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CI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绪仓 连小云 +4 位作者 赵文理 杨娣娣 韩秀蕊 李梅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5,318,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 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NF-γ的分泌量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P<0.05);在5∶1-4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抗淋巴瘤细胞活性均高于CIK细胞,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DC-CIK细胞 生物学活性 抗淋巴瘤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各系祖细胞的体外培养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梅生 +2 位作者 李杞侠 李玲 韩香蕊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63-65,共3页
本文对44例MDS患者的多向祖细胞(CFU—GEMM)、红系祖细胞(BFU—E)、前巨核祖细胞(BFU—MK)、后巨核祖细胞(CFU—MK)、粒系祖细胞(CFU—GM)进行了体外培养观察。结果表明部分MDS骨髓粒系祖细胞体外生长类似白血病生长型。其它各系祖细胞... 本文对44例MDS患者的多向祖细胞(CFU—GEMM)、红系祖细胞(BFU—E)、前巨核祖细胞(BFU—MK)、后巨核祖细胞(CFU—MK)、粒系祖细胞(CFU—GM)进行了体外培养观察。结果表明部分MDS骨髓粒系祖细胞体外生长类似白血病生长型。其它各系祖细胞集落数量减少,且明显小于正常,说明祖细胞在增殖分化等方面有明显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祖细胞
下载PDF
检测体外培养细胞增殖能力的碘硝基四唑比色分析改良法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秀生 李梅生 +2 位作者 李杞侠 魏绪仓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0-41,共2页
检测体外培养细胞增殖能力的碘硝基四唑比色分析改良法陈秀生,李梅生,邢佩霓,李杞侠,魏绪仓活细胞能够通过其线粒体内所含的脱氢酶将对碘硝基四唑(INT)转化为一定波长下可检测的甲,这一转化过程直接反映了细胞的呼吸能力,而... 检测体外培养细胞增殖能力的碘硝基四唑比色分析改良法陈秀生,李梅生,邢佩霓,李杞侠,魏绪仓活细胞能够通过其线粒体内所含的脱氢酶将对碘硝基四唑(INT)转化为一定波长下可检测的甲,这一转化过程直接反映了细胞的呼吸能力,而甲的形成量可间接反映活细胞的数量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细胞 增殖能力 检测
原文传递
干扰素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来源树突状细胞表达Th细胞因子和CCR7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文理 柴忆欢 +4 位作者 何海龙 魏绪仓 王彤 李梅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01-405,共5页
本研究探讨干扰素α(IFN-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达趋化因子CCR7及分泌IL-10、IL-12P70的影响。在诱导CML-DCs的无血清条件培养基中,除加入SCF、GM-CSF、TNF-α及IL-4外,还加入不同浓度IFN-α。培养10-14天后,用... 本研究探讨干扰素α(IFN-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达趋化因子CCR7及分泌IL-10、IL-12P70的影响。在诱导CML-DCs的无血清条件培养基中,除加入SCF、GM-CSF、TNF-α及IL-4外,还加入不同浓度IFN-α。培养10-14天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刺激分子及CCR7表达,G显带法显示Ph1染色体,噻唑蓝(MTT)法检测CML-DC刺激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状况,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L-10及IL-12P70含量。结果显示:IFN-α(300U/ml)组与无IFN-α组比较其CML-DC的CD40、CD83、CD86及CCR7的表达均升高1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OD值增加1倍,Ph1染色体阳性比例及IL-10和IL-12P70浓度均减低。结论:IFN-α能够部分纠正CML-DC免疫表型及功能缺陷,这同其上调DC共刺激分子和CCR7表达及解除了CML血清中IL-10对CML-DC分化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慢性髓系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TH细胞因子
下载PDF
人脐血树突状细胞体外无血清培养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文理 +2 位作者 魏续仓 李梅生 杨娣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6-301,共6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已试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但多数实验室培养DC的体系中包含血清,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以人脐血为来源,建立了无血清培养DC体系,以期将来用于临床。首先,用rhGM-CSF...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已试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但多数实验室培养DC的体系中包含血清,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以人脐血为来源,建立了无血清培养DC体系,以期将来用于临床。首先,用rhGM-CSF加rhTNF-α,进行有血清液体悬浮培养,14天后,从(1±0.5)×10~4/ml CD34^+细胞或(5±2)×10~5/ml单个核细胞中,总细胞数扩增5倍,DC分别占(25±5)%和(17±5)%。第二,以无血清培养基代替有血清培养基,培养21天,(2±1)×10~6/ml单个核细胞没有数量的扩增,DC占(7±2)%。最后,对上述培养体系,在第5天(有血清培养基)或第12天(无血清培养基)后加入rhIL-4,DC产率及细胞总数均未增加。本研究结论:①根据液体悬浮培养中观察到粒、巨噬细胞和DC的混合集落及DC小丛,证实DC与粒、巨噬细胞有共同祖先,均来源于CD34^+造血干/祖细胞;②脐血单个核细胞虽较CD34^+细胞产生DC的比率稍低,但分离方便,花费少;③无血清体系的培养效果不如有血清体系,培养所需时间也长,细胞产率也低,有待进一步完善;④未证实rhIL-4能增加DC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脐带血 CD34^+细胞 无血清培养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酶切与异源双链形成分析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彤 +1 位作者 李梅生 吕晓莉 《白血病》 1998年第2期74-77,共4页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HaeⅢ、HpaⅡ、AluⅠ、TaqⅠ四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异源双链形成实验,分析了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发病及病程中的TCRγ、IgH基因重排,探讨上述方法在完善微小残留病检测中...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HaeⅢ、HpaⅡ、AluⅠ、TaqⅠ四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异源双链形成实验,分析了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发病及病程中的TCRγ、IgH基因重排,探讨上述方法在完善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30例ALL患者,16例呈TCRγ重排,6例呈IgH基因重排,其中10例进行了酶切与异源双链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每例患者均有不同的V区参与重排,形成不同的异源双链,且在重排中常有N区插入,形成新的酶切位点与异源双链,从而产生新的基因标志。其独特的基因重排方式具高度特异性,有助于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及部分演化克隆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异源双链形成 PCR 酶切
下载PDF
α-干扰素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翟欣辉 +3 位作者 赵文理 魏绪仓 王彤 李梅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34-336,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α 干扰素 (IFN α)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10例CML慢性期患者 ,Ph染色体阳性率均为 10 0 %。应用小牛血清体系培养CML来源的DCs,以重组干细胞因子 (rhSCF)、重组FIt 3配体 ... 目的 :观察α 干扰素 (IFN α)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10例CML慢性期患者 ,Ph染色体阳性率均为 10 0 %。应用小牛血清体系培养CML来源的DCs,以重组干细胞因子 (rhSCF)、重组FIt 3配体 (rhFlt 3L)作为扩增体系的细胞因子 ,以rhGM CSF、rhTNF α、rhIL 4诱导DCs的生成 ,加或不加IFN α ,即分为A组 (0U/ml)、B组 (30 0U/ml) ,培养 2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的免疫表型 ,G显带法显示Ph染色体 ,MTT法检测CML DCs刺激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B组较A组培养细胞的总数减少 ,但DCs比例增加。Ph染色体两组比例分别为 10 0 %、81.75 %。B组较A组CD86、CD83、CD4 0、MHC Ⅰ类分子的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1)。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 ,B组较A组A值亦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IFN α可以加速CML DCs的成熟 ,增强CML DCs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 树突状细胞 Α-干扰素
下载PDF
中等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毒副反应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盛蓉 +1 位作者 王无忌 李梅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10-111,共2页
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IDAra-C,1g/m^2 q12h×6或10)治疗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其毒副反应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脱发、血细胞减少和阿糖胞苷综合征。这些毒副反应均为可逆性并可以耐受。血细胞减少期从治疗开始在7~21天之... 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IDAra-C,1g/m^2 q12h×6或10)治疗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其毒副反应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脱发、血细胞减少和阿糖胞苷综合征。这些毒副反应均为可逆性并可以耐受。血细胞减少期从治疗开始在7~21天之间,没有发生早期死亡,也没有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发生。我们认为中等剂量阿糖胞苷优于高剂量阿糖胞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白血病 急性 非淋巴细胞 毒性
下载PDF
人脐血CD_3AK细胞生物活性及抗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魏绪仓 +3 位作者 赵文理 翟欣辉 李梅生 郭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4,85,共4页
目的 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rhIL- 2)共同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以制备CD3AK细胞,动态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杀伤活性、免疫表型变化及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法 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 目的 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rhIL- 2)共同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以制备CD3AK细胞,动态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杀伤活性、免疫表型变化及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法 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细胞杀伤活性,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细胞免疫表型,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干扰素 -γ(IFN- γ)、白细胞介素 -6(IL- 6)的水平。结果 脐血CD3AK细胞在第2周增殖能力最强,增殖倍数为78.56;培养至第12天的脐血CD3AK细胞杀伤活性最高,并对多种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表型分析脐血CD3AK细胞属异质性细胞群,培养第7、14 天,群体中 CD3+、CD8+、CD25+、CD38+、CD16+及 CD56+ 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增加(P<0.01); CD3 AK细胞培养至第 3 天的上清中 TNF -α、IFN -γ、IL -6 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脐血CD3AK细胞是一种具有广谱杀瘤活力且增殖活性强的免疫细胞。本研究为脐血 CD3 A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lL-2 CD3McAb 胎血 CD3AK 抗瘤作用 生物活性
下载PDF
IFN-α对体外培养CML-DC功能、表达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翟欣辉 +2 位作者 魏绪仓 赵文理 李梅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88-491,共4页
为了研究α干扰素(IFN-α)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泌趋化因子、表达趋化因子受体及其功能的影响,取13例CML慢性期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小牛血清培养体系中诱导培养CML来源的DC,以rhSCF、rhFlt3L作为扩增体系的... 为了研究α干扰素(IFN-α)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泌趋化因子、表达趋化因子受体及其功能的影响,取13例CML慢性期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小牛血清培养体系中诱导培养CML来源的DC,以rhSCF、rhFlt3L作为扩增体系的细胞因子,加入rhGMCSF、rhTNFα、rhIL4,加或不加rhIFN-α诱导DC的生成,培养2周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的免疫表型,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CMLDC分泌MIP3-β的含量,MTT法检测CMLDC刺激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IFN-α组培养所获DC表面CD86、CD83、CD40、MHCⅠ类分子、CCR7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IFN-α组诱导培养的CMLDC表达MIP3β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IFN-α组诱导培养的CMLDC刺激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IFN-α可能部分通过纠正CMLDC的免疫表型以加速CMLDC的成熟,增强CMLDC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Α-干扰素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下载PDF
CD3单克隆抗体联合IL-2激活的单个核细胞对白血病细胞体外杀伤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绪仓 +1 位作者 杨娣娣 李梅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83-286,共4页
抗CD3单克隆抗体(CD3 McAb)对T细胞具有强烈的丝裂原作用。作者研究证实CD3McAb联合IL-2激活的杀伤细胞(CD3 AK)对人急性白血病新鲜细胞和K562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正常人CD3 AK细胞对各型急性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无差别;正常人与白... 抗CD3单克隆抗体(CD3 McAb)对T细胞具有强烈的丝裂原作用。作者研究证实CD3McAb联合IL-2激活的杀伤细胞(CD3 AK)对人急性白血病新鲜细胞和K562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正常人CD3 AK细胞对各型急性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无差别;正常人与白血病缓解期的CD3 AK细胞杀伤力类同,且自体与异体亦无区别;但复发期CD3 AK细胞杀瘤作用明显减弱。血型不影响CD3 AK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单克隆抗体 IL-2 激活的杀伤细胞 白血病细胞 K562细胞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和抗白血病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绪仓 赵文理 +4 位作者 连小云 杨娣娣 韩秀蕊 李梅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12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白血病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白血病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H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N-γ/分泌量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P〈0.05);在5:1-4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增加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抗白血病活性。可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抗白血病免疫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共培养 白血病 杀伤活性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达Fas/FasL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文理 柴忆欢 +4 位作者 何海龙 魏绪仓 王彤 李梅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01-505,共5页
本研究探讨干扰素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表达Fas/FasL的影响。在CML-DCs的培养液中除加入SCF,GM-CSF,TNF-α及IL-4外,还加入IFN-α。培养10-14天,除了鉴定细胞免疫表型和Ph1染色体比例外,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本研究探讨干扰素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表达Fas/FasL的影响。在CML-DCs的培养液中除加入SCF,GM-CSF,TNF-α及IL-4外,还加入IFN-α。培养10-14天,除了鉴定细胞免疫表型和Ph1染色体比例外,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达Fas/FasL比例,用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上清液sFas含量。结果表明:加入IFN-α后,CML-DC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显著改善,Ph1(+)细胞比例随IFN-α浓度增加而减低;培养细胞Fas的表达上调,sFas含量却下降,FasL表达阴性,细胞凋亡比例增加。结论:IFN-α在改善CML-DC表型同时,可通过Fas途径促进Ph1(+)细胞凋亡,使Ph1(-)细胞数量相对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慢性髓系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FAS/FASL
下载PDF
CD3AK细胞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秀蕊 杨娣娣 +4 位作者 魏绪仓 龙延斌 王鸿 李梅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放疗期间或间歇期辅以CD3AK细胞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测定NK细胞数量及T细胞亚群,MTT法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经CD3AK细胞辅助治疗后,患者NK细胞数量,CD3+,CD4+...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放疗期间或间歇期辅以CD3AK细胞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测定NK细胞数量及T细胞亚群,MTT法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经CD3AK细胞辅助治疗后,患者NK细胞数量,CD3+,CD4+,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杀伤活性增强(P<0.05)。结论临床应用CD3AK细胞配合化疗/放疗治疗后,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无明显副作用,是肿瘤患者一种较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 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无血清培养及杀瘤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文理 +3 位作者 魏续仓 王彤 杨娣娣 李梅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 建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树突状细胞 (DCs)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方法 小牛血清 (FCS)、无血清 (SFM)及自体血清分别培养CML病人CD34 + 细胞或单个核细胞 (MNCs) ,以SCF、GM CSF、TNF α、IL 4 (A)与GM CSF、TNF α、IL 4 (B)... 目的 建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树突状细胞 (DCs)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方法 小牛血清 (FCS)、无血清 (SFM)及自体血清分别培养CML病人CD34 + 细胞或单个核细胞 (MNCs) ,以SCF、GM CSF、TNF α、IL 4 (A)与GM CSF、TNF α、IL 4 (B)两组不同的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 CML DCsHLA DR高表达 ,CD80、CD83和CD86表达比例不高 ,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不强。SFM同FCS体系相比无显著差异。 5例CML DCsPh染色体比例与培养前MNCsPh染色体比例基本吻合 ;同时以CML DCs同自身T细胞、自体Ph+ MNCs共孵育 ,测其杀伤率为 (38.5± 6 .5 ) %。结论 CML DCs携带Ph染色体 ,能刺激自体T细胞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 ,但需进一步改善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无血清培养 PH染色体 细胞毒效应
下载PDF
脐血输注对82例癌症患者化疗或放疗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绪仓 王岐山 +3 位作者 李梅生 韩秀蕊 杨娣娣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87-88,共2页
应用自制脐血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系统地应用于82例化疗或放疗中癌症患者。结果发现:脐血输注能回升白细胞,回升率100%,并能改善化疗或放疗病人的一般临床症状,减少化疗或放疗的副作用。
关键词 肿瘤 治疗学 脐血输注 辅助治疗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NK细胞数量及活性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绪仓 +2 位作者 李梅生 杨娣娣 赵文理 《白血病》 2000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病 NK细胞 数量 活性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细胞体外药敏检测INT比色分析改良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秀生 李梅生 +2 位作者 李杞侠 魏绪仓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190-191,共2页
急性白血病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选用敏感的化疗药物,虽然已有较多有关急性白血病药敏检测的研究报道,但由于方法不一,可靠性、特异性及灵敏性差异也较大。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检测 碘硝基四唑
下载PDF
交替半身照射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青 王岐山 +3 位作者 马缠过 王彤 李梅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 :观察交替半身照射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6例完全缓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经环磷酰胺预处理后 ,采用 AHBI治疗 ( UHBI剂量 6.0~ 7.5 Gy,LHBI剂量 7~ 8Gy)。结果 :随访 2 2~ 2 8个月 ,5例骨髓显示... 目的 :观察交替半身照射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6例完全缓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经环磷酰胺预处理后 ,采用 AHBI治疗 ( UHBI剂量 6.0~ 7.5 Gy,LHBI剂量 7~ 8Gy)。结果 :随访 2 2~ 2 8个月 ,5例骨髓显示完全缓解 ,且增生活跃 ,无复发征象。缓解期分别为 2 2~ 2 7个月 ,平均 2 5 .4个月。结论 :AHBI在完全缓解CR1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延长了缓解期 ,达到了巩固治疗和体内自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双重目的。预处理与 UHBI间隔 2~ 3周 ,UHBI与 LHBI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半身照射 治疗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不同剂量维甲酸加或不加其它药物诱导分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岐山 李刚 +5 位作者 武佐鹏 翟欣辉 侯冰 廉科 李梅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0年第1期51-53,共3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特征性染色体异常t(15,17)异位,累及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和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临床表现为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特征性染色体异常t(15,17)异位,累及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和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临床表现为出血显著,易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维甲酸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