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螺药物氯硝柳胺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云天 戴建荣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4-508,共5页
氯硝柳胺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使用,也是我国目前常用的杀螺药物。其难溶于水和一般的化学溶剂,但杀螺效果好,对哺乳动物毒性低,对环境污染少,是一种较为安全、理想的杀螺药物。本文主要就其基本性质、杀螺效果、毒性、剂型和测定方... 氯硝柳胺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使用,也是我国目前常用的杀螺药物。其难溶于水和一般的化学溶剂,但杀螺效果好,对哺乳动物毒性低,对环境污染少,是一种较为安全、理想的杀螺药物。本文主要就其基本性质、杀螺效果、毒性、剂型和测定方法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钉螺 灭螺药物
原文传递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ⅩⅢ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的实验诱导 被引量:27
2
作者 梁幼生 李洪军 +7 位作者 戴建荣 汪伟 曲国立 陶永辉 云天 李幼子 钱科 魏剑英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5-610,共6页
目的实验研究在吡喹酮药物压力下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方法取采自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湖滩现场和江苏省实验室传代的感染性钉螺实验室逸蚴,获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从感染鼠肝脏分离成熟虫卵孵化毛蚴感... 目的实验研究在吡喹酮药物压力下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方法取采自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湖滩现场和江苏省实验室传代的感染性钉螺实验室逸蚴,获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从感染鼠肝脏分离成熟虫卵孵化毛蚴感染湖北钉螺,建立现场采集株和实验室传代株日本血吸虫小鼠钉螺实验室生活史循环。用定量尾蚴(40条/鼠)感染小鼠,感染35d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抗性诱导组:对照组小鼠感染后45d解剖收集肠系膜静脉和肝门脉静活虫体,计算虫负荷(条/鼠);抗性诱导组小鼠采用灌胃法一次口服亚治疗剂量吡喹酮进行治疗,服药22d后解剖收集肠系膜静脉和肝门脉静存活虫体。计算虫负荷(条/鼠)和减虫率,完成首轮诱导。取抗性诱导组小鼠肝脏,分离虫卵,实验室孵化出毛蚴重新感染钉螺,感染后的钉螺经25℃生化培养箱内饲养60~70d后,分离感染性钉螺并逸蚴,用成熟尾蚴感染小鼠,开始新一轮循环诱导。首轮诱导吡喹酮口服剂量为100mg/kg,后每循环2~3轮增加100mg/kg口服剂量。取完成8轮诱导后和未经诱导原代虫株的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d后分别采用300mg/kg和600mg/kg吡喹酮一次性灌胃治疗感染小鼠,服药后14d解剖感染鼠,收集活虫,计算各虫株减虫率,评价虫株经8轮诱导后对吡喹酮敏感性的变化。结果在实验室内建立了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和湖南现场采集株2个虫株,并对其实施了8轮诱导。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在小鼠体内经第1轮口服1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22.3%,第8轮口服3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53.7%,减虫率随口服吡喹酮剂量增加而增加;湖南现场采集株在小鼠体内经第1轮口服1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66.8%,第8轮口服3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仅为20.6%,减虫率随口服吡喹酮剂量增加而显著降低。未经吡喹酮诱导的江苏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吡喹酮 抗药性 抗药性诱导
原文传递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吡喹酮抗药性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汪伟 李洪军 +5 位作者 李幼子 云天 曲国立 魏剑英 戴建荣 梁幼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585-589,600,共6页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00~2009年吡喹酮抗药性研究状况。方法以美国ISI Web of Science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引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00~2009年间SCIE收录的有关吡喹酮抗药性的文献,分别对不同国家、机...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00~2009年吡喹酮抗药性研究状况。方法以美国ISI Web of Science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引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00~2009年间SCIE收录的有关吡喹酮抗药性的文献,分别对不同国家、机构、著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文献来源期刊及论文学科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9年间共有吡喹酮抗药性文献212篇,分布于79种期刊,主要学科分布为寄生虫学(50.47%)、热带医学(32.08%)及公共、环境和职业卫生学(16.98%)。发文数量居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32.08%)、英国(19.81%)和瑞士(14.62%),总被引频次居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1189次)、瑞士(1032次)和英国(645次)。发文量居前3位的作者分别为来自瑞士热带病研究所的Utzinger J(20篇)、Tanner M(18篇)和意大利国家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Cioli D(14篇),文献总被引频次居前3位的作者依次为Utzinger J、Tanner M和Cioli D,总被引频次分别达到565次、493次和358次。10年间,中国共发文30篇,总被引频次为622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肖树华10年间共发文13篇,总被引频次为329次,篇均被引频次达到25.31次。结论发达国家在吡喹酮抗药性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中国为推动吡喹酮抗药性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应进一步加大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研究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吡喹酮 抗药性 Web of SCIENCE 文献计量学
原文传递
江苏省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 Ⅳ氯硝柳胺悬浮剂水面喷洒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4
作者 梁幼生 云天 +8 位作者 李洪军 汪伟 许永良 唐建霞 曲国立 李幼子 孙乐平 洪青标 戴建荣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索氯硝柳胺悬浮剂水面喷洒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优化条件及对鱼类的影响,建立快速杀灭血吸虫尾蚴、消除水体感染性的应急处置技术。方法将25%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成浓度为1 000.0、100.0、10.0、1.0mg/L和0.1 mg/L溶液,分别... 目的探索氯硝柳胺悬浮剂水面喷洒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优化条件及对鱼类的影响,建立快速杀灭血吸虫尾蚴、消除水体感染性的应急处置技术。方法将25%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成浓度为1 000.0、100.0、10.0、1.0mg/L和0.1 mg/L溶液,分别取3.5 ml对含有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作水面喷洒。在喷洒后即刻(0 min)、10 min和30min,分别用小鼠法测定水体的感染性。将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成100 mg/L溶液,按0.01、0.02、0.03 g/m2和0.04 g/m2用量,对水深为10、20、30 cm和40 cm含尾蚴的水体作水面喷洒,喷后30 min和60 min,采用小鼠法测定水体感染性。将斑马鱼放入待检静态水体中,以100.0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溶液,按0.01、0.02、0.03 g/m2和0.04 g/m2用量对水体作水面喷洒,喷洒后即刻(0 min)、10、30 min和60 min分别在距离水面0、10、20、30 cm和40 cm处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氯硝柳胺浓度;并在喷药后96 h内连续观察水中斑马鱼的死亡情况。结果用1000.0、100.0、10.0、1.0 mg/L和0.1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溶液水面喷洒后即刻(0 min)、10 min和30 min,水体感染性均显著下降,其中1 000.0 mg/L和100.0 mg/L组喷后30 min,水体即无血吸虫感染性。用100.0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药液,按0.01、0.02、0.03 g/m2和0.04 g/m2用量水面喷洒后30 min,水体感染性显著降低,60 min后即可消除水体感染性。以100.0 mg/L氯硝柳氨悬浮剂溶液对静态水体表面喷洒,即刻(0 min)表面浓度最高;10 min后可扩散到水深10 cm处;30 min后即可扩散至整个水体,且呈均匀分布。用100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溶液,按水面0.02 g/m2用量对体积为(3.14×202×50)cm3水体作水面喷洒后96 h内,斑马鱼死亡率为0。结论以25%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成100.0 mg/L溶液,按0.02g/m2用量对日本血吸虫疫水进行水面喷洒,30~60 min后即可消除水体感染性,且对鱼类无明显毒性作用。该灭蚴法作为一种消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 尾蚴 氯硝柳胺悬浮剂 预警 监测 水体感染性 疫水 毒性试验 江苏省
原文传递
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Ⅲ羊粪对环境的污染及血吸虫感染高危环境预测 被引量:15
5
作者 梁幼生 王宜安 +4 位作者 神学慧 汪伟 曲国立 云天 戴建荣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7-501,518,共6页
目的定量估算敞放散养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山羊粪便对江滩环境的污染范围和面积,为科学评估散养山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羊粪收集背袋收集每只感染性山羊白天(12 h)排放的全部粪便,称重... 目的定量估算敞放散养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山羊粪便对江滩环境的污染范围和面积,为科学评估散养山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羊粪收集背袋收集每只感染性山羊白天(12 h)排放的全部粪便,称重并统计羊粪颗粒数。采用插卡式多功能轨迹记录器现场记录敞放散养山羊白天在江滩游走采食的活动轨迹和速度,推算羊粪污染江滩的最大范围,估算羊粪中虫卵孵化出的毛蚴可感染环境中钉螺的最大面积。结果敞放散养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山羊白天(12 h)在江滩采食游走过程中的平均排粪量为(232.8±39.8)g/只,每只山羊白天排出的粪便由(819.2±152.1)颗粪粒构成;山羊平均游走速度为(0.522 7±0.099 7)km/h,白天按12 h计算最长往返距离平均为(6.272 4±1.195 8)km;山羊白天游走的最大活动半径为3.136 2 km,最大活动范围(即粪便可污染江滩的最大面积)平均为(3 191.113 0±1 189.709 4)hm^2,推算羊粪中虫卵孵出的毛蚴可感染钉螺的面积(即需要重点查/灭感染性钉螺的范围)平均为(3 210.717 5±1 190.907 3)hm^2。结论敞放散养在江滩上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山羊排出的粪便中所含血吸虫虫卵对环境的污染强度与感染性山羊数量有关;有固定过夜羊舍的敞放散养羊群粪便对江滩的污染范围相对稳定在白天游走范围内。羊粪对江滩的污染范围与山羊养殖户数及羊舍分布有关;羊粪中血吸虫卵孵化出毛蚴可感染钉螺的面积大于羊粪中虫卵的污染面积,即查、灭感染性钉螺范围大于发现羊粪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山羊 粪便污染 钉螺 虫卵 毛蚴 高危环境
原文传递
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制备及其杀螺效果 被引量:15
6
作者 云天 戴建荣 +7 位作者 戴洋 杨振坤 王飞 梁晓天 马波 曲国立 汪伟 梁幼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杀螺效果。方法通过对润湿剂、分散剂、黏合剂和载体进行筛选,得出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最佳配方。将制得的氯硝柳胺乙醇胺盐颗粒剂进行堆密度、松密度、水分和热储稳定性评价,调查5%... 目的探讨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杀螺效果。方法通过对润湿剂、分散剂、黏合剂和载体进行筛选,得出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最佳配方。将制得的氯硝柳胺乙醇胺盐颗粒剂进行堆密度、松密度、水分和热储稳定性评价,调查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喷撒法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结果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最佳配方和制备方法为:5%的杀螺胺乙醇胺盐、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的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混合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得到粉末;再与93.7%的石英砂和0.1%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混合均匀,烘干,得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所制得的颗粒剂为干燥、自由流动的黄色颗粒,无可见外来物和硬块,粉尘少,适于机器施药;堆密度、松密度和水分分别为1.4、1.3g/ml和2.4%,热储稳定性合格。实验室采用0.5 g/m2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喷撒7 d后,或>1.0 g/m2剂量喷撒1 d后,钉螺死亡率均>95%;现场采用0.5 g/m2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喷撒7 d后,或>1.0 g/m2剂量喷撒1 d后,钉螺死亡率均>85%。结论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杀螺效果较好,是一种适合现场应用的新型杀螺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螺胺乙醇胺盐 钉螺 颗粒剂 杀螺效果
原文传递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XIV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洪军 梁幼生 +9 位作者 戴建荣 汪伟 曲国立 李幼子 云天 陶永辉 钱科 贾悦 杨振坤 魏剑英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619,共9页
目的测定实验室诱导筛选获得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变化,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和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传代的湖南株作为吡喹... 目的测定实验室诱导筛选获得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变化,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和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传代的湖南株作为吡喹酮敏感株,以实验室传代并经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江苏抗性诱导株及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湖南抗性诱导株作为吡喹酮抗性株。分别收集各虫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d后分为6组,5个服药组分别一次性灌服剂量为37.5、75、150、300mg/kg和600mg/kg吡喹酮,对照组不给药;用药后14d解剖小鼠,收集小鼠体内成虫,计算虫负荷和减虫率,计算吡喹酮对各虫株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取一定量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0、40、60、80min和100min后,在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断尾变化,计算各虫株尾蚴断尾率。取一定量各虫株毛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3min和5min后,解剖镜下观察毛蚴的形态变化,计算各虫株毛蚴变形率。结果吡喹酮对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47.7mg/kg和565.5mg/kg,对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51.8mg/kg和467.2mg/kg。当暴露于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20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68.8%,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00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15.9%,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20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59.4%,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暴露于5×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40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吡喹酮 抗药性 成虫 毛蚴 尾蚴 半数有效剂量(ED50)
原文传递
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Ⅵ:基于消除感染性羊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实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神学慧 傅忠宇 +7 位作者 戴建荣 孙乐平 王琳 汪伟 云天 曲国立 王宜安 梁幼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464-469,共6页
目的在以感染性羊为主要传染源流行区,探索采用以消除感染性羊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实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可能性,为完成防治目标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江心洲五墩村为观察现场,在2004—2010年间每年按常规实施孳生... 目的在以感染性羊为主要传染源流行区,探索采用以消除感染性羊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实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可能性,为完成防治目标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江心洲五墩村为观察现场,在2004—2010年间每年按常规实施孳生地查螺灭螺、村民和家畜同步查病治病、健康教育及感染性水域灭蚴等防治措施;2011年在常规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淘汰全村家庭养殖羊,比较2004—2016年该村疫情变化,评价消除感染性羊措施在推进该村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中的作用。结果 2004—2011年五墩村人群粪检阳性率为0.4%~1.4%、感染性螺面积为(18~25)万m^2、重点水域哨鼠感染率为3.3%~18.0%;2004—2008年羊血吸虫感染率为0.0%~7.3%,2009—2011年升至为32.0%~54.3%,村庄周围江滩野粪调查239份,羊粪占96.3%(230/239),羊粪粪检阳性率为15.5%~22.9%。在消除感染性羊的次年,该村的人群和家畜的感染率降到0.0%,并连续5年(2012—2016年)未查到当地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和病畜、感染性哨鼠及感染性钉螺,人畜病情、螺情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标准。结论江滩型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在区域性残存传染源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查清确认当地主要传染源,采取"消除主要传染源+综合性常规防控措施",实行精准防控,是如期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消除目标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防治策略 传播阻断 传染源
原文传递
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用双氢青蒿素连续给药及与吡喹酮伍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洪军 陶永辉 +5 位作者 戴建荣 曲国立 汪伟 云天 李幼子 梁幼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4-538,共5页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连续多次给药及与吡喹酮伍用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腹部贴片感染小鼠,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后随机分组。分别在感染后第6天或第34天,用双氢青蒿素200、300、400mg/kg或600mg/kg...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连续多次给药及与吡喹酮伍用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腹部贴片感染小鼠,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后随机分组。分别在感染后第6天或第34天,用双氢青蒿素200、300、400mg/kg或600mg/kg灌服治疗,日1次,连服3d。在小鼠感染后第7天或第35天,分别灌服双氢青蒿素或吡喹酮各300mg/kg以及2种药物剂量同时灌服,或双氢青蒿素于小鼠感染后第7天或第35天灌服,而吡喹酮则在感染后第6天或第8天,以及第34天或第36天给药。2次试验各设有1组不治疗的对照。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均于感染后50d解剖,收集成虫,计算减虫率和减雌率。结果在感染后第6天,连续3次灌服剂量分别为200、300、400mg/kg和600mg/kg双氢青蒿素,小鼠减虫率分别为69.16%、80.68%、87.11%和90.62%,减雌率分别为62.19%、75.61%、83.65%和92.16%。在感染后第34天,连续3次灌服给药组小鼠减虫率分别为73.90%、74.99%、84.19%和85.49%,减雌率分别为83.84%、92.91%、94.05%和95.27%。在童虫期(感染后7d),单剂量双氢青蒿素(300mg/kg)与吡喹酮(300mg/kg)联合给药组小鼠减虫率为19.66%;单剂量双氢青蒿素(300mg/kg)第7天服用,吡喹酮第6天或第8天给药组小鼠减虫率分别为42.96%和57.46%。在成虫期(感染后35d),双氢青蒿素(300mg/kg)与吡喹酮(300mg/kg)联合给药组小鼠减虫率为70.21%,吡喹酮第34天或第36天给药组小鼠减虫率分别为60.82%和81.51%。结论双氢青蒿素在童虫期和成虫期连续给药可增强其抗日本血吸虫作用效果。在童虫期,双氢青蒿素与吡喹酮伍用或吡喹酮第6天用药可降低抗日本血吸虫作用效果;在成虫期,双氢青蒿素与吡喹酮伍用或吡喹酮第36天用药可增强抗日本血吸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双氢青蒿素 吡喹酮 杀虫效果 联合用药
原文传递
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Ⅰ羊粪收集袋的研发及塑料杯顶管孵化法的改良 被引量:8
10
作者 戴建荣 神学慧 +4 位作者 曲国立 王宜安 云天 汪伟 梁幼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目的研发羊粪收集袋,在简便易行、避免污染的前提下提高羊粪样本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改良塑料杯顶管孵化法,使其操作简便规范,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以适应羊日本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方法基于湖区山羊体形特征,采用棉纱... 目的研发羊粪收集袋,在简便易行、避免污染的前提下提高羊粪样本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改良塑料杯顶管孵化法,使其操作简便规范,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以适应羊日本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方法基于湖区山羊体形特征,采用棉纱粗平布面料设计缝制一种可固定在羊臀部、可脱卸、可避免尿液污染(粪尿分离)的羊粪收集袋。在进行羊粪塑料杯顶管孵化前,采用机械法代替常规人工捣碎羊粪标本,比较机械捣碎处理对顶管孵化法孵化毛蚴的影响。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顶管与杯盖橡皮圈之间加一滤膜,以阻挡粪渣漂浮物进入顶管,比较薄层脱脂棉滤膜、厚层脱脂棉滤膜、100孔/25.4 mm^2尼龙绢和150孔/25.4 mm^2尼龙绢等4种滤膜对毛蚴孵出观察的影响。结果羊粪收集袋由前腿固定衫、后腿固定衫和粪便袋3部分构成,固定衫主要功能是固定收集袋,使其在羊活动时不移位且能承载重量,粪便袋主要功能是存放粪便。携带粪便收集袋的山羊活动不受影响,所排放粪便均落入袋中,并可按需要随时取用。该袋装卸方便,粪便标本可避免尿液污染,收集袋可在清洗后重复使用。羊粪样本用于塑料杯顶管毛蚴孵化法前,加适量水后采用JYL-C16V型九阳牌料理机,按18 000 r/min搅碎10 s,连续3次,每次间隔5 s,可将山羊粪便标本均匀粉碎,采用该法机械搅碎羊粪对毛蚴孵化无影响。同一份羊粪标本用于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时,在顶管与橡皮圈间分别加垫100孔/25.4 mm^2尼龙绢、150孔/25.4 mm^2尼龙绢、薄层脱脂棉滤膜和厚层脱脂棉滤膜后,获得毛蚴总数分别为541、620、344条和211条,表明采用100孔/25.4 mm^2尼龙绢和150孔/25.4 mm^2尼龙绢观察效果均好。结论羊粪收集袋操作方便、适用、可重复使用,可用于山羊血吸虫感染病原学诊断和科学研究;用机械搅碎和150孔/25.4 mm^2尼龙绢改良塑料杯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山羊 塑料杯顶管孵化法 毛蚴 虫卵
原文传递
江苏省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 Ⅴ长江水域血吸虫毛蚴感染性的监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戴建荣 李洪军 +8 位作者 孙乐平 云天 汪伟 李幼子 高扬 张联恒 高原 洪青标 梁幼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4,F0003,共5页
目的建立长江水体血吸虫毛蚴监测方法,监测水体受血吸虫虫卵污染情况,为追踪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灭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长江江苏段选择45个监测点,采用浮瓶-尼龙袋哨螺测定法,每个点投放500只阴性钉螺,于2009年5-9月每月投... 目的建立长江水体血吸虫毛蚴监测方法,监测水体受血吸虫虫卵污染情况,为追踪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灭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长江江苏段选择45个监测点,采用浮瓶-尼龙袋哨螺测定法,每个点投放500只阴性钉螺,于2009年5-9月每月投放1次,每次投放28 h,钉螺收回后置于25℃恒温箱内饲养。首次回收2个月后每月采用群体逸蚴法检测1次钉螺感染性,在末次投放3个月后,采用压碎法解剖全部钉螺,观察钉螺血吸虫感染情况,并调查出现感染螺环境的人畜活动情况。建立江苏省长江水域哨螺监测数据库,绘制哨螺阳性点地理分布图,计算江水中钉螺单位时间被血吸虫毛蚴感染的阳性率。结果 45个点5个月共投放哨螺44 717只,回收43 477只,回收率为97.23%;钉螺逸蚴81 410只次,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解剖钉螺13 033只,发现5只感染血吸虫,钉螺感染率为0.038%,水体中钉螺感染血吸虫的阳性率为4.11/100万。在45个监测点中检出阳性点5个,阳性点出现率为11.11%;其中哨螺阳性点分布在长江南岸3个、北岸1个、江心洲1个,其阳性点出现率分别为21.43%、5.56%和7.69%,南岸哨螺阳性点出现率是北岸的3.8倍。5个阳性点中有3个为渔船民集散地。结论江苏省长江南岸水域受血吸虫虫卵污染程度高于北岸,渔船民集散地是重要的污染地之一。浮瓶-尼龙螺袋哨螺测定法是监测水体受血吸虫虫卵污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毛蚴 浮瓶-尼龙袋哨螺测定法 监测 传染源 江苏省
原文传递
氯硝柳胺展膜油剂水面分布及杀尾蚴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云天 戴洋 +7 位作者 李幼子 贾悦 李洪军 曲国立 汪伟 魏剑英 梁幼生 戴建荣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10-414,共5页
目的观察了解氯硝柳胺展膜油剂水面铺展速度、水面分布和水面杀尾蚴效果。方法取直径4 mm的泡沫塑料作为浮标,置于大型静止水面中心处,待静止后,在距浮标0.5 cm处滴加氯硝柳胺展膜油剂,开始计时并测定浮标在水面漂浮距离,计算氯硝柳胺... 目的观察了解氯硝柳胺展膜油剂水面铺展速度、水面分布和水面杀尾蚴效果。方法取直径4 mm的泡沫塑料作为浮标,置于大型静止水面中心处,待静止后,在距浮标0.5 cm处滴加氯硝柳胺展膜油剂,开始计时并测定浮标在水面漂浮距离,计算氯硝柳胺展膜油剂的铺展速度及面积。将塑料桶(直径40 cm,高50 cm)装满脱氯水后,水温(25±1)℃,待水体静止后在水表面圆心处滴加氯硝柳胺展膜油剂60μl。分别在距离滴加展膜油剂处的水体表面10 cm和20 cm,并且水深10、20、30、40 cm和50 cm处提取水样1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氯硝柳胺浓度。将氯硝柳胺展膜油剂用乙醇稀释成有效浓度为1.25 mg/L和0.62 mg/L的溶液,各取10μl溶液加入含有尾蚴的24孔培养板中,使各孔中氯硝柳胺浓度分别为6.25×10-3mg/L和3.13×103mg/L,观察不同时间尾蚴存活情况。结果氯硝柳胺展膜油剂滴入量为20、30、40、50、60、70μl和80μl时,铺展速度分别为59、55、71、90、111、122 cm/s和153 cm/s,铺展面积分别为5.31、5.89、7.07、10.06、12.56、15.20 m2和16.61 m2,且随着滴入量的增加,铺展速度呈加快趋势,铺展面积相应增加,铺展速度与滴入量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水表面滴入氯硝柳胺展膜油剂60μl后,其浓度最高可达1.27 mg/L,2 h后浓度仍维持在0.07 mg/L以上。距离水面10 cm以下水体中氯硝柳胺浓度均<0.04 mg/L。氯硝柳胺展膜油剂浓度为6.25×10-3mg/L时,1 min尾蚴内全部死亡;当浓度为3.13×10-3mg/L时,1、2、3、5、10、20 min和30 min尾蚴死亡率分别为0、13.89%、19.44%、43.06%、69.44%和79.17%。结论氯硝柳胺展膜油剂铺展速度快、水面滞留时间长,具有较好的表面杀蚴作用,可用于现场水面杀尾蚴,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展膜油剂 杀尾蚴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原文传递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降解规律研究 Ⅱ同位素示踪及光解终产物含量测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建平 李洪军 +5 位作者 廖慨 汪伟 云天 陶永辉 梁幼生 戴建荣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观察同位素示踪技术解析氯硝柳胺乙醇胺盐(NES)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及测定光解终产物CO2的变化。方法实验室配制pH5的0.05μg/ml、pH7的0.5μg/ml和pH9的2.5μg/mlNES溶液,采用氙灯光源作为模拟日光照射上述NES溶液,照射8、16、24、32... 目的观察同位素示踪技术解析氯硝柳胺乙醇胺盐(NES)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及测定光解终产物CO2的变化。方法实验室配制pH5的0.05μg/ml、pH7的0.5μg/ml和pH9的2.5μg/mlNES溶液,采用氙灯光源作为模拟日光照射上述NES溶液,照射8、16、24、32、40、48h和72h后,分别测定NES溶液在光解管顶的气态样品,采用GasBenchⅡ进样针插入直接分析;液体样品则取2.5ml注入用高纯氦吹过的密封顶空样品瓶中,用加酸泵滴加无水磷酸,30℃超声反应1h,再插入GasBenchⅡ进样针进行分析;与DELTAPLUS/XP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联用测定光解产物CO2的量及碳稳定同位素。结果在氙灯光光照条件下,pH70.5μg/ml和pH92.5μg/mlNES溶液的光解,随光照时间的增加,CO2的量也增加,并呈线性增长,72h时其产量接近NES的实际产量。同位素结果显示,随光照时间的增加,CO2的碳同位素值逐渐变负,72h时接近NES原药的碳同位素值,为-25.36±0.11,光降解已接近完全。而pH50.05μg/mlNES溶液的光解,随光照时间的增加,CO2的量也在增加,但其产量超出了NES的实际产量;同位素结果显示,随光照时间的增加,产出CO2的碳同位素值逐渐变负,但在光照16h后其产CO2的碳同位素值比NES的碳同位素值偏负。结论 NES能够在水中快速光解,终产物为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 光解 同位素 CO2
原文传递
江苏省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Ⅵ基于水面日本血吸虫尾蚴富集的水体感染性检测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曲国立 戴建荣 +6 位作者 云天 汪伟 杨振坤 赵正阳 郭娜 孙乐平 梁幼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索水面血吸虫尾蚴富集方法,并与已有疫水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新型快速敏感的疫水检测方法。方法选取大豆油、汽油、试剂煤油、异佛尔酮等进行扩展剂筛选。借助扩展剂在水面扩散时所形成的推力,对水面漂浮的尾蚴进行富集,然后采用P... 目的探索水面血吸虫尾蚴富集方法,并与已有疫水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新型快速敏感的疫水检测方法。方法选取大豆油、汽油、试剂煤油、异佛尔酮等进行扩展剂筛选。借助扩展剂在水面扩散时所形成的推力,对水面漂浮的尾蚴进行富集,然后采用PE吸附膜及C-6膜粘附富集的尾蚴,快速确定水体的感染性。同时探索扩展剂剂量与扩散半径之间的关系。结果汽油、试剂煤油、异佛尔酮均可作为扩展剂进行实验,异佛尔酮的扩散效果最优。采用扩展剂富集后进行吸附膜粘取,可显著提高水中尾蚴检出率。结论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感染性疫水的检出率,适合低感染度水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预警 监测 扩展剂 C-6膜 尾蚴
原文传递
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连续给药及伍用治疗小鼠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洪军 汪伟 +6 位作者 曲国立 戴建荣 陶永辉 李幼子 云天 魏剑英 梁幼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578-580,605,共4页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连续给药或伍用治疗小鼠血吸虫病的效果,为日本血吸虫病病原学治疗提供药物配伍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腹部贴片感染法,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分别于感染后6~8 d(童虫期)和34~36 d(成...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连续给药或伍用治疗小鼠血吸虫病的效果,为日本血吸虫病病原学治疗提供药物配伍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腹部贴片感染法,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分别于感染后6~8 d(童虫期)和34~36 d(成虫期),以300 mg/kg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连续给药及3种药物等剂量配伍给药,在感染后50 d解剖小鼠,收集成虫,计算减虫率和减雌率。结果在感染后6~8 d,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连续3 d单独给药和3种药物等剂量配伍给药,小鼠减虫率为79.5%~86.0%;减雌率为79.4%~8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感染后34~36 d给药,减虫率为73.8%~75.8%,减雌率为88.7%~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连续给药及伍用治疗小鼠血吸虫病效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双氢青蒿素 青蒿琥酯 蒿甲醚 连续给药 伍用
原文传递
土壤中氯硝柳胺降解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贾悦 云天 +2 位作者 戴建荣 曲国立 梁幼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9-564,共6页
目的了解灭螺药氯硝柳胺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因素,为评价氯硝柳胺现场灭螺的环境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土壤中氯硝柳胺含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分析氯硝柳胺在不同含水量(10%、30%、50%、70%、90%)、不同温度[(15±1)、(25&... 目的了解灭螺药氯硝柳胺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因素,为评价氯硝柳胺现场灭螺的环境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土壤中氯硝柳胺含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分析氯硝柳胺在不同含水量(10%、30%、50%、70%、90%)、不同温度[(15±1)、(25±1)、(35±1)℃]、不同初始浓度(1、5、10 mg/kg)及灭菌和未灭菌土壤中的降解。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氯硝柳胺降解进行拟合,计算其降解半衰期。结果随着时间延长,氯硝柳胺残留量在不同含水量土壤中逐渐降低;土壤含水量越高,降解越快,氯硝柳胺在10%~90%含水量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由4.258 d下降为2.412 d。在不同温度土壤中,氯硝柳胺残留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温度越高,氯硝柳胺降解越快,氯硝柳胺在(15±1)^(35±1)℃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由4.398 d下降为2.828 d。1、5、10 mg/kg初始浓度氯硝柳胺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212、3.333、3.448 d,氯硝柳胺在灭菌和未灭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0 d和3.273 d。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土壤中微生物(P=0.010)、含水量(P=0.000)和温度(P=0.002)对氯硝柳胺降解半衰期均有影响。结论氯硝柳胺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土壤中存在微生物、温度高、含水量增加可促进氯硝柳胺在土壤中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降解 土壤 半衰期
原文传递
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Ⅳ羊体内血吸虫的发育及粪便中虫卵数量和分布 被引量:6
17
作者 神学慧 戴建荣 +7 位作者 孙乐平 傅忠宇 李叶芳 曲国立 汪伟 云天 王宜安 梁幼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2-506,共5页
目的阐明日本血吸虫在山羊体内生长发育和虫卵随粪便排出的强度与时间分布,为控制和消除羊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建立山羊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采用定期收集粪便并进行粪便病原学检查,及定期解剖等方法,分析比较山... 目的阐明日本血吸虫在山羊体内生长发育和虫卵随粪便排出的强度与时间分布,为控制和消除羊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建立山羊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采用定期收集粪便并进行粪便病原学检查,及定期解剖等方法,分析比较山羊感染血吸虫尾蚴后成虫获得量、感染不同时间后羊体内血吸虫数量变化和虫体内含虫卵数量,以及羊粪中血吸虫虫卵数量变化与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解剖6只血吸虫感染山羊,共检获成虫415条,平均每只山羊成虫获得率为34.58%(23.00%-45.50%)。感染200条/只尾蚴的5只山羊在感染2、5、8、11个月和14个月后分别获得47、93、77、74条和73条成虫,感染8~14个月后获得的成虫数与之相近,未见明显减少;解剖所获雌虫体内含虫卵数量分别为(200.00±42.33)、(226.20±45.88)、(168.20±25.85)、(183.80±55.13)个和(190.80±53.53)个,感染后2个月与14个月雌虫体内血吸虫虫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1,P=0.771)。10只羊感染血吸虫后排出虫卵的平均开放前期为(37.70±3.02)d。羊感染血吸虫后2-14个月,共开展粪便孵化7批次,分别有30、23、14、1次和2次粪孵毛蚴密度为"++++"、"+++"、"++"、"+"和"-",孵化毛蚴密度分布构成比分别为42.86%、32.86%、20.00%、1.43%和2.86%。结论山羊感染血吸虫后约有1/3的尾蚴可发育为成虫,虫卵开放前期为(37.70±3.02)d,感染血吸虫后14个月以内成虫数、雌虫含虫卵数和粪便中虫卵数未见显著减少。本研究提示,感染性山羊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且无"自愈"证据,是日本血吸虫病重要的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 山羊 虫卵 发育 开放前期
原文传递
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的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宜安 杨坤 +4 位作者 梁幼生 曲国立 石锋 云天 戴建荣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9-254,259,共7页
目的基于螺的生态学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温度资料,预测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方法采用生态学方法实验室测定光滑双脐螺螺卵、幼螺及成螺生存极值高温、极值低温、发育起点温度和世代发育有效积温... 目的基于螺的生态学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温度资料,预测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方法采用生态学方法实验室测定光滑双脐螺螺卵、幼螺及成螺生存极值高温、极值低温、发育起点温度和世代发育有效积温;采集中国大陆南方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家级气象站点1955-2010年温度资料,建立光滑双脐螺环境温度相关基础数据库,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预测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空间分布区域。结果光滑双脐螺螺卵、幼螺及成螺的半数致死低温分别为6.80、6.34℃和6.60℃,半数致死高温分别为35.99、33.59℃和32.20℃,发育起点温度为7.16℃,平均世代发育有效积温为(1 970.07±455.10)日·度。结合我国南方229个国家级气象站点温度资料的GIS分析显示,中国大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局部地区以及海南全省的气温条件已能满足光滑双脐螺生存的温度要求;其中广东少部分地区和整个海南省区,甚至可完成3个世代以上发育繁殖,可成为该螺入侵后的高风险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并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大陆适合光滑双脐螺定殖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域有由南向北扩展的趋势。结论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区已具备适合光滑双脐螺定殖的温度条件,且此区域呈由南向北扩展的趋势。因此,中国大陆存在光滑双脐螺传入后的定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血吸虫 光滑双脐螺 定殖 潜在地理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大陆
原文传递
不同密度和距离钉螺对毛蚴易感性的影响:模拟现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伟 李洪军 +4 位作者 李幼子 云天 魏剑英 戴建荣 梁幼生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1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密度、不同距离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毛蚴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在模拟现场环境下,采用20000条新鲜孵化出的毛蚴分别感染1、2、3、5 m处的钉螺,每处钉螺分为5、10、50、100只/袋4个密度组,感染4 h后带回实验室饲养,8周后解剖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密度、不同距离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毛蚴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在模拟现场环境下,采用20000条新鲜孵化出的毛蚴分别感染1、2、3、5 m处的钉螺,每处钉螺分为5、10、50、100只/袋4个密度组,感染4 h后带回实验室饲养,8周后解剖观察钉螺感染情况。结果在1、2、3、5 m处,5、10、50、100只/袋4个密度组钉螺感染率分别为9.86%、7.14%、6.98%和5.19%,17.33%、10.45%、8.33%和4.58%,9.55%、6.03%、4.33%和2.59%,8.06%、8%、5.34%和3.11%。结论在钉螺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钉螺受感染概率与毛蚴投放处的距离成反比;但是,未得出钉螺感染率与钉螺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能与密度设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钉螺 毛蚴 密度 距离
原文传递
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Ⅱ温度和湿度对羊粪中虫卵存活的影响及虫卵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状况 被引量:5
20
作者 曲国立 戴建荣 +4 位作者 王宜安 云天 神学慧 汪伟 梁幼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0-496,共7页
目的调查羊粪中日本血吸虫虫卵在江滩自然环境中的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山羊动物模型,收集感染性山羊粪便,观察环境温度和羊粪含水量对羊粪中日本血吸虫虫卵... 目的调查羊粪中日本血吸虫虫卵在江滩自然环境中的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山羊动物模型,收集感染性山羊粪便,观察环境温度和羊粪含水量对羊粪中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率的影响。选择江堤外一块草滩作为实验现场,观察春、冬季羊粪在江滩的暴露时间对虫卵孵化率以及阳光直晒对虫卵生存的影响。结果在25℃实验室环境中,羊粪中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率与羊粪含水量呈高度正相关(r=0.87)。当羊粪含水量降至7.6%时,虫卵失去孵化能力。保持羊粪含水量不变,将羊粪暴露在-5℃环境中,随暴露时间延长,粪便中虫卵孵化率逐渐降低;暴露5 h后,孵化率降至0。将羊粪样本暴露于5、15℃和25℃环境中,随暴露时间延长,粪便中虫卵孵化率逐渐降低,暴露52 d后仍有2.3%、5.0%和0.9%虫卵存活并可孵化出毛蚴。将羊粪暴露于35℃环境中,随暴露时间延长,粪便中虫卵孵化率逐渐降低,暴露13 d后孵化率降为0。冬季(气温-2~10℃)随暴露时间延长,暴露于江滩滩面的羊粪中虫卵孵化率逐渐下降,暴露21 d后孵化率降至0。春季(气温16~19℃)随暴露时间延长,暴露在江滩滩面的羊粪中虫卵孵化率逐渐下降,暴露5 d后虫卵孵化率降至0.9%。同一滩块暴露相同时间后,暴露在有阳光直晒滩面羊粪中的虫卵孵化率低于无阳光直晒滩面。结论羊粪中的日本血吸虫虫卵生存与环境温度和羊粪含水量(即湿度)有关,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虫卵孵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 山羊 虫卵 温度 湿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