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沿海红树林树高变异与环境适应机制
1
作者 盘远方 潘良浩 +4 位作者 广龙 苏治南 史小芳 范航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5,共13页
深入理解中国沿海红树林树高变异及其机制,可以为中国沿海红树林修复、造林及重建红树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1990-2022年发表的所有关于中国土壤、气候和潮差与红树林树高相关的文献为研究资料,建立红树林树高与环境因子数据... 深入理解中国沿海红树林树高变异及其机制,可以为中国沿海红树林修复、造林及重建红树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1990-2022年发表的所有关于中国土壤、气候和潮差与红树林树高相关的文献为研究资料,建立红树林树高与环境因子数据库,对比红树林树高和环境因子在广西与东南沿海之间的差异,并分析环境因子与红树林树高的关系及影响广西沿海与东南沿海红树林树高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1)广西沿海红树林树高显著低于东南沿海的红树林。(2)广西与东南沿海的环境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年降雨量、平均潮差、土壤盐度在广西最高;土壤pH、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全磷含量在广西最低。(3)除年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红树林树高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环境因子与红树林树高显著相关。其中,平均潮差、土壤pH和土壤盐度与红树林树高显著负相关;年平均气温、土壤密度、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全磷含量与红树林树高显著正相关。(4)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平均潮差、土壤全磷含量和土壤pH是影响红树林树高最关键的环境因子,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可直接影响红树林树高或通过调控其他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系从而间接影响红树林树高。(5)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显示,年平均气温、平均潮差和土壤盐度是限制广西沿海红树林树高的主要因素;而东南沿海地区(除福建外)红树林的树高主要受到土壤因子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树高 环境因子 结构方程模型 线性混合效应分析 中国沿海
原文传递
不同生境拟穴青蟹螯足肌肉营养品质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治南 丁慧 +4 位作者 范航清 盘远方 钟云旭 童立豪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63-371,共9页
为探究不同生境、不同食物源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以下简称“青蟹”)的螯足肌肉营养品质的差异,本研究通过采集5种不同生境青蟹(生态青蟹、藤壶青蟹、天然青蟹、混饵养殖青蟹和单饵养殖青蟹),取其螯足肌肉组织测定基本营养成... 为探究不同生境、不同食物源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以下简称“青蟹”)的螯足肌肉营养品质的差异,本研究通过采集5种不同生境青蟹(生态青蟹、藤壶青蟹、天然青蟹、混饵养殖青蟹和单饵养殖青蟹),取其螯足肌肉组织测定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并通过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含量的比值(F)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青蟹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天然青蟹和混饵养殖青蟹;藤壶青蟹的含水率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5种青蟹的粗脂肪和总灰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生态青蟹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最高,藤壶青蟹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藤壶青蟹的EAAI (112.48)和F(2.36)最高,生态青蟹的EAAI (95.35)和F(1.95)分别与天然青蟹的EAAI (96.15)和F(1.90)基本一致;单饵养殖青蟹的EAAI (72.00)和F(1.53)均最低。生态青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其二十二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显著高于天然青蟹,且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天然青蟹、混饵养殖青蟹和单饵养殖青蟹。从蛋白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来看,生态青蟹的含量最高;从EAAI和F来看,藤壶青蟹的评价最高,说明2种红树林生态修复产出的青蟹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酸 生境
下载PDF
闽江下游湿地植物硅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赛 翟水晶 +1 位作者 俞新慧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研究闽江下游沿岸湿地植物硅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闽江下游沿线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0月设置6个采样点,对植物生物硅含量及储量分配比、植物根冠比和硅素转移系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闽江下游植物枯体生物硅含量普... 为研究闽江下游沿岸湿地植物硅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闽江下游沿线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0月设置6个采样点,对植物生物硅含量及储量分配比、植物根冠比和硅素转移系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闽江下游植物枯体生物硅含量普遍较高(6.88~70.60 mg·g^(-1)),地下根系生物硅含量普遍较低(2.02~16.88 mg·g^(-1))。(2)闽江下游植物生物硅含量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株高呈正相关关系。(3)闽江下游植物根系生物硅含量与土壤盐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根系生物量也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近海区植物根系生物硅含量低于远海区主要是因为受到盐分胁迫的限制。结果表明,土壤盐度不同、植物种群密度和株高差异、植物生物量的差异对于闽江下游沿岸湿地植物硅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这对研究河流湿地植物对硅素的截留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分布特征 湿地 闽江下游
下载PDF
湖南花瑶挑花头帕的濒危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美玲 +2 位作者 张莹 张洪英 《文教资料》 2014年第28期72-74,共3页
本文以湖南省隆回县北部山区的花瑶挑花头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挑花头帕的生存现状,探讨挑花头帕在传承、保护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保护意识淡薄、传承中断的危机、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等。并试图结合实际对挑花头帕今后的保护和开... 本文以湖南省隆回县北部山区的花瑶挑花头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挑花头帕的生存现状,探讨挑花头帕在传承、保护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保护意识淡薄、传承中断的危机、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等。并试图结合实际对挑花头帕今后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一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瑶挑花头帕 生存现状 保护对策
下载PDF
丰水期和枯水期大樟溪下游表层水体不同形态硅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俞新慧 翟水晶 +1 位作者 王赛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139,共9页
硅元素是硅藻和水生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河流的水文特性对其形态和含量具有重要影响。2019年7月(丰水期)和11月(枯水期),在闽江支流大樟溪下游采集表层水样,比较水体中不同形态硅、溶解性氮磷以及其它理化指标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差异... 硅元素是硅藻和水生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河流的水文特性对其形态和含量具有重要影响。2019年7月(丰水期)和11月(枯水期),在闽江支流大樟溪下游采集表层水样,比较水体中不同形态硅、溶解性氮磷以及其它理化指标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差异。结果表明,大樟溪下游表层水体溶解态硅、成岩硅和活性硅含量在丰水期高于枯水期,而生物硅和颗粒态硅含量则反之,这与水体pH、悬浮颗粒物、电导率和溶解性氮磷浓度相关;从水体中各营养元素的化学计量比来看,大樟溪下游表层水体表现为明显的磷限制,营养盐浓度和硅氮比都表明大樟溪水体有利于硅藻类的生长;大樟溪水体长期输入闽江,对闽江下游及河口水体的营养盐平衡具有一定威胁,容易导致近海水域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硅 成岩硅 颗粒态生物硅 丰水期和枯水期 大樟溪
原文传递
闽江下游水体硅的组成及营养盐化学计量比
6
作者 刘佳妮 翟水晶 +2 位作者 俞新慧 王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05-2214,共10页
在过去几十年里,河流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向沿海生态系统输送不平衡的营养盐负荷导致了严重的区域或全球富营养化问题。闽江受人类活动影响比较明显,为了研究闽江水体营养盐输送比例的变化特征,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对闽江下游表层水... 在过去几十年里,河流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向沿海生态系统输送不平衡的营养盐负荷导致了严重的区域或全球富营养化问题。闽江受人类活动影响比较明显,为了研究闽江水体营养盐输送比例的变化特征,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对闽江下游表层水体碳、氮、磷、硅营养盐进行了季节观测。结果表明:闽江下游表层水体溶解态硅(DSi)、成岩硅(LSi)和生物硅(BSi)的年平均含量分别为5.30、4.58和2.37 mg·L^(-1),但季节性差异大,夏季表现为溶解态硅>成岩硅>生物硅,秋季为溶解态硅>生物硅>成岩硅,而冬季为成岩硅>溶解态硅>生物硅。其中溶解态硅在总硅中的比例沿向海方向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生物硅与之相反。从化学计量比来看,闽江水体明显地受碳、磷限制,基本不受硅、氮限制。据估算,闽江每年向河口输送1.03×10^(10)mol溶解态硅和0.46×10^(10)mol生物硅,并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碳、氮、磷负荷则呈上升趋势,这种营养盐比例关系会导致河口及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研究闽江水体碳、氮、磷、硅营养盐的化学计量比可为闽江河口及邻近海域水体营养盐结构平衡和富营养化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组分 化学计量比 通量 闽江下游
原文传递
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和夹闭手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丽慧 《全科护理》 2019年第30期3798-3800,共3页
对81例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AcoAA)病人分别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显微外科夹闭术,强调术前给予病情观察、心理及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介入治疗 夹闭术 护理
下载PDF
浅谈高山峡谷地区羌族板屋民居聚落特征——以平武县马槽乡黑水村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熊锋 成斌 +2 位作者 陈玉 张远雪 《建材与装饰》 2018年第30期146-147,共2页
羌族板屋民居时羌族多种民居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泛分布于四川平武、茂县、松潘等地,构成我国民居形式多样性。本文以平武县马槽乡黑水村为例,从村落空间布局与建筑空间特征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总结羌族板屋民居聚落特征,为羌族... 羌族板屋民居时羌族多种民居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泛分布于四川平武、茂县、松潘等地,构成我国民居形式多样性。本文以平武县马槽乡黑水村为例,从村落空间布局与建筑空间特征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总结羌族板屋民居聚落特征,为羌族板屋相关研究领域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屋 羌族 民居 黑水村
下载PDF
浅析贵州青岩古镇建筑特色
9
作者 高明 《中国住宅设施》 2018年第3期21-22,18,共3页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气候温润,山峦起伏,民风淳朴,生活在里的人们造就了独特的人文文化。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其人文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本文通过对古镇的发展背景、建筑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当前古镇面临的问...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气候温润,山峦起伏,民风淳朴,生活在里的人们造就了独特的人文文化。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其人文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本文通过对古镇的发展背景、建筑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当前古镇面临的问题,对于古镇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岩 古镇 建筑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建筑的真实性——卒姆托的建筑氛围
10
作者 《建材与装饰》 2018年第15期73-74,共2页
在现代主义建筑大规模发展和风靡的环境下,建筑的理性思考愈发成为主流。建筑渐渐地成为了供人类使用的"机器",建筑的真实性也渐渐缺失,人失去对建筑空间的体验,失去对场所的感知。本文以卒姆托建筑的真实性切入,从建筑现象... 在现代主义建筑大规模发展和风靡的环境下,建筑的理性思考愈发成为主流。建筑渐渐地成为了供人类使用的"机器",建筑的真实性也渐渐缺失,人失去对建筑空间的体验,失去对场所的感知。本文以卒姆托建筑的真实性切入,从建筑现象学、建筑与感官进行分析卒姆托的建筑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卒姆托 建筑氛围 材料 感官
下载PDF
以低成本绿色技术再续“书院风”历史文脉
11
作者 赵祥 +2 位作者 张远雪 徐龙 张皓茗 《绿色建筑》 CAS 2019年第5期29-32,共4页
随着高考招生改革进度推进,绵竹中学拟建图书馆及高考功能用房作为拓展学生素质的校园空间。原校园传承了历史悠久的本地书院建筑文化,但建设用地却是校园之外的“飞地”,项目使用功能复杂,设计难度大。设计者对规划布局、空间与造型、... 随着高考招生改革进度推进,绵竹中学拟建图书馆及高考功能用房作为拓展学生素质的校园空间。原校园传承了历史悠久的本地书院建筑文化,但建设用地却是校园之外的“飞地”,项目使用功能复杂,设计难度大。设计者对规划布局、空间与造型、低成本绿色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设计,并创新了地域风格,从而提升了校园文化价值。以期为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院落式校园 绿色建筑 书院文化 地域风格
下载PDF
上海弄堂“微空间”的适应性再生——由“威海杯”设计竞赛引发的思考
12
作者 高明 《建材与装饰》 2018年第8期80-81,共2页
21世纪以来人类生产力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长,建筑密度增加,许多人将城市公共空间私有化。城市公共空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由此产生"失落空间"。上海老城厢里弄街区,是上海百年的历史发祥地。城市化进程日... 21世纪以来人类生产力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长,建筑密度增加,许多人将城市公共空间私有化。城市公共空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由此产生"失落空间"。上海老城厢里弄街区,是上海百年的历史发祥地。城市化进程日益将其吞没,而在发达的城市背景下居民生活却面临诸多窘境。现今中国的大规模建设风潮日益平息,我们发掘出弄堂的"微空间",投身到关注个人尺度的设计与营造之中,真正关切到世俗快乐,并解决居民日常生活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空间 弄堂 邻里生活 建筑设计
下载PDF
闽江河口湿地不同植被带土壤全硅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米慧珊 +1 位作者 高会 翟水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306-8314,共9页
硅是湿地系统元素循环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壤全硅的分布特征与湿地土壤-植物系统活跃程度密切相关。于2016年1—12月,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采样及室内实验分析,对短叶茳芏、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交错带、互花... 硅是湿地系统元素循环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壤全硅的分布特征与湿地土壤-植物系统活跃程度密切相关。于2016年1—12月,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采样及室内实验分析,对短叶茳芏、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交错带、互花米草3种植物类型湿地的土壤全硅含量和储量的变化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短叶茳芏、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交错带、互花米草湿地土壤全硅的年平均含量依次为197.67、201.21、210.33 mg/g,表现为由陆向海方向逐渐增加的趋势;季节上均呈现秋冬高于春夏的趋势;土壤全硅含量和储量均表现为上部土层(0—30cm)高于下部土层(30—60cm)。经统计分析发现,湿地土壤全硅含量与有机质显著负相关(P<0.05),与含水率和pH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除短叶茳芏湿地外,其余2种湿地土壤全硅含量与有效硅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闽江河口湿地不同植被带土壤全硅含量和储量及其分布特征,旨在揭示湿地土壤全硅水平在不同类型湿地植被生长影响下的变化过程,为本研究区的硅素研究补充关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全硅 分布特征 湿地 闽江河口
下载PDF
红树林人工幼林与天然成熟林叶经济谱的区别和联系
14
作者 盘远方 广龙 +3 位作者 苏治南 潘良浩 范航清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1-247,共7页
为揭示红树林人工幼林与天然成熟林叶经济谱的区别及关联,加深理解红树林人工幼林与天然成熟林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本研究以人工造林满1年的红树林人工幼林[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 为揭示红树林人工幼林与天然成熟林叶经济谱的区别及关联,加深理解红树林人工幼林与天然成熟林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本研究以人工造林满1年的红树林人工幼林[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obovata)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和天然成熟林(桐花树和秋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工幼林和天然成熟林叶功能性状[叶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组织密度(Leaf Tissue Density,LTD)、叶厚度(Leaf Thickness,LT)、叶面积(Leaf Area,LA)和叶体积(Leaf Volume,LV)]的测定,分析人工幼林和天然成熟林不同叶功能性状的差异和关联情况。结果表明:(1)除LV外,其余叶功能性状在人工幼林和天然成熟林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LDMC、SLA、LTD和LA为天然成熟林显著大于人工幼林,而LT则相反。(2)在人工幼林中仅有LV与LT、LA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叶功能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在天然林中,SLA与LDMC,LTD与SLA、LA呈显著负相关,而LTD与LDMC,LV与LT、LA呈显著正相关。(3)人工幼林对红树林叶片所有性状进行投资,而成熟天然林主要侧重对LDMC、LTD和SLA的投资。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红树林人工幼林与天然成熟林在生态适应过程、生长策略和资源分配方面的差异,为我国东南沿海红树林修复与造林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人工幼林 天然林 叶功能性状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红树林人工幼林叶功能性状尺度变异及关联
15
作者 盘远方 +4 位作者 苏治南 广龙 潘良浩 范航清 贺银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50,共10页
红树林是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揭示红树林人工幼林叶功能性状变异来源及关联,有助于理解红树林幼苗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及其群落组成规律。在广西北海市西场镇安乐村的红树林人工幼林修复区,采集了764株红树林植株的9 932片叶片,... 红树林是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揭示红树林人工幼林叶功能性状变异来源及关联,有助于理解红树林幼苗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及其群落组成规律。在广西北海市西场镇安乐村的红树林人工幼林修复区,采集了764株红树林植株的9 932片叶片,测量每片叶片的叶厚度、叶面积、叶体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组织密度,并运用广义线性模型、“varcomp”函数、主成分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叶功能性状在叶片、个体和物种尺度上的变异来源及关联。结果表明,6种叶功能性状值的变异系数均以叶片尺度最大、物种尺度最小,所有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物种尺度;主成分分析表明,在叶片、个体和物种尺度上,前2个主成分轴分别解释了6个功能性状变异总方差的75.6%、72.8%和96.8%;在3个尺度上,叶厚度、叶面积和叶体积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而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组织密度与其他性状均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功能性状 尺度变异 红树林人工幼林 广西
原文传递
2016年闽江河口潮滩土壤有效硅含量和储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会 +1 位作者 米慧珊 翟水晶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380,共7页
为了研究闽江河口湿地土壤有效硅含量和储量的分布,在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生长区、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群落生长区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中,设置采样地,在2016年每月的18~24日中的某一日... 为了研究闽江河口湿地土壤有效硅含量和储量的分布,在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生长区、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群落生长区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中,设置采样地,在2016年每月的18~24日中的某一日,采集0~6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效硅含量并计算其储量,分析土壤有效硅含量和储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闽江河口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各月0~60 cm深度各土层土壤有效硅质量比平均值相对最大,为441.51 mg/kg,芦苇+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404.14 mg/kg)和芦苇群落生长区(322.92 mg/kg)土壤有效硅含量平均值依次减小;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0~60 cm深度土壤有效硅储量相对最大,为238.37 g/m^2,芦苇+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226.36 g/m^2)和芦苇群落生长区(170.43 g/m^2)的0~60 cm深度土壤有效硅储量依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芦苇群落 短叶茳芏群落 闽江河口
原文传递
Rural Life
17
作者 黄子炼 (指导) 《天天爱英语》 2019年第9期39-39,共1页
I have a small farm with many animals on it.I'm busy every day because I have too much work to do.I usually get up at five o'clock and have some fresh milk for breakfast.There are some pigs on my farm that pro... I have a small farm with many animals on it.I'm busy every day because I have too much work to do.I usually get up at five o'clock and have some fresh milk for breakfast.There are some pigs on my farm that provide us with healthy and yet good-tasting meat.I also have some horses on my farm.The horses run very fast.And I have a few sheep,goats and cows.I think a country life is a healthy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IFE ANIMALS SHEE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