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总负担评分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矣方圆 王瑞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910-914,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脑小血管病(C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总负担评分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患者,年龄≥65岁,确诊CSVD的患者319名。采用脑小血管病总负担评分方法对无症状腔隙性梗...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脑小血管病(C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总负担评分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患者,年龄≥65岁,确诊CSVD的患者319名。采用脑小血管病总负担评分方法对无症状腔隙性梗死、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等4种CSVD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总体评估,记为0~4分。按分值分为轻度组(0分) 145例;中度组(1~2分) 131例和重度组(3~4分) 43例。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SVD重度组年龄与CSVD总负担评分呈正相关(r=0. 841,P=0. 035)。在MMSE评分中,重度组在记忆力子项分值低于轻度组;中、重度组在回忆能力子项分值低于轻度组(P=0. 029、0. 036)。在MoCA评分中,重度组在记忆力、语言能力子项分值低于轻度组(P=0. 031、0. 029);中、重度组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延迟回忆子项分值低于轻度组(P=0. 036、0. 014)。结论 CSVD总负担评分是导致全脑损害的脑小血管病有效的影像学评估手段,CSVD总负担加重与整体认知下降相关,是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多种神经影像学特征合并存在的老年脑小血管病在记忆、延迟回忆、视空间执行能力、语言能力4个认知领域受损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小血管病 影像学总负担评分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菲 +2 位作者 马珊珊 王瑞萍 何志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的观察北方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共入选104例接受氯吡格雷75 mg·d-1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TIA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应用比浊法... 目的观察北方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共入选104例接受氯吡格雷75 mg·d-1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TIA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应用比浊法检测腺苷二磷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以血小板聚集率下降≤10%为划界,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组37例(35.58%)和非氯吡格雷抵抗(NCR)组67例(64.42%)。采集两组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R组合并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高于NCR组(分别P=0.024,P=0.008);CR组血清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指数(BMI)高于NCR组(分别P=0.040,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28 kg/m2与氯吡格雷抵抗可能具有相关性(OR=3.600,95%CI:1.110~11.678,P=0.033)。结论 BMI≥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抵抗 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聚集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珊珊 王瑞萍 +3 位作者 彭菲 胡晓颖 王秀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5期73-75,79,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71例)和认知正常组(77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71例)和认知正常组(7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脑卒中史、糖尿病史、颈动脉斑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梗死病灶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年龄≥65岁(OR=4.400,95%CI:1.791~10.809,P=0.001),颈动脉斑块(OR=3.361,95%CI:1.151~9.815,P=0.027),NIHSS评分≥5分(OR=3.205,95%CI:1.094~9.386,P=0.034),OCSP前循环梗死型(OR=2.378,95%CI:1.111~5.090,P=0.026),脑卒中史(OR=2.284,95%CI:1.026~5.088,P=0.043),多发梗死病灶(OR=2.151,95%CI:1.003~4.613,P=0.049)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颈动脉斑块、NIHSS评分、脑卒中史、OCSP分型及脑梗死病灶数量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马珊珊 +3 位作者 王瑞萍 王秀芳 彭菲 李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5例AD患者纳入AD组。另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比...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5例AD患者纳入AD组。另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比较AD组与健康组一般资料、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比较AD合并睡眠障碍与未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各临床指标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AD合并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D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cy水平及合并睡眠障碍比例高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E基因型在AD组和健康组的分布均符合H-W平衡(χ~2=3.000、0.686;P>0.05)。AD组携带ε4等位基因比例为30.8%(20/65),明显高于健康组的13.2%(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合并睡眠障碍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例明显高于AD无睡眠障碍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AD无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ε4等位基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AD合并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携带ε4等位基因可增加AD发生睡眠障碍概率,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AD合并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聚合酶链反应 Sanger测序 载脂蛋白E基因 睡眠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联合应用骨髓间质细胞与bcl-2基因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志义 +3 位作者 张晓天 付霞 李蕾 刘力平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91,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骨髓间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与bcl-2基因治疗脑缺血的疗效,及其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骨髓间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与bcl-2基因治疗脑缺血的疗效,及其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cl-2组、BMSC组和BMSC+bcl-2组,每组10只;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后3d和14d亚组,每组5只。BMSC用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实验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脑内BMSC分布及数量、bFGF和Bcl-2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细胞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结果BMSC+bcl-2组再灌注后3d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14d评分显著低于其余3组(P均〈0.05)。BMSC+bcl-2组和BMSC组梗死半球侧可见大量BrdU阳性BMSC细胞,BMSC+bcl-2组再灌注后3d、14d Brd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多于BMSC组(P均〈0.05)。BMSC+bel-2组再灌注后3d、14d梗死侧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3组(P均〈0.05)。BMSC+bcl-2组bFGF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较其余3组显著增加(P均〈0.05)。BMSC+bcl-2组各时间点脑内凋亡细胞数量均较其余3组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BMSC与bcl-2基因均有治疗脑缺血作用,二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显著优于二者单独应用,可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提高bFGF表达,其机制可能是bcl-2基因在脑内抗凋亡的同时,也抑制了BMS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细胞 BCL-2 脑缺血 细胞凋亡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癫后神经细胞凋亡与低亲和性神经生长素受体 被引量:2
6
作者 郝久宽 刘力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癫痫 神经细胞 低亲和性神经生长素受体 细胞凋亡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彭菲 +1 位作者 马春媚 王瑞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6期81-82,共2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同...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5,P=0.042<0.05)。治疗7、14、30 d,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4.21±3.21)、(3.53±2.27)、(2.47±2.5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93±4.49)、(4.94±4.02)、(4.09±3.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14、30 d NIHSS评分减少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丁苯酞软胶囊 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支架置入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史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49-2452,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支架置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状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t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erebral disease,fracture;stenting",并限定文章语言... 目的:总结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支架置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状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t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erebral disease,fracture;stent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1994-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脑血管疾病,支架置入,生物材料",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有关支架置入治疗脑血管疾病治疗方式的研究。结果:脑血管疾病支架置入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对比剂相关并发症,如过敏样反应、肾脏毒性以及心脏负荷加重等;穿刺部位并发症,如穿刺部位血肿、血管内膜撕裂而形成夹层分离以及严重的盆腔出血;颈动脉窦反射,如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严重时会出现心搏骤停甚至死亡,严重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梗死亦时有发生;缺血性脑卒中;过度灌注综合征,有时会引起致死性脑出血;远期并发症,如再狭窄、支架塌陷、变形和移位等。因此术中采用保护伞技术可明显的降低因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脱落形成的栓塞发生率;术中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技术及时发现血管的痉挛或闭塞;及早应用尿激酶和婴粟碱可使患者得到完全缓解;颈动脉窦功能障碍和窦性心动过缓在放置支架前肌注阿托品提高心率,支架后根据血压情况应用扩充血容量及应用适量的升压药物。结论:支架置入治疗脑血管疾病过程中,通过制定置入前、置入中、置入后的整体的诊疗规范和操作常规,及时的发现异常情况的发生并有效地处理,就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支架置入 并发症 防治 医学植入物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何志义 刘力平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虽然很多,但均未取得满意疗效。骨髓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可分化为神经细胞。通过分泌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发生等机制,移植的MSC能改善梗死后... 目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虽然很多,但均未取得满意疗效。骨髓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可分化为神经细胞。通过分泌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发生等机制,移植的MSC能改善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而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利用MSC进行细胞移植很可能成为治疗脑梗死的一种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间质细胞 脑梗死 间质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赵政凯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 颞叶 临床综合征 血液循环障碍 丘脑 中脑 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