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匹维溴铵治... 目的:探讨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匹维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积分、血清TNF-α和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泻、腹痛、腹胀症状积分、血清TNF-α和IL-8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TNF-α和IL-8水平,控制胃肠道感染,促进患者腹胀、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匹维溴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微小RNA-146a和微小RNA-34a及微小RNA-17-5p与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文博 +1 位作者 黄宝丰 蒋科威 《中国医药》 2021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46a、miR-34a及miR-17-5p与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粥样硬化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80例无颈动脉...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46a、miR-34a及miR-17-5p与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粥样硬化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8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作为无粥样硬化组。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miR-34a、miR-17-5p表达量,分析三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对斑块性质的预测价值。结果粥样硬化组miR-146a、miR-34a、miR-17-5p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无粥样硬化组[(1.68±0.38)比(1.02±0.23)、(1.85±0.46)比(1.13±0.24)、(1.59±0.28)比(1.0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miR-146a、miR-34a、miR-17-5p表达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性质相关(均P<0.05)。不稳定性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miR-146a、miR-34a、miR-17-5p表达量高于稳定斑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miR-146a、miR-34a、miR-17-5p三者表达互呈正相关(均P<0.05)。miR-146a、miR-34a、miR-17-5p三项指标联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性质的预测价值高于单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2,敏感度为86.39%,特异度为70.12%。结论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miR-34a、miR-17-5p表达异常升高,与患者斑块性质相关,三者呈正相关,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斑块性质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微小RNA-146a 微小RNA-34a 微小RNA-17-5p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伴发高尿酸血症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禹程远 刘天元 +4 位作者 董亦师 彭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6期3136-3141,3169,共7页
目的:本研究对慢性肾脏病伴发高尿酸血症的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及随访,观察我院住院患者中符合该条件的人群,并对该人群是否较早进入以透析为主要方式的肾脏替代治疗阶段或是以死亡为主要表现的终点事件进行评估,以期降低肾脏病致死致残风... 目的:本研究对慢性肾脏病伴发高尿酸血症的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及随访,观察我院住院患者中符合该条件的人群,并对该人群是否较早进入以透析为主要方式的肾脏替代治疗阶段或是以死亡为主要表现的终点事件进行评估,以期降低肾脏病致死致残风险。方法:收集2013.1-2018.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慢性肾脏病CKD1-5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AS9.4软件统计数据,所得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或者例数(百分比)的方式进行描述;方差齐时t检验应用于定量资料组间比较;方差不齐时应用Satterthwaite 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体现在多组间比较的应用。卡方检验是组间比较定性资料的一种选择。Pearson分析用来挖掘尿酸与本实验中其他指标的相关可能。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汇总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1)高尿酸血症组患者以24.93%的比例进入透析阶段,比非高尿酸组高了12.04%。死亡结果对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构成影响。2)尿酸和胆固醇及血糖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2637和0.11639。与eGFR具有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26。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D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尿酸、胱抑素C、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尿潜血、收缩压是CKD的危险因素。以CKD分期为应变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包括尿酸、尿蛋白、尿潜血、年龄、BUN、Cys C、收缩压、血肌酐、吸烟、饮酒、BMI、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变量筛选法采用向后法,结果显示,尿蛋白、尿素氮、尿酸是CKD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与慢性肾脏病非高尿酸血症组相比,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入透析阶段的比例更大。2)本研究可以得出尿蛋白、血尿素氮、尿酸是CKD的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脏病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