较高的CMCase和滤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筛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