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penFDA数据库的伏硫西汀不良事件报告信号挖掘与分析
1
作者 葛陈捷 《中国医院统计》 2023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对伏硫西汀安全警戒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共数据公开项目(OpenFDA)2013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伏硫西汀不良事件报告数据,采用比值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 目的对伏硫西汀安全警戒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共数据公开项目(OpenFDA)2013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伏硫西汀不良事件报告数据,采用比值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进行风险信号挖掘;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OC)对挖掘的信号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伏硫西汀相关不良事件报告16569例,发生不良事件的群体以成年人为主,女性患者发生比例较高,占62.2%;上报报告国家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美国、法国、加拿大;上报人主要为消费者或非健康专业人员,占47.8%。主要适应证为抑郁症;严重不良事件占比45.1%。根据阳性标准共筛选出50个可疑信号,涉及10个SOC分类,其中精神疾病的信号数量最多(20个),其次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9个);50个可疑信号中有25个与说明书一致。在50个可疑信号中,信号强度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感到内疚(ROR=171.616,PRR=169.288)、食欲减退(ROR=92.452,PRR=91.141)和淡漠(ROR=38.309,PRR=37.404)。结论基于OpenFDA数据库对伏硫西汀的不良事件数据进行挖掘,有助于发现伏硫西汀在真实世界中的潜在不良反应风险信号,提示临床除了关注说明书上收录的不良反应外,还应重视说明书中未提及的这些潜在的风险信号,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硫西汀 OpenFDA 药物不良事件
下载PDF
门诊患者用药交代模式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留永咏 陆萍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5期24-25,23,共3页
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品,提高用药依从性及疗效,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已成为近年来医院药学服务关注的重点。发药交代作为调剂工作的最后环节,对患者的正确用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杜绝差错的关键环节⑴。不同药物剂型的用法不一,具有复... 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品,提高用药依从性及疗效,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已成为近年来医院药学服务关注的重点。发药交代作为调剂工作的最后环节,对患者的正确用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杜绝差错的关键环节⑴。不同药物剂型的用法不一,具有复杂性.而错误的用法不仅会导致药效的降低,有时甚至还会给患者带来伤害。如直接吞服泡腾片不但会灼伤食道,有时还会因大量气体的释放引起患者的窒息。因此药师在发药过程中应作好详细的用药交代,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窗口繁忙常常导致交代信息缺失或细节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依从性 门诊患者 优化 医院药学服务 用药差错 调剂工作 正确用药 药物剂型
下载PDF
癌痛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3
作者 陆萍 倪东杰 +2 位作者 郭良君 饶跃峰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9期1311-1314,共4页
1例57岁男性癌痛患者接受多西他赛化疗,化疗结束即出现黏膜炎、Ⅳ度骨髓抑制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药师针对该问题查阅文献资料,指导癌痛滴定,对化疗后不良反应进行药学监护,予甲硝唑、复方碳酸氢钠含漱液、重组人集落刺... 1例57岁男性癌痛患者接受多西他赛化疗,化疗结束即出现黏膜炎、Ⅳ度骨髓抑制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药师针对该问题查阅文献资料,指导癌痛滴定,对化疗后不良反应进行药学监护,予甲硝唑、复方碳酸氢钠含漱液、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血小板、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患者愈后良好。药师在工作中分析患者用药、协助医师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药学监护,减少患者痛苦,增加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度骨髓抑制 癌痛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下载PDF
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265例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4
作者 孙婷 《中国医院统计》 2022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分析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及潜在风险,为临床防范与处置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某精神病专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上报的265例因使用精神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ADR报... 目的分析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及潜在风险,为临床防范与处置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某精神病专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上报的265例因使用精神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5例ADR报告中,男性88例,女性177例,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平均年龄(42.23±17.54)岁,以中青年居多。ADR报告共涉及40种药品,其中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报告例数最多,占66.42%,其次是抗抑郁药,占20.38%;ADR累计报告例数排名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奥氮平、富马酸喹硫平及利培酮。ADR累及最多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共报告105例,占37.23%;其次为神经系统,共报告88例,占31.21%。结论精神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形式多样,识别难度大,临床应加强对精神类药物的用药监测,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精神类药物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