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象组配”在玉米选系、组合配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光发 张淑琴 +3 位作者 曲刚 生辉 许正学 徐宝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6期146-147,共2页
根据玉米生产上推广品种的杂交模式,找出母本或父本的优缺点,依据"相象组配"的原则,利用亲缘关系远、但形态相似的材料改良母本或父本,以尽快成系。根据原有的杂交模式进行新组合组配,是快速选育玉米新品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相象组配 玉米 选系 组合配制 应用
下载PDF
玉米品种穗轴重和出籽率等性状的相关及遗传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忠南 王越人 +2 位作者 生辉 张淑琴 李光发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39,共7页
以先玉335的亲本及2个美系材料和自选系为试验材料,组配16个杂交组合,在保苗61 530株/hm2的条件下进行产量比较,同时分析子粒水分、穗轴重、出籽率等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相关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穗轴重与出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出... 以先玉335的亲本及2个美系材料和自选系为试验材料,组配16个杂交组合,在保苗61 530株/hm2的条件下进行产量比较,同时分析子粒水分、穗轴重、出籽率等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相关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穗轴重与出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出籽率与双亲平均穗轴重、父本穗轴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双亲平均出籽率、父本出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子粒水分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本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父本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双亲平均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穗轴重、百粒重遗传累加效应极显著,超高亲效应明显;出籽率以遗传累加效应为主,存在超亲效应。组配新组合途径可以直接利用PH6WC及Reid系统的美系材料与自选系组配,从而获得高出籽率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轴重 出籽率 百粒重 遗传关系
原文传递
玉米品种先玉335的血缘系谱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忠南 王克伟 +2 位作者 王越人 生辉 李光发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9,共8页
利用先玉335品种(PH6WC×PH4CV)P1、P2、F1、B1、B2、F2共6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六世代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农艺性状株高、穗位高、穗重、穗粒重、穗轴重、穗长、穗行数、秃尖长、百粒重、出籽率的遗传分析。结果表... 利用先玉335品种(PH6WC×PH4CV)P1、P2、F1、B1、B2、F2共6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六世代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农艺性状株高、穗位高、穗重、穗粒重、穗轴重、穗长、穗行数、秃尖长、百粒重、出籽率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重、穗粒重、穗轴重、穗长、穗行数6个性状均为2对主基因加、显、上+多基因加、显混合遗传模型;秃尖长、百粒重两个性状为2对主基因加、显、上+多基因加、显、上混合遗传模型;穗位高为1对主基因加性+多基因加、显混合遗传模型;出籽率为多基因加、显、上遗传模型。株高、穗轴重、百粒重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多基因遗传为辅。穗重、穗粒重、穗行数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穗长主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同等重要;秃尖长以多基因遗传为主,主基因遗传为辅;穗位高、出籽率多基因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艺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先玉335玉米品种的改良利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光发 张淑琴 +3 位作者 徐宝峰 曲刚 生辉 许正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16-117,共2页
以先玉335杂交种育成系与国内多个系统育成系进行杂交、测配、分析,根据各组合产量水平、植株性状、果穗性状,筛选出比先玉335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的目标组合725×707,但推广应用还需进一步的区域试验。
关键词 玉米 先玉335 品种改良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铁7922的改良利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光发 李忠南 +3 位作者 生辉 许正学 张淑琴 王越人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分析以自交系铁7922为主线的改良进程,明确铁7922改良系与黄系、旅系、黄旅合成系测配组合的优、缺点。以铁7922改良系为基础,添加外来相对应种质进行母本改良,以黄、旅合成系与Lancaster进行父本改良,利用单倍体技术选育区域强势品种。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铁7922改良
原文传递
通化地区玉米生产形势和育种策略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光发 张淑琴 +3 位作者 生辉 曲刚 徐宝峰 许正学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4期19-21,共3页
扼要介绍了通化地区玉米生产的现状及通字号玉米推广应用情况。指出了通化院近期玉米育种的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 玉米 生产 育种 策略
下载PDF
玉米红白轴单倍体育种选择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忠南 王越人 +3 位作者 生辉 曲海涛 许正学 李光发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65,共5页
以11份玉米自交系轴色按白×红或红×白方式组配了8个组合为基础材料,进行本地诱导、海南自然加倍试验。模型拟合度检验结果表明,5份材料单倍体红轴结实株数与白轴结实株数比例符合1∶1模型,3份材料不符合1∶1模型,说明红轴单... 以11份玉米自交系轴色按白×红或红×白方式组配了8个组合为基础材料,进行本地诱导、海南自然加倍试验。模型拟合度检验结果表明,5份材料单倍体红轴结实株数与白轴结实株数比例符合1∶1模型,3份材料不符合1∶1模型,说明红轴单倍体存在结实性遗传优势效应,红轴显性基因与结实性基因不同程度连锁。相关分析表明,红轴单倍体植株能显著增强结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红白轴 单倍体 选择效应
原文传递
玉米品种先玉335苗期叶绿素SPAD值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忠南 王克伟 +2 位作者 王越人 生辉 李光发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利用先玉335玉米品种(PH6WC×PH4CV)的P_1、P_2、F_1、B_1、B_2、F_2 6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6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先玉335进行了苗期叶片叶绿素SPAD值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苗期叶片叶绿素SPAD值为2对主基因加性+多... 利用先玉335玉米品种(PH6WC×PH4CV)的P_1、P_2、F_1、B_1、B_2、F_2 6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6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先玉335进行了苗期叶片叶绿素SPAD值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苗期叶片叶绿素SPAD值为2对主基因加性+多基因加、显混合遗传模型,以多基因遗传为主、主基因遗传为辅。F_1具有超高亲优势。3分离世代主多基因遗传力大而差异小,说明该性状遗传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先玉335 叶绿素SPAD值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玉米品种通育112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淑琴 李光发 +4 位作者 李福林 生辉 曲刚 许正学 徐宝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4期77-78,共2页
总结了玉米品种通育112的选育经过,介绍其特征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并就其高产栽培要点及制种技术进行探讨,以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通育112 栽培 制种技术
下载PDF
玉米DH系群穗位高/株高的遗传力与育种效果研究
10
作者 王洪野 成宜浓 +6 位作者 陈香香 孟令媛 王越人 李忠南 曲海涛 生辉 李光发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40-44,共5页
本研究以D1279×29396、D1279×D752、D1279×D956构建经产量性状选择后的3个DH系群,针对株高、穗位高、穗上高和穗位高/株高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DH世代群体共20种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针对4个性状的遗传力进行分析。结... 本研究以D1279×29396、D1279×D752、D1279×D956构建经产量性状选择后的3个DH系群,针对株高、穗位高、穗上高和穗位高/株高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DH世代群体共20种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针对4个性状的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穗上高和穗位高/株高平均遗传力分别为99.50%、98.86%、99.15%、99.26%,表现为株高>穗位高/株高>穗上高>穗位高。本研究结果说明除株高外,穗位高/株高指标具有重要育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高 穗位高 穗上高 穗位高/株高 遗传力 育种效果
下载PDF
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花粉结实力遗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忠南 王越人 +4 位作者 生辉 刘励蔚 曲海涛 孙振宇 李光发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61,共5页
以15D752×15D435和PH6WC×29 2份玉米杂交F1诱导单倍体自然加倍自交结实穗的穗粒数为研究对象,应用DH群体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对花粉结实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自然加倍花粉结实力是由4对主效基因决定,具有加性效应... 以15D752×15D435和PH6WC×29 2份玉米杂交F1诱导单倍体自然加倍自交结实穗的穗粒数为研究对象,应用DH群体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对花粉结实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自然加倍花粉结实力是由4对主效基因决定,具有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主效基因遗传力分别为95.85%和8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自然加倍 花粉结实力 遗传
原文传递
玉米主要性状GCA效应值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忠南 王越人 +3 位作者 生辉 曲海涛 许正学 李光发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29,共5页
以84份Reid血缘的DH系为母本,以相对应优势群A6、694、WG5603、PHB1M、PH4CN为父本,作NCⅡ遗传交配设计(84×5),对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进行相关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行粒数是产量最重要的选择指标,低ASI和高容重是产量... 以84份Reid血缘的DH系为母本,以相对应优势群A6、694、WG5603、PHB1M、PH4CN为父本,作NCⅡ遗传交配设计(84×5),对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进行相关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行粒数是产量最重要的选择指标,低ASI和高容重是产量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一般配合力 效应值 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玉米DH系分离群体叶鞘、花丝、花药与穗轴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13
作者 李忠南 王越人 +6 位作者 马艺文 相洋 生辉 曲海涛 李福林 张淑琴 李光发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79,共5页
针对绿色叶鞘、绿色花丝、绿色花药和白轴自交系B20为母本,紫色叶鞘、红色花丝、紫色花药和红轴DH系D752为父本的杂交F1,利用诱导系进行杂交诱导,对单倍体进行自然加倍,对获得的DH系分离群体的各种颜色性状DH系数量进行了卡方分析。结... 针对绿色叶鞘、绿色花丝、绿色花药和白轴自交系B20为母本,紫色叶鞘、红色花丝、紫色花药和红轴DH系D752为父本的杂交F1,利用诱导系进行杂交诱导,对单倍体进行自然加倍,对获得的DH系分离群体的各种颜色性状DH系数量进行了卡方分析。结果表明,紫色叶鞘与红色花丝基因连锁,绿色叶鞘与绿色花丝基因连锁,重组率为11.61%;花药色和穗轴色各为1对基因独立遗传,紫色花药为显性,绿色花药为隐性;绿色叶鞘制约红色花丝基因的显性表达,绿色花丝制约紫色花药基因的显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DH系 叶鞘颜色 花丝颜色 花药颜色 穗轴颜色 遗传
原文传递
玉米百粒重遗传育种效应研究
14
作者 曲海涛 李忠南 +8 位作者 王越人 马艺文 相洋 生辉 谭倬 王纯 魏强 罗瑶 李光发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0,共5页
在自交授粉条件下,对PH6WC×PH4CV、PH6WC×B20、PH6WC×D1279及亲本百粒重差异进行分析,并对PH6WC×D1279组建六世代群体(P_(1)、P_(2)、F_(1)、B_(1)、B_(2)、F_(2)),运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方法对百粒重遗传... 在自交授粉条件下,对PH6WC×PH4CV、PH6WC×B20、PH6WC×D1279及亲本百粒重差异进行分析,并对PH6WC×D1279组建六世代群体(P_(1)、P_(2)、F_(1)、B_(1)、B_(2)、F_(2)),运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方法对百粒重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杂交种F1百粒重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极显著高于亲本;F_(1)超高亲优势为11.56%~43.68%;百粒重遗传模型为2对主基因加、显、上模型;2对主基因为完全显性,上位性效应>显性效应>加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77.64%~8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百粒重 F1超高亲优势 遗传育种
原文传递
玉米高淀粉含量育种进步与遗传效应研究
15
作者 曲海涛 李忠南 +9 位作者 程兆伟 钟世会 王越人 马艺文 生辉 李福林 罗瑶 李光发 于秀丽 于维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针对2021年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2019、2020、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淀粉含量≥75%的品种或组合进行分析,对PH6WC×PH4CV、PH6WC×B20、PH6WC×D1279及亲本淀粉含量差异进行分析,对PH6WC×D1279组建6世代群体(P_... 针对2021年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2019、2020、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淀粉含量≥75%的品种或组合进行分析,对PH6WC×PH4CV、PH6WC×B20、PH6WC×D1279及亲本淀粉含量差异进行分析,对PH6WC×D1279组建6世代群体(P_(1)、P_(2)、F_(1)、B_(1)、B_(2)、F_(2)),运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方法对淀粉含量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玉米高淀粉含量育种水平进步显著,实现了高产、高淀粉含量、广适性的良好结合。F_(1)淀粉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亲本,F_(1)超高亲优势为1.72%~2.54%。淀粉含量遗传模型为2对主基因加、显、上模型,主基因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加性效应,遗传率为80.58%~8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淀粉含量 F_(1)超高亲优势 遗传
原文传递
玉米DH系15D969超多穗行数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忠南 王越人 +4 位作者 张艳辉 生辉 曲海涛 许正学 李光发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2,共5页
以超多穗行数DH系15D969和低穗行数自交系PH6WC、X901m组建的2个6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为材料,运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方法对穗行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材料Ⅰ的F1穗行数平均优势为-1.11%,为2对主基因加、显、上... 以超多穗行数DH系15D969和低穗行数自交系PH6WC、X901m组建的2个6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为材料,运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方法对穗行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材料Ⅰ的F1穗行数平均优势为-1.11%,为2对主基因加、显、上+多基因加、显混合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12.22%~96.37%,多基因遗传率为0~61.16%;材料Ⅱ的F1穗行数平均优势为1.16%,为2对主基因加+多基因加、显混合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6.48%~54.18%,多基因遗传率为4.77%~67.23%。说明,穗行数由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主导,DH系15D969的超多穗行数由不完全显性多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DH系 15D969 超多穗行数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玉米品种通育189的雄穗分枝数F_(1)平均优势及遗传分析
17
作者 王越人 李忠南 +7 位作者 相洋 于维 曲海涛 马艺文 罗瑶 生辉 李福林 李光发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1,共6页
针对PH6WC、PH4CV、B20、D1279及PH6WC×PH4CV、PH6WC×B20、PH6WC×D1279、D1279×PH6WC鉴定试验进行雄穗分枝数差异分析,PH6WC×D1279(通育189)组建6世代群体(P_(1)、P_(2)、F_(1)、B_(1)、B_(2)、F_(2)),运用主... 针对PH6WC、PH4CV、B20、D1279及PH6WC×PH4CV、PH6WC×B20、PH6WC×D1279、D1279×PH6WC鉴定试验进行雄穗分枝数差异分析,PH6WC×D1279(通育189)组建6世代群体(P_(1)、P_(2)、F_(1)、B_(1)、B_(2)、F_(2)),运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方法对雄穗分枝数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育189雄穗分枝数存在细胞质遗传效应,F1雄穗分枝数平均优势为28.57%~132.41%;雄穗分枝数遗传模型为2对主基因加、显、上+多基因加、显混合模型,2对主基因为正向完全显性,主基因上位性效应>显性效应>加性效应;主基因效应是多基因效应的41.25倍,主基因遗传率为27.58%~88.87%,多基因遗传率为0~4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穗分枝数 F_(1)平均优势 遗传
原文传递
硬粒、马齿玉米单倍体自交结实株率差异研究
18
作者 李忠南 王越人 +6 位作者 马艺文 李志博 生辉 曲海涛 李福林 张淑琴 李光发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0期75-81,共7页
针对23份杂交材料单倍体在海南自然加倍及7份杂交材料单倍体在本地化学加倍的自交结实株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倍体自交结实株率为数量性状,马齿×马齿不符合正态分布,其高低由优良结实性基因多寡决定。马齿... 针对23份杂交材料单倍体在海南自然加倍及7份杂交材料单倍体在本地化学加倍的自交结实株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倍体自交结实株率为数量性状,马齿×马齿不符合正态分布,其高低由优良结实性基因多寡决定。马齿种质富含优良结实性基因,其单倍体自交结实株率高;硬粒种质寡含优良结实性基因,其单倍体自交结实株率低。硬粒×马齿<马齿×硬粒,存在细胞质遗传效应;硬粒×硬粒遗传效应最低;马齿×马齿、马齿×硬粒重组累加优良结实性基因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硬粒 马齿 单倍体 自交结实株率
下载PDF
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正学 李福林 +2 位作者 张淑琴 肖增民 生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0期108-109,共2页
介绍通化市玉米生产中常见的几种倒伏类型,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玉米倒伏的几种方法和倒伏后的处理措施,以为玉米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倒伏原因 类型 防止措施 吉林通化
下载PDF
玉米DH系遗传参数分析和育种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忠南 王越人 +4 位作者 生辉 曲海涛 徐宝峰 李福林 李光发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2,共6页
利用PH4CV×A6 F1进行单倍体育种,育成336份DH系为父本、以PH6WC为母本组配336个杂交组合,通过2年鉴定淘汰后综合性状较好的14个组合及先玉335(PH6WC×PH4CV)、通育99(PH6WC×A6)进行3次重复鉴定试验,就10个性状加显性效应... 利用PH4CV×A6 F1进行单倍体育种,育成336份DH系为父本、以PH6WC为母本组配336个杂交组合,通过2年鉴定淘汰后综合性状较好的14个组合及先玉335(PH6WC×PH4CV)、通育99(PH6WC×A6)进行3次重复鉴定试验,就10个性状加显性效应进行方差、遗传系数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子粒水分、百粒重和容重存在超高亲、超低亲遗传,粒穗比存在超高亲遗传,穗粒重无超高亲遗传。各性状对穗粒重通径系数影响,正向作用为百粒重>穗行数>穗长>容重>株高>穗位高,负向作用为子粒水分>粒穗比>秃尖长(绝对值)。14个DH系可划分为3个群,PH4CV和A6的卡方距离为3.45,D752与A6卡方距离为1.96。单倍体育种实践,D752穗粒重加显性效应达到PH4CV水平,同时兼顾了低株高、低穗位等多数优良性状,改良效率为0.30%(1/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DH系 遗传参数 聚类分析 育种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