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体分类新论 被引量:14
1
作者 《修辞学习》 2000年第3期1-3,共3页
  一、语体的分类   在语体分类上,有的学者把现代汉语语体分成“口头语体”与“书面(卷)语体”两类,但这种划分并不是从功能的角度着眼的,这就与语体的定义产生了矛盾。另一些学者则不分。“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两个大类...   一、语体的分类   在语体分类上,有的学者把现代汉语语体分成“口头语体”与“书面(卷)语体”两类,但这种划分并不是从功能的角度着眼的,这就与语体的定义产生了矛盾。另一些学者则不分。“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两个大类,高名凯即此主张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一般的交际功能的言语风格”,下再分小类,没有把“口头语体”独立出来;后来有的学者提出“日常交际语体”(或“日常谈话语体”、“日常生活语体”)作为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 复句 句子 公文格式
下载PDF
岳飞故事的演变 被引量:13
2
作者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7-150,38,共25页
关键词 岳飞 小说 南宋 明代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说岳全传》 《精忠旗》
全文增补中
韩世忠梁红玉故事源流考略 被引量:8
3
作者 梁燕洪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26,共11页
早在南宋中后期,韩世忠梁红玉的事迹已经成为野史笔记和通俗文学的述说对象。元明时期,韩梁故事逐步发展丰富起来,出现了张四维的《双烈记》、陈与郊的《麒麟罽》等搬演韩梁二人一生事迹的传奇戏曲作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系列小说... 早在南宋中后期,韩世忠梁红玉的事迹已经成为野史笔记和通俗文学的述说对象。元明时期,韩梁故事逐步发展丰富起来,出现了张四维的《双烈记》、陈与郊的《麒麟罽》等搬演韩梁二人一生事迹的传奇戏曲作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系列小说中也有不少关于韩梁故事的情节关目。明末清初,韩梁故事的形态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这从钱彩、金丰的《说岳全传》,李玉的《清忠谱》以及杨潮观的《吟风阁杂剧.翠微亭卸甲闲游》等小说戏曲作品中得到很好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世忠 梁红玉 《双烈记》 《麒麟罽》
下载PDF
“诸子出于王官”说与汉家学术话语 被引量:10
4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4-204,共21页
西汉刘歆《七略》创立的"诸子出于王官"说,今见于《汉书·艺文志》。通过辨析"诸子出于王官"说与《周礼》所载王官的关系,并考察《七略》的内容,可知其为《七略》学术史观"学术出于王官"论的主要支... 西汉刘歆《七略》创立的"诸子出于王官"说,今见于《汉书·艺文志》。通过辨析"诸子出于王官"说与《周礼》所载王官的关系,并考察《七略》的内容,可知其为《七略》学术史观"学术出于王官"论的主要支柱。这是刘歆藉先秦典籍传承制度联系王官之学与西汉学术文化所建立的古今学术源流体系。而"诸子出于王官"说的"以经观子"批评方式,以及"融子入经"的理论意图,则是对西汉儒家经学吸收融会周秦诸子百家之历史趋势的建构性解释。"诸子出于王官"说是刘歆站在经学立场统摄诸子的理论表述,旨在强化汉朝五经官学的权威性,充分反映学术大一统下的汉家学术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出于王官 《汉书·艺文志》 刘歆五经官学 汉家学术
原文传递
新文学运动的边缘回响──论澳门的早期新诗 被引量:7
5
作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5,共9页
最近发现的澳门诗人冯秋雪写于1920年1月的第一首新诗《纸鸢》,澳门“雪社”在1928年3月出版的冯秋雪、冯印雪、赵连城的第一部新诗合集《绿叶》,足以说明早在20世纪20年代,澳门已经出现了第一批新诗作品以及第一个新诗作者群,而他们创... 最近发现的澳门诗人冯秋雪写于1920年1月的第一首新诗《纸鸢》,澳门“雪社”在1928年3月出版的冯秋雪、冯印雪、赵连城的第一部新诗合集《绿叶》,足以说明早在20世纪20年代,澳门已经出现了第一批新诗作品以及第一个新诗作者群,而他们创作新诗显然是响应了新文学运动的号召。通过对它们的分析,不仅使澳门早期新文学的面貌更加清晰,更可加深了解新文学运动在最初十年于各地扩散和影响的一些具体情况。另外,冯秋雪等人的新诗创作在澳门新文学史上呈现出来的现象,亦说明了澳门新文学史发展过程中的内部主客观动因和外来影响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新诗 《绿叶》 冯秋雪 雪社 新文学运动
下载PDF
澳门雪堂诗社考述 被引量:6
6
作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0-176,共7页
民国初年,冯秋雪等人发起的雪堂诗社,是澳门历史第一个以本土居民为骨干的文学团体。他们结集同道,以月课形式创作诗词,连续出版社刊《诗声》46期。通过对雪堂各方面活动的梳理,可见其表现出强烈的本土文学意识,并对促进中华文化与文学... 民国初年,冯秋雪等人发起的雪堂诗社,是澳门历史第一个以本土居民为骨干的文学团体。他们结集同道,以月课形式创作诗词,连续出版社刊《诗声》46期。通过对雪堂各方面活动的梳理,可见其表现出强烈的本土文学意识,并对促进中华文化与文学在澳门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故在澳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文学 雪堂诗社 冯秋雪 《诗声》
下载PDF
谈刘向校书中的“底本”意识 被引量:5
7
作者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5-76,共2页
中国校勘学的一些实践原则与操作方法,早在西汉刘向校书时就已经初步确立和开始运用,其中以“中书”为本,参校“外书”的校勘程序,以及对校勘成果的处理,最为重要。
关键词 刘向 “底本”意识 校勘学
下载PDF
盐谷温中国小说研究的现代意义
8
作者 卜雨薇 《人文论丛》 2023年第2期223-231,共9页
盐谷温是中国文学史、俗文学,尤其是小说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等著作不仅取得重要的学术成就,也对当时中国学界影响甚大。无论在文学观念和分析方法上,盐谷温的中国小说研究都深受西方学术的影响。这是盐谷温在... 盐谷温是中国文学史、俗文学,尤其是小说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等著作不仅取得重要的学术成就,也对当时中国学界影响甚大。无论在文学观念和分析方法上,盐谷温的中国小说研究都深受西方学术的影响。这是盐谷温在德国等地留学时,接受现代西方学术熏陶的结果。盐谷温的中国小说研究注重用文学比较的方法,从文学普遍性的角度讨论中国小说,尤其着意于中国小说与日本文学的关系。盐谷温的中国小说研究既不同于早期的西方学者,也有别于后来中国学者的相关著作。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盐谷温的中国小说研究显然具有沟通东西学术的意义,而其自身的特色也是日本汉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学 盐谷温 中国小说研究 西方学术影响 文学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水浒传》中的性格类绰号 被引量:3
9
作者 《许昌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50-52,共3页
明代长篇小说《水浒传》中宋江等36人的事迹,于《宋史》、《宋家僭乱诸寇》、《东都事略》等书中已有记载,在元人杂剧也出现“水浒戏”。但直至元末明初,施耐庵才完整地编写成一部系统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属古代英雄传奇小说[... 明代长篇小说《水浒传》中宋江等36人的事迹,于《宋史》、《宋家僭乱诸寇》、《东都事略》等书中已有记载,在元人杂剧也出现“水浒戏”。但直至元末明初,施耐庵才完整地编写成一部系统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属古代英雄传奇小说[1],叙述以宋江、卢俊义为首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性格类绰号 人物形象 性格特征 宋江形象
下载PDF
论《灰阑记》的故事母题及文本变异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星星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47-155,共9页
以“两母争子”为主题的《灰阑记》,是跨国家、跨文化的文学变异现象下的主题学研究典型样本。本文以元代李行道《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杂剧、德国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以及香港西西《肥土镇灰阑记》为主要对象,兼及世界范围内其他《... 以“两母争子”为主题的《灰阑记》,是跨国家、跨文化的文学变异现象下的主题学研究典型样本。本文以元代李行道《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杂剧、德国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以及香港西西《肥土镇灰阑记》为主要对象,兼及世界范围内其他《灰阑记》故事,从故事母题和文本变异的角度,对《灰阑记》的多种文本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主要探讨早期《灰阑记》的中西方起源;《高加索灰阑记》对《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的继承;《肥土镇灰阑记》对《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内容上的借鉴,对《高加索灰阑记》形式上的致敬;以及《灰阑记》的社会文本解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阑记 主题学 故事母题 文本变异
下载PDF
刘向校本整理模式探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文学与文化》 2011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西汉末年的刘向校书活动基本结束了先秦西汉典籍单篇流传、书无定型的散乱形态,而进入勒成一书、编排有序的定本形态。在具体工作中,刘向针对所校之书的客观状况,灵活有效地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整理模式,而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定著新书&... 西汉末年的刘向校书活动基本结束了先秦西汉典籍单篇流传、书无定型的散乱形态,而进入勒成一书、编排有序的定本形态。在具体工作中,刘向针对所校之书的客观状况,灵活有效地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整理模式,而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定著新书"中所最终形成的三种模式:校定传本,另编新本,勒成新书。细致分析考辨刘向校书时所采用的诸种模式,不仅可以深化对校书工作细节的理解,更有助于认识古代图书流传过程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汉代 古籍整理 模式
下载PDF
美国汉学界中国公案小说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以“文学中的法律”问题为中心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曦冉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4-219,共16页
早期美国汉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研究以译介和版本考证为主,在此阶段,学者开始模糊地认识到其中的“文学中的法律”问题,但通常并非主要的论题。到了世纪之交,跨学科研究的整体学术背景,使美国汉学界开始明确关注到了此一问题,并... 早期美国汉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研究以译介和版本考证为主,在此阶段,学者开始模糊地认识到其中的“文学中的法律”问题,但通常并非主要的论题。到了世纪之交,跨学科研究的整体学术背景,使美国汉学界开始明确关注到了此一问题,并开始用对照的方式进行相关研究。其中,何谷理(Robert Earl Hegel)所取得的成果,最为突出。从这一发展脉络可以得知,在美国汉学界的中国公案小说研究中“文学中的法律”问题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以此视角反观中国学界,法律学界和文学研究界的学者均有参与古代公案小说中“文学中的法律”问题的讨论。由此可见,无论是对美国汉学界,还是中国学界,“文学中的法律”问题在公案小说研究中,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汉学界 公案小说 法律与文学 何谷理
原文传递
“校雠”新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6,共5页
西汉末年刘向领校群书时,首先使用了"校雠"一词来指称图书整理工作。由于刘向校书的特殊意义和巨大价值,以致"校雠"一词在东汉以后为人们所广泛使用,并于后世用以指称图书文献事业。至于刘向何以使用"校雠&qu... 西汉末年刘向领校群书时,首先使用了"校雠"一词来指称图书整理工作。由于刘向校书的特殊意义和巨大价值,以致"校雠"一词在东汉以后为人们所广泛使用,并于后世用以指称图书文献事业。至于刘向何以使用"校雠"一词来作为校正图书文字之意,过往学者习以为常,少有细心追究。文章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简帛的材料,略作解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校雠 文献学
下载PDF
黄景仁词集的流传与版本考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52,共13页
清代黄景仁诗词集的版本达三十种以上,而词集的流传情况及各种版本(包括诗词合刊本)之间的关系尤为错综复杂。在广泛搜集各种黄景仁词集版本,并全面梳理其流传和刊刻过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了解黄景仁词接受史中的某些细节。
关键词 黄景仁 竹眠词《两当轩集》版本
原文传递
西汉楚元王家族学术文化传统探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8,共7页
西汉楚元王家族的学术文化传统始自刘交,终于刘向刘歆,代代相传,历久不断,对汉代政治、学术的影响深刻巨大。楚元王家族在学术文化上的突出之处,在于积极崇尚经学的前提下又有着多元的学术取向。刘向刘歆父子的治学道路,深受家族传统的... 西汉楚元王家族的学术文化传统始自刘交,终于刘向刘歆,代代相传,历久不断,对汉代政治、学术的影响深刻巨大。楚元王家族在学术文化上的突出之处,在于积极崇尚经学的前提下又有着多元的学术取向。刘向刘歆父子的治学道路,深受家族传统的影响,逐步并出色地完成了西汉后期以今文经学为主导,融会诸子百家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推动了古文经学派的显著发展。楚元王家族总体的学术倾向,大体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西汉学术文化的变迁。另一方面,楚元王家族身为宗室,又深深介入西汉中后期的政治斗争,从而形成学政结合的特点,以学辅主的强烈政治色彩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惊人影响力。综观整个西汉学术大势,与其他盛极中绝或无以为继的藩王学术相较而言,楚元王家族堪称西汉学术文化第一世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学术 楚元王家族 刘向 刘歆
下载PDF
刘向校书与古文献学框架的建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8-21,57,共5页
刘向在校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在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建构了古文献学的基本框架。他对古文献学的分支学科如版本学、校勘学、目录学、辨伪学等的理论建构,表现出可贵的自觉性。刘向的成就在于承上启下,把古文献学的发展由早... 刘向在校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在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建构了古文献学的基本框架。他对古文献学的分支学科如版本学、校勘学、目录学、辨伪学等的理论建构,表现出可贵的自觉性。刘向的成就在于承上启下,把古文献学的发展由早期形态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古文献学 理论建构
下载PDF
清人江德量过录何焯校宋本《说苑》考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年第1期66-70,共5页
清人江德量过录的何焯校宋本《说苑》原为近代岭南学者汪兆镛家藏旧物,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澳门东亚大学(澳门大学前身)校董何贤先生捐赠予大学图书馆。本文对该书的原藏者、批校者、过录者、所校《说苑》各本、校语、跋文等作了详细考... 清人江德量过录的何焯校宋本《说苑》原为近代岭南学者汪兆镛家藏旧物,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澳门东亚大学(澳门大学前身)校董何贤先生捐赠予大学图书馆。本文对该书的原藏者、批校者、过录者、所校《说苑》各本、校语、跋文等作了详细考证,从而说明其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焯 《说苑》 江德量
原文传递
元人金仁杰《东窗事犯》杂剧臆测
18
作者 梁燕洪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8-19,共2页
元人杂剧《东窗事犯》分别有孔文卿撰和金仁杰撰两种。孔文卿本今见于《元刊杂剧三十种》,金仁杰本则已散佚,世人莫知其详。本文通过对"东窗事犯"故事在元代流传情况的考查,并给合明清小说、戏剧、说唱文学中有关的情节,对金... 元人杂剧《东窗事犯》分别有孔文卿撰和金仁杰撰两种。孔文卿本今见于《元刊杂剧三十种》,金仁杰本则已散佚,世人莫知其详。本文通过对"东窗事犯"故事在元代流传情况的考查,并给合明清小说、戏剧、说唱文学中有关的情节,对金仁杰本《东窗事犯》的情节内容提出一些合乎情理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窗事犯》 流传
下载PDF
刘向校书动机发微 被引量:1
19
作者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7,共5页
先秦时期文献的丰厚积累,秦始皇焚书和秦末动乱对典籍流传的破坏,西汉初中期图书文献的增加,以及汉朝的求书、藏书和校书传统,构成了刘向校书的学术背景。然而元、成二朝郊庙礼制改革的论争,以及成帝朝灾异屡降,迫使成帝急需理论的依据... 先秦时期文献的丰厚积累,秦始皇焚书和秦末动乱对典籍流传的破坏,西汉初中期图书文献的增加,以及汉朝的求书、藏书和校书传统,构成了刘向校书的学术背景。然而元、成二朝郊庙礼制改革的论争,以及成帝朝灾异屡降,迫使成帝急需理论的依据和历史的借鉴,加之成帝个人对典籍经书的喜爱,便效法前朝以求书、校书来寻求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传统,这才是成帝下诏校书的真正的动机。刘向适逢其时,以其特殊的身份承担了历史交托给他的重大使命。因此,唯有全面理解刘向校书在学术文化与现实政治上的功能,才能更充分地掌握成帝下诏校书的实质目的和整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校书 校书动机 汉成帝
下载PDF
《四库全书》在澳门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图书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目前,澳门的图书馆分别藏有《四库全书》编纂史上的重要文献《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文澜阁本《桯史》,以及最早的影印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当代各种影印本和最先进的... 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图书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目前,澳门的图书馆分别藏有《四库全书》编纂史上的重要文献《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文澜阁本《桯史》,以及最早的影印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当代各种影印本和最先进的电子本。《四库全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澳门有幸与其结下不解之缘,身为澳门人对此深感光荣而又责任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 澳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