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扬 王鹏飞 +3 位作者 王京芳 李相银 韩袁红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6,共8页
杨扬:我们讨论最近这几年的文学发展情况,也就是大家通常讲的“新世纪文学”。现在谈论新世纪文学的人越来越多,但意见分歧很大。我印象中有四种代表性的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跌入低谷.没有大作家大作品,全都... 杨扬:我们讨论最近这几年的文学发展情况,也就是大家通常讲的“新世纪文学”。现在谈论新世纪文学的人越来越多,但意见分歧很大。我印象中有四种代表性的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跌入低谷.没有大作家大作品,全都是小人文学。相应的,一些人认为文学研究没有前途.转而进入文化研究。第二种观点认为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还是有较大发展.有不少新作家新作品所显示的精神探索和审美探索,提供了不同以往的经验和思路。至于文学研究也还是有不少新的进展.出现了一批新的批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作家 精神探索 为文 文学发展 中国文学 批评家 意见分歧 印象 小人
原文传递
异元批评和过度阐释——金庸小说研究与批评中的两种常见现象 被引量:7
2
作者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7-51,共5页
在目前的金庸小说研究与批评界,有两种常见的现象,即异元批评和过度阐释。文章主要分析了这两种现象及其根源。作者指出,导致两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研究者和批评者内心根深蒂固的新文学本位意识。
关键词 异元批评 过度阐释 金庸小说 新文学本位意识
下载PDF
当前主流文学观念体系的局限性——以金庸小说为参照 被引量:3
3
作者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60,共8页
对于当前中国主流文学观念体系的局限性,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但由于论者普遍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参照对象,故而未能真正跳出主流文学的本位立场,往往只站在主流文学的视界内,对其进行透视与反思,这实际上只能促使中国主流文学观念体... 对于当前中国主流文学观念体系的局限性,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但由于论者普遍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参照对象,故而未能真正跳出主流文学的本位立场,往往只站在主流文学的视界内,对其进行透视与反思,这实际上只能促使中国主流文学观念体系进行内部微调,而难以对其形成震荡性的冲击。金庸小说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参照对象,使我们能够跳出主流文学的本位立场,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反思与透视。本文以金庸小说为参照,侧重从文学雅俗观、文学真实观、本土性缺失等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文学观念体系 局限性 金庸小说 参照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的明星现象 被引量:4
4
作者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9-44,共6页
在中国当代导演中 ,张艺谋堪称制造明星的高手 ,演员们“遇张即红” ,成为中国当代电影文化中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其中还有两个有趣的特点 ,即其一 ,张艺谋更善于制造女性明星 ;其二 ,这些明星往往知名度极高 ,却又缺乏与之相应的票房... 在中国当代导演中 ,张艺谋堪称制造明星的高手 ,演员们“遇张即红” ,成为中国当代电影文化中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其中还有两个有趣的特点 ,即其一 ,张艺谋更善于制造女性明星 ;其二 ,这些明星往往知名度极高 ,却又缺乏与之相应的票房号召力。本文主要从大众精神走向、张艺谋电影的女性倾向、大众对张艺谋电影的认同障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电影文化 明星现象 中国当代导演 大众精神 女性倾向
下载PDF
穆旦《冬》诗的版本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98,共6页
穆旦《冬》诗有两个版本,一是1980年2月《诗刊》发表的原稿版,二是1986年出版的《穆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中收录的修改版。这两个版本中,无论是在情感的真实性还是在诗艺效果上,原稿版都远胜修改版。但长期以来,被学术界选... 穆旦《冬》诗有两个版本,一是1980年2月《诗刊》发表的原稿版,二是1986年出版的《穆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中收录的修改版。这两个版本中,无论是在情感的真实性还是在诗艺效果上,原稿版都远胜修改版。但长期以来,被学术界选择该诗标准版本的恰恰是修改版,原稿版则几乎被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问题 《诗刊》 《冬》 穆旦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稿 改版 学术界
原文传递
论金庸武侠小说《白马啸西风》的实验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31-37,共7页
《白马啸西风》是金庸的一个实验性的小说文本。其实验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跨文体实验和反武侠倾向。在该作中,作者有意无意地融入了影剧、童话、民谣、神话、寓言等多种文体因素,从而使之在总体风貌上,呈现出明显的跨文体性。同... 《白马啸西风》是金庸的一个实验性的小说文本。其实验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跨文体实验和反武侠倾向。在该作中,作者有意无意地融入了影剧、童话、民谣、神话、寓言等多种文体因素,从而使之在总体风貌上,呈现出明显的跨文体性。同时,《白马》还是金庸开始走向“反武侠”进程的一个转折性作品,其反武侠倾向甚至超过历来被公认为他这方面的典范之作《鹿鼎记》。作为一个实验性作品,《白马》虽然在叙事上存在许多缺憾,堪称是金庸所有作品中叙事上最不圆熟的一部,但对金庸此后的小说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白马啸西风》 实验性 跨文体实验 反武侠倾向 小说创作
全文增补中
《英雄》是在歌颂秦王吗?——《英雄》误读现象分析之一 被引量:2
7
作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6,共4页
《英雄》堪称是中国电影史上被误读得最严重的影片之一。这种误读几乎是全民性的,其中就包括:将秦王误认为一个正面人物,称《英雄》是在歌颂秦王,并将片中的秦王和历史上的秦始皇等同起来,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批驳。作者认为,影片中的... 《英雄》堪称是中国电影史上被误读得最严重的影片之一。这种误读几乎是全民性的,其中就包括:将秦王误认为一个正面人物,称《英雄》是在歌颂秦王,并将片中的秦王和历史上的秦始皇等同起来,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批驳。作者认为,影片中的秦王只是无名、残剑等英雄形象的一个对照式人物,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枭雄,而非编导要歌颂的英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英雄> 误读 秦王
下载PDF
穆旦1976年诗作中的死亡意识 被引量:1
8
作者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2-45,共4页
作为一贯坚持独立言说的诗人 ,穆旦一生都处于一种自己的言说方式与总体社会语境之间的强  烈悖反和悲壮对峙之中 ,并因此而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情形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中达到了极致 ,  导致他 1976年的诗作中表现出强... 作为一贯坚持独立言说的诗人 ,穆旦一生都处于一种自己的言说方式与总体社会语境之间的强  烈悖反和悲壮对峙之中 ,并因此而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情形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中达到了极致 ,  导致他 1976年的诗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死亡意识。本文从其诗歌写作行为、意象、对时间和空间的独特体验等  角度 ,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死亡意识 1976年 诗歌作品 中国文学 强烈悖反 悲壮对峙
下载PDF
文学出版与新小说的兴起
9
作者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0年第2期72-80,共9页
一对清末民初新小说兴起的原因,学术界历来主要归功于梁启超的理论倡导,认为梁氏对小说之社会价值的成功阐述和大力提倡,提升了国人对小说的基本认识。加之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国人政治热情高涨,一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救国图存的急... 一对清末民初新小说兴起的原因,学术界历来主要归功于梁启超的理论倡导,认为梁氏对小说之社会价值的成功阐述和大力提倡,提升了国人对小说的基本认识。加之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国人政治热情高涨,一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救国图存的急切心理,使得梁氏那套倍显夸张的小说救国理论,抑或他故意制造的西方国家以小说立国的理论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观 于梁 小说理论 政治小说 亡国灭种 同时代作家 小说界革命 申报馆 西方国家 小说林社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英雄》的故事逻辑问题——《英雄》误读现象分析之二
10
作者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12,共7页
"故事牵强,逻辑混乱",是《英雄》所遭受到的普遍指责之一。《英雄》的故事逻辑主要有三个层次:其一是表层逻辑,即客观事理逻辑,从这一层面看,《英雄》讲述的是一个"刺秦"故事,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致命的逻辑漏洞;其... "故事牵强,逻辑混乱",是《英雄》所遭受到的普遍指责之一。《英雄》的故事逻辑主要有三个层次:其一是表层逻辑,即客观事理逻辑,从这一层面看,《英雄》讲述的是一个"刺秦"故事,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致命的逻辑漏洞;其二是中层逻辑,即故事中的人物心理逻辑,亦即人物言行背后的心理动机;其三是深层逻辑,即故事深层的文化逻辑和精神逻辑,它为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言行提供深层的文化合理性和精神合理性。张艺谋将影片取名为《英雄》而非《刺秦》,在影片风格上又明显采取了一种高度抒情写意的浪漫主义风格,这表明其逻辑构筑的重心显然在于后者。故考察《英雄》的故事逻辑时,应该主要考察其文化精神逻辑,但观众普遍未能看到这一层,因而导致严重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英雄》 逻辑结构
下载PDF
试论“第五代”电影的造型意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1期29-37,共9页
在对“第五代”电影的态度上,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外热内冷”——在国外,它们常常引起观众强烈兴趣并频频获奖,而在国内,却明显有些寒伧,其艺术价值难以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同。
关键词 电影史 造型意识 声音造型 《黄土地》 电影语言 电影艺术 第五代电影 陈凯歌 中国电影 红色沙漠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研究十年”高层论坛暨《文学评论》2010年编委会会议综述
12
作者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5-218,共4页
2010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主办,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新世纪文学研究10年”高层论坛暨《文学评论》2010年编委会会议在温州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上... 2010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主办,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新世纪文学研究10年”高层论坛暨《文学评论》2010年编委会会议在温州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上海社科院、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陕西师大、湖南师大、扬州大学和温州大学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评论》 2010年 高层论坛 编委会 综述 温州大学 上海社科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