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极端生境细菌多样性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向信 殷恒霞 +6 位作者 朱肇宇 柳宇睿 樊嘉凯 邓佳文 张得钧 张本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35-3251,共17页
土壤微生物组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多样的极端环境,其土壤细菌组成差异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目的】探究不同极端生境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7种典型的青藏高原极端生境土壤... 土壤微生物组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多样的极端环境,其土壤细菌组成差异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目的】探究不同极端生境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7种典型的青藏高原极端生境土壤DNA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找出不同生境细菌群落组成、功能差异;结合土壤理化因子,进一步分析细菌组成差异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通过高通量测序,从7个不同生境的36个土壤样品中共获得16323712高质量reads,2650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在门分类水平上,各生境中注释到的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与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相对丰度均最高;在属分类水平上,芽孢杆菌属(Bacillus)、Ambiguous_taxa、土壤红杆菌属(Solirubrobacter)、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等为优势属。另外,不同生境中的细菌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是β多样性差异显著,并且通过LEfSe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不同生境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发现,Mg2+、Na+和K+等常量元素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而且其他土壤理化因子对不同生境中优势菌群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最后,利用FAPROTAX工具对细菌群落功能预测,发现不同生境的细菌类群参与的氮、硫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差异较大。【结论】青藏高原不同极端生境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这一成因受到不同土壤理化因子的驱动,并且各生境下大量未注释菌属表明青藏高原具有极为丰富的潜在细菌新物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极端生境 细菌多样性 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生态功能
原文传递
叶片弯、扭、掠造型规律对透平级气动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付亚玮 +1 位作者 李博 黄典贵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85-1293,共9页
基于动、静叶的最佳匹配原则,以改型后的某高压透平首级为研究对象,对静叶分别进行弯、扭、掠改型,并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与静叶处于最佳匹配的动叶扭转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造型对流场的调控机理以及对透平气动性能的... 基于动、静叶的最佳匹配原则,以改型后的某高压透平首级为研究对象,对静叶分别进行弯、扭、掠改型,并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与静叶处于最佳匹配的动叶扭转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造型对流场的调控机理以及对透平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静叶正弯、反扭、后掠改型并匹配优化后的扭动叶,透平级总静效率和总总效率均有所提升,静叶中后部径向压力梯度和叶片出口熵增减小,静叶、动叶出口总压损失系数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 弯-扭-掠 正交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青藏高原戈壁生境中一株链霉菌新种Streptomyces haixigobicum sp.nov.Qhu-G9的多相分类学鉴定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基因组挖掘
3
作者 向信 殷恒霞 +5 位作者 樊嘉凯 邓佳文 朱肇宇 柳宇睿 张本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72-1886,共15页
【背景】青藏高原极端生境具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同时也是微生物药物的重要来源,但是大量微生物新资源尚待开发利用。【目的】对从青藏高原戈壁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链霉菌Qhu-G9进行多相分类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潜力分析。【方... 【背景】青藏高原极端生境具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同时也是微生物药物的重要来源,但是大量微生物新资源尚待开发利用。【目的】对从青藏高原戈壁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链霉菌Qhu-G9进行多相分类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潜力分析。【方法】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细胞化学组分及基因组测序等多相分类特征,确定链霉菌Qhu-G9的分类地位。【结果】Qhu-G9与链霉菌Streptomyces dioscori A217T和Streptomyces auranttiiacus NBRC 13017T相似度最高,均为99.22%,结合形态观察,说明该菌是一株链霉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Qhu-G9独立成支,并且其生理生化和细胞化学成分特征与最相似模式菌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基因组测序评估了与最相似模式菌的数字DNA-DNA杂交值(digital DNA-DNA hybridization,dDDH)和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发现Qhu-G9与最相似菌S.auranttiiacus NBRC 13017T的dDDH与ANI值最高,分别为36.65%和88.21%,但是均低于判定新菌的阈值,进一步表明Qhu-G9为一株链霉菌属新种,并命名为Streptomyces haixigobicum sp.nov.Qhu-G9。此外,通过antiSMASH分析发现Qhu-G9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编码已知和未知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结论】从青藏高原戈壁土壤中分离得到的Qhu-G9是一株链霉菌新种,并且具有进一步挖掘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戈壁 链霉菌 多相分类学 生物合成基因簇
原文传递
基于视觉暂留原理的信息展示装置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佰满 黄栩 +1 位作者 陈文杰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5期210-211,共2页
运行的安全性和信息宣传的效果对于户外信息展示装置十分重要。针对传统户外信息展示装置可视角度小、安全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暂留原理的信息展示装置和控制方法。该装置在控制系统的调节下由风力和电机混合驱动,并且在转... 运行的安全性和信息宣传的效果对于户外信息展示装置十分重要。针对传统户外信息展示装置可视角度小、安全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暂留原理的信息展示装置和控制方法。该装置在控制系统的调节下由风力和电机混合驱动,并且在转动的过程中利用视觉暂留原理在旋转形成的柱面上成像,在实现360°信息宣传的同时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牌 视觉暂留 混合动力 360°可视
下载PDF
高寒草甸链霉菌Qhu-M197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樊嘉凯 向信 +4 位作者 邓佳文 马艳 张得钧 张本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0-676,共7页
目的从高寒草甸来源的链霉菌Qhu-M197中发现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首先扩增菌株Qhu-M197的16S rRNA基因并基于测序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开展菌株分类鉴定;其次基于色谱分离技术,结合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学... 目的从高寒草甸来源的链霉菌Qhu-M197中发现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首先扩增菌株Qhu-M197的16S rRNA基因并基于测序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开展菌株分类鉴定;其次基于色谱分离技术,结合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学数据,对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最后采用微量稀释二倍法及CCK8法对分离化合物进行抗菌和抗肿瘤活性体外评价。结果菌株Qhu-M197为链霉菌,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Streptomyces phaeoluteigriseus DSM 41896T相似度为100.00%。菌株Qhu-M197的MS固体培养基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是mithramycin、aerugine、aeruginol以及2,3,4,5-tetrahydro-3,5-dihydroxy-6H-1,5-benzoxazocin-6-one,其中mithramycin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0.012和0.095μg/mL,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和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5和0.46μmol/L。结论以链霉菌Qhu-M197为代表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放线菌是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菌和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