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下“翻转课堂”为基础的在线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建筑学专业设计课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吴麒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2期33-34,共2页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各高校的主要教学方式。文章以"翻转课堂"理论为基础,结合福州大学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对在特殊时期如何有效实施线上教学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最后分析了线上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其应用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各高校的主要教学方式。文章以"翻转课堂"理论为基础,结合福州大学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对在特殊时期如何有效实施线上教学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最后分析了线上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在线教学 翻转课堂 建筑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建筑学专业英语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麒 王炜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3期184-185,共2页
针对当前建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将翻转课堂与项目式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建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最后举例说明如何将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项目式教学 建筑学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从二维到多维:关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丽坤 吴麒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12期41-42,共2页
文章对以历史分期和建筑类型为主要框架的"纵—横"中国建筑史教学体系进行反思,发现该二维体系实际教学成果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尝试提出"多维"教学体系,促进教学框架、知识构成、培养方案及考核方式综合调整,... 文章对以历史分期和建筑类型为主要框架的"纵—横"中国建筑史教学体系进行反思,发现该二维体系实际教学成果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尝试提出"多维"教学体系,促进教学框架、知识构成、培养方案及考核方式综合调整,为中国建筑史教学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建筑类型 学科交叉 个性 互动
下载PDF
传统戏场的“死”与“生”——“江西-湖广-四川”传统戏场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峰 《华中建筑》 2016年第3期180-184,共5页
传统戏场曾是社会基层组织形式和娱乐生活的集中载体,在社会结构变化和娱乐资源丰盛的当代逐步沦为"死"的建筑,相当数量具有较高建筑、艺术、历史价值的传统戏场保存状况不容乐观。同时,也有一部分传统戏场在保护和利用方面... 传统戏场曾是社会基层组织形式和娱乐生活的集中载体,在社会结构变化和娱乐资源丰盛的当代逐步沦为"死"的建筑,相当数量具有较高建筑、艺术、历史价值的传统戏场保存状况不容乐观。同时,也有一部分传统戏场在保护和利用方面进行着一些"生"的探索,状况良莠不齐。在对"江西-湖广-四川"传统戏场现状的探访中了解到传统戏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死"与"生"之现状,希望对传统戏场的现状的讨论引起多层面的关注,借此探寻传统戏场在当代生活中融合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场 江西-湖广-四川 当代生活 “死”与“生”
下载PDF
关注外口公寓
5
作者 《中外建筑》 2007年第10期22-25,共4页
随着近年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外来人口连年增加,外来人口居住地的诸多问题日益尖锐。通过对外来人口居住现状和居住需求的分析,依托厦门特有的"外口公寓"概念,以厦门环东海岸综合整治建设工程外口公寓建筑方案征集中的优秀作品... 随着近年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外来人口连年增加,外来人口居住地的诸多问题日益尖锐。通过对外来人口居住现状和居住需求的分析,依托厦门特有的"外口公寓"概念,以厦门环东海岸综合整治建设工程外口公寓建筑方案征集中的优秀作品为例,探讨外来人口在城市中合理的管理和居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口公寓 统一规划 居住分异
下载PDF
手绘·电脑·空间——关于建筑画与建筑设计课程的融合
6
作者 彭蓉 《福建建筑》 2007年第7期27-29,共3页
本文针对建筑学本科教育中建筑画与建筑设计课程较为独立的现象,通过对两门课程的教学分析,提出了将这两门课程相互渗透、融合的尝试。
关键词 技法 空间 融合
下载PDF
福州传统祠庙戏场空间特征及其当代适应性策略初探——以三坊七巷天后宫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子青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祠庙戏场是一种在福建地区广泛存在的典型传统建筑类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庙戏场空间功能在当代城市中逐渐失落,因此,对传统祠庙戏场空间当代适应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选取位于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的天后宫为例,分析传统祠庙戏场... 祠庙戏场是一种在福建地区广泛存在的典型传统建筑类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庙戏场空间功能在当代城市中逐渐失落,因此,对传统祠庙戏场空间当代适应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选取位于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的天后宫为例,分析传统祠庙戏场空间的选址规律和布局特征,探索增强祠庙戏场空间活力提高当代适应性的途径;从文化内涵的融合与空间形态的流动等方式入手,尝试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祠庙戏场 天后宫 空间 当代适应性 流动性
下载PDF
福州老旧社区空间特征演变及其成因探讨--以鼓楼区后营后巷为例
8
作者 肖婉凝 宋珊珊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在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的背景下,对老旧社区的改造与提升成为重要议题。城市老旧社区在城市更新中为适应居住需求变化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自主性改造,在公共环境、道路关系、街巷空间、建筑形态等方面呈现复杂的再组织行... 在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的背景下,对老旧社区的改造与提升成为重要议题。城市老旧社区在城市更新中为适应居住需求变化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自主性改造,在公共环境、道路关系、街巷空间、建筑形态等方面呈现复杂的再组织行为。以福州市鼓楼区后营后巷为例,对老旧社区空间特征演变及其成因进行调查与分析,为福州老旧社区的治理增加前期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社区 自主性改造 使用导向 适应性发展 空间重构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下祠庙戏场文化空间的再组织--以闽北政和县杨源村英节庙为例
9
作者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祠庙戏场是传统聚落中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是庙会和戏剧等非物质文化的物质载体。随着乡土社会的瓦解,祠庙戏场本体及其相关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陷入困境,且普遍存在“无形的”与“有形的”遗产保护之间脱节的现象。以闽北政和县杨... 祠庙戏场是传统聚落中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是庙会和戏剧等非物质文化的物质载体。随着乡土社会的瓦解,祠庙戏场本体及其相关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陷入困境,且普遍存在“无形的”与“有形的”遗产保护之间脱节的现象。以闽北政和县杨源村英节庙为例,理解其历史时期祠庙戏场空间反映的多维文化内涵,建立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向关联,对比时间纵轴上该地区祠庙戏场反映的文化状态的演变与动因,讨论非遗语境下祠庙戏场文化空间的整体性认知和动态发展观,可以为建筑与文化的双重保护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祠庙戏场 物质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源村英节庙
下载PDF
长泰泛华温泉大酒店设计中的“山”与“水”
10
作者 吴友晃 《中外建筑》 2010年第7期97-101,共5页
以长泰泛华温泉大酒店的方案设计为例,通过对"山"、"水"元素的尊重、利用、融合以及转化的过程,探讨山地式休闲度假酒店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度假酒店 水景 台地园 新山水体验
下载PDF
涟漪——乡村与外来者的微对话引发的乡建自觉
11
作者 黄丽坤 刘淑虎 +1 位作者 张欣然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2期98-100,共3页
旅游经济是目前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文章借助莫干山一处民宿的建造和经营过程,对其形成的对话场进行记录与辨析。研究发现:(1)交集产生交流:旅游带动的民宿经济,促使村民、建筑师、工人、外来者在乡村中产生交集,并形成交... 旅游经济是目前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文章借助莫干山一处民宿的建造和经营过程,对其形成的对话场进行记录与辨析。研究发现:(1)交集产生交流:旅游带动的民宿经济,促使村民、建筑师、工人、外来者在乡村中产生交集,并形成交流;(2)对话激活改变:多元的交流,直面的对话,促使不同人群重新对乡建、乡村及自身都展开审视并做出调整。本研究对乡村建设模式的探讨具有积极的理论探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在场 村民主体 话语权 旅游经济 民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