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临床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宝兰 杨吉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引起犬皮肤病的因素很多,论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宠物临床诊疗病例,对犬皮肤病类型进行综合梳理,并对各类型皮肤病诊断和治疗进行阐述。
关键词 皮肤病 诊断与治疗
下载PDF
一例猪瘟与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小丽 张占春 +1 位作者 吴德喜 《福建畜牧兽医》 2013年第3期68-69,共2页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可引起猪的关节炎和浆膜炎,在临床上主要以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呼吸困难以及胸膜、心包、腹膜、脑膜和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该病分布比较广,养猪业发达的国家也有此病流行。在我国也有许多省和地区流行,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病 诊治报告 混合感染 猪瘟 浆膜炎 关节肿胀 呼吸困难 纤维素性
下载PDF
山羊球虫病的诊治 被引量:1
3
作者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0-131,共2页
山羊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羊肠道内引起的以腹泻、粪便中带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三明市饲养的羔羊在春、夏季节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球虫病。这不仅掠夺了山羊的营养、影响了山羊的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山羊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羊肠道内引起的以腹泻、粪便中带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三明市饲养的羔羊在春、夏季节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球虫病。这不仅掠夺了山羊的营养、影响了山羊的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对养羊业影响较大,笔者现将一例山羊球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三明市陈某共饲养山羊156只,其中羔羊82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球虫病 艾美耳属 慢性寄生虫病 下痢 抗球虫药物 成年羊 球虫卵囊 时可 球虫感染 氨丙啉
原文传递
三明市湖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第9期30-31,共2页
分析了三明市湖羊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湖羊产业的优势,倡导"把羊当猪养,种草当菜种"的理念,提出了三明市湖羊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湖羊产业 现状 对策 三明市
下载PDF
三明地区一例宠物兔疥螨性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5
作者 《福建畜牧兽医》 2017年第1期35-37,共3页
文中对三明地区一例由疥螨引起的垂耳兔腿部与耳部皮肤病进行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兽医临床和人类社会公共卫生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宠物兔 疥螨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三明市生猪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6
作者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4期24-25,共2页
1发展现状1.1适宜的地理条件三明市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地势地属丘陵地区,全境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千米,拥有耕地16.3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12%。森林覆盖率76.8%,居全国第一,生态环境好,气候... 1发展现状1.1适宜的地理条件三明市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地势地属丘陵地区,全境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千米,拥有耕地16.3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12%。森林覆盖率76.8%,居全国第一,生态环境好,气候适宜,具有天然的防疫屏障。1.2养殖规模效益逐渐提高近年来,按照养殖业向山区转移、山上转移、粪便就地消纳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宜 沿海城市 规模效益 土地总面积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养殖场户 生态环境 向山区 生猪养殖场 畜牧业发展
下载PDF
商品代麻鸡育雏的技术措施
7
作者 《福建畜牧兽医》 2003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商品代麻鸡 育雏 环境控制 饮水 开食 断喙 疾病防制
下载PDF
三明市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
作者 赖凌云 《福建畜牧兽医》 2008年第S1期118-119,共2页
村级动物防疫员(以下简称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农村散养动物强制免疫、牲畜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观察等防疫措施实施的主力军。如何建设好山区防疫员队伍,事关建立农村散养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事关... 村级动物防疫员(以下简称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农村散养动物强制免疫、牲畜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观察等防疫措施实施的主力军。如何建设好山区防疫员队伍,事关建立农村散养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事关农村散养动物的免疫密度和质量,事关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已成为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疫措施 动物防疫 动物疫情 队伍建设 免疫注射 村级 动物免疫 高致病性禽流感 三明市 防疫工作
下载PDF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9
作者 《兽医导刊》 2014年第08X期5-6,共2页
村级动物防疫员(以下简称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农村散养动物强制免疫、牲畜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观察等防疫措施实施的主力军。加强防疫员队伍建设,可以把动物防疫的网络延伸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 村级动物防疫员(以下简称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农村散养动物强制免疫、牲畜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观察等防疫措施实施的主力军。加强防疫员队伍建设,可以把动物防疫的网络延伸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意识强化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技术传授到基层,有利于重大动物疫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控制”,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根据我市防疫员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防疫 村级 动物强制免疫 重大动物疫情 动物疫病 防控体系 农村散养 防疫措施
下载PDF
肉兔繁殖的关键技术
10
作者 卢芳仲 《中国养兔》 2004年第5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肉兔 繁殖 配种 种兔 初配年龄
下载PDF
三明市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及对策
11
作者 张莹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第7期17-18,共2页
本文阐述了三明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得到提升,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关键词 疫病防控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三明市某规模化猪场几种疫病的检测情况与分析
12
作者 陈小丽 +1 位作者 吴德喜 李宝兰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第6期14-16,共3页
通过对三明市某大型猪场进行猪瘟、普通蓝耳病、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疫病在猪场的流行情况,为猪场这几种疫病的防控和净化奠定基础。本次调查分别检测45份后备母猪血清、92份生产母猪血清、1... 通过对三明市某大型猪场进行猪瘟、普通蓝耳病、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疫病在猪场的流行情况,为猪场这几种疫病的防控和净化奠定基础。本次调查分别检测45份后备母猪血清、92份生产母猪血清、13份生产公猪血清,共计150份血清,150份扁桃体样品。通过ELISA方法分别检测了猪瘟、普通蓝耳病、伪狂犬病gE和伪狂犬病gB。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结果猪瘟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8%和5.3%。一个月后对病原学检测阳性猪采样复查,结果猪瘟阳性率4.6%,高致病性蓝耳病阳性率2.6%。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93.3%,普通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96%,伪狂犬病gB免疫抗体合格率100%,伪狂犬病gE感染抗体2%。生产母猪胎次越多,猪瘟和普通蓝耳病的免疫抗体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荧光定量PCR 猪瘟 普通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伪狂犬病
下载PDF
养猪场减少猪粪中氮和磷含量的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福建畜牧兽医》 2004年第6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养猪场 猪粪 氮含量 磷含量 生物活性物质 合成氨基酸 饲养标准 分阶段饲养
下载PDF
浅谈规模猪场污染物的治理途径
14
作者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2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规模猪场 污染物 治理途径 有机废弃物 2002年 规模养猪场 变质饲料 养殖规模 5000 人民生活 积极作用 农民收入 恶臭气体 排泄物 三明市 猪粪尿 污水 生猪 病死 出栏
下载PDF
养猪场减少猪粪中氮和磷含量的措施
15
作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5年第3期42-42,共1页
近年来,集约化、规模化的养猪场迅速发展,为供应市场,丰富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因生猪饲养集中导致单位面积内猪粪尿排泄量激增,超过了土地消纳、自净的能力,从而引发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 规模化养猪场 猪粪 配合饲料 加工调制饲料 磷含量
下载PDF
浅谈规模猪场污染物的治理途径
16
作者 《福建畜牧兽医》 2003年第5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规模猪场 污染物 治理途径 排放现状 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 污水处理系统
下载PDF
浅谈土杂鸡放养技术措施
17
作者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4年第5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土杂鸡 放养技术 消毒 转群应激 饲料 饲养管理 疾病防治
下载PDF
三明市肉兔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18
作者 《福建畜牧兽医》 2003年第6期42-42,共1页
1 生产现状 三明市是福建省肉兔生产的主要产地.改革开放以来,肉兔养殖也取得持续发展.1981年,我市的大田县率先引进新西兰兔、比利时兔、青紫兰兔、塞北兔、齐卡兔等高生产性能兔种和配套系,组建大田县种兔场.通过扩繁选育和适应性、... 1 生产现状 三明市是福建省肉兔生产的主要产地.改革开放以来,肉兔养殖也取得持续发展.1981年,我市的大田县率先引进新西兰兔、比利时兔、青紫兰兔、塞北兔、齐卡兔等高生产性能兔种和配套系,组建大田县种兔场.通过扩繁选育和适应性、生产性能观察与测定,筛选出塞北兔、齐卡兔、青紫兰兔等具有繁殖率高、抗病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良性能的为当家品种.该场饲养种兔5000余只,年产种苗10万余只,除在本市推广外,并不断推广到省内外28个县(市),初步形成了肉兔良种繁育体系.利用优良公兔与福建兔(本地兔)配种繁殖,进行品种改良,推广杂交优势利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市出现了一些养兔专业村、专业户,促进了以大田县为主,辐射尤溪、永安、明溪、宁化、沙县、将乐等县(市)的肉兔产业带的发展.据统计,2002年底全市兔存栏129.51万只,出栏255.17万只,成为全省较大的肉兔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市 肉兔 福建 品牌战略 种兔质量 专业化 规模化 生产 养殖技术 牧草 加工 企业 品种 行业协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