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焦虑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建平 +1 位作者 尉玮 闫煜蕾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及焦虑水平间的关系。方法:以453名12-19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用主观感知社会支持问卷,情绪调节量表和儿童焦虑相关障碍筛查表进行测量。结果:情绪调节策略在社会支持和青少年焦虑之间起...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及焦虑水平间的关系。方法:以453名12-19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用主观感知社会支持问卷,情绪调节量表和儿童焦虑相关障碍筛查表进行测量。结果:情绪调节策略在社会支持和青少年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①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促进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进而有助于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②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进而有助于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结论: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在社会支持与焦虑之间发挥了不同的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为临床研究及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感知社会支持 情绪调节策略 青少年焦虑
原文传递
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宋潮 +1 位作者 董舒阳 王建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8-253,共6页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石河子市450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来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并检验自尊的中介作用,其中社会支持由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表征。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流动儿童的...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石河子市450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来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并检验自尊的中介作用,其中社会支持由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表征。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呈正相关。(2)自尊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心理韧性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通过自尊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产生更积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自尊 心理韧性
下载PDF
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浩贤 符仲芳 +2 位作者 李迪 王建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灾难化解释、躯体警觉性、积极元认知对个体健康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个省份共51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使用多元依次回归检验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的影响中,躯体警觉性的中介效应和积极元认知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 目的:探讨灾难化解释、躯体警觉性、积极元认知对个体健康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个省份共51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使用多元依次回归检验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的影响中,躯体警觉性的中介效应和积极元认知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果:(1)躯体警觉性对灾难化解释和健康焦虑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2)积极元认知调节了中介过程的直接和前半路径。具体而言,相对于低积极元认知,高积极元认知能够减少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以及躯体警觉性的影响。结论:积极元认知调节了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躯体警觉性影响健康焦虑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警觉性 积极元认知 健康焦虑 灾难化解释
原文传递
失独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特征及预测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潮 李婉君 +3 位作者 蒙晓晖 符仲芳 王建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0-1412,共13页
为考察我国失独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特征及预测因素,采用失独父母自身和孩子有关的基本信息问卷,创伤后应激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对中国的463名失独父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包括闯入、回避性... 为考察我国失独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特征及预测因素,采用失独父母自身和孩子有关的基本信息问卷,创伤后应激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对中国的463名失独父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包括闯入、回避性、麻木性、精神痛苦性唤起和焦虑性唤起等5个因子的PTSD精神痛苦性唤起模型在中国失独父母中的适用性。(2)根据DSM-IV的诊断标准进行筛查,71.92%的失独父母为PTSD阳性,其中PTSD的回避、闯入、精神痛苦性唤起、情感麻木、焦虑性唤起因子阳性率依次增高。(3)失独父母的年龄、孩子的离世时长与PTSD症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失独父母的PTSD症状得分在自身性别、家庭所在地及家庭收入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将所有因素纳入回归方程后发现:最能预测失独父母PTSD症状的因素包括:性别、家庭所在地、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父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症状特征 预测因素
下载PDF
青少年依赖型人格障碍倾向的绘画评估诊断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涛 裴欢昌 +3 位作者 王鹏 罗捷 项锦晶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4,共6页
探索能有效预测青少年依赖型人格障碍倾向的房树人绘画特征。对北京市3所中学共683人进行人格诊断问卷(PDQ-4+)调查和统合型房树人绘画(S-HTP)测验,并依据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症状模式筛选出15项可能反映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绘画特征,分... 探索能有效预测青少年依赖型人格障碍倾向的房树人绘画特征。对北京市3所中学共683人进行人格诊断问卷(PDQ-4+)调查和统合型房树人绘画(S-HTP)测验,并依据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症状模式筛选出15项可能反映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绘画特征,分析依赖人格阳性组和阴性组在这些绘画特征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中学生依赖型得分在11-18岁8个年龄组上,随年龄增长呈"U"形发展;(2)阳性组和阴性组在7项绘画特征出现频率上存在显著统计差异,如线条圆滑;(3)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出现中心画等11项绘画特征的中学生更有可能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倾向;(4)15项绘画特征评价者一致性高。这表明通过标准化处理,房树人绘画测验的11项绘画特征能有效地预测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倾向,成为问卷测量有效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依赖型人格障碍倾向 标准化绘画评估诊断 统合型房树人
原文传递
反社会型人格偏离青少年在雨中人绘画中的压力应对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涛 项锦晶 +3 位作者 裴欢昌 王鹏翀 罗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索反社会型人格偏离青少年在"雨中人"绘画中的压力应对特征。方法:对北京市3所中学的68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中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分量表来评定青少年的反社会型人格偏离,借助"雨中人"... 目的:探索反社会型人格偏离青少年在"雨中人"绘画中的压力应对特征。方法:对北京市3所中学的68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中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分量表来评定青少年的反社会型人格偏离,借助"雨中人"绘画(DAPR)测验分析青少年压力应对的绘画特征。通过反社会型的分量表分筛选出反社会型人格偏离阳性组43人(反社会型分量表分≥5),阴性组519人(反社会型分量表分〈5)。对性别(男生270人,女生292人),年级(初中280人,高中282人),是否单亲(单亲45人,非单亲509人)进行分组,以探讨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偏离的人口学因素特点。依据反社会型人格偏离青少年的压力应对模式筛选出10项可能反映此类青少年压力应对相关的绘画特征,并分析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偏离阳性组和阴性组在这些绘画特征上的差异。结果:青少年在PDQ4+中反社会型人格分量表的得分在性别、年级、单亲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7项绘画特征更有可能反映反社会型人格偏离青少年的压力应对主题,解释水平Nagelkerke R2=0.26。其中有反社会型人格偏离的青少年在压力应对主题中会更多的出现画面过小(OR=4.06,95%CI:1.62~10.17)、遮住的脸(OR=9.07,95%CI:1.36~60.5)、有闪电(OR=3.25,95%CI:1.05~10.11)、无地面线(OR=3.96,95%CI:1.66~9.45)、手叉口袋(OR=4.06,95%CI:1.62~10.17)5项绘画特征;更少的出现笔画压力轻(OR=0.31,95%CI:0.11~0.88)和有打伞(OR=0.17,95%CI:0.07~0.43)2项绘画特征。结论:雨中人绘画中的画面过小、笔画压力轻、遮住的脸、有闪电、无地面线、有打伞、手叉口袋等7项绘画特征可能与反社会型人格偏离的青少年的压力应对主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反社会型人格偏离 雨中人绘画 压力应对
下载PDF
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青少年绘画特征评估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梦鹃 陈涛 +4 位作者 裴欢昌 王鹏翀 罗捷 项锦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5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索青少年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房树人绘画特征。方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和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S-HTP),对北京市3所中学562名青少年进行施测,并根据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症状模式筛选出11项可能反映自恋型人格障碍... 目的:探索青少年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房树人绘画特征。方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和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S-HTP),对北京市3所中学562名青少年进行施测,并根据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症状模式筛选出11项可能反映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绘画特征,采用χ^2检验,检验自恋型人格倾向青少年阴性组和阳性组在11项绘画特征上出现频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11项绘画特征对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青少年的预测性。结果:①11项绘画特征中有8项在阴性组和阳性组出现的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三者独立(χ^2=10.41,P<0.05)、表情悲哀(χ^2=7.97,P<0.05)、肩膀下垂(χ^2=6.32,P<0.05)、正面人(χ^2=4.37,P<0.05)、睁眼(χ^2=6.21,P<0.05)、漫画人与抽象人(χ^2=4.18,P<0.05)、树干左侧强调(χ^2=6.73,P<0.05)、正脸侧身(χ^2=7.45,P<0.05);②11项绘画特征中有6项进入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③采用logistic分层回归控制年龄和性别因素后,此6项绘画特征仍然进入了回归模型。结论:房树人绘画测验能有效预测自恋型人格障碍,可以作为人格测验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 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 青少年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绘画测验预测青少年依赖型人格偏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涛 王鹏翀 +5 位作者 林轩 裴欢昌 罗捷 项锦晶 王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9-773,共5页
目的:运用机器学习探索绘画测验对青少年依赖型人格偏离的预测力。方法:研究样本是318例青少年,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的依赖型人格障碍分量表来评定青少年的依赖型人格偏离,借助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分析其绘画特征。共筛... 目的:运用机器学习探索绘画测验对青少年依赖型人格偏离的预测力。方法:研究样本是318例青少年,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的依赖型人格障碍分量表来评定青少年的依赖型人格偏离,借助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分析其绘画特征。共筛选出依赖型人格偏离阳性组79例,阴性组239例。运用机器学习探讨11项绘画特征对依赖型人格偏离的预测性能。结果:在对青少年依赖型人格偏离的预测中,所选取的11项绘画特征中,树干、伤痕(0.20)、人靠近树(0.18)和中心画(0.13) 3个特征的平均重要性最高。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0.87,精度为0.85,召回率为0.86,F1分数为0.85。结论:绘画测验结合机器学习能较好地预测青少年依赖型人格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人格偏离 绘画测验 青少年
下载PDF
青少年情绪弹性与边缘型人格偏离: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鹏翀 裴欢昌 +3 位作者 陈涛 罗捷 项锦晶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12期714-722,共9页
以484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青少年边缘型人格偏离水平与情绪弹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青少年边缘型人格偏离水平在性别和学段上无明显差异;(2)青少年边缘型人格偏离与情绪弹性、一... 以484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青少年边缘型人格偏离水平与情绪弹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青少年边缘型人格偏离水平在性别和学段上无明显差异;(2)青少年边缘型人格偏离与情绪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负性相关;(3)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偏离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提示,情绪弹性可直接预测青少年边缘型人格偏离水平,还可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青少年边缘型人格偏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型人格偏离 情绪弹性 一般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失独父母自我认同融合与哀伤:有调节的中介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潮 +1 位作者 罗浩贤 王建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年第3期138-148,共11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147名失独父母的外化联结在自我认同融合与延长哀伤症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被试年龄在其中的影响。结果表明:(1)延长哀伤症状与家庭经济条件显著负相关;(2)延长哀伤症状与自我认同融合、外化联结显著正相关;(3)外化...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147名失独父母的外化联结在自我认同融合与延长哀伤症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被试年龄在其中的影响。结果表明:(1)延长哀伤症状与家庭经济条件显著负相关;(2)延长哀伤症状与自我认同融合、外化联结显著正相关;(3)外化联结在自我融合认同与延长哀伤症状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4)年龄对自我认同融合与外化联结的关系及外化联结与延长哀伤症状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这表明,自我认同融合完全通过外化联结对延长哀伤症状产生影响。年龄会增强自我认同融合与外化联结的相关,也会减弱外化联结与延长哀伤症状的相关。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病理性哀伤的影响因素,是对已有哀伤理论模型的本土化探索,为未来开展临床干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父母 延长哀伤症状 自我认同融合 外化联结
下载PDF
“缓解心中之苦,走出幽谷之路”——失独父母的哀伤特点及其干预
11
作者 王建平 《心理与健康》 2018年第4期6-8,共3页
失独带来的哀伤反应有哪些? 丧子是为人父母所能经历的最具创伤性的事件,其哀伤反应影响广泛而深远,甚至可能绵延余生。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失去唯一的孩子往往意味在家庭稳定性、养老保障、人生目标、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多方... 失独带来的哀伤反应有哪些? 丧子是为人父母所能经历的最具创伤性的事件,其哀伤反应影响广泛而深远,甚至可能绵延余生。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失去唯一的孩子往往意味在家庭稳定性、养老保障、人生目标、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多方面更为严峻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伤 家庭稳定性 缓解 干预 独生子女 养老保障 人际关系 自我认同
原文传递
中学生B群人格共病偏离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12
作者 陈涛 裴欢昌 +3 位作者 王鹏翀 罗捷 项锦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人格诊断问卷(PDQ-4+),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ERSA),青少年心理弹性问卷(HKRA),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尊量表(SES)对683名中学生B群人格共病偏离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B群人格共病偏...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人格诊断问卷(PDQ-4+),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ERSA),青少年心理弹性问卷(HKRA),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尊量表(SES)对683名中学生B群人格共病偏离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B群人格共病偏离人数为70人,占调查总数的12.5%;B群人格共病偏离中学生心理弹性5个维度,情绪弹性的2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但在自尊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支持(OR=0.660,P<0.01),情绪控制(OR=0.444,P<0.001)和情绪恢复能力(OR=0.575,P<0.01)是中学生B群人格共病偏离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B群人格共病偏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涛 项锦晶 +3 位作者 裴欢昌 王鹏翀 罗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491-3494,3499,共5页
目的探讨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3年9—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地区三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中学生683例。在删除人格诊断问卷诈病数据以及信息不完整样本后,确定本... 目的探讨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3年9—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地区三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中学生683例。在删除人格诊断问卷诈病数据以及信息不完整样本后,确定本研究的样本量为509例。采用人格诊断问卷中边缘性人格障碍(BPD)分量表测量青少年的边缘人格水平;采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测量青少年的情绪弹性;采用自编人口学调查表测量青少年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父母受教育水平作为青少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衡量指标,将受教育水平在大专及以上者归为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n=294),将受教育水平在大专以下者归为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n=215)。结果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低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积极情绪得分及情绪弹性总分高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情绪恢复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呈负相关(rs=-0.10,P<0.05),而与情绪弹性总分呈正相关(rs=0.11,P<0.05)。情绪弹性总分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呈负相关(rs=-0.47,P<0.01)。青少年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的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7%。结论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社会阶级 边缘性人格障碍 情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